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329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
背景技术
当前太阳能技术领域里常见的两种太阳集热器一平板型真空管型(或热管真空管型),由于其本身性能上与结构上的一些缺点,很难与建筑联袂、平板型缺点是全金属结构、笨重;太阳能通过盖板、肋板、金属管再传到水,热传导路径长、热阻大、效率低;密封性差,热损失系数大,在高纬度地区很难过冬;具体安装位置主要适合在屋顶上,很难装在建筑别处。
对于真空管(或热管真空管)的缺点是间隔安装玻璃管,漏光损失严重,热效率低;玻璃管中冷热混流,吸热循环性能差;工艺复杂、易漏水、维修量大;玻璃管易破碎,容易造成伤及人身安全。因此,安装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仅适合安装在屋顶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储水箱、下降管、改性中空板、改性实芯板及上、下联箱组成;其中,改性中空板为太阳能吸热集热板,其上面设有作为盖板的改性实芯板,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联箱,上、下联箱与改性中空板用热熔胶粘结或冷粘结,并用密封压条把接口压住,吸热改性中空板下依次设有光反射层、保温层、托板;以上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安装在边框内,再用管道使上、下联箱连通储水箱的上部与下部,连接下联箱与储水箱下部的管道为下降管,连接上联箱与储水箱的管道为上升管。
上述改性中空板内设有许多方形或椭圆形的水流通道。
上述改性中空板为PC板或PE板。
改性中空板两侧壁厚为0.5mm左右,中间为4.5mm左右的薄膜水浮升层。
集热板由上至下依次由改性实芯板、带横向隔断的空气间层、改性中空板、铝箔反光层、保温层及金属托板构成。
上述保温层为聚氨脂发泡层。
改性实芯板为有横向隔断的平面板。
改性实芯板还可为菲涅尔透镜型。
改性实芯板的板厚为3mm。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塑料,整体结构重量轻,且耐冲击,安全性能远远高于平板式和真空管式;本实用新型盖板透光率高,可达90%以上,耐老化性能强、耐侯性强,使用10年以上不变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平板式与真空管式不耐冲击、笨重等一些缺点,可以真正地实现与建筑结合为一体,直接敷设在屋顶上、墙面上、阳台上等,也可直接作为墙体、屋面的隔热材料应用,而且,极大限度避免了平板式和真空管式存在安全隐患的弱点;大大拓宽了太阳集热器的使用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集热板横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集热板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主要包括储水箱1、下降管3、改性中空板5、改性实芯板(图未示)及上、下联箱7、8组成;其中,改性中空板为PC板或PE板作为太阳能集热板,改性中空板5内设有许多方形或椭圆形的水流通道,作为盖板的改性实芯板设于改性中空板5上面,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联箱7、8,上、下联箱7、8与改性中空板5用热熔胶粘结(或冷粘结),并用密封压条6把接口压住,防止漏水,吸热改性中空板5下依次设有光反射层(图未示)、保温层4、托板(图未示);以上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安装在边框2内,再用管道把水从上、下联箱7、8引出,通入储水箱1的上部与下部,连接下联箱8与储水箱1下部的管道为下降管3,连接上联箱7与储水箱1的管道为上升管9,形成冷热截然分开的太阳能热水最佳自然循环通路。
如图2、3所示,集热板由上至下依次由改性实芯板13、带横向隔断的空气间层14、改性中空板5、铝箔反光层15、聚氨脂发泡层(保温层)4及金属托板16构成;改性实芯板13厚度为3mm左右,一种实施例为设有横向隔断的平面型(如图2所示),可防止实芯板与中空吸热板之间空气层对流换热加剧;另一种实施例为菲涅尔透镜型(如图3),增加整个集(吸)热板的效率。
盖板是实芯改性中空PC板,透光率可达90%以上,耐老化性能强,使用10年以上不变性;本实用新型吸热板为改性中空PC板,两侧壁厚为0.5mm左右,中间为4.5mm左右的薄膜水浮升层,实用中冷水由下而入,吸热由上端浮出;整个水面受阳光直接照射、热阻小、热效率高;冷热水分开流动,自然循环效果好;经过对PC板的改性,使其抗紫外线、抗老化性能增强;将吸热材料直接加入全塑板材料里,一次拉制成型,简化了工艺了流程;全塑材料热传导系数小,再加上密封性能好,热损耗小,配合一些防冻措施,可四季应用。
综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储水箱、下降管、改性中空板、改性实芯板及上、下联箱组成;其中,改性中空板为太阳能吸热集热板,其上面设有作为盖板的改性实芯板,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联箱,上、下联箱与改性中空板用热熔胶粘结或冷粘结,并用密封压条把接口压住,吸热改性中空板下依次设有光反射层、保温层、托板;以上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安装在边框内,再用管道使上、下联箱连通储水箱的上部与下部,连接下联箱与储水箱下部的管道为下降管,连接上联箱与储水箱的管道为上升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改性中空板内设有许多方形或椭圆形的水流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改性中空板为PC板或PE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改性中空板,两侧壁厚为0.5mm左右,中间为4.5mm左右的薄膜水浮升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集热板由上至下依次由改性实芯板、带横向隔断的空气间层、改性中空板、铝箔反光层、保温层及金属托板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温层为聚氨脂发泡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改性实芯板为有横向隔断的平面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改性实芯板还可为菲涅尔透镜型。
9.如权利要求1或5或7或8所述的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改性实芯板的板厚为3mm。
专利摘要一种全塑水膜吸热式太阳能集热板,其主要包括储水箱、下降管、上升管、改性中空板、改性实芯板及上、下联箱组成;其中,改性中空板作为太阳能吸热集热板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联箱,在改性中空板上面设有改性实芯板,上、下联箱与改性中空板用热熔胶粘结或冷粘结,并用密封压条把接口压住,吸热改性中空板下依次设有光反射层、保温层、护板;以上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安装在边框内,再用管道使上、下联箱连通储水箱的上部与下部,连接下联箱与储水箱下部的管道为下降管,连接上联箱与储水箱的管道为上升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塑料,整体结构重量轻,且耐冲击,安全性能远远高于平板式和真空管式。
文档编号F24J2/20GK2573949SQ02239508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5日
发明者李东元, 俞文浩 申请人:李东元, 俞文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