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340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和控制显示器的 控制基板在一个显示器軍上相互分隔设置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空调机为了给用户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利用由压缩 机、冷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剂的冷冻循环,对室内进行 制冷供暖或者净化空气,并大致分为分离型和一体型。
虽然上述的分离型和一体型在功能上相同,但是分离型是在室内机 上设置冷却/散热装置且在室外机上设置散热/冷却及压缩装置,并将相 互分离的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的,而 一体型是^f吏冷却和 散热功能一体化并在住宅的墙上打孔或在窗户上吊挂而直接设置的。
在韩国专利公开/iS报10 - 2007 - 0082428号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的 室内机,该室内机包括触摸屏、通过触摸屏显示信息的显示器组装体、 控制显示器组装体的组装体控制部、以及设置有显示器组装体和组装体 控制部的显示器盖。
显示器组装体包括设置在触摸屏的后方的液晶显示器(LCD); 控制LCD的LCD控制部;包围LCD的边缘和后方的显示器罩;根据 来自触摸屏的信号来识别坐标的坐标识别部。
组装体控制部,以其上部位于显示器壳体的下部和显示器盖之间, 且与显示器壳体分隔的方式,设置在显示器盖上。
但是,韩国专利公开公报10 - 2007 - 0082428号中公开的空调机中, 其室内机的LCD控制部与LCD —起设置在显示器壳体上,且组装体控 制部的一部分与显示器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隔的同时位于显示器
壳体和显示器盖之间,因此,导致显示器的整体厚度变厚,由LCD产 生的热量能够传递到位于其后方的组装体控制部,从而存在着散热性能 寸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使显示器组件更加轻薄且散热性能高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显示器的控制基板的操作 容易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触摸屏连接的柔性电路板不 会露出在显示器壳体周边的空调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显示器,其用于显 示空调机的运转信息;控制基板,其用于控制上述显示器;显示器壳体, 其划分形成有用于设置上述显示器的显示器设置部和用于设置上述控 制基板的控制基板设置部。
上述显示器设置部和上述控制器设置部在上述显示器壳体中以左 右或上下划分而形成。
上述控制基板设置部采用背面敞开式,以便使上述控制基板从上述 控制基板设置部的后方插入;上述显示器设置部采用前面敞开式,以便 使上述显示器从上述显示器设置部的前方插入。
上述控制基板设置部和显示器设置部被隔壁划分,上述控制器和显 示器隔着上述隔壁被分隔设置。
上述显示器设置部在背面形成有开口部。
上述空调机还包括后盖,该后盖与上述显示器壳体结合且对上述控 制基板设置部和上述开口部均进行覆盖。
上述显示器设置部在背面形成有卡合部,从而上述显示器向后方卡 合在该卡合部中。
上述显示器包括LCD面板,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上述控制基板连 接;触摸屏,其设置在上述LCD面板的前方,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上 述控制基板连接,而且,在上述显示器设置部中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 部中贯通有连接上述触摸屏和控制基板的柔性电路板。上述显示器包括LCD面板;触摸屏,其设置在上述LCD面板的 前方;触摸屏盖,其覆盖上述触摸屏的边缘,且在内侧形成有开口部。
上述空调机还包括信号接收部,其接收用于操作上述空调机的远
距离操作器的信号;运转操作部,其为了操作上述空调机而被设置,而
且,上述触摸屏盖形成有贯通上述接收部的接收贯通部和贯通上述运转
操作部的运转操作部贯通部,并被配置成覆盖上述接收部周边以及上述 运转操作部周边。
具有如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在显示器壳体中划分 形成有用于设置显示器的显示器设置部和用于设置控制基板的控制基 板设置部,并将显示器和控制基板一起设置在一个显示器壳体上,因此, 可使部件数量最小化,使显示器和控制基板分别有效地散热,从而具有 寿命长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显示器设置部和控制基板设置部 在显示器壳体中以左右或上下划分而形成,而使显示器和控制基板在左 右或上下分隔而设置,因此,与显示器和控制基板在前后方向上分隔而 设置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使显示器组件的整体厚度更薄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通过隔壁划分形成显示器设置部 和控制基板设置部,因此,具有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显示器和控制基板分 