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88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领域,尤其涉及设置了控制器以控制分配器上的多个电磁膨胀阀,而可以让控制器的检修更加方便的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吸入室内的热空气后用低温冷媒与之进行热交换,把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向室内的设备。空调通过反复进行过程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通过进行与上述过程相反的作业加热室内空气。空调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形成一种回路。
最近,市场上还出现了具有空气过滤功能和除湿功能等多种附加功能的空调。这种空调可以从室外吸入室内空气后,进行过滤,排出干净的空气。也可以吸入潮湿空气后,进行除湿,排出干燥的空气。
空调通常可划分为分体式空调和一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相互独立,并分设于室内和室外。一体式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合为一体。
最近,在一个家庭中需要设置两台以上的空调或在具有多间办公室的建筑物中每间办公室都需要设置空调时,通常设置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在一个室外机上连接数个室内机,其效果与设置数个室内机的效果相同。
中央空调具有一台冷媒供应能力非常强的室外机,把它设在建筑物外部,并把室外机的冷媒分配到各个房间的室内机。分配冷媒的作业由分配器进行。
图1为已有技术的中央空调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室外侧有室外机10。室外机10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压缩机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
室内侧设有室内机20。室内机2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利用室外机10供应的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0和多台室内机20之间有数个分配器30,各分配器30分别单独在每个室内机20前,控制冷媒在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之间流动。
从而,一台室外机10供应的冷媒通过数台室内机20与各室内空间R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调节各室内空间R的温度。这时,在室外机10和各室内机20之间的分配器30,调节着室内机20和室外机10之间的冷媒流动。
即,室外机10的冷媒通过分配器30,以适当的流量流进室内机20内部。各室内机20分别具有对应的分配器30,分别控制流入到各室内机20的冷媒流量。
图2和图3为已有技术的中央空调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分配器30由外壳40、室外配管连接部42和室内配管连接部44组成。外壳40形成分配器30的外观。室外配管连接部42和室内配管连接部44连接冷媒管52、54,冷媒管52、54用于流通冷媒。
外壳40呈直六面体形状,形成分配器30的外观,并保护分配器30内部的各构成要素。另外,外壳40的一侧面,有室外配管连接部42和室内配管连接部44,分别连接室外侧配管52和室内侧排管54。室外机10的冷媒通过室外侧配管52流入后,通过室内侧配管54供应到室内机20。
外壳40的内部,有输入配管56,输入配管56的一侧有过滤网50。输入配管56连接室外配管连接部42,成为冷媒流向电磁膨胀阀60的通路。过滤网50过滤通过输入配管56流动的冷媒,清除冷媒中的异物。
输入配管56上的一部分,有电磁膨胀阀60。电磁膨胀阀60对从室外机10流入的冷媒,进行减压,并调节供向室内机20的冷媒流量。
电磁膨胀阀60的一侧连接输入配管56,另一侧连接输出配管62。输出配管62的一侧连接着电磁膨胀阀60,另一侧连接着室内配管连接部44。在分配器30内部被电磁膨胀阀60减压的冷媒,被输出配管62导流到分配器30外侧。
冷媒通过室外配管连接部42和室内配管连接部44,流进、流出外壳内外。在冷媒的影响下,输入配管56和输出配管62的表面有可能会出现水珠。为了防止出现水珠,输入配管56和输出配管62的外围面,有隔热件70。
电磁膨胀阀60被控制器所控制。控制器在室外机10或室内机20的一侧。控制各电磁膨胀阀60的数个控制器分别独立形成。因此,连接电磁膨胀阀60和控制部的连接线72露在分配器30外壳40的外部,延伸到室内机10、室内机20的控制部。
此已有技术中央空调,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制冷作业中,室外机10内部的压缩机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高温高压态冷媒,流经室外热交换器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作为高压冷媒通路的高压管12,流向需要进行空气净化的各室内空间R。
通过高压管12流动的冷媒,被分流到各室内空间R后,流进各室内空间R中的室内机20。
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之间有分配器30,分配器30具有电磁膨胀阀60,电磁膨胀阀60调节冷媒流量。因此,室外机10的冷媒,在分配器30的作用下按需求量供应在室内机20。每间室内空间R的每台室内机20分别连接有一个分配器30,独立地控制流向各室内机20的冷媒流量。
