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253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的结构为由外壳、保温材料层、内胆组成的卧式水箱上有进水孔、溢流孔,水箱与倾斜的一排真空管上下密封插装,设定该排真空管的管数为N且N>2,溢流孔、进水孔(该孔也为出热水的水孔)分别位于水箱两侧的上部和下部。安装时,与水源相接的上水管与进水孔相连通,溢流管与溢流孔相连通,这样,可通过上水管向该水路装置中注入冷水,当溢流管溢流时则表示该水路装置中已注满冷水;洗浴时,又是通过进水孔并经上水管放出该水路装置中的热水。该水路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因放出热水时首先放掉的是上水管中的冷水,然后水箱中的热水才能通过进水孔并经上水管放出,即每次洗浴时都先要白白放掉一部分冷水后才有热水流出,故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因注入冷水及放出热水均是通过进水孔来实现,进水孔高于倾斜的一排真空管,故洗浴时仅能放掉水箱中的热水,而无法放掉真空管中的热水,即该水路装置中的热水不能被全部利用,使得热水的利用率较低。另外,不论是向该水路装置中注入冷水还是从该水路装置中放出热水,上水管中始终存有水,在冬季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以下时,因上水管中有水而易被冻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采用本装置,能在洗浴时直接排出热水,从而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采用本装置,还能在洗浴时将水箱及真空管中的热水全部排出,即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能被全部利用,从而提高了热水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其结构为由外壳、保温材料层、内胆组成的卧式水箱上有进水孔、溢流孔,水箱与倾斜的一排真空管上下密封插装,设定该排真空管的管数为N且N>2,内胆中在对应于所有彼此相邻的两真空管之间处均固定一个用来分隔内胆的、以使内胆中有N个贮水腔的竖直隔板,隔板上开有过水孔,每个真空管中均插装一上下两端开口的输水管,每个贮水腔均对应一真空管、一输水管且彼此对应的贮水腔和真空管相连通,进水孔、溢流孔分别与水箱两侧的两贮水腔对应相通,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所对应的那一输水管的上端与进水孔相连通,剩下输水管的上端按照从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到带有溢流孔的贮水腔的秩序依次与对应隔板上的过水孔相连通,并使得洗浴时本水路装置中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到带有溢流孔的贮水腔。
采用以上的结构之后,洗浴时,通过与水箱一侧的贮水腔相通的进水孔连续注入冷水(其比重较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比重大),不断注入的冷水就将通过每一输水管和相应的隔板迫使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作定向流动,且流动方向是从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到带有溢流孔的贮水腔,这样,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可通过与水箱另一侧的贮水腔相通的溢流孔连续排出。可见,洗浴时采取顶水方式,即从溢流孔中排出热水是通过向进水孔中注入冷水来实现的,故向进水孔中注入冷水后,热水就会从溢流孔中直接排出;洗浴过程中,当溢流孔中排出冷水时,则表明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已被全部排出,这时,本水路装置中将被注满冷水。
综上所述,采用本装置,能在洗浴时直接排出热水,从而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采用本装置,还能在洗浴时将水箱及真空管中的热水全部排出,即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能被全部利用,从而提高了热水的利用率。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本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中由外壳1、保温材料层2、内胆3组成的卧式水箱上有进水孔9、溢流孔10,水箱沿高度方向的截面形式为圆形,水箱与倾斜的一排真空管上下密封插装,为筒明扼要说明问题起见,附图中仅用三根真空管7来示意表达所述的一排真空管。
内胆3中在对应于三根彼此相邻的两真空管7之间处均焊有一个用来分隔内胆3的、以使内胆3中有三个等同容积贮水腔3a的竖直隔板,这样,隔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布置,隔板由两层防水板6及充填于两层防水板6之间的保温材料层5组成且其上部开有圆形过水孔4。
每个真空管7中均插装一上下两端开口的输水管8,这样,输水管8的数量为三个,每个贮水腔3a均对应一真空管7、一输水管8且彼此对应的贮水腔3a和真空管7相连通,溢流孔10、进水孔9分别与水箱左右两侧的两贮水腔3a对应相通且分别位于所述两贮水腔3a的顶端,带有进水孔9的右侧贮水腔3a所对应的那一直管状输水管8的上端与进水孔9相连通,剩下两个折管状输水管8的上端按照从带有进水孔9的贮水腔3a到带有溢流孔10的贮水腔3a的秩序(即按照从右到左的秩序)依次与右侧隔板上部的过水孔4、左侧隔板上部的过水孔4相连通,并使得洗浴时本水路装置中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带有进水孔9的右侧贮水腔3a到带有溢流孔10的左侧贮水腔3a(即从右到左)。