隔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显示器从显示器设置部的前方向 后方插入而设置,控制基板从控制基板设置部的后方向前方插入而i殳 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显示器和控制基板设置在一个显示器壳体中, 从而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在显示器设置部的背面形成有开 口部,因此具有显示器的散热性能高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后盖覆盖显示器设置部的开口部 和控制基板设置部,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显示器和控制基板,具有无 需分离显示器壳体,只需通过分离后盖就可对显示器和控制基板进行操 作的优点。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由于用于连接触摸屏和控制基板的柔 性电路板贯通于显示器壳体,因此,柔性电路板不会位于显示器壳体的 周围外侧,从而具有能够使柔性电路板的损伤最小化的优点。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 照以下的附图,而变得更易于理解。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停止时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时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下部横向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上部横向剖视图; 图6为图l及图2所示的前面板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显示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遮蔽图6所示的显示器时的立体图; 图9为露出图6所示的显示器时的立体图; 图IO为遮蔽图6所示显示器时的横向剖视图; 图11为露出图6所示的显示器时的横向剖视图; 图12为图7所示的显示器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停止时的立体图,图2 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时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 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 例的下部横向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上部横向剖视图。
如图l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机在形成其外观的本体2 上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部4、 6,并形成有排出在本体2的内 部被加热、冷却或净化的被调和空气的空气排出部8、 10。
本体2可适用于立式空调机、挂式空调机或吊顶式空调机等的任意 一种情况,下面以立式空调机为例进行说明。
本体2,在其下部形成有空气吸入部4、 6,且在上部形成有空气排 出部8、 10,从而具有通过下部吸入空气,并在内部进行调和后将调和 空气通过上部排出的流路结构,该本体2包括底座12、机壳20、吸入 面板30、 40、及排出面板50。
底座12支承机壳20和吸入面板30、 40等。
机壳20用于形成本体2的后方部分的外观,且由后板部22、左板 部24以及右板部26构成,其"S:置在底座12的后方部上侧。
吸入面板30、 40由构成左侧空气吸入部4的左侧吸入面板30、和 构成右侧空气吸入部6的右侧吸入面板40组成。
左侧吸入面板30被设置成配置在机壳20的左板部24的下部前方 位置,即底座12的前方部左侧上面,左侧空气吸入口 31形成为沿左右 方向开口,或向左侧前方开口。
在左侧吸入面板30上设置有左侧过滤器壳体34,其与左侧吸入面 板30 —起构成左侧空气吸入部4,并用于安装左侧过滤器32。
在左侧吸入面板30和左侧过滤器壳体34之间形成空间,在该空间 中配置有可移动的左侧清洁单元36,该左侧清洁单元36随着左侧吸入 面板30、左侧过滤器32和左侧过滤器壳体34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移动, 并对左侧过滤器32的异物进行清洁。
右侧吸入面板40被设置成配置在机壳20的右板部26的下部前方 位置,即底座12的前方部右侧上面,右侧空气吸入口 41形成为沿左右 方向开口,或向右侧前方开口。
在右侧吸入面板40中设置有右侧过滤器壳体44,其与右侧吸入面板40 —起构成右侧空气吸入部6,并用于安装右侧过滤器42。
在右侧吸入面板40和右侧过滤器壳体44之间形成有空间,在该空间中配置有可移动的右侧清洁单元46,该右侧清洁单元46随着右侧吸入面板40、右侧过滤器42和右侧过滤器壳体44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移动,并对右侧过滤器42的异物进行清洁。
排出面板50配置在机壳20的前方上部,在其左侧形成有左侧空气排出部8,在右侧形成有右侧空气排出部10,并大致由前板部52、左侧板部53以及右侧板部54构成。
