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249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炉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炉芯,属于家用炊事炉的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由炉芯体、封炉盖构成的炉芯,所述的炉芯体呈管状结构,封炉盖置于其上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炉芯体的体壁内,沿圆周布置了至少一条轴向通孔,并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与炉芯体内壁相通,构成二次风通道。进一步地炉芯体壁内的轴向通孔,为预埋在炉芯体壁内的空心管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炉芯的芯壁中,沿圆周均匀的布置了数条轴向通孔,并与炉芯的内径相通,新鲜空气由底部进入通孔,经炉壁升温后上升,由上部进入炉堂,与炉火汇合,帮助燃烧。从而达到了降低燃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减少大气污染、避免煤气中毒,提高炉温、增加能源利用率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附图2为附图一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炉芯体(1)、空气进口(2)、轴向通孔(3)、空气出口(4)、封炉盖(5)组成的,并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炉芯体(1)呈空心管状结构,其上部设有一凹槽,封炉盖(2)置于炉芯体上部的圆形凹槽内;在所述的炉芯体的体壁内,沿圆周布置了至少一条轴向通孔(3),并有空气进口(2)和空气出口(4)与炉芯体(1)内壁相通,构成二次风通道。所述的轴向通孔(3)可以是圆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预埋在炉芯体壁内的空心管子。封炉盖(2)置于炉芯体上部的圆形凹槽内时,可以将炉芯体的内孔及其壁内的轴向通孔封闭。
当炉火燃烧时,一部分空气沿燃料的空隙上升到燃料的氧化区帮助燃烧,而另一部分空气则由空气进口(2)进入轴向通孔(3)经过炉芯体(1)加温,变为热空气后,由炉芯体(1)顶部的空气出口(4)排出,与炉口表面的火焰会合并助燃,当需封火时,只需将封炉盖(5)盖上便可。
权利要求1.一种炉芯,由炉芯体(1)、封炉盖(5)构成,所述的炉芯体(1)呈管状结构,封炉盖(2)置于其上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炉芯体的体壁内,沿圆周布置了至少一条轴向通孔(3),并有空气进口(2)和空气出口(4)与炉芯体(1)内壁相通,构成二次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芯,其特征在于炉芯体(1)壁内的轴向通孔,为预埋在炉芯体壁内的空心管子。
专利摘要一种炉芯,属于家用炊事取暖的器具。由炉芯体及空气进口、轴向通孔和空气出口、封炉盖构成,在炉芯壁上沿周布置了至少一条轴向通孔,并由空气进口和出口与炉芯内壁相通,二次空气沿轴向通孔经炉芯体升温后,经空气出口与炉火汇合助燃,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可广泛用于城乡居民炊事、取暖。
文档编号F24B1/197GK2539076SQ02212468
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8日
发明者郭连群, 郭茗 申请人:郭连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