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07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空调机,尤其涉及室内机中的吸入口作成开闭自如的面板的驱动构件。
背景技术
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空调机被作成多用。在室内机中,在本体上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在本体内部容纳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等。
在所述吹出口上设有百叶窗,能与制冷运转和制暖运转的切换相应地切换以向最佳的方向吹出。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基本上作成向水平方向不与冷风直接接触的状态,在制暖运转时,向脚跟吹出暖风以形成头冷脚暖的状态。
相反,对于吸入口的情况,具有用于遮蔽内部的格栅,不能从室内通过吸入口看到本体内。实际上,在吸入口完全开放的状态下,尤其在运转停止时,尘埃就容易侵入。
当长期使用时,侵入本体内的尘埃附着堆积在热交换器上,导致热交换效率的降低,或附着在送风机风扇上而使送风效率降低,或附着在送风管道及排水盘上而产生霉菌等,存在各种弊病。
因此,近来,出现了提供具有开闭吸入口的前面板的室内机的倾向。所述前面板就是利用以下机构被开闭驱动的。
例如,使吸入口相对前面板,在前面板的背面侧,在左右两侧部和上下部平行地突设撑条。在某一个撑条的端部上设有由齿条和小齿轮组合的驱动机构,通过进退地驱动撑条,前面板将吸入口开闭。
或者,使吸入口相对前面板,用平行连杆机构将前面板的背面侧的左右两侧部和上下部与本体之间连接。通过驱动该平行连杆机构,前面板对吸入口进行开闭。
其他,虽然考虑了各种构件作为开闭驱动前面板的机构,但哪一种都是机构较大,配置空间也大,设计上成为难以紧凑的状态。
也就是说,作为近来的倾向,在热交换器的前面侧具有吸尘机,吸尘机与关闭状态的前面板之间只有小的空间,要配置所述的开闭驱动机构有点过分。
又,为了抑制本体的高度尺寸,热交换器的上部接近本体的上部被容纳,这里没有配置开闭驱动机构的余地。在热交换器的下部配置着排水盘,由于在下部具有吹出口,故在该处不能配置开闭驱动机构。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面板具有可用小空间的开闭驱动机构将吸入口作成开闭自如,不妨碍本体的小型化、并且在不使用时能阻止尘埃侵入本体内部而保持净化的空调机。
发明概要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空调机具有容纳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空调机本体;设在该空调机本体上的热交换空气的吸入口;设置在该吸入口附近的开闭驱动机构;以及支承在该开闭热交换上并将所述吸入口开闭自如的面板,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具有连杆构件,其相互的一端部接近且转动自如地支承于空调机本体上,相互的另一端部相互离开而连接在所述面板上,通过使另一端部相互接近·离开地进行转动而使面板相对吸入口进行开闭驱动。
作为第2技术方案,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包括沿面板的宽度方向留有规定间隔且具有多组的所述连杆构件、将这些连杆构件相互连接的驱动轴、对该驱动轴进行转动驱动的驱动源。
作为第3技术方案,设有所述吸入口的空调机本体部位,一部分是安装所述连杆构件的平坦部,剩余的部分构成向跟前侧突出的弯曲状,所述吸入口,在所述空调机本体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开口,所述面板是与空调机本体的平坦部之间留有间隙并向跟前侧突出的弯曲状,且从空调机本体的宽度方向向两侧部折弯形成。
作为第4技术方案,所述开闭驱动机构驱动面板,以使与所述吸入口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侧部比另一侧部较大地开放。
作为第5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构件具有长度不同的2根连杆,并且一方的连杆比另一方的连杆较长地形成。
作为第6技术方案,所述长度不同的连杆中任一方的连杆是一端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驱动侧连杆,另一方的连杆是向与所述驱动侧连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进行从动的从动侧连杆。
作为第7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侧连杆和从动侧连杆受到弹性构件的向面板的关闭方向的施力。
作为第8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侧连杆和从动侧连杆,分别具有齿轮部,这些齿轮部互相啮合地传递驱动力。