左侧空气排出部8在前板部52和左侧板部53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前板部52和左侧板部53倾斜的左侧倾斜部55,并在左侧倾斜部55上,以在左右方向开口或向左侧前方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有左侧空气排出口 56。
右侧空气排出部10在前板部52和右侧板部54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前板部52和右侧板部54倾斜的右侧倾斜部57,并在右侧倾斜部57上,以在左右方向开口或向右侧前方方向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右侧空气排出口 58。
本体2在排出面板50的前方设置有前面盖60。前面盖60是一种避免通过左侧空气排出口 56和右侧空气排出口 58的空气直接向前方推进,而将其向旁边引导的导向装置,并起到遮蔽左侧空气排出口 56和右侧空气排出口 58,从而在前方观察不到左侧空气排出口 56和右侧空气排出口 58的遮蔽构件的作用。
本体2构成为如下结构,即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78的排出口单元80在本体2的内侧上部向本体2的上方上升,在本体2的上方向本体2的内侧上部下降。
在本体2设置有升降导向件82,该升降导向件82对排出口单元80的升降进行引导,排出口单元80被升降导向件82升降引导而上升到升降导向件82的上侧位置,从而开放/露出空气排出口 78,或者向升降导向件82的内部下降,从而覆盖升降向导件82的上面,即本体2的上面,由此遮蔽/隐藏空气排出口 78。在本体2上设置有叶片90、 100,该叶片90、 100同时开闭空气吸入部4、 6以及空气排出部8、 10,并引导空气。
在下面的叙述中,叶片卯、100同时开闭空气吸入部4、 6以及空气排出部8、 IO并引导空气,且整体上在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
即,叶片卯、100,其下部起到开闭空气吸入部4、 6,并对吸入至空气吸入部4、 6的空气进行引导的吸入门以及吸入叶片的作用,其上部起到开闭空气排出部8、 10,并对由空气排出部8、 IO排出的空气进行引导的排出门或排出叶片的作用,且整体上在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
叶片卯、100由左侧叶片90和右侧叶片100构成,其中,左侧叶片90同时开闭左侧空气吸入部4和左侧空气排出部8,并对吸入至左侧空气吸入部4的空气进行引导,且对通过左侧空气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进行引导;右侧叶片100同时开闭右侧空气吸入部6和右侧空气排出部10,并对吸入至右侧空气吸入部6的空气进行引导,且对通过右侧空气排出部IO排出的空气进行引导。
本体2中设置有热交换器IIO,其使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机120,其设置在本体2的内侧下部;异物处理装置130,其设置在本体2的内侧下部,特别是底座12上,并对由清洁单元36、 46清洁的异物进行处理。
如图3及图5所示,热交换器110设置在升降导向件82和送风机120之间的排出面板50的后方,即本体2的内侧上部。
如图3及图4所示,送风机120为吸入前方或后方的空气并送至上侧的离心送风机,且其包括风扇马达122,该风扇马达122的旋转轴向前后方向突出地被设置;送风扇124,其与风扇马达122的旋转轴连接;风扇壳体126,其包围风扇马达122和送风扇124,并在前面和后面中的一侧上形成有开口部,且在上部形成有排出口;孔板128,其配置在风扇壳体126的开口部。
如图3所示,异物处理装置130包括左侧软管132,其对由左侧过滤器32清洁的异物进行引导;右侧软管134,其对由右侧过滤器42清洁的异物进行引导;异物分离装置135,其是连接有左侧软管132和右侧软管134的旋风分离机;吸力产生单元136,其与异物分离装置135连接,并对异物分离装置135及左、右侧软管132、 134和左侧清洁单元36及右侧清洁单元46产生吸力;异物收集筒137,其是装有由异物分离装置135分离的异物的收集器;清洁控制部138,其对左侧清洁单元36及右侧清洁单元46和吸力产生单元136进行控制。
吸力产生单元136为由风扇、风扇马达以及机箱构成的清洁送风机,当清洁控制部138驱动风扇马达时,风扇旋转而产生吸力。
在本体2的前方配置有前面板150,该前面板150构成空调机的外观,特别是空调机前面侧的外观。
前面板150可配置在本体2前面的整体前方,或配置在本体2的前面的下部前方,或配置在本体2前面的上部前方,在此,以配置在本体2前面整体的前方而构成空调机的前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前面板150既可以固定设置在本体2的前方,也可以以向本体2的左、右中的一侧转动的方式连接,下面,以向左、右方向中的一侧转动的方式连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前面板15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底座12、左侧吸入面板30、右侧吸入面板40以及排出面板50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能够开关本体2的前面,即排出面板50以及前面盖60的上端与底座12的前面部之间。
即,本体2在前面下部形成有开口部,前面板150被连接成可一起开闭本体2的前面上部和开口部。
