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电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4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薄电热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方案提出一种超薄电热炉,包括下盖与上盖,及上盖与下盖形成的容置空腔,所述上盖朝向所述下盖的一侧设有加热膜,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控制加热膜工作的控制板及防止加热膜向所述下盖方向辐射热的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膜邻近设置或至少部分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膜相抵,所述隔热装置在所述上盖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加热膜,所述控制板在下盖上的投影与所述加热膜在下盖上的投影无重合区。实现整机超薄化、具有方便运输、使用及携带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超薄电热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电热红外炉。
【【背景技术】】
[0002]电热炉采用发热原理,通过热传递方式对锅具或其它烹饪炊具进行加热,具有对炊具材质不做挑剔要求、方便清洁的优点。目前,市面上电热炉多数依靠电阻丝发热,电阻丝容置于炉盘上,设置于电热炉腔体内,如此使得电热炉的整体体积庞大,且内部组件的交替排布设置使得其整机厚度很厚,组件之间存在装配干涉,不利于散热、携带、运输及使用,占据较大的空间,同时外观造型美观度低。
[0003]除此之外,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阻丝电热炉存在热量流失,能效低,对其他组件存在热辐射,安全性能差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方案提出一种采用电热膜加热结构电热炉,旨在改善上述问题,该方案可以使得电热炉超薄化,便携式,同时具有热效率高的特点。
[0005]为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超薄电热炉,包括下盖与上盖,及上盖与下盖形成的容置空腔,所述上盖朝向所述下盖的一侧设有加热膜,所述空腔内设有控制加热膜工作的控制板及防止加热膜向所述下盖方向辐射热的隔热装置,所述控制板在下盖上的投影与所述加热膜和/或隔热装置在下盖上的投影无重合区。本方案中采用电热膜代替传统的电阻丝,节省了安装空间,降低了整机厚度,同时隔热装置及电热膜与电热炉内部其他组件的排布位置关系,使得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交叠区域,不占据竖直方向的空间,降低整机厚度,同时提升热能利用率。
[000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上盖包括面板,所述加热膜设在所述面板朝向所述下盖的一侧,所述隔热装置设于所述加热膜与所述下盖之间,且所述隔热装置设于下盖或上盖上。隔热装置直接设置在上盖或下盖上,进一步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整机厚度。
[0008]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下盖或上盖上设有固定所述隔热装置的固定部,所述隔热装置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上盖或下盖上。
[0009]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隔热装置的托板,所述隔热装置通过所述托板设于所述上盖或下盖上。
[0010]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隔热装置为隔热棉或云母板,隔热棉或云母板不仅具有隔热作用,同时具有将热辐射反射向面板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
[0011]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加热膜在下盖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隔热装置在下盖上投影区域内,所述隔热装置在下盖上的投影与所述控制板在下盖上的投影无重合区。隔热装置与控制板在整机厚度方向上无重叠,使得整机厚度降低进一步实现整机超薄化。
[0012]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至少部分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膜相抵,且覆盖所述加热膜。保证隔热装置的隔热效果,使得电热膜的热量尽量加热所述面板,不会向下盖或其他横向方向辐射,如此也不会造成对其他组件的热辐射,不影响其他组件尤其是电控组件的正常工作,保证其他元器件使用寿命。
[0013]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加热膜为烧结在所述上盖上的红外加热膜。
[0014]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上盖的厚度为2?6mm,所述隔热装置的厚度为I?10mm,所述下盖厚度为I?10mm。
[0015]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电热炉的整机厚度为1?30mm。比如可以实现整机厚度为10mm、15mm、20mm等。