作为第9技术方案,设在所述驱动侧连杆和从动侧连杆上的齿轮部被设置在连杆罩之间。
通过采用解决这样问题的技术方案,即使在热交换器的前面与上部和下部上空间不充裕的状态下,对于面板也可具有占用小空间的开闭驱动机构将吸入口作成开闭自如,并能在不使用时阻止尘埃侵入本体内而保持净化。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可动面板将吸入口关闭状态的构成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单元本体和安装在该本体上的开闭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与图2不同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将开闭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可动面板的背面侧和该开闭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将开闭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的示图及其侧视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可动面板将吸入口开放后状态的室内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可动面板将吸入口开放后状态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可动面板将吸入口开放后状态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发明的实施形态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模式表示构成空调机的室内机剖面。
图中,1是单元本体(空调机本体),其具有侧视构成弯曲的前面部。上面部、下面部和左右两侧部构成大致平板状。
在该单元本体1的上面部设有上部吸入口2,在前面部设有前部吸入口3。以覆盖所述前部吸入口3的状态安装构成单元本体1前面的前面板4。
又,前面板4,除上下端部外形成凹陷,凹陷部分除周部外设有开口。在前面板4的凹陷部分上,安装着被后述的开闭驱动机构5支承的可动面板6,将作为开口部的前部吸入口3构成开闭自如。
所述可动面板6在嵌入于前面板4的凹陷部分的状态下,面板相互以规定的曲率弯曲成向跟前侧突出的状态。而且,面板6、4相互配合的面是无台阶的同一曲面,且分别形成极圆滑的面。
沿前部吸入口3的下部设有吹出口7,该吹出口7利用各自分体转动控制的2片吹出百叶窗8A、8B是开闭自如的。
在空调机本体1内,配置着用前侧热交换器部9A和后侧热交换器9B形成大致倒V字形的热交换器9。所述前侧热交换器部9A,在与前面板4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大致平行的弯曲形状,且后侧热交换器部9B呈笔直状而倾斜地与上部吸入口2相对。
在所述热交换器9的前侧热交换器部9A的前面侧上,安装着电动吸尘机10。该电动吸尘机10,由带电侧电极和吸尘侧电极构成,带电侧电极将电荷赋予空气中的尘埃,然后在吸尘侧电极上吸附给予电荷后的尘埃而除去尘埃。
在所述热交换器9的前后侧热交换器部9A、9B的相互间,且在与上吹出口7之间配置着送风机11。该送风机11具有与热交换器9的宽度方向尺寸大致相同的轴向尺寸,由与热交换器9相对配置的横流风扇和使该横流风扇旋转驱动的风扇电动机构成。
所述前侧热交换器部9A的下端部载于前排水盘12A上,后侧热交换器部9B的下端部载于后排水盘12B上,接受从各自热交换器部9A、9B滴下的冷凝水,能通过未图示的排水软管向外部排水。
又,前后排水盘12A、12B的局部侧壁外面设在接近于送风机11接近的位置,并用它们构成相对于送风机11的风扇的喷嘴。
在构成喷嘴的前后排水盘12A、12B的侧壁部分与吹出口7的各边部之间利用隔壁构件13进行连接。由该隔壁构件13所围住的空间,构成将喷嘴与吹出口7连通的吹出通风道14。
另一方面,与前部吸入口3和上部吸入口12相对,在该吸入口3、2与前部热交换器部9A和上部热交换器部9B之间安装着过滤器15。该过滤器15从吹出口7上端开放的前面板4的下端插入,并根据需要是可从相同部位拆卸自如的。
下面,对所述可动面板6、前面板4和开闭驱动机构5进行详述。
与可动面板6相对的前面板4的局部形成有垂直的平坦部1A。
所述开闭驱动机构5,包括多组的连杆构件20、与这些连杆构件20连接的驱动轴21、驱动该驱动轴21的且未图示的驱动源。
多组的连杆构件20都被安装在前面板4的平坦部1A上。驱动轴21与连杆构件20一起被容纳在平坦部1A和将前部吸入口3关闭的可动面板6的背面间的极小的空间中。
所述驱动源,位于驱动轴21的一侧部,被设在极靠近开闭吹出口7的吹出百叶窗8A、8B的驱动源附近,使电气配线通用化、布线作业简单化。
图2、图3是表示从前面板4拆卸可动面板6后的单元本体11和安装在前面板4上的开闭驱动机构5局部的立体图。
