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与睡眠状态改善方法

文档序号:469710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与睡眠状态改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与睡眠状态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曾经提出一种推定使用者的睡眠阶段,而对空调机等进行控制的系统(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9674(第1~11页、第1~19图)。
可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趋势,即当使用者外出时,就难以提高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即,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必须要有用于推定睡眠阶段的装置,但由于用来推定睡眠阶段的装置既庞大又沉重等原因,搬运很困难。为此,在使用者外出时,就无法使用用于推定睡眠阶段的装置了,存在在使用者外出时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就很难改善的趋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与睡眠状态改善方法。
第一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用于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具有存储部件、确定部和控制部。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个人信息是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在这种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个人的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够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第二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一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还具有读出装置。读出装置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
在这种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读出装置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个人的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够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第三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一发明或者第二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个人信息包含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包含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个人信息中包含了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能够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第四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一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还具有读出装置和管理装置。读出装置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管理装置按照每个使用者来存储个人属性信息。个人信息包含识别信息。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使用者的信息。读出装置通过网络向管理装置发送识别信息。管理装置通过网络向读出装置发送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读出装置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含识别信息。根据个人信息能够确定识别信息。读出装置通过网络向管理装置发送识别信息。管理装置能通过网络从读出装置接收识别信息。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管理装置按照每个使用者来存储个人属性信息。确定部能参考在管理装置中所存储的个人属性信息。确定部根据识别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管理装置通过网络向读出装置发送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读出装置能够通过网络从管理装置接收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从读出装置接收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在管理装置侧存储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节约存储部件中的存储容量。此外,由于在管理装置侧存储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减轻在使用者侧来管理个人属性信息的负担。
第五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从第一到第四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还具有输入部。个人属性信息被输入到输入部中。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属性信息被输入到输入部中。个人属性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部件或者其它的装置中。个人信息可以从存储部件中读出。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输入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存储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
第六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五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个人属性信息至少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者的年龄、使用者的性别、使用者的肥胖程度、使用者的健康状况、以及使用者的人种。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属性信息被输入到输入部中。个人属性信息至少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者的年龄、使用者的性别、使用者的肥胖程度、使用者的健康状况、以及使用者的人种。能够存储个人属性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能把个人属性信息作为静态不变的信息,从而能根据使用者的静态不变的信息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第七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从第一发明到第六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还具有检测部。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生物体信息是与使用者的身体动作、心搏和呼吸中的至少一方相关的信息。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来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控制部能接收使用者的入睡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能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从而能决定开始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的时间。
第八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七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还具有检测部。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进一步检测个人属性信息。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进一步检测个人属性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部件或者其它装置中。个人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控制部能接收使用者的入睡的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能检测出个人属性信息,所以能够存储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