流入到室内机20的冷媒,通过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调节室内空间R的温度。流经室内热交换器的冷媒,重新通过低压管14流进室外机10,结束一次循环。低压管14是低压冷媒通路。
另外,对分配器内部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室外机10连接高压管12,室外侧配管52从高压管12分支,输入配管56在分配器30内部,室外侧配管52和输入配管56,通过室外配管连接部42连接,让高压冷媒流进分配器30内部。
流进分配器30的高压冷媒,流过过滤网50时被净化后,流进电磁膨胀阀60。电磁膨胀阀60,按各室内空间R的温度,向室内机20供应适当量的冷媒,调节流入室内机20的冷媒量,控制室内机20的制冷功率。
输出配管62把流过电磁膨胀阀60的冷媒,从分配器内部向外导流。室内侧配管52向室内机20供应冷媒,输出配管62和室内侧配管52通过室内配管连接部44连接。流过分配器30的冷媒,通过室内测配管52流进室内机20。
但是已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已有技术中,通过控制电磁膨胀阀60,调节冷媒流动量的控制器,设在室外机10或室内机20的一侧,给设置作业和检修作业带来困难。
首先,控制器安装在室外机10上时,要在各电磁膨胀阀60和室外机10一侧的控制器之间,分别架设连接线72,连接电磁膨胀阀60和控制器。
从而增加了设置中央空调的费用。而分配器30和室外机10之间架设多条连接线72的话,对外观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还会带来检修时的诸多不便。
控制器安装在各室内机20上时,用在各电磁膨胀阀60和各室内机20的控制器之间,分别架设连接线72,从而也会增加设置中央空调的费用。
不仅如此,因为与电磁膨胀阀60对应的控制器在各室内机20中,要在各室内机20中安装控制器。从而,大大增加室内机20的大小,给设置作业带来困难。而且,因各分配器分散设在各室内机20,导致每当进行检修时,要确认每台室内机20,给检修作业带来诸多问题。
另外,要对应于每个电磁膨胀阀60,单独设置控制器,增加购置控制器的费用和作业,导致配置整个中央空调所需的生产费用和作业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把用于控制分配器内部的多个电磁膨胀阀的控制器,设在容易进行检修的位置。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包括室外机100、数台室内机200、分配器300、控制器328,室外机100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机200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分配器300设在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之间,分配冷媒,其内部设有消声器660,消声器660消除冷媒流动产生的噪音,控制器328设在分配器300的一面,控制分配器300的动作。
该分配器300的一面具有阶梯形状,并设有控制器组装部312。在控制器组装部312上组装控制器328。
该控制器328包括控制电路板340、电路板壳体350、控制器罩330,控制电路板340控制用于调节冷媒流量的电磁膨胀阀650,电路板壳体350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340,控制器罩330封闭电路板壳体350。
该控制器罩330以可开闭的方式在分配器300的阶梯部位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地管理空调的电磁膨胀阀,而且可以大幅提高电磁膨胀阀和控制器的维修作业的方便性。


图1为已有技术的中央空调结构框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央空调形状示意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央空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央空调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央空调一实施例顶部形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央空调一实施例的底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央空调的控制器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央空调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室外机200室内机300分配器310外壳312控制器组装部 314外壳支撑盘316螺丝组装孔318罩结合孔320顶面面板 322安装支架324螺丝孔326挂槽328控制器330控制器罩332突出部334组装孔336线槽 340控制电路板350电路板壳体352螺丝孔364挡板 370填充部380露出部400高压管420低压管500高压连接管520低压连接管600高压侧配管620室外侧高压接口640室内侧高压接口650电磁膨胀阀660消声器670分支管680过滤网700低压侧配管720室外侧低压接口740室内侧低压接口800隔热件R室内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中央空调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4为本发明的中央空调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中央空调由室外机100、室内机200、分配器300组成。