并且,图2表示在此未图示的当可动面板6关闭前部吸入口3时开闭驱动机构5的状态,图3表示同样未图示的当可动面板6开放吸入口3时开闭驱动机构5的状态。
在所述左右两侧的平坦部1A和大致中央的平坦部1A上,安装着构成开闭驱动机构5的连杆构件20。连杆构件20具有多组,各连杆构件20利用设在水平方向上的1根所述驱动轴21进行连接。
该驱动轴21的左侧端部从连杆构件20向外方突出,在该端部虽未详细表示,但安装着由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动机和将该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驱动轴传递的机构构成的驱动源22。
由于是如此结构,故当向所述驱动源22通电并将驱动力向驱动轴21传递时,被设定成多组的连杆构件20同时作相同的动作。
图4是表示将多组全部的连杆构件20放大的立体图,尤其将图3的状态作了放大。
各连杆构件20都构成相同的形状构件,安装这些连杆构件20的前面板4的所述平坦部1A侧也构成相同的构件。
也就是说,在所述平坦部1A上形成有凹部30,如前面图2所示,在可动面板6将前部吸入口3关闭时,被设计成连杆构件20的局部插入凹部30的状态,从连杆构件20的平坦部1A的突出量有一点就可以了。
各连杆构件20,具有将一端部嵌装在所述驱动轴21上的上部侧连杆23A和一端部如后述那样与上部侧连杆23A机械连接的下部侧连杆23B。上部侧连杆23A的另一端部向上方延伸,下部侧连杆23B的另一端部向下方延伸。
各连杆构件20具有绕装在驱动轴21上的弹性构件24。该弹性构件24是所谓的扭簧,位于连杆构件20的左右两侧。
一方的扭簧24,一端卡止在平坦部1A上,另一端卡止在上部侧连杆23A上。另一方的扭簧24,一端卡止在平坦部1A上,另一端卡止在下部侧连杆23B上。
这些扭簧24将上部侧连杆23A和下部侧连杆23B的另一端部向与平坦部1A抵接的方向弹性地推压。因此,图4中B表示克服扭簧24的弹力而使上下部侧连杆23A、23B突出的状态。
图5是用于说明开闭驱动机构5的可动面板6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6(A)是将可动面板6的背面侧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图6(B)是连杆构件20的主视图。
在上部侧连杆23A的一端部上,设有将圆孔的一部分作成平坦的截面大致呈D字形的孔部a,此处被插入地进行嵌装截面层D字形的所述驱动轴21。
上下部侧连杆23A、23B的一端部互相接近,并从两侧用连杆罩20a夹入。在连杆23A、23B的端部上,分别设有销部25a、25b,它们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连杆罩20a上。
在由所述连杆罩20a夹入的各连杆23A、23B的一端部上设有齿轮部26a、26b。这些齿轮部26a、26b在比连杆23A、23B的宽度方向稍大的范围连续地形成,而不是沿销部25a、25b的全周连续地设置。
由于上下部侧连杆23a、23b的齿轮部26a、26b呈互相啮合的状态,通过使与驱动轴21连接的上部侧连杆23A转动,下部侧连杆23B通过各齿轮部26a、26b而从动。
因此,上部侧连杆23A是驱动侧连杆,下部侧连杆23BB成为从动侧连杆。又,上下部侧连杆23A、23B的相互的转动角度被设定成相对平坦部1A作成大致相同的状态。
在相互的连杆23A、23B的前端部在厚度方向上形成为二股状,在它们的内部一体地突设着销部27a、27b。在二股状的端部间插入设在所述可动面板6背面侧上的卡合构件28A、28B,并且所述销部27a、27b与设在卡合构件28A、28B上的孔部29a、29b卡合。
尤其,如图6(B)所示,上部侧连杆23A中的孔部a与前端销部27a的中心间的长度La,形成比下部侧连杆23B中的销部25b与27的中心间的长度Lb较长(La>Lb)。即,上部侧连杆23A的全长La比下部侧连杆23B的全长Lb较长。
设在上部侧卡合构件28A上的孔部29a是圆孔,上部侧连杆23A的销部27安装自如地支承在孔部29a上。另一方面,设在下部侧卡合构件28B上的孔部29b是长孔,下部侧连杆23B的销部27b转动自如且移动自如地支承在孔部29b上。
作为这样构成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又如图1所示,停止时,可动面板6关闭前部吸入口3,尘埃不会从该吸入口进入空调机本体1内部。吹出口7也被2片吹出百叶窗8A、8B关闭。
当将遥控器的运转开关切换成ON时,如后述那样开闭驱动机构5工作,可动面板6向跟前侧移动,前部吸入口3开放。
图7是可动面板6将前部吸入口3开放后状态的侧剖视图,图8是相同状态的室内机的侧视图,图9是相同状态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设在吹出口7上的吹出百叶窗8A、8B在图示状态下将吹出口关闭,但根据制冷运转和制暖运转的切换设定而进行规定量的转动。送风机11起到送风作用,另一方面,室外机的压缩机被驱动并开始制冷循环运转。
