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重管的热水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91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重管的热水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重管的热水供应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括 用于预热通过进水管导入的冷水或回流的温水,从而防止因水冷凝在管上而引 起的管腐蚀的双重管的热水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锅炉的换热装置要吸收燃烧器所产生的燃烧热,并包括水流过其中的换热管和用于吸收燃烧热的传热片(fins),以便使用燃烧热加热水来制得热水。图1为显示常规燃气锅炉结构的示意图。在换热装置l中,燃烧器20所产生的热能被传送到换热器10中以加热换 热器10中的水。为传送热量,加热后的水通过循环泵(未示出)被强制供应到 需要供暖的地点。这时,送风机30被安装在燃烧器20的下部,以便有效地将 热能传送给换热器IO。同时,废气通过烟管40排出。由循环泵循环的热水将其热量传送到需要供暖的地点,然后变回较冷的水, 以便通过入口导入到换热器10中。重复这一过程,该温水就不断地进行循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锅炉中,当在锅炉运行停止的状态下经过很长时间时, 锅炉内的所有管、换热器、从锅炉分别连接到房间的管以及房间内埋设的管都 完全充满温度已经降低的冷水。甚至,供暖水管内的水温会降低到与锅炉周围 空气温度相同的水平。当锅炉在供暖水管内的水温已经降低的状态下运行时,供暖水管中的凉水 与因燃烧器的燃烧而受热的空气之间存在温差。在冬天供暖水管内的水温非常低时,所述温差尤其严重。大气中包含的湿 气冷凝在换热器10的管的外表面上,成为冷凝水。同时,传送热量到需要供暖的地点后回流的温水的温度较低。因此,当温 度低的温水通过换热器内的管时,因管内的冷水和加热到高温的大气之间的温 差导致包含在大气中的湿气冷凝在管的外表面上。冷凝在管的外表面上的水会自然蒸发。然而,在热水供应装置中,当燃油 或燃气在燃烧室内燃烧时,燃烧气体将产生并与冷凝水进行反应,从而产生酸 性冷凝水。这种酸性冷凝水加速了换热器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零件的腐蚀,从而 缩短了换热器的寿命。发明内容据此,本发明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管的热水供应装置,所述双重管能够将来自燃烧器燃烧 热所加热的换热器内的热水的热能传送给其中导入有冷水的内管,从而抑制湿 气的冷凝,以便防止热水供应装置内零件的腐蚀。为了完成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热水供应装置,其包括用于供应热能 的燃烧器;用于供应冷水的进水管;由包括用于直接吸收燃烧器燃烧热的外管 和用于使通过进水管被导入的冷水在经过内管时被加热的置于外管内的内管的 双重管形成的换热管;以及从换热管排出被加热的水的出水管。进一步地,多个内管并行设置并插入所述外管中。而且,将内管插入外管内部预定深度处,而导入内管中的冷水被外管的侧 壁阻挡,以致沿着与导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流动。此外,提供液体通道的帽(caps)被安装以封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 的一端,所述进水管延伸穿过该帽。根据本发明,回流管与燃烧室的外壁相接触,以便第二次加热已在内管中 首先被加热的水;并且,回流管连接到外管上,以便第三次加热已在回流管内 被加热的水。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双重管的热水供应装置内,与设置在换热器入口处的进水管相连接的第一换热管,由包括外管和内管的双重管构成,因此升高通过 进水管导入的冷水的温度,从而防止了冷凝水的产生和锅炉零件的腐蚀。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 会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为显示常规燃气锅炉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双重管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双重管的示意图;和 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 一实施方式热水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热水供应装置的结构和运行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换热器的示意图;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双重管的示意图;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双重管的示意图。进水管100连接到换热装置的入口,通过入口导入在需要供暖的地点热交 换后返回的回流温水或者导入用于供给温水的水。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换热管 的换热器10设置在燃烧器的上部,并将来自燃烧器的热能传送给通过进水管 100导入换热器内的温水或冷水。热水通过唯一一个出水管60供应到需要热水 的地点。换热器IO包含有包括顺序排列的第一换热管110、第二换热管120和第三 换热管130在内的多个换热管以及传热片140。通过进水管100导入换热器的冷水再次被导入由双重管构成的第一换热管 110中,所述双重管包括将燃烧热从燃烧器20直接传送其中的外管110a和置 于外管110a内的内管110b