前面板150包括前框架152;前盖160,其配置在前框架152的前方;前支架170,其用于将前盖160固定在前框架150上,而且,在前框架152、前盖160以及前支架17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2。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机,在本体2或者前面板150上设置有显示器组件200,该显示器组件200用于将空调机的各种运转信息和其他各种信息向外部表示,并能够输入空调机的运转指令等。在此,以显示器组件200设置于前面板15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6为图l及图2所示的前面板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ii前面板150包括装饰部180,其用于提高前面板150的前面的美感;发光部190,其用于向装饰部180照射光;显示器组件200,其用于显示空调机的各种运转信息以及用户所希望的信息;发光部軍l卯,其用于保护发光部190。
下面,对前面板15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在前框架152上形成有开口部154、 156,该开口部154(以下,称为"发光部用开口部")用于设置发光部l卯、或用于使发光部190的光通过、或用于在打开前面板150的状态下对发光部190进行操作;该开口部156(以下,称为"后开口部")用于设置显示器组件200、或用于识别显示器组件的信息、或用于在打开前面板150的状态下对显示器组件200进行操作。
前盖160形成空调机,特别是前面板150的前面外观,并形成有装饰部180的一部分插入的开口部162 (以下,称为"装饰部用开口部"),而且,在后述的显示器202、接收部400以及运转操作部500的前方开口形成有开口部164 (以下,称为"前开口部"),该开口部164用于从前盖160的前方看得到显示器组件200的显示器202,并可通过显示器组件200输入运转指令。
前盖160可由玻璃、合成树脂的注塑物或金属材料成型,特别是,当由合成树脂的注塑物或金属材料成型时,可容易地前后开口形成装饰部用开口部162和前开口部164,当由合成树脂的注塑物或金属材料形成时,可带有特定的颜色且不透明。
装饰部180用于提高前面板150的前面部的装饰美,其中,多个装饰构件182、 184重叠配置,在多个装饰构件182、 184之间具有空间。
装饰部180形成前面板150的前面部外观的一部分,而且被设置成遮挡装饰部用开口部162的结构,在多个装饰构件182、 184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突出部,该突出部插入到开口部162,而被开口部162包围,且其前面与前盖160的前面形成同一平面。
装饰部180中的多个装饰构件182、 184均可形成为透明形状,以赋予多个装饰构件182、 184立体感,或者,可形成为直接露出在外部的装饰构件182透明,没有直接露出在外部的装饰构件184不透明,以下,以多个装饰构件182、 184均为透明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多个装饰构件182、 184以两个或三个以上在前后配置,并包括前 装饰构件182、和设置在前装饰构件182后方的后装饰构件184的情况 为例进行说明。
前装饰构件182上形成有前突出部183,该前突出部183被插入到 装饰部用开口部162中,且其采用背面敞开式。
后装饰构件184上形成有后突出部185,该后突出部185插入到前 突出部183中,从而在与前突出部183之间形成空间,且其釆用背面敞 开式。
后装饰构件184中,后突出部185与前突出部183的外轮廓形状不 同,且后突出部185的大小小于前突出部183。
装饰部180中,在前突出部183的内侧面和后突出部183的外侧面 之间形成空间,从前面板150的前方观察时,如上述的空间带来立体感, 前面板150可通过装饰部180提高美感。
发光部190用于向装饰部180照射光,其被设置成位于装饰部180 的后方,或者位于装饰部180的周围方向的一侧。
发光部190由LED、 PCB组件构成,包括PCB、设置在PCB上的 多个LED以及用于反射LED光的反射板,以便可变化为各种颜色。
发光部190可设置在前框架150、前盖160、装饰部180以及发光 部罩192中的一个上,在此,以插入至前框架150的配置为例进行"^兌明。
另一方面,前框架152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发光部190的发光部插入 部155。
发光部插入部155构成为对装饰部180进行支承的结构,从而在无 需另外的固定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装饰部180定位固定在发光部插入 部155的前方。
即,装饰部180由发光部插入部155支承,从而不会向后方移动, 并由前盖160的装饰部用开口部162的周边不会向前方移动地^L支承, 通过突出部,特别是通过前突出部183卡在开口部162,使其不会向后方以外的方向移动。
发光部插入部155形成为背面敞开的箱体状,并向前框架152的前 方阶段性地突出形成,发光部190被设置成其全部或一部分从前框架 152,特别是从发光部插入部155的后方插入到发光部插入部155的内 部。
发光部插入部155形成于前盖160的装饰部用开口部162的后方, 以便发光部190能够在装饰部180的后方朝向装饰部180照射光。
发光部插入部155在前板部155a和周围部155b中的前板部155a 上形成有发光部用开口部154,从而被配置成发光部l卯的一部分贯通 于其中,或者,从发光部190照射的光通过发光部用开口部154。
发光部插入部155具有发光部190的边缘向前方卡在前板部155a 中的发光部用开口部154周边的结构。