室外机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和把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可以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压缩机把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室内机20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可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分配器300控制从室外机100流向各室内机200的冷媒流动。
被室外机100内部的压缩机压缩的冷媒,通过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机100连通高压管400的一端。
高压管400是向分配器300导流高压冷媒的一种单管,其另一端连通分配器300。
流入到分配器300内的冷媒,在分配器300内部的电磁膨胀阀650作用下,通过高压连接管500,安各室内机200的冷媒需求量,分别向各室内机200供应冷媒。高压连接管500连接室内机200和分配器。
另外,流入到室内机200的冷媒通过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对室内空间R调节温度。流过室内机200的冷媒,通过低压连接管520,重新流向分配器300。
数个低压连接管520连通分配器300内部的低压侧配管700。低压侧配管700与分配器300外侧的低压管420连接在一起。冷媒通过低压管420流进室外机100,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图5、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外形示意图。如图5、6所示,分配器300的外形由外壳310、顶面面板320、以及控制器罩330形成。顶面面板320形成顶面外观。控制器罩330形成一部分底面外观。外壳310形成此外的整体外观。
外壳310大体上为上方开放的直六面体形状。外壳310上方的端部向内弯曲,可以与顶面面板320很好地结合。顶面面板320封闭开放的顶面。
顶面面板320的各角部,有安装架322。安装架322可以把分配器300安装在顶棚或壁面。安装架322的一侧与顶面面板320结合,另一侧平行于顶面面板320并向外延伸。延伸部位的外侧有螺丝孔324,可以组装螺丝,其内侧有挂槽326,可以把分配器300设在另设的支撑杆上。
另外,外壳310的底部具有阶梯面。阶梯面上设有控制电路板340和电路板壳体350。另外,设有可装卸的控制器罩330。控制器罩330可以封闭电路板壳体350。安装控制器罩330之后,分配器300的整体外观大体上形成直六面体。
如图5所示,外壳310的左侧面,有室外侧高压接口620。室外侧高压接口620连接高压管400和分配器300内部高压侧配管600,为了易于进行连接,使用喇叭型接口为宜。高压管400把室外机100压缩机120、122压缩的高压冷媒导流到分配器300。
室外侧高压接口620的侧方,有室外侧低压接口720。室外侧低压接口720是连接低压管420和低压侧配管700的接口,为了易于进行连接,使用喇叭型接口为宜。在室内机200中结束热交换的低压冷媒,流过分配器300内部的低压侧配管700,通过低压管420流入室外机100。
在外壳310的一侧面上,有室外侧低压接口720和室外侧高压接口620,与之对立的另一侧面,有室内侧高压接口640。室内侧高压接口640连接高压侧配管600和高压连接管500,高压侧配管600在分配器300内部,高压连接管500向室内流通高压冷媒。为了易于进行连接,室内侧高压接口640使用喇叭型接口为宜。
室内侧高压接口640的下方,有室内侧低压接口740。室内侧低压接口740连接低压连接管520和分配器300内部的低压侧配管700。低压连接管520用于流通在室内机200中结束热交换的冷媒。为了易于进行连接,室内侧低压接口740使用喇叭型接口为宜。
室内侧高压接口640和室内侧低压接口740的数量,与连接在分配器300的室内机200数量相同,各室内侧高压接口640和室内侧低压接口740分别依次排列在上端和下端。
分配器300的外侧,有多个接口620、640、720、740。与各接口620、640、720、740连接的内部配管600、700两端部,因配管内部的冷媒温度和外部温度存在差异,有可能出现水珠。为了防止出现水珠,内部配管600、700两端部,有隔热件800。
另外,外壳310的向下突出的部位,其侧面有发泡液注入口360,以便注入发泡液防止外壳内部的噪音。通过发泡液注入口360注入发泡液,对外壳310内部,进行发泡处理。
外壳310连接着控制器罩330部分的侧面还有线孔362。连接线652穿过线孔362连接外壳310内部的电磁膨胀阀650和控制电路板340。
图7为本发明中央空调的控制器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7所示,控制器328由电路板壳体350、控制电路板340、以及控制器罩330组成。电路板壳体350结合在外壳310的阶梯部位。控制电路板340安装在电路板壳体350内部,控制电磁膨胀阀650。控制器罩330封闭电路板壳体350,形成外壳310底面的一部分外观。
外壳310底面的阶梯面中央部位,有控制器组装部312。控制器组装部312与电路板壳体350的底面结合,把电路板壳体350固定在外壳310的阶梯面上。
