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蓄热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910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蓄热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蓄热的电供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电供暖系统已逐渐走进家庭,运行费用是电供暖当中的主要矛盾,有关部门已拿出用电取暖优惠政策,部分国外蓄热产品虽然已经进入国内市场,但成本过高,给消费者增加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供电高低峰的矛盾,适应用电取暖的优惠政策,仅需支付正常电费的一半,就能达到正常取暖。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使用了特制的电加热系统,又大大的节省了运行费用,加上辅助设置,能迅速提高室温,并有加湿功能,且成本低,容易被市场接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蓄热电暖器包括合金式电加热芯片(4)、控制盒(6)、蓄热体(7),加湿盒(9)、盖板拉杆(11)、导流板(12)、盖板(13)、出风口(14)、轴流风机(16);合金式电加热芯片(4)装在机体内;机体右上方装有控制盒(6);蓄热体(7)装在电加热芯片(4)外;机体左侧上方配有加湿盒(9);机体上方中部的出风口(14)处设有导流板(12)及盖板(13),盖板(13)连有盖板拉杆(11);,轴流风机(16)置于机体内底部。
合金式电加热芯片(4)具有温升快、导热面积大的优点,能达到低成本供暖的效果;机体内装有12~20块蓄热体(7)对芯片产生的热量进行储存,蓄热体(7)四周有耐高温的保温材料(3)控制热量散失;主机体右上角安装有控制盒(6),控制盒(6)装有盖板开关(18)、温控开关(19)、工作指示灯(21),分别控制机体内温度和室内温度;控制盒(6)还装有轴流风机开关(20),可控制底部安装的轴流风机(16);机体下部右侧设有垂直式球形脚轮(8),另一侧装有W形支脚(17);机体上方中部设有出风口(14);在电源插头上装有漏电保护器(15)。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是发热元件功率小,蓄热体比热容高,保温体导热系数低,并配有强制升温、漏电保护、加湿装置、双温控器。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能源、降低运行费用、迅速提升室温、对室内加湿、保持恒定室温及安全运行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盒具体面板图。
图中1.上通风道、2.前面板、3.保温体、4.合金式电加热芯片、5.下通风道、6.控制盒、7.蓄热体、8.脚轮;9.加湿盒、10.温控、11.盖板拉杆、12.导流板、13.盖板、14.出风口、15.漏电保护插头、16.轴流风机、17.W支脚;18.盖板开关、19.温控开关、20.轴流风机开关、21.工作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蓄热电暖器,将各种配制组合在长立方形主机体上。电暖器产生的热量从出风口(14)进入室内,冷空气从下通风道(5)进入电暖器;前面板(2)采用钢板喷塑制成;保温体(3)采用耐高温无机丝棉对蓄热体(7)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合金式电加热芯片(4)起加热作用,功率为800~3000w;控制盒(6)装有图3中的盖板开关(18)、温控开关(19)、轴流风机开关(20)和工作指示灯(21);蓄热体(7)用比热容高的固体材料制成,储存合金式电加热芯片(4)产生的热量。
如图2所示,加湿盒(9)可以对室内进行加湿,防止干燥;温控器(10)分别控制机体温度和室内温度;盖板拉杆(11)起开关出风口盖板连接作用;导流板(12)使热风流畅进入室内;漏电保护插头(15)对整机运行起安全保护作用;轴流风机(16)强送风,使机内热风迅速进入室内;支脚(17)与脚轮(8)分别对机体起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蓄热电暖器的蓄热体(7)具有很强的蓄热功能,只工作六到八小时,所蓄存的热量就足以满足断电后十六小时设定的室温恒定。政府推行的《电采暖低谷用电优惠办法》的通知及实施细则,鼓励使用蓄能式电采暖。使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蓄热电暖器,真正达到节能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蓄热电暖器,包括合金式电加热芯片(4)、控制盒(6)、蓄热体(7)、加湿盒(9)、盖板拉杆(11)、导流板(12)、盖板(13)、出风口(14)、轴流风机(16),其特征在于合金式电加热芯片(4)装在机体内;机体右上方装有控制盒(6);蓄热体(7)装在电加热芯片(4)外,机体左侧上方配有加湿盒(9);机体上方中部的出风口(14)处装有导流板(12)及盖板(13),盖板(13)连有盖板拉杆(11);轴流风机(16)置于机体内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室内供暖的多功能蓄热电取暖器。它是由合金式电加热芯片、蓄热体、保温层、加湿盒、轴流风机、导流板、双温控、漏电保护组装在机箱内制成。达到电发热、蓄热、散热、加湿、室内恒温、安全运行的效果。其目的是解决家庭住宅及办公场所24小时恒温供暖。
文档编号F24D13/02GK2636125SQ03239728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7日
发明者周士林 申请人:周士林, 周晓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