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130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具体涉及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风扇系统改进技术。
技术背景现有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室内风扇系统一般采用离心风扇系统,由于离心风扇系统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而且风扇电机消耗的功率大,换热器换热效率低,所以不便于空调系统的优化并提高空调系统的EER/COP(即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因采用离心风扇系统所存在的结构复杂、电机消耗功率大,换热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的高效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空调室内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进风口,装在箱体内的风扇系统和围绕风扇系统的导风装置,以及设置在导风装置与风扇系统之间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系统为使引入到所述箱体内的风通过换热器以进行热交换的轴流风扇系统,其包括轴流风扇和驱动轴流风扇的电机。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箱体的正面或侧面。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为n形或L形或一字形,或换热器截面形状为以上一种或一种以上截面形状的组合,所述轴流风扇置于换热器的内侧。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可以为n形。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有轴对称排布的两L形。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有轴对称排布的两n形。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有框形排布的四个一字形。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有门形排布的三个一字形。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有门形排布的L形的和一字形。
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还可以包括有旋转对称排布的两L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离心风扇系统改为轴流风扇系统,使得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结构被简化,降低了空调器的生产成本,且送风压头小,与传统空调室内机相比,获得同样大的风量所需的耗电量也就大大减小。其中,换热器的布置方式简单,换热效果好,便于空调系统的优化,提高空调系统的EER/COP。同时,针对同一箱体的空调室内机,不同的换热器布置方式可得到不同功率的空调器,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通用性,进一步降低其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如
图1所示,该空调室内机中主要包括电器系统1、箱体2,装在箱体2内的导风装置3、换热器4、轴流风扇系统5以及相应的其他一些部件。其中,轴流风扇系统5包括可使引入到所述箱体内的风通过换热器所在的平面或曲面以进行热交换的轴流风扇6和驱动轴流风扇的电机7。本文中,以轴流风扇系统5的送风方向作为参考,与送风方正对的为轴流风扇6的前面,与送风方面背对的则为轴流风扇6的后面。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4的截面形状为n形,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及上部。根据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系统5和导风装置3的作用,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换热器4的截面形状包括有轴对称排布的两L形,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及上部。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系统5和导风装置3的作用,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换热器4的截面形状包括有轴对称排布的两n形,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上部及下部。从图3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系统5和导风装置3的作用,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右部C向和下部D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换热器4的截面形状包括有框形排布的四个一字形,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上部及下部。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系统5和导风装置3的作用,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右部C向和下部D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换热器4的截面形状包括有门形排布的三个一字形,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及上部。从图5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系统5和导风装置3的作用,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系统5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换热器4的截面形状包括有门形排布的L形的和一字形,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及上部。从图6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系统5和导风装置3的作用,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正面,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系统5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如图7所示,换热器4的截面形状包括有旋转对称排布的两L形,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上部及下部。从图8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系统5和导风装置3的作用,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右部C向和下部D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侧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
图1相同。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九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侧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2相同。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如
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侧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3相同。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右部C向和下部D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十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一如
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侧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4相同。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右部C向和下部D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十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二如
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侧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5相同。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十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三如
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侧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6相同。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和右部C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实施例十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四如
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空调器进风口设置在空调器的侧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8相同。空调室内机从左部A向、上部B向、右部C向和下部D向进风,并由中部出风;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6的前面送出。
从上述十四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离心风扇系统改为了轴流风扇系统,使得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可被简化,且换热器的布置方式简单,从而使获得同样大的风量所需的耗电量大大减小,换热效果好,节能环保;同时,针对同一箱体的空调室内机,采用不同的换热器布置方式可设计出不同功率的空调器,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通用性,进一步降低其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空调室内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进风口,装在箱体内的风扇系统和围绕风扇系统的导风装置,以及设置在导风装置与风扇系统之间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系统为使引入到所述箱体内的风通过换热器以进行热交换的轴流风扇系统,其包括轴流风扇和驱动轴流风扇的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箱体的正面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为n形或L形或一字形,或换热器截面形状为以上一种或一种以上截面形状的组合,所述轴流风扇置于换热器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为n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包括有轴对称排布的两L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包括有轴对称排布的两n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包括有框形排布的四个一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包括有门形排布的三个一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包括有门形排布的L形的和一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包括有旋转对称排布的两L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空调室内机。它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进风口,装在箱体内的风扇系统和围绕风扇系统的导风装置,以及设置在导风装置与风扇系统之间的换热器,所述风扇系统为使引入到所述箱体内的风通过换热器以进行热交换的轴流风扇系统,其包括轴流风扇和驱动轴流风扇的电机。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离心风扇系统改为轴流风扇系统,使得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结构被简化,降低了空调器的生产成本,且送风压头小,与传统空调室内机相比,获得同样大的风量所需的耗电量也就大大减小。其中,换热器的布置方式简单,换热效果好,便于空调系统的优化,提高空调系统的EER/COP。
文档编号F24F1/00GK2830944SQ20052005884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
发明者闫志恒, 尤顺义 申请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