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468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淡水、海水两用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即热式,另一类是贮水式。前者的优势在于体积小、即开即用,使用时间基本不受限制。但是,实际应用中,因受到用户额定电流的限制,即热式电热水器至今未能得到普及。后者通常功率在2500以下,工作电流不超过10A,目前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也存在有相当多的问题,包括在1、其顶水方式要求水箱为承压结构,因此带来安全问题,及相应结构设置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
2、容量较小的电热水器,如40升的容量,在冬季甚至只能供一人使用。三口之家往往需要70升以上容量的热水器,但70升以上的容量体积宠大。
3、加热过程中,箱体中的水为静止状态,温度升高针对静止状态的水更容易结垢。对于海水来说,这种加热方式由于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结垢和对金属的严重腐蚀,因而不能使用。
4、这种形式的电热水器因热水温度较高,具用冷水调节水温,使水温的调节不易掌握,极易出现水温忽烫忽冷的不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常压、小功率、既可用于淡水加热,也可用于海水加热的热传导式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在其内胆中贮入的是作为传热介质的淡水,内胆中分别设置电热器件和热传导器,所述热传导器为导热水管,导热水管的冷水入水端口、热水出水端口和中间温水出水端口各自引出内胆,与所述导热水管的冷水入水端口连通的或为淡水源或为海水源,内胆中有直通的减压溢流水管通向内胆的外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中的减压溢流水管使其内胆成为非承压式结构,使用更为安全。
2、本实用新型是在对加热内胆中的作为传热介质的淡水进行预热,使其达到一定的温升之后成为即热形式,这种形式较之贮水式电热水器大大延长了热水供应时间。
3、本实用新型较之贮水式电热水器,其加热功率可以选择更大、作为传热介质的淡水用量则更少,因此预热升温速度快,不长的时间即达可用程度。
4、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因导热水管不易达到结垢温度,另一方面由于导热水管中的水处在流动的状态下,因此,导热水管基本上不结垢,可直接用于海水加热。
5、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导热水管的热水出水端口与中间温水出水端口之间形成混流,避免了用热水与冷水进行混流可能出现的冷热不均的现象。
6、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
7、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普通家庭,宾馆等,更可用于出海舰船,用于加热海水以供淋浴,可节约大量的舱贮淡水。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胆、2电热器件、3导热水管、4冷水入水端口、5热水出水端口、6中间温水出水端口、7减压溢流水管、8液位自动控制器、9排空阀、10浮球、11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在其内胆1中贮入的是作为传热介质的淡水,内胆1中分别设置有电热器件2和热传导器。其中,电热器件2为电热管,具体设置为可选择使用的两组;热传导器为导热水管3,导热水管3的冷水入水端口4、热水出水端口5和中间温水出水端口6各自引出内胆1,与导热水管3的冷水入水端口4连通的或为淡水源或为海水源,内胆1中有直通的减压溢流水管7通向内胆1的外部,在内胆1的底部设置排空阀9。直通的减压溢流水管7使内胆1成为敞开式胆体,制造更为方便,使用更为安全。
具体实施中,在导热水管3上设置引向内胆1中三通管11,在三通管11上设置液位自动控制器8。作为传热介质的淡水自三通管11、经液位自动控制器8引入内胆,液位达到时,液位自动控制器8自动关闭。液位自动控制器8采用垂直式浮球阀,其球阀10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从而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
图中示出,导热水管3在内胆1中呈簧管形式。为使结构更为紧凑,该簧管结构可以分设为上下共三组,从冷水入水口端起为第一组,其后依次为第二组和第三组,其中,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处在两组电热管的外周,中间温水出水口端6引自其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该中间温水出水口端6一方面提供可直接使用的温水,另一方面在其与热水出水口端5之间设置混流阀,用于提供稳定的淋浴用水。
作为淡水热水器使用时,首先关闭各出水口端,冷水自冷水入水口端4引入,经液位自动控制器8注入内胆1中,内胆1中液位到达时,液位自动控制器8自动关闭,随后关闭冷水入水端口4的冷水源,电热管开始加热,当内胆1中的水温达到80-90℃时,可关闭电热管的电源进行使用。也可带电使用。此时,打开混流阀即可获得稳定的淋浴用水。为了保证安全,内胆1中作为导热介质的淡水严禁排放。若热水器需要移动位置,为了减轻重量,可以通过排空阀9将其中的淡水排空,但在复位使用之前,必须首先向内胆中注入淡水。
作为海水热水器使用时,首先关闭各出水口端,自冷水入水口端4引入淡水,并通过液位自动控制器8注入内胆1中,内胆1中液位到达时,液位自动控制器8自动关闭,随后关闭冷水入水端口4的淡水源,电热管开始加热,当内胆1中的水温达到80-90℃时,可关闭电热管的电源进行使用,也可带电使用。此时,转而以经过滤的海水为冷水源,打开混流阀即可获得稳定的淋浴用海水,在以海水洗浴之后,再引入淡水进行冲淋,这样的过程可大大节约淡水用水量,尤其适用于出海舰船、海导、哨所等水质较差的地区。
权利要求1.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其特征是在其内胆(1)中贮入的是作为传热介质的淡水,内胆(1)中分别设置电热器件(2)和热传导器,所述热传导器为导热水管(3),导热水管(3)的冷水入水端口(4)、热水出水端口(5)和中间温水出水端口(6)各自引出内胆(1),与所述导热水管(3)的冷水入水端口(4)连通的或为淡水源或为海水源,内胆(1)中有直通的减压溢流水管(7)通向内胆(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导热水管(3)上设置引向内胆(1)中的三通管(11),在所述三通管(11)上设置液位自动控制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液位自动控制器(8)为垂直式浮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电热器件(2)有可选择的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热水管(3)在内胆(1)中呈簧管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热水出水端口(5)与中间温水出水端口(6)之间设置混流阀。
专利摘要淡水海水两用电热水器,其特征是在其内胆中贮入的是作为传热介质的淡水,内胆中分别设置电热器件和热传导器,所述热传导器为导热水管,导热水管的冷水入水端口、热水出水端口和中间温水出水端口各自引出内胆,与所述导热水管冷水入水端口连通的或为淡水源或为海水源,内胆中有减压溢流水管通向内胆外部。本实用新型较之同等体积的贮水式电热水器具有更短的预热时间和更长的可用时间,其功率小于即热式电热水器,但出水量仍可达到3-4升/分。其非承压的结构形式使用安全,海水淡水两用的特性,使其用途更为广泛。
文档编号F24H1/20GK2729576SQ200420062568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魏伯渠 申请人:魏伯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