[0016]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7]1、一种超薄电热炉,包括下盖与上盖,及上盖与下盖形成的容置空腔,所述上盖朝向所述下盖一侧设有加热膜,所述空腔内设有防止加热膜向所述下盖方向加热的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膜邻近设置或至少部分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膜相抵,所述隔热装置在所述上盖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加热膜,所述控制板在下盖上的投影与所述加热膜在下盖上的投影无重合区,同时隔热装置及电热膜与电热炉内部其他组件的排布位置关系,使得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交叠区域,不占据竖直方向的空间,电热膜代替电阻丝,有效节省电热炉空间,降低整机厚度,同时设有隔热装置,防止热量反射向下盖,既保护了其它组件,同时提升其加热效率,隔热装置与加热膜邻近设置或相抵设置实现整机超薄化。
[0018]2、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下盖或上盖上设有固定所述隔热装置的固定部,所述隔热装置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上盖或下盖上。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隔热装置的托板,所述隔热装置通过所述托板设于所述上盖或下盖上。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隔热装置为隔热棉或云母板,隔热棉或云母板不仅具有隔热作用,同时具有将热辐射反射向面板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
[0019]3、所述加热膜为烧结在所述上盖上的红外加热膜,所述红外加热膜的厚度为0.01?0.1_。所述隔热装置的厚度为I?10mm。所述上盖的厚度为2?6_,所述下盖厚度为I?10mm。所述加热炉的整机厚度为10?30mm。有效降低整机厚度实现整机超薄化。
【【附图说明】
一种超薄电热炉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电热炉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电热炉爆炸图(具体实施例一);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电热炉俯视图(无上盖);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电热炉面板部分仰视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电热炉图1中A部分放大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电热炉具体实施例二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0029]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具体实施例一:
[0032]如图1?图4所示,一种超薄电热炉,包括下盖I与上盖2,及上盖2与下盖I形成的容置空腔3,所述上盖2朝向所述下盖I的一侧设有加热膜23,所述容置空腔3内设有控制加热膜23工作的控制板32及防止加热膜23向所述下盖I方向辐射热的隔热装置31,所述隔热装置31为隔热棉或云母板,隔热棉或云母板不仅具有隔热作用,同时具有将热辐射反射向面板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容置空腔3内还设有与控制板32电连接的显示操作板33,所述隔热装置31与所述加热膜23邻近设置或至少部分所述隔热装置31与所述加热膜23相抵,所述隔热装置31在所述上盖2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加热膜23,所述控制板32在下盖I上的投影与所述加热膜23在下盖I上的投影无重合区,或者所述控制板32在下盖I上的投影与所述隔热装置31在下盖I上的投影无重合区,当然,最优选方案是所述控制板32在下盖I上的投影与所述加热膜23与隔热装置31在下盖I上的投影均无重合区,但同时有一种情况,由于装配工艺状况存在部分隔热装置31的边缘与主控板32存在少量重合情况,但至少加热膜23与主控板32在电磁炉竖直方向上是无重合区的。也即加热膜23与控制板32在垂直方向上无重叠区,节省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同时加热膜23与显示操作板33在竖直方向上也无重叠区,保证它们在布局上尽量少占据整机厚度,同时本方案中优选隔热装置31与控制板32及显示操作板33在电热炉厚度方向上均无重合区,保证其尽量少的占据整机厚度,进一步实现超薄化,同时托板34,也与控制板32及显示操作板33无重合区。也即隔热相关组件与控制相关组件尽量排不上重叠,减轻整机厚度。
[0033]如图2与图4、图5所示,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上盖包括面板22,所述加热膜23设在所述面板22朝向所述下盖I的一侧,所述隔热装置31设于所述加热膜23与所述下盖I之间,且所述隔热装置31设于下盖I上。隔热装置31直接设置在下盖I上,进一步节省安装空间,降低整机厚度。优选的另一种方案,所述下盖I上设有固定所述隔热装置31的固定部35,固定部可以为卡扣、卡筋、及螺钉固定等,所述隔热装置31通过所述固定部35固定于所述下盖I上,也即隔热装置31可以直接设置在下盖I上,也可以通过固定部35固定在下盖I上。同时隔热装置31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多边形及圆形等,或与加热膜23的形状相匹配,同时加热膜23的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本方案优选矩形或正方形。