第九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八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和使用者的起床,从而检测出个人属性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使用者过去规定天数中的睡眠时间。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个人属性信息。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和使用者的起床,从而检测出个人属性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使用者过去规定天数中的睡眠时间。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了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等,因而能根据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等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第十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二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控制部根据读出装置已读出了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读出装置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读出装置已读出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读出装置已读出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所以,即使在外出地点不能检测出入睡的情况下,也能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第十一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四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控制部根据读出装置已经由网络接收到了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读出装置从存储部件中读出识别信息。管理装置按照每一个使用者来存储个人属性信息。读出装置经由网络向管理装置发送识别信息。管理装置能经由网络从读出装置接收识别信息。确定部能接收识别信息。确定部根据识别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管理装置经由网络向读出装置发送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读出装置能经由网络从管理装置接收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读出装置已经经由网络接收到了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读出装置已经经由网络接收到了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所以,即使在外出地点不能检测出入睡的情况下,也能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第十二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从第七到第十一发明的任一个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环境是使用者周边的温度。控制部在从使用者入睡开始的第一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降低,在使用者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升高。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来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或者,控制部根据读出装置已读出了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或者,控制部根据读出装置已经经由网络接收到了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更进一步,控制部能推定使用者应该起床的时刻。控制部在从使用者入睡开始的第一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降低,在使用者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升高。
因此,由于在从使用者入睡开始的第一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降低,在使用者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升高,从而能将使用者睡眠时的温度控制为与生物体节奏相适应的温度。
第十三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第八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者的睡眠深度、使用者的体温、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和使用者在过去规定天数中的睡眠时间。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检测部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个人属性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者的睡眠深度、使用者的体温、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和使用者在过去规定天数中的睡眠时间。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能使个人属性信息为动态信息,从而能根据使用者的动态信息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第十四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是在从第一到第十三发明的任一个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控制部通过控制空调机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环境是空调环境。空调环境为下列因素中的至少一种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温度;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湿度;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向;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量;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净化度;以及空调机所进行的换气量。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存储部件可由使用者携带。个人信息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确定部能接收个人信息。确定部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控制部通过控制空调机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环境是空调环境。空调环境为下列因素中的至少一种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温度;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湿度;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向;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量;从空调机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净化度;以及空调机所进行的换气量。
因此,由于能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空调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空调环境。
第十五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方法,用于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该睡眠状态改善方法具有携带步骤、确定步骤和控制步骤。在携带步骤中携带存储部件。在确定步骤中,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个人信息是存储在存储部件中的信息。在控制步骤中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在该睡眠状态改善方法中,在携带步骤中,携带存储部件。在确定步骤中,能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信息。在确定步骤中能接收个人信息。在确定步骤中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在控制步骤中,能接收个人属性信息。在控制步骤中,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在第一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够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在第二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个人的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够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在第三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个人信息中包含了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能够从存储部件中读出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在第四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在管理装置侧存储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节约存储部件中的存储容量。此外,由于在管理装置侧存储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减轻在使用者侧来管理个人属性信息的负担。
