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935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挂壁式的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装置,这种装置具有优越的节能效果,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易于接受太阳光的屋顶等地方,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一般以倾斜状布置,这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只能安装于屋顶,而住在下层的住户则无法享受太阳能热水器所具有的实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这种热水器所具有的独特结构,使这种热水器可以安装于墙体的侧面,从而使住在下层的住户也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集热箱体内安装大径管与小径管,在大径管与小径管间连接倾斜的对流斜管,大径管与小径管分别与安装于集热箱体上面的贮水箱连通,大径管的内径大于小径管的内径。
集热箱体的壳体内设置保温衬。在贮水箱的水箱外壳与贮水内桶之间设置保温衬,在贮水箱的上部设置蛇形的排气管,在贮水箱的下部设置出水口。
在集热箱体上面对阳光的一侧设置窗框,在窗框上依次安装内层玻璃、集能玻璃及外层玻璃,在窗框与集热箱体的结合部设置密封圈。在大径管及小径管与集热箱体的结合部分别设置起定位与密封作用的接口。
在贮水箱内设置液位控制阀与辅助电热管。在集热箱体内设置集能加强板,该集能加强板以L形包覆在小径管与对流斜管的外面。在内层玻璃、集能玻璃及外层玻璃间分别设置空隙,并且,集能玻璃的表面呈波纹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在装置中利用了由大径管、小径管及对流斜管组成的双径复合管技术,不同管径中的水吸热后所产生的温差,使管内的水自行产生对流,把热量集聚起来,加快了水温的升高,提高了装置的热效率。2、设置了由内层玻璃、集能玻璃及外层玻璃组成的集能隔离窗,利用三块不同功能的玻璃,进一步提高集能效果;其中的集能玻璃是一种具有聚集功能的瓦楞形或波纹形玻璃,可以将太阳光束聚集到安装于双径复合对流管上的集能加强板上,以提高整个双径对流管的温度、加速对流、提高水温。第3,蛇形或簧状排气管可以有效排除贮水箱中的水温升高后产生的气体,以免贮水箱内的温度过高;当水温升高后,贮水箱内的蒸汽会在簧状管内凝结成水,由于簧状排气管的进出口均在最高处,冷凝水只能积聚在簧状管内,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相应的提高了贮水箱内的压力,避免了热量的散失,在提高水温的同时,又提高了贮水箱的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C-C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4为图1的B-B视图。
图5为大小径管及对流斜管与集能加强板的连接状态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排气管结构图。
图8为窗框与玻璃连接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集热箱体12内安装大径管9与小径管11,在大径管9与小径管11间连接倾斜的对流斜管10,大径管9与小径管11分别与安装于集热箱体12上面的贮水箱连通,大径管9的内径大于小径管11的内径。集热箱体12的壳体内设置起隔热作用的保温衬13。在贮水箱的水箱外壳1与贮水内桶5之间设置保温衬3,在贮水箱的上部设置蛇形的排气管2,在贮水箱的下部设置出水口4。在集热箱体12上面对阳光的一侧设置窗框20,在窗框20上依次安装内层玻璃17、集能玻璃18及外层玻璃19,在窗框20与集热箱体12的结合部设置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21。在大径管9及小径管10与集热箱体12的结合部分别设置起定位与密封作用的接口7、8。在贮水箱内设置液位控制阀14与辅助电热管16,当太阳光不够时,可接通辅助电热管16,对水进行加温。
在集热箱体12内设置集能加强板22,该集能加强板22以L形包覆在小径管11与对流斜管10的外面,以提高集能效果。在内层玻璃17、集能玻璃18及外层玻璃19间分别设置空隙,并且,集能玻璃18的表面呈波纹状。图中的6为集热箱体12与贮水箱间的过渡连接板,15为螺钉。小径管11在贮水箱内的出口高于大径管9在贮水箱内的出口。
本装置利用双径复合对流管构成集热箱体12的主要集热元件,使贮水箱中的水通过双径复合对流管的吸热、对流后升高。其工作原理是双径复合对流管中注入水后,由于小径管11内的水量较少,与大径管9同处一个环境下加热时,温度的升高比大径管9快,水温升高后,其密度变小,于是就上升,小径管11的管口在贮水箱内的位置比大径管9略高,当小径管11中的热水上升时,对流斜管10有加快上升的作用,小径管11中的热水上升后,大径管9的水相应下沉,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良性循环对流,这样就把集热箱体12内得到的太阳能热量不断地加热水温,再不断地聚集到贮水箱内。安装于集热箱体12上的内层玻璃17、集能玻璃18及外层玻璃19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使太阳能射入后,通过吸热保温材料的集热保温衬来升高密闭的箱内温度,同时又避免热量散失。因此本装置包含三个系统保温系统、对流传热系统及吸收太阳能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本装置。
权利要求1.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在集热箱体(12)内安装大径管(9)与小径管(11),在大径管(9)与小径管(11)间连接倾斜的对流斜管(10),大径管(9)与小径管(11)分别与安装于集热箱体(12)上面的贮水箱连通,大径管(9)的内径大于小径管(11)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集热箱体(12)的壳体内设置保温衬(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在贮水箱的水箱外壳(1)与贮水内桶(5)之间设置保温衬,在贮水箱的上部设置蛇形的排气管(2),在贮水箱的下部设置出水口(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在集热箱体(12)上面对阳光的一侧设置窗框(20),在窗框(20)上依次安装内层玻璃(17)、集能玻璃(18)及外层玻璃(19),在窗框(20)与集热箱体(12)的结合部设置密封圈(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在大径管(9)及小径管(10)与集热箱体(12)结合部分别设置起定位与密封作用的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在贮水箱内设置液位控制阀(14)与辅助电热管(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在集热箱体(12)内设置集能加强板(22),该集能加强板(22)以L形包覆在小径管(11)与对流斜管(10)的外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在内层玻璃(17)、集能玻璃(18)及外层玻璃(19)间分别设置空隙,并且,集能玻璃(18)的表面呈波纹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小径管(11)在贮水箱内的出口高于大径管(9)在贮水箱内的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挂壁式的太阳能热水器。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集热箱体内安装大径管与小径管,在大径管与小径管间连接倾斜的对流斜管,大径管与小径管分别与安装于集热箱体上面的贮水箱连通,大径管的内径大于小径管的内径。这种热水器所具有的独特结构,使这种热水器可以安装于墙体的侧面,从而使住在下层的住户也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文档编号F24J2/46GK2849595SQ20052006956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陈国梁, 陈东明 申请人:陈国梁, 陈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