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65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管是集热管式太阳集热器的核心部件,太阳能集热管的结构形 式有多种,目前广为使用的一种结构是在玻璃管内同心套装一根两端敞口的吸热 管,吸热管的两端均伸出玻璃管外,玻璃管的两端与吸热管间封闭,使玻璃管与 吸热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并将该密闭空间抽为真空,在吸热管的表面沉积光谱 选择性吸收涂层。这种结构的集热管,其吸热管伸出的两端有利于集热管的安装, 其真空夹层可以有效地抑制真空管内因空气的传导和对流造成的热损失,光谱选 择性吸收涂层具有低的红外发射率,可明显地降低吸热管的辐射热损失,因而该 集热管具有较高的集热率和低的热损失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太阳能集热装 置。尽管如此,该种集热管还是受到它结构的限制而不能够最大程度地集热、得 热,因为介质从吸热管的一端进入,经过单程一次加热后就从吸热管的另一端直 接排出集热管,介质流经的可加热的路程和时间受到了吸热管长度的限制,介质 经过一次循环后温升较小,该结构的集热率及介质吸热效果并没有实现最大化。
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重要的一个技术关键是如何高效率地收集到太阳 光并将其最大化地转变为热能,所以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太阳能集热器,最大 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是太阳能热应用领域研究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将太阳能热 利用扩大到中温和高温供热系统也是目前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研究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吸热效果更好、 一次循环温升更大、集热率 更高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包 括玻璃管和套装在玻璃管内的外层吸热管,外层吸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玻璃管 的对应端,外层吸热管与玻璃管之间为真空夹层,还包括两端开口的内层吸热 管,外层吸热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的封头上设有集热管介质出口和内层 吸热管的插入口,内层吸热管通过插入口插装在外层吸热管内,内层吸热管的 插入端与外层吸热管封闭端有一设定距离,内层吸热管的另一端为集热管介质 入口;在外层吸热管与内层吸热管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上有介质通道。
玻璃管、内层加热管和外层加热管三管同心安装。
内层加热管、外层加热管的外表面均覆镀选择性吸收涂层。
所述玻璃管为高硼硅玻璃管。
内、外层吸热管由铜管或者不锈钢管制成,支撑体由铜或者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支撑体是支撑环,介质通道由支撑环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通透孔 构成。
所述内层加热管的介质入口端伸出外层吸热管对应端外。
本发明采用内、外层吸热管结构,介质由内层吸热管的介质入口进入集热 管,首先流经内层吸热管进行第一次加热,从内层吸热管插入端流出后折流, 再流经外层吸热管进行第二次加热,然后流出集热管。该集热管实现了介质的 两次加热,在集热管规格一定的情况下,介质所经历的加热距离和加热时间都 增加了一倍,因此介质吸热效果更好, 一次循环温升更大,集热管的集热率更 高。最外层的玻璃管采用高硼硅玻璃管中空结构,透光性好、热效率高且热损
耗低;内层吸热管与外层吸热管的材料选用铜管,可有效地提高吸热效率、使 介质温度上升得更快,并且承压能力大、耐热冲击性能好;内、外层吸热管表 面均覆镀选择性吸收涂层,同样使热效率更高。本发明为逐步扩大太阳能热利 用的温度范围打下了技术基础。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3是图1中B-B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图2和图3所示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包括高硼硅玻璃管l和 同心套装在高硼硅玻璃管内的外层吸热管2,外层吸热管2的两端分别伸出高 硼硅玻璃管1的对应端,高硼硅玻璃管1的两端与外层吸热管管壁间封闭,将 高硼硅玻璃管1与外层吸热管2之间的密闭空间抽成真空,形成真空夹层。外 层吸热管2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的封头中央设有内层吸热管插入口,插入 口的外围设有集热管介质出口 5,内层吸热管3通过插入口插装在外层吸热管 内,内层吸热管3的两端均为敞开口,内层吸热管3的插入端b与外层吸热管 封闭端有一设定距离,内层吸热管的另一端作为集热管介质入口 a伸出外层吸 热管2对应端外。
为了支撑内层吸热管3和解决经内层吸热管加热后的介质的回路问题,在 外层吸热管2与内层吸热管3之间间隔设置两道支撑环4,在支撑环4上沿圆 周方向间隔均布通透孔,作为集热管介质的流通通道。具体实施时,支撑环的 数量可以根据集热管的长度和需要来设定,支撑环的材料也可以选用铜或者 不锈钢材料制作。
上述内、外层吸热管均由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铜管制成,内层加热管和外层 加热管的外表面均覆镀有选择性吸收涂层。当然,内、外层吸热管也可以采用 不锈钢管制成。
上述结构的太阳能集热管可以使用水或者空气等多种介质,介质的运行路 径如下
介质由内层吸热管的介质入口 a进入集热管,内层吸热管对其进行第一次 加热,而后由内层吸热管的插入端b流出,介质遇外层吸热管封闭端后进行折 流,进入外层吸热管2进行第二次加热,被加热的介质从支撑环上的介质通道 流过,然后从外层吸热管上的介质出口5流出。
本发明是一种可加热多种介质、且强度高、耐用性强、安装简洁、热损耗 低的太阳能集热管,适用于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干燥及其它需用太阳能进行加 热的地方。
权利要求
1.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管和套装在玻璃管内的外层吸热管,外层吸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玻璃管的对应端,外层吸热管与玻璃管之间为真空夹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开口的内层吸热管,外层吸热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的封头上设有集热管介质出口和内层吸热管的插入口,内层吸热管通过插入口插装在外层吸热管内,内层吸热管的插入端与外层吸热管封闭端有一设定距离,内层吸热管的另一端为集热管介质入口;在外层吸热管与内层吸热管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上有介质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玻璃 管、内层加热管和外层加热管三管同心安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内层加热管、外层加热管的外表面均覆镀选择性吸收涂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玻璃管为高硼硅玻璃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内、外层吸热管由铜管或者不锈钢管制成,支撑体由铜或者不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体是支撑环,介质通道由支撑环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通透孔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加热管的介质入口端伸出外层吸热管对应端外。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加热管的介质入口端伸出外层吸热管对应端外。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体是支撑环,介质通道由支撑环上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通透孔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效加热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管和套装在玻璃管内的外层吸热管,外层吸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玻璃管的对应端,外层吸热管与玻璃管之间为真空夹层,还包括两端开口的内层吸热管,外层吸热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的封头上设有集热管介质出口和内层吸热管的插入口,内层吸热管通过插入口插装在外层吸热管内,内层吸热管的插入端与外层吸热管封闭端有一设定距离,内层吸热管的另一端为集热管介质入口;在外层吸热管与内层吸热管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上有介质通道。该集热管实现了介质的两次加热,在集热管规格一定的情况下,介质所经历的加热距离和加热时间都增加了一倍,因此吸热效果更好,集热率更高。
文档编号F24J2/05GK101178261SQ20071019503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1日
发明者峰 李, 贺建彪, 陈开碇, 马俊安 申请人:河南桑达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