在第五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输入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存储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
在第六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能把个人属性信息作为静态不变的信息,从而能根据使用者的静态不变的信息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在第七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能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出使用者的入睡,从而能决定开始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的时间。
在第八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能检测出个人属性信息,所以能够存储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
在第九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了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等,因而能根据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等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在第十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根据读出装置已读出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所以,即使在外出地点不能检测出入睡的情况下,也能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在第十一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根据读出装置已经经由网络接收到了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已经入睡,所以,即使在外出地点不能检测出入睡的情况下,也能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在第十二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在从使用者入睡开始的第一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降低,在使用者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升高,从而能将使用者睡眠时的温度控制为与生物体节奏相适应的温度。
在第十三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能使个人属性信息为动态信息,从而能根据使用者的动态信息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在第十四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中,由于能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空调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空调环境。
在第十五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方法中,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的构成要素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睡眠状态改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睡眠状态改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的概念图(变形例)。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的构成要素的结构图(变形例)。
图8是表示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变形例)。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的概念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的构成要素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睡眠状态改善系统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的概念图(变形例)。
标号说明1、1a、100、100a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10a微波多普勒传感器;20、20a床;30、30a控制装置;40、140读出装置;50空调机;60、160写入装置;70存储部件;180管理中心;190网络;P使用者。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的概念图。此外,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的构成要素的结构图。图1中所示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主要是用于改善使用者P的睡眠状态的系统。
<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主要具有床20、控制装置30、读出装置40、空调机50、写入装置60和存储部件70。床20的上面是使用者P进行睡眠的地方。床20、控制装置30、读出装置40和空调机50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外出地点的房间里所具有的。存储部件70是由使用者P(参照图1)带到外出地点的房间里去的。
<写入装置60的结构>
如图2所示,图1中所示的写入装置60主要具有收发部61和输入部62。
个人属性信息被输入图2所示的输入部62中。这里,个人属性信息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信息。收发部61从输入部62接收个人属性信息,并经过无线线路发送给存储部件70。即,将个人属性信息写入存储部件70中。
<存储部件70的结构>
如图2所示,图1中所示的存储部件70主要具有收发部71和存储部72。存储部件70可以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在这里,存储部件70是IC卡。
图2中所示的收发部71通过无线线路从写入装置60接收个人属性信息。存储部72从收发部71接收个人属性信息并存储。即,把个人属性信息写入到存储部件70中。
收发部71经由无线线路从读出装置40接收表示希望读出个人信息的意思的信号,从存储部72接收个人信息,再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读出装置40。这里的个人信息是个人属性信息。即,从存储部件70读出个人信息。
<读出装置40的结构>
如图2所示,图1中所示的读出装置40主要具有收发部42和存储部41。
图2所示的收发部42把表示希望读出个人信息的意思的信号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存储部件70。
收发部42通过无线线路从存储部件70接收个人信息。即,从存储部件70读出个人信息。存储部41从收发部42接收个人信息并暂时存储。存储部41把个人信息转交给控制装置30。
<床20的结构>
如图2所示,图1中所示的床20主要具有微波多普勒传感器(Dopplersensor)10。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主要具有发送部11、接收部12、处理部13和运算部14。
图2中所示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的发送部11向使用者P(参照图1)发送微波。另外,微波具有能穿透床20和衣服的材料,即布、羽毛或者化纤等,并被人体表面和金属等反射的性质。接收部12接收反射波。这里,反射波是微波在使用者P(参照图1)的身体表面反射后的波。即,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不与使用者P(参照图1)接触,而获得微波和反射波。运算部14经由处理部13从发送部11接收微波信号。运算部14经由处理部13从接收部12接收反射波信号。运算部14运算变化信息。变化信息是关于反射波信号相对于微波信号的变化的信息。运算部14使变化信息为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处理部13从运算部14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并转交给控制装置30。
<控制装置30的结构>
如图2所示,图1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主要具有控制部32和确定部31。
图2中所示的控制部32从读出装置40的存储部41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并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具体地说,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决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睡眠时间。这里,个人属性信息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信息。控制部32从床20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控制部32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来判断使用者P(参照图1)的就寝。或者,控制部32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来判断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当控制部32判断为已经入睡时,便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来确定入睡的时刻。控制部32根据使用者P(参照图1)的睡眠时间的信息和入睡时刻的信息,来推定使用者P(参照图1)应该起床的时刻。
