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98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利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人们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利用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以实际生活需求为导向,以节能环保为原则的,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两种结构类型的太阳能热水器,即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其优点很明显,同样的,受安装位置限制也是它难于继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它一般只能安装在屋顶或楼顶上,在集热器下水管中的存水便会因温度低而被浪费掉,另外因储水箱体积一般过大,所以在倾斜的房屋顶部安装起来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将整体式太阳能的储水箱和集热器分开,研制开发了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但在这些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中,换热器一般设置在储水箱的外侧,多存在换热效率不高,安装时施工难度较大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换热效率高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器和储水箱,包括集热器和储水箱,集热器和储水箱之间通过热循环管道相接;其中,集热器是由安装支架、高温导热管、低温回流管、U形真空管及U形吸热管构成,U形吸热管设置在U形真空管之中,一个以上的U形吸热管的高温端和低温端分别与高温导热管和低温回流管相接形成并联回路并一起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储水箱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的两端伸出储水箱并通过热循环管道分别与集热器的高温导热管和低温回流管相接,在低温回流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填加超导介质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由于储水箱和集热器为分体式结构,所以,可将储水箱安装在室内,将集热器安装在屋顶、楼顶或室外的墙壁上,大大减少了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所必需的安装空间。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结构是由集热器I和储水箱II构成,集热器I和储水箱II之间通过热循环管道1相接;其中,集热器I是由安装支架2、高温导热管3、低温回流管4、U形真空管5及U形吸热管6构成,U形吸热管6设置在U形真空管5之中,一个以上的U形吸热管6的高温端和低温端分别与高温导热管3和低温回流管4相接形成并联回路并一起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储水箱II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螺旋换热管7,螺旋换热管7的两端伸出储水箱II并通过热循环管道1分别与集热器I的高温导热管3和低温回流管4相接,在低温回流管4上还设置有用于填加超导介质的控制阀8,进行安装时,储水箱II的安装位置应高于集热器I所在安装位置。
上述高温导热管3和低温回流管4均为直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通过控制阀8填加超导介质,超导介质在由低温回流管4、U形吸热管6、高温导热管3和螺旋换热管7组成的封闭通道中循环流动,给储水箱II内的水加热。控制阀8为单向控制阀,在正常工作状况下,控制阀8呈关闭状态,当需要填加超导介质时,将单向阀打开即可填加超导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器和储水箱,其特征在于,集热器和储水箱之间通过热循环管道相接;其中,集热器是由安装支架、高温导热管、低温回流管、U形真空管及U形吸热管构成,U形吸热管设置在U形真空管之中,一个以上的U形吸热管的高温端和低温端分别与高温导热管和低温回流管相接形成并联回路并一起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储水箱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的两端伸出储水箱并通过热循环管道分别与集热器的高温导热管和低温回流管相接,在低温回流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填加超导介质的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高温导热管和低温回流管均为直管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其结构是由集热器和储水箱构成,集热器和储水箱之间通过热循环管道相接;其中,集热器是由安装支架、高温导热管、低温回流管、U形真空管及U形吸热管构成,U形吸热管设置在U形真空管之中,一个以上的U形吸热管的高温端和低温端分别与高温导热管和低温回流管相接形成并联回路并一起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储水箱的内腔之中设置有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的两端伸出储水箱并通过热循环管道分别与集热器的高温导热管和低温回流管相接,在低温回流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填加超导介质的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换热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F24J2/05GK2784823SQ20042009939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
发明者郑卫东 申请人:郑卫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