控制器组装部312具有凹槽或凸起的形状,当电路板壳体350的下侧面有凸起时,则控制器组装部312具有与之相应的凹槽形状,当电路板壳体350的下侧面有凹槽时,则控制器组装部312具有与之对应的凸起形状。
如图7所示,外壳310的阶梯面的前端部角部,有一定大小的凹槽。有凹槽的部位,相当于阶梯面端部的部位,有外壳支撑板314。
外壳支撑板314具有向下弯曲的形状,让电路板壳体350得到稳定的固定。外壳支撑板314的两侧方,有可以组装螺丝的螺丝组装孔316。连接外壳310阶梯面的顶面和底面的垂直面上端部,有罩结合孔318,罩结合孔318结合控制器罩330。
电路板壳体350大体上具有长方体形状,其上方处于开放状态。但电路板壳体350的底面,突出有结合凸起,与控制器组装部312结合。控制器组装部312在外壳310的阶梯面上。
电路板壳体350的正面一侧具有向下延伸的形状,与外壳310的外壳支撑板314面接触,被它支撑。与外壳支撑板314的螺丝组装孔316对应的位置,有螺丝孔352。电路板壳体350的螺丝孔352和外壳支撑板314的螺丝组装孔316被螺丝贯穿,固定电路板壳体350和外壳310。
电路板壳体350的背面,有一部分形成阶梯状,引出连接线652。连接线652连接电磁膨胀阀650和控制电路板340。电路板壳体350的内侧,设有控制电路板340。控制电路板340是用于调节分配器300内部各电磁膨胀阀650的电路,连接着连接线652。
电路板壳体350的顶面,有封闭电路板壳体350的控制器罩330。控制器罩330大体上具有长方体形状,其底面和背面处于开放状态。
控制器罩330的正面,其一部分具有向下延伸的形状,延伸的正面两侧方,有组装孔334。延伸的正面部分与外壳310的正面部面接触。通过组装孔334,利用螺丝组装控制器罩330和外壳310。
控制器罩330顶面的后端部两侧方,有突出部332。突出部332让控制器罩330和外壳310的组装作业更加方便。突出部332突出在控制器罩330顶面的延长线上,让控制器罩330以滑动方式结合在外壳310一侧的罩结合孔318。
控制器罩330的两侧面下端部,有一部分向内垂直弯曲,让控制器罩330结合在外壳310或从外壳310分离时,易于进行滑动。控制器罩330的侧面后方,有线槽336。
线槽336为呈矩形的凹槽,用于架设连接线652。连接线652连接外壳310内部的电磁膨胀阀650和控制电路板340。
图8为本发明的中央空调内部结构平面图。如图8所示,分配器300内部被挡板364划分成填充部370和露出部380两个部分,填充部370填充发泡液,露出部380中露出电磁膨胀阀650。挡板364上有数个通孔。高压侧配管600和低压侧配管700贯穿通孔。
外壳310的内侧底面,有低压侧配管700。在室内机200中结束热交换的冷媒,通过低压侧配管700流过分配器300内部。低压侧配管700上方有高压侧配管600。从室外机100接收的高压冷媒通过高压侧配管600,流过分配器300内部。
低压侧配管700的两侧端部,分别有室内侧低压接口740和室外侧低压接口720,很容易地连接低压侧配管700和各外部配管520、420。低压侧配管700与室内侧低压接口740连接的部分,由多条管道形成,在分配器300内部会合成单管形状。
低压侧配管700会合成单管形状后,为了防止汇流后的冷媒偏重于某一侧,迂回分配器300内部。迂回的低压侧配管700延伸后贯穿挡板364和外壳310的一侧。低压侧配管700的端部连接着室外侧低压接口720。
高压侧配管600的两侧端部,分别有室内侧高压接口640和室外侧高压接口620,容易地连接高压侧配管600和各外部配管500、400。
高压侧配管600与室外侧高压接口620连接的部分为单管结构。具有单管结构的高压侧配管600的一侧,设有过滤网680。过滤网680除去冷媒内部的异物。具有单管结构的高压侧配管600端部,有分支管670,让高压侧配管600分叉成数条管道。
被分叉成数条管道的高压侧配管600,其分支数量与室内机200的数量相同。各分支的高压侧配管600上,依次设有电磁膨胀阀650和消声器660,电磁膨胀阀650调节冷媒流量,消声器660消除冷媒流动发出的噪音。高压侧配管600的端部有室外侧高压接口620。
在低压侧配管700和高压侧配管600的两侧端部,与各接口620、640、720、740相邻的部位,分别设有隔热件800。隔热件800环抱着低压侧配管700和高压侧配管600的外围面,防止低压侧配管700和高压侧配管600露在外部。
下面,对本发明中央空调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央空调中,在一个室外机100上连接着数台室内机200,按操作者的选择让一部分或全部室内机200进行工作。
空调进行制冷作业时,安装在室外机100内部的室外电磁阀被开放,让冷媒流动在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之间。这时,分配器300下方的控制器328,对分配器300内部的电磁膨胀阀650,进行调节。
电磁膨胀阀650,对供向室内机200的冷媒量进行控制,向各室内机200供应室内机200所需量的冷媒。而对不进行制冷的室内机200不需要供应冷媒,其相应的电磁膨胀阀650被封闭。
室外机100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通过高压管400流入分配器300内部。顺着与室外侧高压接口620连接的高压侧配管600,流动冷媒。
高压侧配管600上的过滤网680,对顺着高压侧配管600流动的冷媒,进行过滤,除去冷媒中的异物。冷媒通过高压侧配管600一侧的分支管670分流,顺着按室内机200数量分支的高压侧配管600流动。
这里,分支的高压侧配管600,有电磁膨胀阀650。电磁膨胀阀650调节流入室内机200的冷媒量。而电磁膨胀阀650被控制器328的控制电路板340控制。
流过电磁膨胀阀650的冷媒重新流过消声器660,消除冷媒流过高压侧配管600时产生的噪音。冷媒通过室内侧高压接口640,排向分配器300外部。另外,与室内侧高压接口640连接的高压连接管500,让流过分配器300的冷媒流入室内机200。
