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88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机结冰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制冷循环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构成。蒸发器吸收高温处的热量,冷凝器向低温处放热。利用蒸发器吸收高温处的热量的特性,可以构成如空调或冰箱等制冷机,利用冷凝器向低温处的放热的特性,可以作为制热机使用。
蒸发器和冷凝器是一种热交换器,有选择的变换由压缩机到蒸发器、膨胀阀中的冷媒流向,在一个装置(以下称做热泵)上可以实现制冷或制热。
但是,热泵用于制热时,起蒸发器作用的室外机上会结冰。这是因为制热机通常在冬季使用,室外机的周边温度通常都在0℃以下,使起蒸发器作用的室外机上的冷凝水结冰。
另外,蒸发器通常由多个金属板或金属条叠层形成,在上述叠层中,垂直设有冷媒可以流动的贯通管。如果上述金属条与金属条之间结冰,就会堵塞空气通路,进而增大压力损耗,增加电耗和噪音,降低热交换效率。
防止室外机上结冰的一种方法是进行除霜操作,即以一定时间间隔,让热泵进行制冷操作。除霜操作就是进行制冷操作,室外机起冷凝器的放热作用,以此防止结冰。但是,这种方法需在制热操作过程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停止制热操作而进行除霜操作,这样会降低制热效率。
进而,人们提出了一种防止室外机结冰的装置,可在不间断制热操作的条件下,进行除霜操作。下面参照图1及图2进行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的热泵中,冷媒流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传统技术热泵中,冷媒流程的部分示意图。
如图所示,传统热泵包括对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0,室内机30,以及室外机40。室内机30及室外机40分别设在室内和室外,使空气与冷媒进行热交换。上述室内机30中具有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32。上述室外机40中具有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42。
另外,上述热泵10具有四向阀50和膨胀阀70。上述热泵10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四向阀50相应地使冷媒的循环路径转换到室外机40侧或室内机30侧。膨胀阀70对冷媒的压力及温度,进行调节。
另外,室外机40中还设有副热交换器44,流入到副热交换器44的高温高压态冷媒,可以防止室外机4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42结冰。上述副热交换器44的一端与室内机30连接,另一端与膨胀阀70连接。
更详细地说,用冷媒管60连接室内机30和膨胀阀70,为了使冷媒从冷媒管60流向副热交换器44,设置第1分支管62。为了使上述副热交换器44中、与室外机40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媒重新进入到制冷循环,即进入膨胀阀70,设置第2分支管64。
上述第1分支管62和第2分支管64的一端分别与副热交换器44的进、出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室内机30和膨胀阀70的冷媒管60连接,上述第1分支管62和第2分支管6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连通第1分支管62和第2分支管64的冷媒管为中间冷媒管66。
如图所示,第2分支管64上设有单向阀64a,单向阀64a防止冷媒的逆流。在第1分支管上也可以设置上述单向阀64a。
考虑到结冰从室外机40的室外热交换器42下部开始,所以把上述副热交换器44设置在室外机40的下部。
下面,对具有如上结构的空调,进行说明首先,上述热泵10按制冷模式运行时,被压缩机2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四向阀50引向室外机40,在上述室外机40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上述室外机40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膨胀阀70时,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
上述经过膨胀阀70后的液态冷媒,在室内机30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上述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过上述四向阀50,重新流回压缩机20,完成制冷循环。
在上述过程中,在冷媒通过上述膨胀阀70流入到室内机30的过程中,有可能流入到第2分支管64,但是第2分支管64上设有单向阀64a,所以可以防止冷媒逆流。
另外,进行制热模式运行时,被上述压缩机2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上述四向阀50引向室内机30,在上述室内机30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上述室内机30后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膨胀阀70时,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
上述经过膨胀阀70后的液态冷媒,在室外机40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上述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过上述四向阀50重新流回压缩机20,完成制热循环。
即,开始进行制热运行时,冷媒按压缩机20,室内机30,膨胀阀70,以及室外机40的顺序循环,对室内进行制热。
这时,流动在室内机30和膨胀阀70之间的部分冷媒,通过第1分支管62,分流到副热交换器44。通过流动在副热交换器44中冷媒的放热,防止室外机40的结冰,冷媒再通过第2分支管64流回到冷媒管60。
通过上述第1分支管62分流的冷媒,通过副热交换器44后与从室内机30直接引入的冷媒,汇流在冷媒管60中流向膨胀阀70,进入制热循环。
但是,上述传统热泵,具有如下问题
上述热泵10以制热模式运行,使通过压缩机20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室内机30流向上述膨胀阀70时,上述通过压缩机20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中,大部分冷媒通过上述中间冷媒管66流向膨胀阀70,只有部分冷媒流向用于防结冰的副热交换器44。
流入上述副热交换器44的冷媒不够充足,大部分冷媒流向膨胀阀70,这样会降低上述副热交换器44的防结冰能力,使制热运行时的防结冰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室外机出现结冰现象的空调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包括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防止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结冰的副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热泵在运行制热模式时,使所有的冷媒都流经上述副热交换器。
上述副热交换器设有引导冷媒出入的第2分支管和第1分支管,上述第1分支管和第2分支管之间连通设有中间冷媒管,流动在中间冷媒管中的冷媒只能单向流动。
在运行制热模式时,上述中间冷媒管是封闭的。
上述中间冷媒管上设有防止逆流的单向阀。
本发明的空调可以向副热交换器供应充足的冷媒,提高副热交换器的防结冰性能。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本发明的空调进行制热运行时,冷媒依次通过压缩机、室内机、膨胀阀、以及室外机进行循环,对室内进行制热。这时,因形成在中间冷媒管660上装有第2单向阀,从室内机出来的冷媒不能通过中间冷媒管流向膨胀阀。所有的冷媒只能流经副热交换器,使副热交换器进行高效工作,由此在上述热泵进行制热运行期间,得到最佳的防止上述室外机内的热交换器结冰的效果。