发光部罩192是,当将前面板150向旁转动而其背面处于开放状态 时,为了避免发光部l卯露出于外面而覆盖发光部l卯的背面的盖,且 构成为前面敞开的箱体状。
前面板150被i史置成发光部l卯插入到发光部插入部155中,发光 部罩192以覆盖发光部插入部155的后方的方式,通过连结螺钉等的连 结方式或挂钩等的钩挂方式安装在前框架152上,发光部l卯通过连结 螺钉等的连结方式或桂钩等的钩桂方式安装在前框架152上,特别是安 装在发光部插入部155和发光部罩192之一。
另外,如图6所示的发光部用开口部154、装饰部用开口部162、 装饰部180以及发光部190可在前面板150上设置多套,每套的大小可 相同或者不同。
显示器组件200被设置成显示器300位于前开口部164的后方。
显示器组件200包括显示器202、显示器门300、接收部400、运转 操作部500以及显示器壳体600。
显示器202是将空调机的各种运转信息和其他多种信息向外部显示 的显示部,且由LED、 LCD或88段(segment)等构成,优选通过画面(avatar )、数字或动影像等,不仅能够显示空调机的运转信息,还 能够显示气象信息或其他用户所希望的各种信息的LCD构成。在此, 以具有触摸屏的LCD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用户可通过触摸显 示器202的前面,输入空调机的运转指令等的各种指令。
显示器壳体600是一种设置显示器202的显示器设置构件,其以覆 盖形成于前框架152上的后开口部156的方式,通过连结螺钉等的连结 方式或挂钩等的钩桂方式设置在前框架152上。
下面,参照图7 图12,对显示器组件202进行详细说明。
图7为图6所示的显示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8为遮蔽图6所示的 显示器时的立体图,图9为露出图6所示的显示器时的立体图,图10为遮 蔽图6所示显示器时的横向剖视图,图11为露出图6所示的显示器时的横 向剖视图,图12为图7所示的显示器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显示器202由触摸面板构成,并设置在通过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 看得到的位置,即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的后方,该触摸面板包括 LCD面板210和配置在该LCD面板210的前方的触摸屏220。
显示器组件200还包括对显示器202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230。
控制基板230包括PCB和安装在PCB上的各种电装部件,而且, 电装部件被设置在PCB的后方,以便在将后述的后盖620从显示器壳 体600分离时,能够从显示器壳体600的后方观察到电装部件。
显示器组件200中,控制基板230与显示器202分离设置,控制基 板230通过电缆或柔性印刷电路232、 234与显示器202连接,控制基 板230通过柔性电路板232与LCD面板连接,并通过柔性电路板234 与触摸屏220连接,以上述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控制基板230上设置有用于识别触摸屏220的坐标的坐标识别部。
当显示器组件200中,控制基板230在显示器202的上、下、左、 右中的一侧上与显示器202分隔设置,且控制基板230通过柔性印刷电 路232、 234与显示器202连接时,显示器组件200的整体厚度能够实 现最小化。
15即,优选为显示器202和控制基板230没有被一体化而是分别构成, 且控制基板230通过柔性印刷电路232与显示器202连接,下面,以控 制基板230和显示器202上下或左右分隔设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器202进一步包括覆盖触摸面板,特别是覆盖触摸屏220的边 缘的触摸屏盖240。
在触摸屏盖240的内侧形成有开口部242,以便使用户等能够触摸 触摸屏220,并通过触摸屏220看到显示器210的显示信息。
触摸屏盖240形成为能够遮蔽接收部400和运转操作部500的周边, 并形成有接收部400的一部分贯通于其中的接收部贯通部244、和运转 操作部500的一部分贯通于其中的运转操作部贯通部246。
如图10所示,显示器门300位于遮蔽显示器202的位置Pl,从而 从外部看不到显示器202,并对显示器202进行保护,如图ll所示,显 示器门300位于露出显示器202的位置P2,从而从外部能够看到显示 器202,并可通过显示器202输入空调机的各种运转指令等,即,为了 遮蔽/露出显示器300,显示器门300被配置成可在显示器202的遮蔽位 置Pl和露出位置P2之间移动。
显示器门300形成为比显示器202大,并配置在显示器壳体600上 且可在前框架152和前盖160之间移动。
显示器门300可以从显示器202的前方向旁边移动而露出显示器 202、也可以从显示器202的前侧旁边向显示器202的前方移动而遮蔽 显示器202,也可以从显示器202的前方向上或向下移动而露出显示器 202,还可以从显示器202的前方上侧或前方下侧向显示器202的前方 移动而开放显示器202,下面,以位于显示器202的前方而遮蔽显示器 202,并位于显示器202的前方旁边而露出显示器202的情况为例进行 说明。
显示器组件200包括显示器门导向件320,该显示器门导向件320 对显示器门300进行引导。
显示器门导向件320包括上部导向件322,其对显示器门300的 上部进行引导而使其向左右滑动;下部导向件324,其对显示器门300的下部进行引导而向左右滑动。