通过燃烧器20的燃烧热加热的外管110a,以其中充满的水作为媒介将热 量传送给内管110b。所传送的热量再次被传送给通过进水管100导入并充满内 管110b的冷水,从而加热冷水。当完成热传送时,可以防止外管110a外表面 上冷凝水的产生。第一换热管110顺序连接到由分别包括外管120a和130a以及内管120b和 130b的双重管构成的第二换热管120和第三换热管130上。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水管100延伸穿过帽200以形成液体通路, 并连接到换热器10上。由此,第一换热管IIO和第二换热管120的一端覆盖有 帽200,所述帽200将第一换热管110的液体通路连接到第二换热管120的液 体通路上。进水管IOO连接到第一换热管IIO的内管110b上。如图3所示,内管110b 插入外管110a内部预定深度处。由此,导入进水管100的冷水沿内管110b流动,然后被第一换热管110 的侧壁111阻挡,以致沿外管110a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燃烧器所产生的燃烧热首先被传送给第一换热管110的外管110a内所充满 的水,之后热量从外管110a内所充满的水再被传送给导入内管110b的冷水。 结果,导入内管110b的水的温度升高。当导入内管110b的水被加热时,可以 防止湿气冷凝在管上。当顺序流过第二换热管120和第三换热管130时,经过第一换热管110和 帽200的温水将吸收热能成为供暖水或热水。然后,供暖水借助循环泵通过出 水管60排出到需要供暖的地点。然后,在需要供暖的地点进行热交换并变成冷水后,再次将供暖水或热水 通过进水管IOO导入换热器中。此循环不断重复。循环完成后,当锅炉的运行停止时,各个管内充满了冷水。当锅炉在该状 态下再次运行时,经过进水管IOO被导入换热器中的冷水在通过外管110a和内 管110b时被加热。因而,在没有产生冷凝水的情况下供应供暖水。同时,进水管IOO可由唯一的一个管构成。优选地,如图4所示,进水管
100包括多个管。在多个进水管的情况下,传热面积变大,从而提高了传热效 率。图5为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热水供应装置的示意图。第一换热管no由包括通过燃烧器20的燃烧热直接加热的外管110a和置 于外管110a内的内管110b的双重管形成。第一换热管IIO顺序连接到包括外管120a和130a以及内管120b和130b 的第二换热管120和第三换热管130上。第三换热管130的内管130b连接到回流管150上,所述回流管150接触并 缠绕在燃烧室70的外壁上。根据热水供应装置的结构,最初将冷水通过进水管100导入第一换热管 110、第二换热管120和第三换热管130的内管110b、 120b和130b中,然后由 外管110a、 120a和130a内充满的热水进行加热。在内管110b、 120b和130b中首先被加热的水在通过回流管150时第二次 被加热。回流管150接触并缠绕在燃烧室70的外表面上,从而燃烧室70内的 热量被传送到回流管150。在回流管150中第二次被加热的水在顺序通过第三换热管130的外管130a、 第二换热管120的外管120a和第一换热管110的外管110a时第三次被加热。在上述过程中被加热的水通过出水管60供给并作为温水或热水加以使用。进一步地,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可应用于用于供应热水的装置上。如上所述,本发明可应用于供应热水的装置上,以便升高通过进水管导入的冷水的温度,从而防止冷凝水的产生和热水供应装置零件的腐蚀。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水供应装置,包括用于供应热能的燃烧器;用于供应冷水的进水管;由包括用于直接吸收燃烧器燃烧热的外管和用于使通过进水管被导入的冷水在经过内管时被加热的置于外管内的内管的双重管形成的换热管;以及从换热管排出被加热的水的出水管。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内管并行设置并 插入所述外管中。
3、 如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插入外 管内部预定深度处,而导入内管的冷水被外管的侧壁阻挡,以致沿着与导入方 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液体通道的 帽(caps)被安装以封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一端,所述进水管延伸穿 过该帽。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流管与燃烧室的外 壁相接触,以便第二次加热已在内管中首先被加热的水;并且,所述回流管连 接到外管上,以便第三次加热已在回流管内被加热的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管的热水供应装置,其能将由燃烧器的燃烧热进行加热并在换热器的管内流动的热水的热能传送到其中导入有冷水的内管,从而抑制湿气的冷凝,以便防止热水供应装置内零件的腐蚀。所述热水供应装置包括用于供应热能的燃烧器;用于供应冷水的进水管;由包括用于直接吸收燃烧器燃烧热的外管和用于使通过进水管被导入的冷水在经过内管时被加热的置于外管内的内管的双重管形成的换热管;以及从换热管排出被加热的水的出水管。
文档编号F24H1/14GK101151494SQ200680007543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闵泰植 申请人:(株)庆东Navie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