保温材料层5、防水板6、输水管8均可外购。
参见附图;安装时,与水源相接的、装有上水阀13和三通12的上水管11与进水孔9相连通,装有混水阀14的溢流管16与溢流孔10相连通,溢流管16的另一端与三通12相连通,混水阀14上可通过软管15接有喷头(附图中予以省略而未画出)。
上冷水时,打开混水阀14让其处于与溢流管16相通而与上水管11相断开的状态,再打开上水阀13,冷水经三通12、上水管11、进水孔9进入本水路装置中,当冷水经溢流孔10、溢流管16、混水阀14从软管15中排出、溢流时,则表示本水路装置中已注满冷水、处于满水状态,此时可关闭上水阀13和混水阀14。
洗浴时,打开混水阀14(既可让其处于与溢流管16相通而与上水管11相断开的状态,也可让其处于与溢流管16、上水管11同时相通的状态),再打开上水阀13,冷水通过三通12、上水管11、进水孔9注入本水路装置中,注入的冷水首先经进水孔9进入右侧输水管8中并抵达右侧真空管7的下端,因冷水的比重大于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比重,冷水将迫使所述真空管7中的热水向上流动并进入水箱右侧的贮水腔3a中,继续注入的冷水将迫使右侧贮水腔3a中的热水、从右侧真空管7中挤出来的热水经右侧隔板上部的过水孔4陆续进入中间的输水管8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冷水注入到右侧输水管8中的同时,由于本水路装置处于满水状态,水箱左侧贮水腔3a中的热水将立即经溢流孔10、溢流管16、混水阀14、软管15排出,即洗浴时能直接排出热水,从而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随着冷水的连续不断注入,注入的冷水就将依次通过中间的输水管8、真空管7、贮水腔3a及左侧的隔板、输水管8、真空管7、贮水腔3a迫使本水路装置中的剩余热水定向流动,且剩余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中间贮水腔3a到带有溢流孔10的左侧贮水腔3a,这样,本水路装置中的热水可经溢流孔10、溢流管16、混水阀14、软管15连续排出(综上所述,洗浴时本水路装置中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带有进水孔9的右侧贮水腔3a到带有溢流孔10的左侧贮水腔3a),洗浴过程中,当软管15中排出冷水时,则表明本水路装置的水箱及三个真空管7中的热水已被全部排出,从而提高了热水的利用率。
在冬季气温低于零摄氏度以下时,可在本水路装置注满水后,关闭上水阀13,再打开混水阀14并让其处于与溢流管16、上水管11同时相通的状态,这样可将溢流管16、上水管11中的存水放掉,以防所述的两种管道冻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卧式箱体沿高度方向的截面形式也可为椭圆形、方形或其它适用形状;进水孔、溢流孔的位置还可对调,即进水孔、溢流孔分别与水箱左右两侧的两贮水腔对应相通,进水孔也可位于水箱一侧的贮水腔下部;过水孔也可开在隔板的中部;隔板的个数可根据真空管的管数灵活决定,设定真空管的管数为N(N>2),则隔板的个数为N-1;固定在内胆中的隔板也可使隔出的贮水腔容积互不相同;隔板还可采用其它结构,如隔板为一个内部抽真空的空心板体。
权利要求1.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由外壳、保温材料层、内胆组成的卧式水箱上有进水孔、溢流孔,水箱与倾斜的一排真空管上下密封插装,设定该排真空管的管数为N且N>2,其特征在于内胆中在对应于所有彼此相邻的两真空管之间处均固定一个用来分隔内胆的、以使内胆中有N个贮水腔的竖直隔板,隔板上开有过水孔,每个真空管中均插装一上下两端开口的输水管,每个贮水腔均对应一真空管、一输水管且彼此对应的贮水腔和真空管相连通,进水孔、溢流孔分别与水箱两侧的两贮水腔对应相通,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所对应的那一输水管的上端与进水孔相连通,剩下输水管的上端按照从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到带有溢流孔的贮水腔的秩序依次与对应隔板上的过水孔相连通,并使得洗浴时本水路装置中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到带有溢流孔的贮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由两层防水板及充填于两层防水板之间的保温材料层组成且过水孔位于隔板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孔位于水箱一侧的贮水腔项端。
专利摘要一种可杜绝水资源浪费及提高热水利用率的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水路装置。其水箱内胆中在对应于所有彼此相邻的两真空管之间处均固定一个用来分隔内胆的、以使内胆中有数个等于真空管管数的贮水腔的竖直隔板,隔板上开有过水孔,每个真空管中均插装一上下两端开口的输水管,每个贮水腔均对应一真空管、一输水管且彼此对应的贮水腔和真空管相连通,进水孔、溢流孔分别与水箱两侧的两贮水腔对应相通,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所对应的那一输水管上端与进水孔相连通,剩下输水管的上端按照从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到带有溢流孔的贮水腔的秩序依次与对应隔板上的过水孔相连通,并使得洗浴时本装置中热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带有进水孔的贮水腔到带有溢流孔的贮水腔。
文档编号F24J2/05GK2641537SQ03271429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5日
发明者李天勇 申请人:李天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