显示器门导向件320的上部导向件322和下部导向件324以上下分 隔且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显示器壳体600上,上部导向件322在显示器202 的前方上侧以左右方向较长的配置安装于显示器壳体600的上部,下部 导向件324在显示器202的前方下侧以左右方向较长的配置安装于显示 器壳体600的下部。
在上部导向件322的下面上形成有上部导轨323,该上部导轨323 对显示器门300的上端或在显示器门300的上端突出形成的上端突起 302进行引导。
在下部导向件324的上面上形成有下部导轨325,该下部导轨325 对显示器门300的下端或在显示器门300的下端突出形成的下端突起 304进行引导。
当形成有上端突起302和下端突起304时,显示器门300与上部导 向件322和下部导向件324的接触面积最小,从而使摩擦最小,与显示 器门300的上端或下端直接与上部导向件322和下部导向件324接触的 情况相比,能够更加柔和地进行滑移。
显示器门300在其上端形成有多个左右分隔的上端突起302,且在 其下端形成有多个左右分隔的下端突起304。
显示器门300即可以利用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进行移动,也可以 利用用户的手动操作进行移动,在此,以利用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进 行移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包括驱动源、由驱动源转动的驱动齿轮340、 以及设置在显示器门300且与驱动齿轮340啮合的从动齿轮350。
驱动源由设置在显示器壳体600上的马达332构成。马达332以其 旋转轴333向前方水平地突出的方式被设置。
马达332通过螺钉等连结构件601B连结到在显示器壳体600上形 成的马达连结凸台601A上。
驱动齿轮340由轴支承在马达332的旋转轴333上的小齿轮构成。从动齿轮350由齿条构成,该齿条以左右方向长的方式设置在显示 器门300上,以使 使显示器门300向显示器202的前方和显示器202的 前方旁边进行左右滑移。
从动齿轮350突出形成在显示器门300的背面下部。
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360,其检测显示器 门300的位置;显示器门控制部370,其对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特 别是对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32进行控制,以便使显示器门300移动。
位置检测装置360包括传感部364,其是设置在显示器壳体600 上,且在PCB362上设有发光部361和受光部362的光电传感器;遮蔽 部365、 366,其形成于显示器门300上,并用于遮挡传感部361的发光 部361和受光部362之间。
遮蔽部365、 366包括遮蔽位置检测用遮蔽肋365,其当显示器门 300位于遮蔽显示器202的位置Pl时,遮挡发光部361和受光部362 之间;露出位置检测用遮蔽肋366,其当显示器门300位于露出显示器 202的位置P2时,遮挡发光部361和受光部362之间。
显示器门控制部370根据位置检测装置360,特别是根据传感部364 的检测结果,对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32进行控制,并通过电缆371与传 感部364连接,且通过电缆372与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32连接。
显示器门控制部370包括设置在显示器壳体600的PCB374、和设 置在PCB374上且用于控制马达332的各种电装部件376。
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可以使显示器门300移动,以便显示器门300 遮挡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整体,也可以移动显示器门300,而并不 遮挡前开口部164中的接收部400和运转操作部500的前方。下面,以 将显示器门300移动至没有遮挡接收部400和运转操作部500前方的位 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使显示器门300移动,从而使显示器门300 被遮掩在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的旁边。
接收部400接收遥控器等远距离操作器的信号,并设置在位于显示 器200旁边的PCB上。运转操作部500是用户等对空调机进行操作的部分,并设置成位于 显示器202的旁边。
运转操作部500由对空调机进行打开/关闭的电源输入部构成,其包 括接点开关502和开关该接点开关502的按钮504。
显示器门控制部370具有PCB373的一部分位于显示器200的下部 旁边并突出的突出部375,接点开关502被设置在突出部375上。
按钮504贯通形成于显示屏盖240上的运转操作部贯通孔246而被 配置。
如上所述,显示器壳体600是用于设置显示器202、显示器门导向 件302、显示器门移动机构330的驱动源、位置检测装置360、以及显 示器门控制部370等的壳体,其整体形状为前面敞开的箱体状。
显示器壳体600形成为上部设置板部602和下部设置板部604向前 方突出的形状,其中,在上部设置板部602的下面设置上部导向件322, 在下部设置板部604的上面设置下部导向件324。
显示器壳体600,在上部设置板部602和下部i殳置板部604之间, 形成有显示器/控制基板设置部606,该显示器/控制基板设置部606是 向前方阶段性地弯曲而形成。
