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73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灭菌消毒清除有毒有害气体功效的空气净化装置,适于对室内及车内等封闭空间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的净化可以通过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和交换来完成,但在空气流通不好的室内,空气的净化需要借助空气净化器来完成,对刚刚装修完的室内场合尤其是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有多种空气净化器,中国专利03262056.X中公开了一种杀菌消毒型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由紫外灯、光催化板、过滤棉等构成空气滤层,借助排风扇对室内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和净化。但该空气净化器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滤毒性能还不够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在技术存在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滤毒效果更好的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外壳2,外壳中安设有排风扇7,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其不同之处在于在进风口或/和出风口设置有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活性炭纤维毡作为空气净化器过滤层,使空气净化器的结构大大简化;2、鉴于活性炭纤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吸附量,并具备优良的物理和化学过滤性能,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如苯、亚甲兰、碳氢化合物等均有很高的吸附效率,同时对多种细菌和病毒也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所以采用活性炭纤维,不仅能滤尘挡灰,而且能对室内的有毒有害空气及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有效的吸附和过滤,使室内空气得到有效的净化;3、本发明还具有吸附率高,脱附快的特点,将活性炭纤维在120~150℃热空气中处理几分钟,即可脱附,并能重复多次使用。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有一扁桶形的外壳2,外壳下端联接有底座8,外壳与底座可用弹扣活动联接,以便于拆卸分离,底座下端开设有出风口,底座上对应出风口安设有排风扇7,排风扇由电机和风叶构成,所述风叶为轴流式风叶,由此构成轴流式排风扇,在排风扇的上方外壳腔内安有一多孔的均流罩6,外壳的两侧设有栅栏状的进风口3,在进风口内侧安设有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5,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可直接粘附在进风口内侧,也可用固定框将其压合于进风口内侧。为强化杀菌,可在外壳内腔安设紫外灯4,进一步增强净化空气的功能。在外壳的上端设置电气开关1。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它与上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外壳2为半球形,整个外壳均为栅栏状进风口3,在进风口内侧设置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5,在底座下端的出风口处也安设有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5,电气开关设置于底座8外围的一侧。其它部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适于在车内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包括有外壳,外壳中安设有排风扇,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或/和出风口设置有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下端联接有底座,外壳与底座可用弹扣活动联接,以便于拆卸分离,底座下端开设有出风口,底座上对应出风口安设有排风扇。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排风扇由电机和风叶构成,所述风叶为轴流式风叶,由此构成轴流式排风扇。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排风扇的上方外壳腔内安有一多孔的均流罩。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两侧设有栅栏状的进风口,在进风口内侧安设有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腔安设紫外灯。
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菌消毒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半球形,整个外壳均为栅栏状进风口,在进风口内侧设置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在底座下端的出风口处也安设有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灭菌消毒清除有毒有害气体功效的空气净化装置,适于对室内及车内等封闭空间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它包括有外壳,外壳中安设有排风扇,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不同之处在于在进风口或/和出风口设置有活性炭纤维毡过滤层。本发明的结构简化;不仅具有非常大的吸附量,而且具备优良的物理和化学过滤性能,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同时对多种细菌和病毒也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所以采用活性炭纤维,不仅能滤尘挡灰,而且能对室内的有毒有害空气及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有效的吸附和过滤,使室内空气得到有效的净化;本发明还具有吸附率高,脱附快的特点,将活性炭纤维在热空气中处理几分钟,即可脱附。
文档编号F24F3/16GK1605807SQ200410061098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2日
发明者郭利洲, 郭辉 申请人:郭利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