室内空气,从上部吸入口2和前部吸入口3被引导至单元本体1内,通过空气过滤器15。在室内空气中所含的尘埃被空气过滤器收集,在除去尘埃的状态下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作用。
该热交换空气沿吹出通风道14被引导,从吹出口7被吹出百叶窗8A、8B导向而向室内吹出,高效地进行空调运转。
所述吸尘机10起作用,将用空气过滤器15未收集的尘埃完全地收集。因此,净化后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9从吹出口7向室内吹出。
当为了结束空调运转而将遥控器的运转开关设在OFF时,压缩机、送风机11和吸尘机10停止运转,开闭驱动机构5使可动面板6后退移动,并关闭前部吸入口3。
下面,说明所述开闭驱动机构5的作用。
在可动面板6关闭前部吸入口3时的开闭驱动机构5中,构成连杆构件20的上部侧连杆23A与下部侧连杆23B呈垂直状,可见恰如1根直状连杆。这些连杆23A、23B的大致一半插入形成于本体平坦部1A的凹部30中,剩下的一半从平坦部1A突出。
这时,下部侧连杆23B下端的销部27b,与由下部侧卡合构件28B的长孔构成的孔部29b的最下部卡合。各卡合构件28A、28B被引至最靠近本体1侧,具有这些卡合构件28A、28B的可动面板6完全将前部吸入口3关闭。
通过将遥控器的运转开关设成ON使空调开始运转,同时,开闭驱动机构5的驱动源22使驱动轴21向图1、图2中逆时针回转方向转动驱动。
克服上部侧扭簧24的弹力而使上部侧连杆23A的上端部向前方突出地转动,通过齿轮部26a、26b将转动力传递给下部侧连杆23B。
下部侧连杆23B克服下部侧扭簧24的弹力,使其下端部向前方突出地转动。如所述那样,这时的上下部侧连杆23A、23B的转动角互相为相同。
在使驱动轴21转动规定量时,驱动源22停止。上下部侧连杆23A、23B,各自的上下端部向互相接近的方向转动,成为大致八字形。
可动面板6通过各连杆23A、23B和卡合构件28A、28B而向跟前侧突出移动,使前部吸入口3开放。在该状态下,下部侧连杆23B前端的销部27b与由下部侧卡合构件28B的长孔构成的孔部29b的上端卡合。
上部侧连杆23A的全长La设定成比下部侧连杆23B的全长Lb较长,由于在上部侧卡合构件28A上具有由圆孔构成的孔部29a、在下部侧卡合构件28B上具有由长孔构成的孔部29b,故可动面板6移动成使前部吸入口3的上部侧开放成比下部侧较大。
具体地说,如图7和图8所记载的那样,可动面板6的上端缘与前面板4的间隔Sa成为比可动面板6的下端缘与前面板4的间隔Sb较大(Sa>Sb)。
通常,室内机被安装在居室壁面的靠近天花板的高处。但是,居住者基本上从下往上可看到室内机。
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在空调运转时可动面板6以(Sa>Sb)的状态使前部吸入口3开放,居住者可看到可动面板6几乎不移动的状态,无不适感且外观好。
尤其,如图8和图9所示,可动面板6的两侧部6a沿单元本体1的两侧部折弯形成,在使前部吸入口3开放时,可动面板6的两侧部6a也仅沿单元本体1的侧部移动。
也就是说,前部吸入口3的两侧部利用可动面板6关闭,但从所述的(Sa>Sb)的关系来看,可确保充分的吸入空间部,故需热交换的空气的吸入量变得足够。而且,由于从上部侧的吸入成为主流,故使室内的对流效果提高。
在再次使空调停止运转时的开闭驱动机构5中,在下部侧连杆23B的销部27b使卡合构件28B的孔部(长孔)29b移动后,将该卡合构件28b往上拉。
而且,由于上下部侧连杆23A、23B的全长不相同,故相对上下卡合构件28A、28B和可动面板6上下部的移动量与前部吸入口3的开放量成正比,终于将前部吸入口3关闭。
这样,能利用可动面板6开闭前部吸入口3,在运转停止时完全关闭前部吸入口3,阻止尘埃向本体1内部侵入,故不会发生各种不良情况。
又,构成开闭驱动机构5的连杆构件20和驱动轴21,能配置在前面板4的平坦部1A与可动面板6背面侧的微小的空间部,以简单的构件促成本体的小型化。
由于将所述前面板4和可动面板6弯曲形成,且将可动面板6从前面沿两侧部折弯形成,故使前部吸入口3的上下部的开放量不同的机构作成简单化。
作为连杆构件20,具有2根连杆23A、23B,由于将1根连杆23A作为驱动侧,将另一方的连杆23B作为从动侧,故能获得机构的简单化,能用必需的最少零件来构成。又,即使将驱动侧连杆和从动侧连杆设定成相反的连杆也无妨碍。
由于在各连杆23A、23B上分别设有齿轮部26a、26b地构成互相啮合,故驱动力的传递是圆滑的且无浪费。
在前面板4与连杆构件20之间设有弹性构件(扭簧)24,作成对于连杆构件20向可动面板6关闭吸入口3的方向施加弹力的状态。
施加该弹力的方向,是与可动面板6利用重力使前部吸入口3开放地进行移动的相反侧。也就是说,由于弹性构件24的存在,可动面板6的开放动作可以不急剧地进行。又,对于可动面板6的关闭动作必需的驱动力矩,与无弹性构件的场合相比也可变得较小。
由于具有多组的连杆构件20与1根驱动轴21配合,随着该驱动轴21的转动而同时对整个连杆构件20施力进行转动,故对于作为连杆机构的作用没有浪费,而且由于完全同步地进行动作,故不会发生可动面板6的移动姿势的歪斜。