显示器/控制基板设置部606可以在显示器壳体600中将控制基板设 置部608和显示器"&置部610左右划分而形成,也可以上下划分而形成, 在此,以左右划分形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显示器/控制基板设置部606的左右侧的一侧中,形成有背面敞开、 且控制基板230从后方向前方插入的控制基板设置部608,在左右的另 一侧中,形成有前面敞开、且显示器202从前方向后方插入的显示器设 置部610,控制基板设置部608和显示器设置部601被两者之间的隔壁 211而划分开。
即,显示器202和控制基板230通过隔壁211而分隔i殳置。
控制基板设置部608,在其前板部的背面形成有连结凸台609B,该 连结凸台609B是控制基板230通过螺钉等的连结构件609A进行连结的控制基板连结部,通过连结构件609A贯通在控制基板230上形成的 连结孔231中并与连结凸台609B连结,控制基板230与控制基板"^殳置 部608连结。
在显示器设置部610的背面形成有开口部612,该开口部612用于 使与显示器202、特别是与LCD面板210连接的电缆或柔性印刷电路 232 (FPC: Flexible Printde Circuit)等通过,或者用于显示器202的 散热,且该开口部612的周边成为显示器202的边缘向后方卡住的卡合 部614。
显示器壳体600在显示器设置部610的旁边,形成有接收部设置部 615,接收部400的PCB402从前方插入而设置在该接收部i更置部615 中。
在显示器壳体600上形成有开口部616,该开口部616用于使连接 显示器202、特别是连接触摸屏220和控制基板230的电缆和柔性印刷 电路234 (FPC: Flexible Printde Circuit)等通过。
显示器壳体600中,在显示器设置部610的后方和接收部设置部615 之间的侧壁上沿左右方向开口地形成开口部616,以便使与触摸屏220 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从显示器设置部610的前面侧穿过接收部设置部 615的内部和显示器设置部610的后方而与控制基板230连接。
显示器壳体600中,显示器设置部610位于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 的后方,控制基板设置部608位于被前盖160遮掩的位置上。
显示器的PCB组件200还包括与显示器壳体600的背面结合的后 盖620。
后盖620通过覆盖控制基板设置部608的背面和显示器设置部610 的开口部612,而起到保护控制基板230和显示器202的作用,其通过 螺钉等的连结构件或挂钩等的钩桂装置与显示器壳体600结合。
后盖620形成前面板150的后面部外》见,当将前面板150以左、右 侧中的一侧为中心转动,而使本体2的前面处于敞开状态时,该后盖620 露出于外部。
后盖620中形成有多个通孔622,以便设置在控制基板230的扬声器(未图示)发出的声音通过后盖620传送至外部。
具有如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作用如下。
首先,当用户等通过遥控器等的远距离操作器输入空调机的运转指 令、或输入遥控器等的远距离操作器附带的显示器露出指令、或将手伸 进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而按压运转操作部500的按钮504时,显示 器门控制部370驱动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40。
马达332使旋转轴333向图7~图9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作为驱动 齿轮340的小齿轮与旋转轴333 —起旋转,作为从动齿轮350的齿条向 图7的左侧方向移动,显示器门300向图7~图9的左侧方向移动。
当显示器门300进行如上所述的移动时,显示器门300的上部接受 上部导向件322的引导,其下部接受下部导向件324的引导,从而如图 9以及图11所示地向左侧滑移,如图11所示,可通过前盖300的前开 口部164,见察到显示器202。
如上所迷,为了看得到显示器202而使显示器门300移动时,形成 于显示器门300上的露出检测用肋366进入到传感部360的发光部361 和受光部362之间而遮挡两者之间,发光部361的光被露出位置检测用 肋366遮挡而不能传送至受光部362,显示器门控制部370才艮据传感部 360、特别是根据受光部362的信号变化,判断显示器门300已经到达 露出显示器202的位置P2,并使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40停止。
当显示器门300进行如上所述的移动时,显示器门300被遮挡在前 盖160的前开口部164的旁边,控制基板230在如上述的显示器门300 向露出位置移动的同时,或者移动到露出位置后,打开显示器202,并 对其进行控制,以便使显示器202显示画面、数字等的影像。
用户等不仅可通过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看得到显示器202,还 可以触摸显示器202的触摸屏220来输入空调机的各种运转指令。
即,当通过触摸屏220输入送风模式的变更或运转模式的变更等时, 空调机可根据所输入的指令运转空调机。
如上所述,当显示器门300移动到露出显示器202的位置的状态下, 用户等通过遥控器等的远距离操作器来输入停止空调机的指令、或输入
21遥控器等的远距离操作器附带的显示器遮蔽指令、或将手伸进前盖160 的前开口部164中按压运转操作部500的按钮504时,显示器门控制部 370使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40向与显示器露出时相反的方向驱动。