此外,控制部32在从使用者P(参照图1)入睡起的第一规定时间(例如,3小时)中,产生使温度从规定温度开始逐渐降低的控制信号,并转交给空调机50。控制部32在从使用者P(参照图1)入睡起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之后,产生保持温度的控制信号,并转交给空调机50。控制部32在使用者P(参照图1)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例如,3小时)中,产生从所保持的温度开始逐渐提高温度的控制信号,并转交给空调机50。控制部32在使用者P(参照图1)应该起床的时刻,使蜂鸣器(图中未表示)等进行通报,让使用者P(参照图1)起床。
<空调机50的结构>
图1所示的空调机50是平常的空调机。
空调机50在从使用者P(参照图1)入睡起的第一规定时间中,从控制装置30接收使温度从规定温度开始逐渐降低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向使用者P(参照图1)附近提供空调环境。
空调机50在从使用者P(参照图1)入睡开始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之后,从控制装置30接收保持温度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向使用者P(参照图1)附近提供空调环境。
空调机50在使用者P(参照图1)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中,从控制装置30接收使温度从所保持的温度逐渐升高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向使用者P(参照图1)附近提供空调环境。
<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改善使用者P的睡眠状态的处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1所示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改善使用者P的睡眠状态的处理的流程。
在图3中所示的步骤S1中,输入个人属性信息。即,把个人属性信息输入到图2所示的写入装置60的输入部62中。这里,个人属性信息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信息。
在图3所示的步骤S2中,写入个人属性信息。即,图2中所示的写入装置60的收发部61从输入部62获取个人属性信息,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存储部件70。存储部件70的收发部71通过无线线路,从写入装置60接收个人属性信息。存储部72从收发部7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并存储。即,把个人属性信息写入到存储部件70中。
在图3所示的步骤S3中,携带存储部件。即,由图1中所示的使用者P携带存储部件70,带到外出地点的房间里。
在图3所示的步骤S4中,读出个人信息。即,图2中所示的读出装置40的收发部42通过无线线路,把表示希望读出个人信息的意思的信号发送给存储部件70。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个人属性信息。个人属性信息是关于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的信息。存储部件70的收发部71通过无线线路从读出装置40接收表示希望读出个人信息的意思的信号,从存储部72获取个人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再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读出装置40。读出装置40的收发部42通过无线线路从存储部件70接收个人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即,从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个人信息(个人属性信息)。由存储部41从收发部42获取个人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并暂时存储。
在图3所示的步骤S5中,确定个人属性信息。即,由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从读出装置40的存储部41获取个人信息(个人属性信息)。由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并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个人属性信息。由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
在图3所示的步骤S6中,进行睡眠状态改善处理。
<睡眠状态改善处理的流程>
利用图4、图5中所示的流程图来详细说明图3中所示的睡眠状态改善处理S6。
在图4中所示的步骤S10中,决定睡眠时间。即,由图2所示的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决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睡眠时间。这里,个人属性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信息。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1中,进行就寝检测。即,由图2中所示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的发送部11向使用者P(参照图1)发送微波。另外,微波具有能穿透床20和衣服的材料,即布、羽毛或者化纤等,并被人体表面和金属等反射的性质。由接收部12接收反射波。这里,反射波是微波在使用者P(参照图1)的身体表面反射后的波。即,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不与使用者P(参照图1)接触,而获得微波和反射波。运算部14通过处理部13从发送部11获取微波信号。运算部14通过处理部13从接收部12获取反射波信号。运算部14运算变化信息。变化信息是关于反射波信号相对于微波信号的变化的信息。运算部14使变化信息为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由处理部13从运算部14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并转交给控制装置30。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2中,判断使用者是否已经就寝。即,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从床20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控制部32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来判断使用者P(参照图1)是否已经就寝。当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1)已经就寝时,进入步骤S13,当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1)尚未就寝时,进入步骤S11。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3中,进行入睡检测。即,由图2中所示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的发送部11向使用者P(参照图1)发送微波。另外,微波具有能穿透床20和衣服的材料,即布、羽毛或者化纤等,并能被人体表面和金属等反射的性质。由接收部12接收反射波。这里,反射波是微波在使用者P(参照图1)的身体表面反射后的波。即,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不与使用者P(参照图1)接触,而获得微波和反射波。运算部14通过处理部13从发送部11获取微波信号。运算部14通过处理部13从接收部12获取反射波信号。运算部14运算变化信息。变化信息是关于反射波信号相对于微波信号的变化的信息。运算部14使变化信息为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由处理部13从运算部14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并转交给控制装置30。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4中,判断使用者是否已经入睡。即,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从床20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控制部32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来判断使用者P(参照图1)是否已经入睡。当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1)已经入睡时,便进入步骤S15,当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1)尚未入睡时,便进入步骤S13。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5中,确定入睡时刻。即,由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确定入睡的时刻。由控制部32根据使用者P(参照图1)的睡眠时间信息和入睡时刻信息,来推定使用者P(参照图1)应该起床的时刻。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6中,进行控制以使温度逐渐下降。即,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产生使温度从规定温度开始逐渐下降的控制信号,并转交给空调机50。空调机50从控制装置30获取使温度从规定温度开始逐渐下降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向使用者P(参照图1)附近提供空调环境。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7中,判断是否已经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即,由控制部32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根据入睡时刻信息和第一规定时间信息,判断是否已经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在判断为已经经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便进入步骤S18(图4、图5中所示的(1)),当判断为尚未经过第一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则进入步骤S16。
