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195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太阳烛技术领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灶。
技术背景太阳灶是利用太阳光线汇聚到一起形成光团,来对锅体进行加热的。目前 的太阳灶一般由底座、支撑轴、外托架、曲面反光板、锅圈、锅架等构成,利 用螺丝将外托架面定在曲面反光板下部,外托架由支撑轴支撑,支撑轴下端固 定在底座上,利用螵丝将锅架固定在曲面反光板上部。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是 一个支槺轴支槺不够稳定,因而当由有风吹时,曲面反光板及形成的光团来回 移动,给做饭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曲面反光板采用许多螺丝固定在外托架上, 有许多螺丝孔,既影响聚光,时间长了还会发生腐蚀,对曲面反光板造成损害, 而且外表也不够美观。实用新型内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牢固、反光表面没有螺丝孔、热效率较 高的太阳灶。为了实现上迷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曲面反光板、前锅架、锅圃、后锅 架、固定连接板、托架、三角底座、支撑轴、横梁,前锅架固定在曲面反光板 的正面,后锅架圃定在固定连接板上,锅圈位于前锅架与后锅架的上端,固定 连接板通过连接体与托架上部固定连接,托架固定设置在曲面反光板的夹层内 部,横梁通过连接体与托架相连接,横梁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轴,支撑轴 下端与三角底座连接固定,固定连接板与横梁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伸缩杆。
由于托架固定设置在曲面反光板的夹层内部,固定连接板及横梁通过曲面 反光板后面的连接体与托架相连接,因此,不需要在曲面反光板上进行打孔连接,避免了对曲面反光板损坏,提高了聚光效果;另外,横梁下部固定连接有 两个支撑轴进行面定支撑,增加了曲面反光板的稳定性,在小吹风的情况下, 也不会影响做饭. 附困说明下面结合附阁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應方式由图l、困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曲面反光板l、前锅架2、锅围3、后锅 架4、固定连接板5、托架6、三角底座7、支撑轴8、横梁IO。前锅架2面定在曲 面反光板l的正面中部下端,后锅架4固定在固定连接板5上,锅圈3位于前锅架 与后锅架的上端,前锅架2及后锅架4髙度可以调整,便于在锅圈上放置加热器 具。固定连接板5通过连接体与托架6上部固定连接,托架6固定设置在曲面反光 板l的夹层内部,曲面反光板l可釆用一定厚度的玻璃钢材质,便于托架在其内 部设置,聚光面粘结一层反光材料。横梁10通过连接体9与托架6相连接,横梁 10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轴8,支撑轴8下端与三角底座7连接固定。为了便于 将光团调节封锅圃处,在固定连接板5与横梁10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伸缩杆11。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灶,包括曲面反光板(1)、前锅架(2)、锅圈(3)、后锅架(4)、固定连接板(5)、托架(6)、三角底座(7)、支撑轴(8)、横梁(10),前锅架(2)固定在曲面反光板(1)的正面,后锅架(4)固定在固定连接板(5)上,锅圈(3)位于前锅架与后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板(5)通过连接体与托架(6)上部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托架(6)固定设置在曲面反光板(1)的夹层内部,横梁(10)通过连接体(9)与托架(6)相连接,横梁(10)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轴(8),支撑轴(8)下端与三角底座(7)连接固定,固定连接板(5)与横梁(10)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伸缩杆(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灶,包括曲面反光板、前锅架、锅圈、后锅架、固定连接板、托架、三角底座、支撑轴、横梁,前锅架固定在曲面反光板的正面,后锅架固定在固定连接板上,锅圈位于前锅架与后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板通过连接体与托架上部固定连接,托架固定设置在曲面反光板的夹层内部,横梁通过连接体与托架相连接,横梁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轴,支撑轴下端与三角底座连接固定,固定连接板与横梁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伸缩杆,具有稳定牢固、反光表面没有螺丝孔、热效率较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F24J2/02GK201028813SQ20072014649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8日
发明者蒋林成 申请人:蒋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