多用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018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炉,主要供炊事、供暖和烧水洗澡等之用。
现有炉主要是供炊事之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功能单一。也有供暖和烧水洗澡用的。其不足之处在于热效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填补本领域的空白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热效率较高的多用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炉体、保温层和热水装置构成,热水装置包括螺旋管、外环筒和内环筒,螺旋管置于炉膛内,装于炉膛上方的外环筒底有和螺旋管连通的环腔,外环筒内有内环筒,外、内环筒之间有连通管连通。
螺旋管底端和进(回)水口连通,外环筒和出水口连通。
外环筒和内环筒之间的连通管有上下二层,上下层连通管互相交错开。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总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件号表示1、炉体 2、保温层3、支座4、炉门5、炉篦 6、炉盖 7、排烟口8、排烟筒9、螺旋管 10、外环筒 11、内环筒 12、环腔13、连通管 14、连通管 15、进(回)水口16、出水17、通烟孔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和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由炉体1、保温层2和热水装置组成,炉体1为圆形(
图1和图2所示)、方形或六方形,炉体内有保温层2。炉体下部有支座3、炉门4和炉篦5,炉顶上有炉盖6,炉顶旁有排烟口7和排烟筒8。上述这些的结构和功能,均可现有技术相同。
热水装置包括螺旋管9、外环筒10和内环筒11。炉体中部的炉膛内有螺旋管9,即螺旋管是埋入燃煤(散煤)腔内,这样,热效率可以很高和水热得很快。炉膛上部为火焰区,该区内设有外环筒10和内环筒11,外环筒底部有环腔12,环腔底和螺旋管顶端连通,环腔底部直接受高温区加热,可使已加热过的水进一步加热。环腔上方有内环筒,内环筒受高温火焰区的进一步烘烤以进一步加热水。内环筒和外环筒之间有连通管,上层连通管13和下层连通管14的分布是互相交错的。本实施例上下层连通管各有六根;下层水平右边的连通管以1表示,则下层连通管为1、3、5、7、9、11六根,上层连通管为2、4、6、8、10、12六根。
螺旋管底端和进(回)水口15连通,外环筒外侧和出水口16连通。在外环筒通向排烟口处有通烟孔17,该孔17处的连通管取消(见
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热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炉,包括炉体和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装置,热水装置包括螺旋管、外环筒和内环筒,螺旋管置于炉膛内,装于炉膛上方的外环筒底有和螺旋管连通的环腔,外环筒内有内环筒,外、内环筒之间有连通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炉,其特征在于,螺旋管底端和进,回水口连通,外环筒和出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炉,其特征在于,外环筒和内环筒之间的连通管有上下二层,上下层连通管互相交错开。
专利摘要多用炉由炉体、保温层和热水装置构成,热水装置包括螺旋管、外环筒和内环筒,螺旋管置于炉膛内,装于炉膛上方的外环筒底有和螺旋管连通的环腔,外环筒内有内环筒,外、内环筒之间有连通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热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B1/00GK2426087SQ0020564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6日
发明者丁恩旭 申请人:丁恩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