也就是说,虽然前部吸入口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与上下方向相比极大,但可动面板6不要说上下方向,即使在宽度方向也能无歪斜地开闭,能获得高的开闭精度。
所述连杆构件20嵌装于驱动轴21上,由于不会沿驱动轴21移动,故即使如果长期使用而有发生生锈的情况,也不会对开闭动作有任何的妨碍。
由于所述连杆罩20a从两侧围绕设在上下部侧连杆23A、23B的一端部上的齿轮a、26b,故能抑制尘埃附着在齿轮部上,能获得长期的圆滑动作。
又,在所述实施形态中,虽然是作成用支承于开闭驱动机构5上的可动面板6来开闭前部吸入口3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应用于将上部吸入口2自如地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和开闭驱动机构。
如以上说明那样采用本发明,在面板上具有占用小空间的开闭驱动机构而自如地开闭吸入口,可获得不妨碍本体小型化、并阻止尘埃向本体内部侵入而起到保持净化等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具有容纳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空调机本体;设在该空调机本体上的热交换空气的吸入口;设置在该吸入口附近的开闭驱动机构;支承在该开闭驱动机构上并对所述吸入口进行开闭自如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具有连杆构件,其相互的一端部接近且转动自如地支承于空调机本体上,相互的另一端部相互离开而连接在所述面板上,通过使另一端部相互接近·离开地进行转动而使面板相对吸入口进行开闭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包括沿面板的宽度方向留有规定间隔且具有多组的所述连杆构件、将这些连杆构件相互连接的驱动轴、对该驱动轴进行转动驱动的驱动源。
3.如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吸入口的空调机本体部位,一部分是安装所述连杆构件的平坦部,剩余的部分构成向跟前侧突出的弯曲状,所述吸入口,沿所述空调机本体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开口,所述面板,与空调机本体的平坦部留有间隙并构成向跟前侧突出的弯曲状,并且从空调机本体的宽度方向向两侧部折弯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面板以使与所述吸入口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侧部比另一侧部较大地开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具有长度不同的2根连杆,且一方连杆比另一方连杆形成得较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不同的连杆中的任一方连杆是一端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驱动侧连杆,另一方连杆是向与所述驱动侧连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地进行从动的从动侧连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连杆和从动侧连杆受到弹性构件的向面板的关闭方向的施力。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连杆和从动侧连杆,分别具有齿轮部,这些齿轮部互相啮合地传递驱动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驱动侧连杆和从动侧连杆上的齿轮部被设置在连杆罩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机,在容纳热交换器(9)和送风机(11)的空调机本体(1)的前部上设有吸入口(3),在该吸入口附近设有开闭驱动机构(5),具有支承在该开闭驱动机构上并对吸入口进行开闭自如的可动面板(6),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具有连杆构件(20),其相互的一端部接近且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本体上,相互的另一端部相互离开地连接在可动面板上,通过使另一端部相互接近,离开地进行转动而使可动面板相对吸入口进行开闭驱动。因在自如地开闭吸入口的前面板上具有占用较小空间的开闭驱动机构,故不会对本体的小型化形成障碍,且在不使用时能阻止尘埃侵入本体内而保持空调机的净化。
文档编号F24F13/20GK1401948SQ0213218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8日
发明者小泽哲朗 申请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