在图5所示的步骤S18(图5中所示的(1))中,保持温度。即,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产生保持温度的控制信号,并转交给空调机50。空调机50从控制装置30获取保持温度的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向使用者P(参照图1)附近提供空调环境。
在图5所示的步骤S19中,判断是否已经过了应该起床的时刻的第二规定时间之前的时刻。即,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根据应该起床时刻的信息和第二规定时间的信息,判断是否已经过了应该起床的时刻的第二规定时间之前的时刻。在判断为已经经过了应该起床的时刻的第二规定时间之前的时刻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在判断为尚未经过应该起床的时刻的第二规定时间之前的时刻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8。
在图5所示的步骤S20中,进行控制以使温度逐渐上升。即,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产生使温度从所保持的温度开始逐渐上升的控制信号,并转交给空调机50。空调机50从控制装置30获取使温度从所保持的温度开始逐渐上升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向使用者P(参照图1)附近提供空调环境。
在图5所示的步骤S21中,判断是否已经到了起床时刻。即,由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根据应该起床时刻的信息,判断是否已经到了起床时刻。在判断为已经是起床时刻的情况下,便进入步骤S22,在判断为不是起床时刻的情况下,便进入步骤S20。
在图5所示的步骤S22中,进行起床时处理。即,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使蜂鸣器(图中未表示)等进行通报,让使用者P(参照图1)起床。
<关于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的特征>
(1)这里,图2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从存储部件70读出个人信息。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P(参照图1)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按照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P(参照图1)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2)这里,图2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读出装置40从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在使用者P(参照图1)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此外,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按照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因此,即使在使用者P(参照图1)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P(参照图1)的睡眠状态。
(3)这里,图2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从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含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接收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能够从存储部件70读出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4)这里,图2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个人属性信息被输入写入装置60的输入部62中。个人属性信息存储在存储部件70中。从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属性信息。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输入个人属性信息,所以能够存储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
(5)这里,图2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个人属性信息被输入写入装置60的输入部62中。个人属性信息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信息。个人属性信息存储在存储部件70中。从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能够使个人属性信息为静态的信息,因而能根据使用者P(参照图1)的静态信息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6)这里,图2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从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这里,生物体信息是关于使用者P(参照图1)的身体动作的信息。控制部32从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获取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因此,由于根据生物体信息来检测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所以能决定开始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的时间。
(7)这里,图2中所示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根据生物体信息来检测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控制部32从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获取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信息。控制部32在从使用者P(参照图1)入睡开始的第一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降低,在使用者P(参照图1)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升高。
因此,由于在从使用者P(参照图1)入睡开始的第一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降低,在使用者P(参照图1)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升高,所以能把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温度控制为适合于生物体节奏的温度。
(8)这里,图2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从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个人信息。确定部31从控制部32获取个人信息。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里,个人信息就是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从确定部3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控制部32通过控制空调机50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环境是指空调环境。空调环境是指从空调机50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温度。
因此,由于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空调环境,因而能按照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空调环境。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图2中所示的床20也可以不具有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此时,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也可以根据读出装置40已经从存储部件70读出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P(参照图1)已经入睡。即,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也可以在从读出装置40的存储部41获取了个人信息时,推定为使用者P(参照图1)已经入睡。
