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辐射采暖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31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辐射采暖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
目前,散热器采暖是建筑采暖工程中最常用的采暖形式,传统暖气片采暖应用多年,所使用公式及数据,基本上已经成熟,但存在诸多缺陷集中供热、土暖气、燃油燃汽锅炉、及地热温泉为热源,以95℃进水,75℃回水,或80℃进水,60℃回水为宜,需提供高品位热源,耗能量大,难以保证水利平衡;一般管道使用年限为4年,暖气片为8年,氧化程度高,易产生水垢,使水处理费用提高;维修、维护量大,需用木外罩及刷银粉作装饰;主要是把暖气片放在窗户下面,以对流方式把热量散发到整个房间,占用有效使用面积,一般为使用面积的1%-3%;传统散热器基本上采用铸铁制或钢制,散热器以对流为主要传热方式,使清洁的空气和污浊的空气一起流动,给人以干热的感觉,舒适性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散热器采暖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一种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辐射采暖的热能是由太阳,火,若其它热物体放散出的辐射能投射到物体上,转化热能。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是指通过被埋设在地板下面的加热管道加热后由地面装饰层幅射出8-13UM的远红外线,它对人体皮肤2mm深处的“热点”传感器产生刺激,使人感到温暖的一种采暖方式。人体和周围环境介质的热交换的在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人体通过皮肤以辐射,蒸发和肺部呼吸等方式向外散热。当散热量和人体产热量达到平衡时,一般人体体温维持在37℃。地板辐射采暖的散热面是被埋置于构造层中的加热管加热的地面,它和建筑构造相结合,主要房间的地面上无任何管道设备,不占用房间和地面有效面积(散热器约占1-3%采暖建筑面积)。
本发明是由防水层、粘接层、保温层、幅射层、加固层、管道层、抗裂层、保护层、找平层、地面装饰层构成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地面以上控制设施为分配器、跑气阀、温控器、循环泵、热电偶。
在楼板1上设置防水层2、粘接层3、保温层4、幅射层5、加固层6、管道层7、抗裂层12、保护层21、地面装饰层10构成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本发明在施工前将地面平整,清扫干净,无任何沙石碎块、钢筋头等,地面凹凸不平应及时补平后进行作业。电线管只允许垂直穿过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如

图1所示。
可采用油毡、防潮油铺覆在楼板1上构成防水层2,如图1所示。
可采用水泥素灰、水泥加建筑用胶涂覆在防水层2上构成粘接层3。水泥素灰为水泥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即可,建筑用胶与水泥的重量比为1∶8~15,如图1所示。
将聚苯乙烯板铺覆在粘接层3上,使聚苯乙烯板与防水层2粘接成一体构成保温层4。铺设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构成保温层4,保温隔热隔音材料可采用聚苯乙烯板材,至使加热管道19的温度不向下面的楼板1传导,如图1所示。
可采用铝箔纸、锡箔纸铺覆在保温层4上构成幅射层5;在保温层上设置幅射层5,幅射层可采用铝箔纸或锡铂纸,可起到加快热量传导、使热量向上面的地面装饰层幅射的作用,如图1所示。
用涨管20与固定螺栓23贯穿幅射层5、保温层4、粘接层3和防水层2固定在楼板1上,将钢筋片网8敷设在幅射层5上构成加固层6。钢筋片网8采用直径2.8mm 15×15cm钢网,如图1所示。
管道层7的管道22可采用PEX、PPC、铝塑复合管,管道22铺设在加固层6的钢筋片网8上,管道22可在管道层7上铺设成回字型、S形构成管道层7,用U形固定卡11固定管道22并与固定螺栓23固定联接,使管道22固定在加周层6的钢筋网片8上。采用PEX,PPC或铝塑复合管,PP-C(Poly propvlene BlockCopolyumer)即丙烯嵌段共聚物,属改性聚丙烯类。PP-R即三型聚丙烯。PEX即交联聚已烯,如图1所示。
将钢筋片网8固定敷设在管道层7上构成抗裂层12,浇筑豆石混凝土使幅射层5、加固层6和管道层7与抗裂层12形成一体。钢筋片网8采用直径30mm10×10cm钢网,如图1所示。
可采用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在抗裂层12上制作保护层21,并搓成麻面,在保护层21制作地面装饰层。在保护层21上铺设地面装饰层10,地面装饰层10可采用地面砖、瓷砖、大理石、木地板等,如图1所示。
分水器14的输水端口24与管道层7管道8的进水口15相连接,集水器18的回水端口25与管道层7管道8的回水口16相连接,通过循环泵17将低温热水输送进管道层7管道8中供热采暖,如图1、图4所示。
低温热水经加热器19加热,流经过滤器13把水中的杂质排除,防止管道22堵塞。循环泵17推动低温热水流经分水器14的输水端口24进入管道层7中管道22的进水口15,流经管道层7中管道22幅射热能后,由管道层7中管道22的回水口16回到集水器18的回水端口25,到达加热器19反复循环,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根据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房层朝向、门窗结构等不同房屋结构的设计要求,在管道层7中布置加热管道19可采用回字型敷设方式和S字型敷设方式,如图2、图3、图4所示。
