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藕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332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藕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藕煤作燃料的藕煤炉,特别是一种适合千家万户使用且可移动的藕煤炉。
现有的各种藕煤炉都是由壳体、炉门、炉桥、炉胆、隔热环、面板、炊具支承、保温材料以及炉脚和提手构成,它们有单一的柱体形结构,也有大小两柱体构成上大下小“T”字形的结构。有如下问题值得商榷,由于藕煤炉在使用时,它的炉胆上部的温度高于下部的温度,因此要求与炉胆相对应处上部的保温材料厚度应大于下部的厚度。由此可见,其炉体外形为单一的柱体形结构显然不合理,即使由两柱体构成的“T”字形结构的藕煤炉、其炉体外形仍有值得改进的余地。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外形结构趋于合理、方便千家万户使用且可移动的藕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来完成的藕煤炉上部制成较大直径的圆柱体——“较大”可以加厚炉胆最上端高温区的保温材料且适合大小不同直径的炊具的需要,“圆柱体”形可节省藕煤炉的制造材料且便于安装藕煤炉的提手;藕煤炉下部制成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台,以适应炉体内的炉胆从上到下不同温度部位的保温材料的厚度且节省藕煤炉的制造材料。从藕煤炉使用时稳定性来考虑,其炉体底部——即圆锥台小底面直径不宜太小。上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制成上为圆柱体、下为倒圆锥台的上大下小的外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原料较少、保温效果好、热效率高、经久耐用,势必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藕煤炉都具有壳体[1]、炉门[2]、炉桥[3]、炉胆[4]、隔热环[5]、面板[6]、炊具支承[7]、保温材料[8]以及炉脚[9]和提手[10]构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藕煤炉的外形结构明显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上部是直径较圆锥台[12]大底面直径a大的圆柱体[11]、下部是倒圆锥台[12]——圆锥台[12]的大底面直径a与小底面直径b之差随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大小和高矮不同而异、一般在5毫米至80毫米之间,即本实用新型炉体是由圆柱体[11]和圆锥台[12]构成的上大下小的外形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适合锅类的大型炊具,在面板[6]上外边沿处焊接或直接在面板[6]上冲制三个均布的凸台[13]。为强化本实用新型的刚性和美感,在壳体[1]上部的圆柱体[11]和下部的圆锥台[12]上冲制凸形的或凹形的一条以上的加强筋[14]。本实用新型为适合底面直径与炉胆直径相当的较小炊具,隔热环[5]的上部制有两个以上的槽[15]。为使较小炊具在本实用新型上炒作时不至于滑动,将在面板[6]上焊接或直接冲制的炊具支承[7]上制成阶梯状。
权利要求1.一种由壳体[1]、炉门[2]、炉桥[3]、炉胆[4]、隔热环[5]、面板[6]、炊具支承[7]、保温材料[8]、炉脚[9]、提手[10]构成的藕煤炉,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部是直径较圆锥台[12]大底面直径a大的圆柱体[11]、下部是倒圆锥台[12]——即本实用新型炉体是由圆柱体[11]和圆锥台[12]构成的上大下小的外形结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藕煤炉,其特征在于,面板[6]上外边沿处焊接或直接冲制三个均布的凸台[13]。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藕煤炉,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冲制一条以上的加强筋[14]。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藕煤炉,其特征在于,隔热环[5]的上部制有两个以上的槽[15]。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藕煤炉,其特征在于炊具支承[7]上制成阶梯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藕煤作燃料的藕煤炉,它的壳体[1]上部是直径较圆锥台[12]大底面的直径a大的圆柱体[11]、下部是倒圆锥台[12]——即本实用新型炉体是由圆柱体[11]和圆锥台[12]构成的上大下小的外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保温效果好、热效率高、经久耐用。它是以藕煤作燃料的千家万户的理想炉具。
文档编号F24B1/18GK2480697SQ01213750
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家次 申请人:刘家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