因此,由于根据读出装置40已经读出了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P(参照图1)已经入睡,所以即使在外出地点不能检测入睡的情况下,也能够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B)个人属性信息也可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使用者的年龄、使用者的性别、使用者的肥胖程度、使用者的健康状态和使用者的人种。在使用多个信息作为个人属性信息时,能细致地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此外,个人信息也可以包含个人属性信息以外的信息。例如,也可以包含作为用于识别使用者P(参照图1)的信息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也可以是例如使用者P(参照图1)的名字、分配给使用者P(参照图1)的ID号码等。在这种情况下,在图3所示的步骤S5中,由确定部31从个人信息(识别信息、个人属性信息)中挑选出个人属性信息。
(C)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所控制的空调环境,也可以是下列各种因素中的至少一种从空调机50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温度、从空调机50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湿度、从空调机50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向、从空调机50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量、从空调机50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净化度和空调机50所进行的换气量。在控制部32控制多个空调环境的情况下,能细致地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1)睡眠时的环境。
例如,在图4中所示的步骤S13检测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之前,可以控制空调环境,以降低使用者P(参照图1)头部附近的温度,提高使用者P(参照图1)脚部附近的温度(例如,与头部的温度差为4℃)。在这种情况下,能让使用者P(参照图1)处于“头冷脚热”的状态,从而能促进使用者P(参照图1)的入睡。
(D)图2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也可以控制空调环境、照明环境、音响环境和气味环境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在图5所示的步骤S22中,也可以使照明装置(图中未表示)进行通报(变亮等),让使用者P(参照图1)起床,来取代蜂鸣器(图中未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能让使用者P(参照图1)自然地醒来。例如,在图5所示的步骤S18中,也可以从散发气味装置(图中未表示)发出能让使用者P(参照图1)的自主神经松弛的香气。在这种情况下,能进一步改善使用者P(参照图1)的睡眠状态。
(E)图1中所示的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参照图1)携带,只要是能存储个人信息,可以是任何部件。例如,既可以是存储卡,也可以是IC标签,还可以是便携电话等便携信息终端等。存储部件70可以是非接触型的,也可以是接触型的。在存储部件70是接触型的情况下,读出装置40和写入装置60不是通过无线线路,而是通过有线线路来交接信息。床20也可以是飞机等乘坐物中的坐席。在这种情况下,空调机50也可以是使用者P(参照图1)专用的个人空调机。
(F)如图6所示,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a还可以具有床20a和控制装置30a。床20a和控制装置30a设置在使用者P(参照图6)的住宅等的使用者P(参照图6)平常睡眠的场所中。如图7所示,图6中所示的床20a主要具有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主要具有发送部11a、接收部12a、处理部13a和运算部14a。控制装置30a主要具有确定部31a、控制部32a和存储部33a。此外,写入装置60a不具备输入部62,而具有存储部63a。
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检测生物体信息。这里,生物体信息是指使用者P(参照图6)的身体动作的信息。控制装置30a的控制部32a从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入睡。当控制部32a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6)已经入睡时,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确定入睡时刻。控制部32a从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并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判断是否起床。当控制部32a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6)已经起床时,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确定起床时刻。控制部32a根据入睡时刻信息和起床时刻信息,计算出睡眠时间。控制部32a把睡眠时间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3a中。控制部32a参照存储部33a,根据睡眠时间的信息计算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即,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使用者P(参照图6)的入睡和使用者P(参照图6)的起床,从而检测出个人属性信息(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控制部32a把个人属性信息转交给写入装置60a。
写入装置60a的存储部63a从控制装置30a获取个人属性信息并存储。收发部61从存储部63a获取个人属性信息,并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存储部件70。这几个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此时,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a改善使用者P(参照图6)的睡眠状态的处理流程,如图8所示,在以下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图8中,凡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都使用同样的标号来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8所示的步骤S31中,检测个人属性信息。即,由图6中所示的床20a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检测生物体信息。这里,生物体信息是使用者P(参照图6)的身体动作的信息。控制装置30a的控制部32a从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接收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并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判断是否入睡。在由控制部32a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6)已经入睡时,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确定入睡时刻。由控制部32a从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获取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并根据身体动作的大小的信息,判断是否起床。当控制部32a判断为使用者P(参照图6)已经起床时,参照计时器(图中未表示)而确定起床时刻。由控制部32a根据入睡时刻的信息和起床时刻的信息计算出睡眠时间。控制部32a把睡眠时间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3a中。控制部32a参照存储部33a,根据睡眠时间的信息,计算出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即,由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根据生物体信息,检测使用者P(参照图6)的入睡和使用者P(参照图6)的起床,从而检测个人属性信息(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由控制部32a把个人属性信息转交给写入装置60a。由写入装置60a的存储部63a从控制装置30a获取个人属性信息并存储。
在图8所示的步骤S32中,写入个人属性信息。即,由图6中所示的写入装置60a的收发部61,从存储部63a获取个人属性信息,再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存储部件70。由存储部件70的收发部71通过无线线路从写入装置60a接收个人属性信息。由存储部72从收发部7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并存储。即,把个人属性信息写入存储部件70中。
因此,由于根据生物体信息来检测使用者P(参照图6)的入睡,因而能决定开始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6)睡眠时的环境的时间。此外,由于检测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够存储使用者P(参照图6)的个人属性信息,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6)的个人属性信息。更进一步,由于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了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因而能按照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而且,由于能使个人属性信息为动态的信息,从而能按照使用者P(参照图6)的动态信息,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G)在上述变形例(F)中,生物体信息可以是与使用者P(参照图6)的身体动作、心搏和呼吸中的至少一方有关的信息。