冷媒流过室内机200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时,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这里,室内热交换器起蒸发器作用,冷却室内空间R。在室内机200中结束热交换的冷媒,通过低压连接管520,重新流进分配器300。
低压连接管520与室内侧低压接口740连接,室内侧低压接口740连接在分配器300内的低压侧配管700。与多数室内侧低压接口740连接的低压侧配管700,在分配器300内部会合成单一的管道。单管结构低压侧配管700,按单一方向迂回分配器300内部,防止出现冷媒偏重在多个低压侧配管700中的某一配管。
顺着低压侧配管700流动到室外侧低压接口720的冷媒,通过连接在室外侧低压接口720的低压管420,重新流入室外机100。然后被室外机100的压缩机压缩后,流向高压管400,完成一回制冷循环。
作为制热机工作时,冷媒按与上述循环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循环。
当因分配器300内部的电磁膨胀阀650的误动或因电路上的问题,需要进行检修时,只要解除控制器罩330正面一侧的螺丝结合,让控制器罩330向前滑动,拆卸控制器罩330,即可让控制电路板340露在外部。
对控制电路板340进行检修后,把控制器罩330滑动结合在外壳310一侧的罩结合孔318后,把螺丝组装在螺丝孔352中,即可把控制器罩330固定在外壳上。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在上述实施例。对于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置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空调分配器,通过一体式成控制器和分配器,可以对分配器内部的各电磁膨胀阀进行控制。
因此,可以大大缩短连接电磁膨胀阀和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线长度,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上的方便性,而且还能改善外观。另外,与已有技术的分配器相比,本发明通过一体式成控制器和分配器,可以削减制造所需的组装工序和组装费用,可以确保价格竞争力。
另外,通过一体式成控制器和分配器,当需要进行电磁阀或控制器的控制电路板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对所有电磁膨胀阀进行检修,提高了检修上的方便性。
通过形成控制器罩,让控制器罩封闭控制电路板和电路板壳体,防止控制器的控制电路板在与外部的冲突中损伤。而且可以通过螺丝简单地组装控制器罩,提高了检修上的方便性。
不仅如此,通过把控制器安装在分配器底面,可以在天花板、墙壁等多种设置环境中,也能把控制器设在最易于进行检修的分配器底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检修上的方便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央空调,其特征为包括室外机(100)、数台室内机(200)、分配器(300)、控制器(328),室外机(100)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机(200)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分配器(300)设在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之间,分配冷媒,其内部设有消声器(660),消声器(660)消除冷媒流动时产生的噪音,控制器(328)设在分配器(300)的一面,控制分配器(300)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其特征为分配器(300)的一面具有阶梯形状,并设有控制器组装部(312),在控制器组装部(312)上组装控制器(3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其特征为所述控制器(328)包括控制电路板(340)、电路板壳体(350)、控制器罩(330),控制电路板(340)控制用于调节冷媒流量的电磁膨胀阀(650),电路板壳体(350)安装控制电路板(340),控制器罩(330)封闭电路板壳体(3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其特征为所述控制器罩(330)以可开闭的方式在分配器(300)的阶梯部位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包括室外机、数台室内机、分配器、控制器,分配器设在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其内部设有消声器,消声器消除冷媒流动时产生的噪音,控制器设在分配器的一面,控制分配器的动作,该分配器的一面具有阶梯形状,并设有控制器组装部。在控制器组装部上组装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板、电路板壳体、控制器罩,控制电路板控制电磁膨胀阀,电路板壳体安装控制电路板,控制器罩封闭电路板壳体,本发明中央空调可以有效地管理中央空调的电磁膨胀阀,而且可以大幅提高电磁膨胀阀和控制器的维修作业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F24F11/02GK1752626SQ20041007207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金赞具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