按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1998)对一般建筑的热负荷指标为住宅58~64W/m2;居住区综合60~67W/m2。本发明室内设计温度管间距50mm-300mm,管子埋深90mm-250mm,保温材料为20mm-30mm厚的发泡聚苯板,平均水温35℃-50℃,室内温度为15℃-24℃。每平方米热量为磁砖类地面50-240W/m2;木地板地面35-170W/m2;塑料类地面40-200W/m2;地毯类地面35-140W/m2。
本发明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主要以辐射散热为主,减少污浊空气的对流,改善室内卫生条件。表面温度均匀,室内垂直面的温度基本不变,地表面温度高,工作区温度适宜,给人以脚暖头温的良好感觉。(躺着温暖、坐着舒服、站着温爽)。取消了室内放置暖气片,扩大了使用空间,消除了卫生死角。构造层中采用保温层,提高了楼层与楼层间的隔音,减少了噪音污染;输送过程中保温层减小热损失,提高热效率,可利用地热水或其它采暖回水的余热水即可达到采暖效果,即16℃设计温度可以达以20℃温度的采暖效果,充分利用能源,减少浪费;运行维护费用极低,管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便于调节控制和进行单户热计量,只要在分配器处分别为各环路设置调节或控制装置,即可分别对不同朝向房间的供热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满足各房间所要求的不同温度。
图1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的结构示意2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的管路回字型敷设方式示意3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的管路S型敷设方式示意4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的供回水系统示意图1楼板,2防水层,3粘接层,4保温层,5幅射层,6加固层,7管道层,8钢筋片网,9豆石混凝土,10地面装饰层,11U形固定卡,12抗裂层,13过滤器,14分水器,15进水口,16回水口,17循环泵,18集水器,19加热器,20涨管,21保护层,22管道,23固定螺栓,24输水端口,25回水端口以下用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1在楼板1上设置防水层2、粘接层3、保温层4、幅射层5、加固层6、管道层7、抗裂层12、保护层21、地面装饰层10构成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在施工前将地面平整,清扫干净,无任何沙石碎块、钢筋头等,地面凹凸不平应及时补平后进行作业。电线管只允许垂直穿过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如图1所示。
采用油毡铺覆在楼板1上构成防水层2,如图1所示。
采用水泥素灰涂覆在防水层2上构成粘接层3,水泥素灰为水泥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即可,如图1所示。
将聚苯乙烯板铺覆在粘接层3上,使聚苯乙烯板与防水层2粘接成一体构成保温层4。铺设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构成保温层4,保温隔热隔音材料可采用聚苯乙烯板材,至使加热管道19的温度不向下面的楼板1传导,如图1所示。
采用铝箔纸铺覆在保温层4上构成幅射层5。在保温层上设置幅射层5,幅射层采用铝箔纸,可起到加快热量传导、使热量向上面的地面装饰层幅射的作用,如图1所示。
用涨管20与固定螺栓23贯穿幅射层5、保温层4、粘接层3和防水层2固定在楼板1上,将钢筋片网8敷设在幅射层5上构成加固层6。钢筋片网8采用直径2.8mm 15×15cm钢网,如图1所示。
管道层7的管道22采用PEX,管道22铺设在加固层6的钢筋片网8上,管道22可在管道层7上铺设成回字型、S形构成管道层7,用U形固定卡11固定管道22并与固定螺栓23固定联接,使管道22固定在加固层6的钢筋网片8上。PEX即交联聚己烯,如图1所示。
将钢筋片网8固定敷设在管道层7上构成抗裂层12,浇筑豆石混凝土使幅射层5、加固层6和管道层7与抗裂层12形成一体。钢筋片网8采用直径30mm 10×10cm钢网,如图1所示。
采用豆石混凝土在抗裂层12上制作保护层21,并搓成麻面,在保护层21制作地面装饰层。在保护层21上铺设地面装饰层10,地面装饰层10采用大理石,如图1所示。
分水器14的输水端口24与管道层7管道8的进水口15相连接,集水器18的回水端口25与管道层7管道8的回水口16相连接,通过循环泵17将低温热水输送进管道层7管道8中供热采暖,如图1、图4所示。
低温热水经加热器19加热,流经过滤器13把水中的杂质排除,防止管道22堵塞。循环泵17推动低温热水流经分水器14的输水端口24进入管道层7中管道22的进水口15,流经管道层7中管道22幅射热能后,由管道层7中管道22的回水口16回到集水器18的回水端口25,到达加热器19反复循环,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根据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房层朝向、门窗结构等不同房屋结构的设计要求,在管道层7中布置加热管道19采用回字型敷设方式,如图2、图3、图4所示。