在生物体信息是与使用者P(参照图6)的心搏有关的信息时,图6中所示的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不设置在床20a上,而是设置在使用者P(参照图6)的心脏部上方的天花板等能将微波发送到使用者P(参照图)的心脏部的地方。此时,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还可以进一步具备放大部(图中未表示)、提取部(图中未表示)和分析部(图中未表示)。此时,放大部(图中未表示)从发送部11a获取微波信号。放大部(图中未表示)从接收部12a获取反射波信号。放大部(图中未表示)对微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进行放大。运算部14a经由处理部13a从放大部(图中未表示)获取关于微波的信号。这里,所谓关于微波的信号是指将微波信号放大之后的信号。运算部14a经由处理部13a从放大部(图中未表示)获取关于反射波的信号。这里,所谓关于反射波的信号是指将反射波信号放大之后的信号。运算部14a运算变化信息。这里,所谓变化信息是指关于反射波的信号相对于关于微波的信号的变化的信息。提取部(图中未表示)经由处理部13a从运算部14a获取变化信息。提取部(图中未表示)根据变化信息而提取出频带信息。频带信息是规定的频带(相当于心搏的周波数的频带)的信息。分析部(图中未表示)经由处理部13a从提取部(图中未表示)获取频带信息。分析部(图中未表示)根据频带信息来分析使用者P(参照图6)的心搏导致的微弱的身体动作。由此,分析部(图中未表示)根据频带信息来分析心搏信息。这里,所谓心搏信息例如是关于紧张度的信息。另外,对于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来说,也和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a相同。
在生物体信息是与使用者P(参照图6)的呼吸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既可以与以上所述的一样,根据心搏信息来检测与使用者P(参照图6)的呼吸有关的信息,也可以根据使用者P(参照图6)的嘴巴的动作的信息(图像信息等)来检测与使用者P(参照图6)的呼吸有关的信息。
此外,床20、20a也可以具备垫子型的传感器,以代替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10a。在这种情况下,也能检测生物体信息。
(H)在上述变形例(F)、(G)中,个人属性信息还可以包含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和使用者P(参照图6)在过去规定天数中的睡眠时间中的至少一方。因此,由于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等,因而能按照使用者P(参照图6)的平均睡眠时间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
例如,在个人属性信息是过去三天中的睡眠时间的情况下,即使过去三天整夜未眠,在图4所示的步骤S10中,也能恰当地决定睡眠时间。
—第二实施方式—图9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的概念图。此外,图10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的各个构成要素的结构图。在图9、图10中,与图1、图2中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用同样的标号来表示。图9中所示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主要是用于改善使用者P的睡眠状态的系统。
如图9、图10所示,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虽然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各构成要素与图2相同,但还具有图9所示的管理中心18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管理中心180、读出装置140和写入装置160通过网络190互相连接。如图10所示,管理中心180主要具有个人属性信息数据库181、确定部182和收发部183。写入装置160还具有收发部163。读出装置140还具有收发部143。
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被输入图10中所示的写入装置160的输入部62中。这里,识别信息是指用于识别使用者P(参照图9)的信息。个人属性信息是指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信息。收发部61从输入部62获取识别信息,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存储部件70。收发部71通过无线线路从写入装置160接收识别信息。存储部72从收发部71获取识别信息并存储。即,识别信息被写入存储部件70中。
写入装置160的收发部163从输入部62获取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经由网络190发送给管理中心180。管理中心180的收发部183经由网络190从写入装置160接收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个人属性信息数据库181经由确定部182,从收发部183获取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并按照每一个使用者P(参照图9)来存储个人属性信息。即,在个人属性信息数据库181中,把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对应起来存储。
读出装置140的收发部42通过无线线路从存储部件70接收个人信息。这里,个人信息是识别信息。
读出装置140的收发部143从存储部41获取识别信息,经由网络190把识别信息发送给管理中心180。管理中心180的收发部183经由网络190从读出装置140接收识别信息。确定部182从收发部183获取识别信息。确定部182参照个人属性信息数据库181,根据识别信息,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收发部183从确定部182获取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经由网络190发送给读出装置140。读出装置140的收发部143经由网络190从管理中心180接收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存储部41从收发部143获取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并暂时存储。这些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此外,如图11所示,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改善使用者P(参照图9)的睡眠状态的处理流程,在下列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图1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都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1所示的步骤S41中,输入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即,把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输入到图10所示的写入装置160的输入部62中。这里,所谓识别信息是指用于识别使用者P(参照图9)的信息。个人属性信息是指使用者P(参照图1)的年龄信息。
在图11所示的步骤S42中,写入识别信息。即,由图10所示的写入装置160的收发部61从输入部62获取识别信息,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存储部件70。由收发部71经由无线线路从写入装置160接收识别信息。存储部72从收发部71获取识别信息并存储。即,把识别信息写入存储部件70中。
在图11所示的步骤S43中,把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发送给管理中心。即,由图10所示的写入装置160的收发部163从输入部62获取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经由网络190发送给管理中心180。管理中心180的收发部183经由网络190,从写入装置160接收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个人属性信息数据库181经由确定部182,从收发部183获取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并按照每一个使用者P(参照图9)来存储个人属性信息。即,在个人属性信息数据库181中,把识别信息和个人属性信息对应起来存储。
在图11所示的步骤S44中,读出个人信息。即,由图10所示的读出装置140的收发部42通过无线线路,把表示希望读出个人信息的意思的信号发送给存储部件70。这里,个人信息是识别信息。存储部件70的收发部71通过无线线路,从读出装置140接收表示希望读出个人信息的意思的信号,从存储部72获取个人信息(识别信息),并通过无线线路发送给读出装置140。读出装置140的收发部42通过无线线路,从存储部件70接收个人信息(识别信息)。即,从存储部件70读出个人信息(识别信息)。存储部41从收发部42获取个人信息(识别信息),并暂时存储。
在图11所示的步骤S45中,向管理中心发送识别信息。即,由图10所示的读出装置140的收发部143从存储部41获取识别信息,经由网络190把识别信息发送给管理中心180。管理中心180的收发部183经由网络190从读出装置140接收识别信息。
在图11所示的步骤S46中,确定个人属性信息。即,由图10所示的管理中心180的确定部182从收发部183获取识别信息。由确定部182参照个人属性信息数据库181,根据识别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