更详细的说,为了防止结冰,不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让正在运行制热模式的热泵运行制冷模式的除霜过程,也可以高效地防止结冰。因防止结冰能力的提高,在0℃以下的冬季也可以使空调机正常运行。
利用简单的单向阀来控制冷媒的流向,就可以达到高效的防结冰效果,因此用最低的费用,就能得到最佳性能的产品。


图1为传统技术的热泵中,冷媒流程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传统技术热泵中,冷媒流程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中,冷媒流程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热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热泵 200压缩机300室内机320室内热交换器400室外机420室外热交换器440副热交换器500四向阀600冷媒管620第1分支管640第2分支管 640a第1单向阀660中间冷媒管660a第2单向阀700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附图和方法,只是为了具体表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范围内,还会存在很多方面的改进方法。
如图所示,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热泵100包括压缩机200,室内机300,以及室外机400。压缩机100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态。室内机300设置在室内,室内机300中设有室内热交换器320,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机400设置在室外,室外机400中设有室外热交换器420,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上述热泵100具有四向阀500和膨胀阀700。上述热泵100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四向阀500相应地使冷媒的循环路径转换到室内机300侧或室外机400侧。膨胀阀700对冷媒的压力、温度、以及冷媒量进行调节。
另外,室外机400内侧还设有副热交换器440,副热交换器440可以防止设置在室外机40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420结冰。上述副热交换器440的一端与室内机300连接,另一端与膨胀阀700连接。
考虑到结冰从室外机400的室外热交换器420下部开始,把上述副热交换器440设置在室外机400的下部。
冷媒管600连接室内机300和膨胀阀700,为了使冷媒从冷媒管600流向副热交换器440,设有第1分支管620。为了把上述通过副热交换器440的冷媒,流送到上述膨胀阀700,设有第2分支管640,第2分支管640上设有单向阀640a。
上述第1分支管620和第2分支管640的一端分别与副热交换器440的进、出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室内机300和膨胀阀700的冷媒管600连接,上述第1分支管620和第2分支管640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另外,如图所示,在第2分支管640上设有防止逆流的单向阀640a。连通第1分支管620和第2分支管640的冷媒管为中间冷媒管660,中间冷媒管660上装有第2单向阀660a。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进行说明。
上述热泵100按制冷模式运行时,被压缩机200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四向阀500引向室外机400,在上述室外机400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
经过上述室外机400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膨胀阀700时,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上述经过膨胀阀700后的液态冷媒,在室内机300内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上述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过上述四向阀500,重新流回压缩机200,则完成制冷循环。
这时,通过上述膨胀阀700后的冷媒,流入到室内机300的过程中,有可能流入到第2分支管640,但是第2分支管640上设有单向阀640a,所以可以防止冷媒逆流。
另外,进行制热模式运行时,被上述压缩机20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上述四向阀500引向室内机300,在上述室内机300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上述室内机300后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膨胀阀700时,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
中间冷媒管660使上述第1分支管620和第2分支管640连通,但是上述中间冷媒管660上装有第2单向阀660a,所以通过室内机300后的冷媒不能通过中间冷媒管660,进而使上述通过室内机300后的所有冷媒,流经上述副热交换器440。
由此使上述室内机300排出的高温高压态冷媒,流入副热交换器440,防止室外机40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420发生结冰现象。
上述经过膨胀阀700后的液态冷媒,在室外机400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上述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过上述四向阀500,重新流入压缩机200,完成制热循环。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包括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防止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结冰的副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制热模式时,使所有的冷媒流经上述副热交换器。
2.权利要求1中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热交换器两端分别与引导冷媒出入的第2分支管和第1分支管相连接,所述的第1分支管和第2分支管之间连通设有中间冷媒管,冷媒在中间冷媒管中单向流动。
3.权利要求2中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制热模式时,所述的中间冷媒管是封闭的。
4.权利要求2或3中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间冷媒管上设有使冷媒单向流动的单向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机结冰的空调机。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和副热交换器。副热交换器用于防止室外热交换器出现结冰现象。在进行制热时,使所有的冷媒流经副热交换器。副热交换器上设有引导冷媒的第1分支管和第2分支管,第1分支管和第2分支管通过中间冷媒管连接,流动在中间冷媒管中的冷媒只能单向流动。在运行制热模式时,中间冷媒管封闭。中间冷媒管上设有单向阀。本发明的空调机,可以在进行制热模式时防止室外机结冰,提高制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F13/00GK1752673SQ20041007207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朴俸辰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