马达332使旋转轴333向图7~图9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作为驱动 齿轮340的小齿轮与旋转轴333 —起逆旋转,作为从动齿轮350的齿条 向图7的右侧方向移动,显示器门300向图7~图9的右侧方向移动。
当显示器门300进行如上所述的移动时,显示器门300的上部接受 上部导向件322的引导,其下部则接受下部导向件324的引导,从而如 图8以及图IO所示地向右侧滑移,如图10所示,显示器202被前盖300 的前开口部164遮挡而看不见。
如上所述,显示器门300移动而遮掩显示器202时,形成于显示器 门300的遮蔽位置检测用肋365进入到传感部360的发光部361和受光 部362之间而遮挡两者之间,发光部361的光受到遮蔽位置检测用肋365 的遮挡而不能传送至受光部362,显示器门控制部370才艮据传感部360、 特别是根据受光部362的信号变化,判断显示器门300已经到达遮蔽显 示器202的位置P1,并使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40停止。
当显示器门300进行如上所述的移动时,显示器门300移动至前盖 160的前开口部164和显示器202之间,从而遮蔽显示器202,控制基 板230在如上所述的显示器门300向遮蔽位置移动的同时,或者移动到 露出位置后,关闭显示器202。
由于显示器门300遮蔽显示器202的前方,因此,用户等不能通过 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看得到显示器202或触摸显示器202。
当显示器门300进行如上所述的遮蔽移动时,显示器门300不遮挡 前盖160的前开口部164后方整体,不遮挡接收部400和运转操作部500 的前方。
当将前面板150向前方转动而打开到侧面时,后盖620露出在前面 板150的后方,当将后盖620从显示器壳体600分离时,显示器组件200 的显示器202的背面、柔性印刷电路232以及控制基板230等均露出, 无需将显示器组件200特别是显示器壳体600从前面板150分离的情况 下,可操作显示器202的背面、柔性印刷电路232以及控制基板230等。
2权利要求
1. 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其显示空调机的运转信息;控制基板,其控制上述显示器;显示器壳体,其中划分形成有用于设置上述显示器的显示器设置部、和用于设置上述控制基板的控制基板设置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器设置 部和上述控制基板设置部在上述显示器壳体中以左、右或上、下划分而形成o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基板设置部采用背面敞开式,以便上述控制基板从上述控制基板设置部的后方插入;上述显示器设置部采用前面敞开式,以便上述显示器从上述显示器 设置部的前方插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基板设置部和显示器设置部被隔壁划分, 上述控制基板和显示器隔着上述隔壁被分隔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器设置 部在背面形成有开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还包括后盖,该后盖与上述显示器壳体结合,并对上述控制基板设置部和上 述开口部均进行覆盖。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器设置 部在背面形成有卡合部,从而上述显示器向后方卡合在该卡合部上。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器包括LCD面板,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上述控制基板连接;触摸屏,其设置在上述LCD面板的前方,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 上述控制基板连接,在上述显示器壳体上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贯通连接上述触 摸屏和控制基板的柔性电路板。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器包括 LCD面板;触摸屏,其设置在上述LCD面板的前方;触摸屏盖,其遮 掩上述触摸屏的边缘,且在内侧形成有开口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还包括接收部,其接收操作上述空调机的远距离操作 器的信号;运转操作部,其为了操作上述空调机而被设置,上述触摸屏盖形成有用于贯通上述接收部的接收部贯通部和用于 贯通上述运转操作部的运转操作部贯通部,且被配置成覆盖上述接收部 的周边和上述运转操作部的周边。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显示器,其显示空调机的运转信息;控制基板,其控制上述显示器;显示器壳体,其划分形成有用于设置上述显示器的显示器设置部和用于设置上述控制基板的控制基板设置部,其中,由于显示器和控制基板一起设置在一个显示器壳体上,因此,能够将部件数量最小化,显示器和控制基板可分别有效地散热,而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F1/00GK101482296SQ20081009479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7日
发明者李圣周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