实施例2在楼板1上设置防水层2、粘接层3、保温层4、幅射层5、加固层6、管道层7、抗裂层12、保护层21、地面装饰层10构成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本发明在施工前将地面平整,清扫干净,无任何沙石碎块、钢筋头等,地面凹凸不平应及时补平后进行作业。电线管只允许垂直穿过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如图1所示。
采用防潮油铺覆在楼板1上构成防水层2,如图1所示。
采用水泥加建筑用胶涂覆在防水层2上构成粘接层3,建筑用胶与水泥的重量比为1∶8~15,如图1所示。
将聚苯乙烯板铺覆在粘接层3上,使聚苯乙烯板与防水层2粘接成一体构成保温层4。铺设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构成保温层4,保温隔热隔音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板材,至使加热管道19的温度不向下面的楼板1传导,如图1所示。
采用锡箔纸铺覆在保温层4上构成幅射层5。在保温层上设置幅射层5,幅射层采用锡铂纸,可起到加快热量传导、使热量向上面的地面装饰层幅射的作用,如图1所示。
用涨管20与固定螺栓23贯穿幅射层5、保温层4、粘接层3和防水层2固定在楼板1上,将钢筋片网8敷设在幅射层5上构成加固层6。钢筋片网8采用直径2.8mm 15×15cm钢网,如图1所示。
管道层7的管道22采用PPC,管道22铺设在加固层6的钢筋片网8上,管道22可在管道层7上铺设成回字型、S形构成管道层7,用U形固定卡11固定管道22并与固定螺栓23固定联接,使管道22固定在加固层6的钢筋网片8上。PP-C (Poly propvlene BlockCopolyumer)即丙烯嵌段共聚物,属改性聚丙烯类,如图1所示。
将钢筋片网8固定敷设在管道层7上构成抗裂层12,浇筑豆石混凝土使幅射层5、加固层6和管道层7与抗裂层12形成一体。钢筋片网8采用直径30mm 10×10cm钢网,如图1所示。
采用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在抗裂层12上制作保护层21,并搓成麻面,在保护层21制作地面装饰层。在保护层21上铺设地面装饰层10,地面装饰层10采用地面砖,如图1所示。
分水器14的输水端口24与管道层7管道8的进水口15相连接,集水器18的回水端口25与管道层7管道8的回水口16相连接,通过循环泵17将低温热水输送进管道层7管道8中供热采暖,如图1、图4所示。
低温热水经加热器19加热,流经过滤器13把水中的杂质排除,防止管道22堵塞。循环泵17推动低温热水流经分水器14的输水端口24进入管道层7中管道22的进水口15,流经管道层7中管道22幅射热能后,由管道层7中管道22的回水口16回到集水器18的回水端口25,到达加热器19反复循环,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根据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房层朝向、门窗结构等不同房屋结构的设计要求,在管道层7中布置加热管道19采用S字型敷设方式,如图2、图3、图4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楼板1上设置防水层2、粘接层3、保温层4、幅射层5、加固层6、管道层7、抗裂层12、保护层21、地面装饰层10构成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幅射采暖地板;可采用油毡、防潮油铺覆在楼板1上构成防水层2;可采用水泥素灰、水泥加建筑用胶涂覆在防水层2上构成粘接层3;将聚苯乙烯板铺覆在粘接层3上,使聚苯乙烯板与防水层2粘接成一体构成保温层4;可采用铝箔纸、锡箔纸铺覆在保温层4上构成幅射层5;用涨管20与固定螺栓23贯穿幅射层5、保温层4、粘接层3和防水层2固定在楼板1上,将钢筋片网8敷设在幅射层5上构成加固层6;管道层7的管道22可采用PEX、PPC、铝塑复合管,管道22铺设在加固层6的钢筋片网8上,管道22可在管道层7上铺设成回字型、S形构成管道层7,用U形固定卡11固定管道22并与固定螺栓23固定联接,使管道22固定在加固层6的钢筋网片8上;将钢筋片网8固定敷设在管道层7上构成抗裂层12,浇筑豆石混凝土使幅射层5、加固层6和管道层7与抗裂层12形成一体;可采用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在抗裂层12上制作保护层21,并搓成麻面,在保护层21制作地面装饰层;分配器14的输水端口24与管道层7管道8的进水口26相连接,配器14的回水端口25与管道层7管道8的回水口26相连接,通过循环泵17将热水输送进管道层7管道8中供热采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地埋管路低温循环热水辐射采暖地板主要以辐射散热为主,减少污浊空气的对流。表面温度均匀,室内垂直面的温度基本不变,地表面温度高,工作区温度适宜,给人以脚暖头温的良好感觉,躺着温暖、坐着舒服、站着温爽。构造层中的保温层,提高了楼层与楼层间的隔音,同时在输送过程中减少热损失,可利用地热水或其它采暖回水的余热水即可达到采暖效果,即16℃设计温度可以达以20℃温度的采暖效果,充分利用能源。便于调节控制和进行单户热计量。
文档编号F24D3/12GK1313487SQ0111028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6日
发明者胡首信 申请人:胡首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