在图11所示的步骤S47中,向读出装置发送个人属性信息。即,由图10中所示的管理中心180的收发部183,从确定部182获取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经由网络190发送给读出装置140。读出装置140的收发部142经由网络190,从管理中心180接收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存储部41从收发部143获取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并暂时存储。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从存储部41获取个人属性信息。
因此,由于在管理中心180侧存储个人属性信息,因而能节约存储部件70中的存储容量。此外,由于在管理中心180侧存储个人属性信息,从而能减轻在使用者P(参照图9)侧管理个人属性信息的负担。这几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由于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属性信息,所以,即使使用者P(参照图9)外出时,也能确定使用者P(参照图1)的个人属性信息,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此外,由于是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9)睡眠时的环境,所以能根据使用者P(参照图9)的个人差异来控制睡眠时的环境,这一点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利用这种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即使在使用者P(参照图9)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图10中所示的床20也可以不具备微波多普勒传感器10。此时,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也可以根据读出装置140已经经由网络190接收了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P(参照图1)已经入睡。即,控制装置30的控制部32也可以在从读出装置40的存储部41获取了个人属性信息时,推定为使用者P(参照图9)已经入睡。
因此,由于根据读出装置40已经经由网络190接收了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使用者P(参照图9)已经入睡,所以即使在外出地点不能检测入睡的情况下,也能够控制使用者P(参照图9)睡眠时的环境。
(B)如图12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F)一样,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a还可以具有床20a和控制装置30a。
(C)图10中所示的控制装置30也可以不具备确定部31。
本发明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和睡眠状态改善方法具有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的效果,作为睡眠状态改善系统和睡眠状态改善方法等是很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用于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其特征在于,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具有可由上述使用者携带的存储部件(70);确定部(31、182),其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件(70)中的信息即个人信息,确定上述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以及控制部(32),其根据上述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上述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还具有读出装置(40、140),所述读出装置(40、140)从上述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上述个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个人信息包含上述使用者的上述个人属性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100a),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100a)还具有读出装置(140),其从上述存储部件(70)中读出上述个人信息;以及管理装置(180),其按照每个上述使用者来存储上述个人属性信息,上述个人信息包含用于识别上述使用者的信息即识别信息,上述读出装置(140)经由网络(190)把上述识别信息发送给上述管理装置(180),上述管理装置(180)经由上述网络(190)把上述使用者的上述个人属性信息发送给上述读出装置(140)。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00),其特征在于,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00)还具有输入上述个人属性信息的输入部(6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使用者的年龄、上述使用者的性别、上述使用者的肥胖程度、上述使用者的健康状况、以及上述使用者的人种。
7.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该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还具有检测部(10、10a),所述检测部(10、10a)根据与上述使用者的身体动作、心搏和呼吸中的至少一方相关的信息即生物体信息,来检测出上述使用者的入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a、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10a)还进一步根据上述生物体信息来检测出上述个人属性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a、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10a)通过根据上述生物体信息而检测出上述使用者的入睡和上述使用者的起床,从而检测出上述个人属性信息,上述个人属性信息中包含上述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和上述使用者在过去规定天数中的睡眠时间中的至少一方。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32)根据上述读出装置(40、140)已读出了上述个人信息,而推定为上述使用者已经入睡。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00、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32)根据上述读出装置(140)已经由上述网络(190)接收到了上述个人属性信息,而推定为上述使用者已经入睡。
12.如权利要求7到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环境是指上述使用者周围的温度;上述控制部(32)在从上述使用者入睡开始的第一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降低,在上述使用者起床之前的第二规定时间里使温度逐渐升高。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个人属性信息包含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使用者的睡眠深度、上述使用者的体温、上述使用者的平均睡眠时间和上述使用者在过去规定天数里的睡眠时间。
14.如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1a、100、100a),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32)通过控制空调机(50)来控制上述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上述环境是空调环境,上述空调环境为下列因素中的至少一种从上述空调机(50)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温度;从上述空调机(50)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湿度;从上述空调机(50)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向;从上述空调机(50)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风量;从上述空调机(50)中吹出来的空调空气的净化度;以及上述空调机(50)所进行的换气量。
15.一种睡眠状态改善方法,用来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其特征在于,该睡眠状态改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携带存储部件(70)的携带步骤;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件(70)中的信息即个人信息,确定上述使用者的个人属性信息的确定步骤;以及根据上述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上述使用者睡眠时的环境的控制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睡眠状态改善系统和睡眠状态改善方法。所述睡眠状态改善系统和睡眠状态改善方法即使在使用者外出时,也能改善使用者的睡眠状态。睡眠状态改善系统(1)用于改善使用者(P)的睡眠状态,具有存储部件(70);由确定部(31)和控制部(32)构成的控制装置(30)。存储部件(70)可由使用者(P)携带。确定部(31)根据个人信息来确定使用者(P)的个人属性信息。个人信息是存储在存储部件(70)中的信息。控制部(32)根据个人属性信息来控制使用者(P)睡眠时的环境。
文档编号F24F11/02GK101035587SQ20058003389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4日
发明者新井润一郎, 三浦克哉, 石渡贵之, 田中正浩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