[0034]再如图2所示,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容置空腔3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隔热装置31的托板34,托板34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件或为塑料件,本方案优选塑料件,所述隔热装置31也可以通过所述托板34设于所述下盖I上。
[0035]如图3所示,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加热膜23在下盖I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隔热装置31在下盖I上投影区域内,所述隔热装置31在下盖I上的投影与所述控制板32在下盖I上的投影无重合区。隔热装置31与控制板32在整机厚度方向上无重叠,使得整机厚度降低进一步实现整机超薄化。
[0036]如图1及图5所示,所述的超薄电热炉,至少部分所述隔热装置31上表面与所述上盖2朝向所述下盖I的一侧相抵,且覆盖所述加热膜23。保证隔热装置的隔热效果,使得电热膜的热量尽量加热所述面板,不会向下盖或其他横向方向辐射,如此也不会造成对其他组件的热辐射,不影响其他组件尤其是电控组件的正常工作,保证其他元器件使用寿命。如图3所述的超薄电热炉,所述加热膜23为烧结在所述上盖2上的红外加热膜。
[0037]如图1所示,所述上盖2的厚度为2?6mm,所述隔热装置31的厚度为I?10mm,所述下盖2厚度为I?10_。所述电热炉的整机厚度为10?30_。比如可以实现整机厚度为15_、20mm 等。
[0038]具体一种方案为上盖2的厚度为4mm,加热膜23的厚度为0.05mm,下盖I包含固定部的厚度为6mm,隔热装置31的厚度为2mm,加之托板34的厚度为2mm,因为显示板、控制板、及其它组件(例如风扇等)在电热炉内排布上无重合交叠,所以电热炉的整机厚度可以确定为上盖厚度加加热膜厚度加隔热装置厚度加托板厚度加下盖厚度,总厚度在15mm以内,或实现达到15mm,同时其他组件例如主控板及显示板安装区的厚度不会大于隔热装置所在区域的厚度,所以整机厚度也就会达到15mm。
[0039]具体实施例二:
[0040]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隔热装置31固定在上盖2上,可以直接单独固定与上盖2上,也可以通过固定部35固定于上盖2上,这样可以使得隔热装置更进一步与上盖2紧贴,进一步降低整机厚度,实现电热炉整机超薄化。
[0041]本方案中采用电热膜代替传统的电阻丝,节省了安装空间,降低了整机厚度,可以实现达到整机厚度为15mm,同时隔热装置及电热膜与电热炉内部其他组件的排布位置关系,使得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交叠区域,不占据竖直方向的空间,降低整机厚度,同时提升热能利用率,达到了方便运输、携带、使用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超薄电热炉,包括下盖与上盖,及上盖与下盖形成的容置空腔,所述上盖朝向所述下盖的一侧设有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控制加热膜工作的控制板及防止加热膜向所述下盖方向辐射热的隔热装置,所述控制板在下盖上的投影与所述加热膜和/或隔热装置在下盖上的投影无重合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面板,所述加热膜设在所述面板朝向所述下盖的一侧,所述隔热装置设于所述加热膜与所述下盖之间,且所述隔热装置设于下盖或上盖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或上盖上设有固定所述隔热装置的固定部,所述隔热装置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上盖或下盖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隔热装置的托板,所述隔热装置通过所述托板设于所述上盖或下盖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为隔热棉或云母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在下盖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隔热装置在下盖上投影区域内,所述隔热装置在下盖上的投影与所述控制板在下盖上的投影无重合区。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隔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膜相抵,且覆盖所述加热膜。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为烧结在所述上盖上的红外加热膜。9.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厚度为2?6mm,和/或所述隔热装置的厚度为I?10mm,和/或所述下盖厚度为I?10mm。10.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超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炉的整机厚度为10?30mmo
【文档编号】F24C7/08GK205717391SQ20162020657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发明人】朱泽春, 胡文飞, 徐磊阳, 陈国栋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