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温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110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温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水温控制装置,尤其是使用于水槽内的
水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水温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的圆筒状外壳本 体、收纳在外壳本体内弯曲成螺旋状、通电时发热的发热体、封闭外壳本体开口端的帽、以 水槽的水温为基准来控制发热体通电的被帽支撑的控制部,自外壳本体外侧向圆周方向相 隔180度被配置的同时从帽突出的一对有突出部位的检测电极,具备判断检测电极间的通 电状态,当检测电极间的通电被切断时就会切断发热体通电的控制部,上述检测电极的另 一端使其位于自发热体的螺旋部的一端的一侧。 这种以前的水槽用水温控制装置,当在通电中因扫除等原因而误把外壳本体从水 槽内取出来的话,检测电极就会在空中露出,根据控制部检测电极的通电会立刻被切断,防 止发热体成为空烧状态,不过,如无意识的在前述那样状态的外壳本体上放置濡湿了的毛 巾等的话,通过该毛巾中的水分检测电极们会导通,这样的话,会开始再对发热体的通电。 这样发热体即使在水槽外也会再次通电,使水温控制装置成为空烧状态,有增大火伤,火灾 等的危险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水温控制装置的空烧、能有效的抑制火伤,火灾
等情况的发生,提供一种水温控制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水温控制装置,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的圆筒状外壳本体,收纳在外壳本 体内的弯曲成螺旋状、通电时发热的发热体,封闭外壳本体开口端的帽,以水槽的水温为基 准来控制发热体通电的控制部、靠帽的支撑沿着外壳本体的半径方向向外侧延伸、同时从 帽突出部向外突出的复数的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检测电极间的通电被切断时就会切 断发热体通电的控制部被设置在上述的帽上,围绕着上述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周围在留有 一定缝隙的同时形成一端有开口的护罩,除了上述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一端使之位于自发 热体的螺旋部的一端的同时,上述护罩的另一端让其置于上述检测电极的另外一端和发热 体螺旋部的一端之间。 本发明的一种水温控制装置,因在帽上设计有围绕着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在与 该突出部位间留有一定缝隙的同时形成一端有开口的护罩,上述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一端 使之位于自发热体的螺旋部的一端的同时,上述护罩的另一端让其置于上述检测电极突出 部位的另外一端和发热体螺旋部的一端之间,故在通电中因扫除等原因而误把外壳本体从 水槽内取出来后,即使在上面放了濡湿了的毛巾,该毛巾也是因与护罩相接触而被隔离检 测电极。
所述护罩的表面和帽的表面,至少任意一方面设置了由光催化处理而成的表面涂层。 所述护罩的表面和帽的表面,至少任意一方面设置了经镀银处理而成的表面涂层。 这样一来,毛巾就不会直接接触检测电极,就能够防止检测电极们的导通。如此结 果,就能切断发热体的通电,这样、就可以防止水温控制装置成为空烧状态、能有效地抑制 火伤,火灾等的发生。而且,也不会因护罩、而对被通常的水温控制时被发热体加热了的水 产生对流阻碍的事。 外罩或帽的表面处理层,就能够防止护罩、帽的表面附着藻类等的情况。如此结 果,就能确实的防止检测电极通过附在藻类等上的水分来导通、也就防止了水温控制装置 成为空烧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水温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水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水温控制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 以下,依照图纸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关于图1、图2,11是进行饲养观赏鱼用的水槽,在这水槽11内蓄有一定量的水 W(淡水、海水),12是沉在水槽11的水底控制水温用的恒温器,这个恒温器12有一个一端 开口并有底的呈圆筒状的外壳本体13,这个外壳本体13,由陶瓷、石英玻璃等构成。
14是由橡胶、塑胶等绝缘材料构成的帽,这个帽14包括被嵌合在外壳本体13的一 端的本体部14A和自该本体部14A的一端的外周、形成一体向着半径方向外侧延长的环状 凸缘部14B。而且,这个帽14若被嵌合入外壳本体13的一端,那么,外壳本体13的开口一 端就会被封闭。 上述的外壳本体13、巾冒14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在内部形成密闭空间15的外壳16。 在外壳本体13内的、上述密封空间15被内装在一端的间隔板20分上下隔开,这个间隔板 20和帽14之间被硅胶等填充,另一方面,自间隔板20的另一侧(先端侧)收纳着向外壳本 体13的轴方向延伸、根端与间隔板20相连接的隔板21。 22是做为发热体的、在另一侧(先端侧)拥有弯曲成螺旋状的螺旋部22A的电热 丝,这个电热丝22自间隔板20另一端被收纳在外壳本体13内的同时、螺旋部22A的中央 部沿着隔板21的另一端返折回来。而且,这个电热丝22由镍铬线或铁铬线构成,被通电 时、以螺旋部22A为主发热来加热水槽11内的水W。另外,这个电热丝22的周围被充满绝 缘沙,从上述电热丝22散发出的热量通过该绝缘沙传给水槽11内的水W。
再者,即使省略所述绝缘沙也可以的。 23是由4跟芯线构成的四芯线。这个四芯线23的一端与插头24相连接。同时,四芯线23的4根芯线中的2根的另一端与上述电热丝22相连接,这样,通过这2根芯线就 能给电热丝22通电。25是被设置在远离水槽11的控制单元组件。这个控制单元组件25 的前面被设置有进行水温设定的设定旋纽26。 30是一端装有插头32、另一端与控制单元组件25连接的电源线。31是一端与控 制单元组件25连接、另一端装有插座33的电线。电源线30与电线31的2根芯线之间的 控制单元组件25上内装着图面上没有标识出来的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并且,这个双向可 控硅开关元件,当上述插头32被插入电源,且雄插头2被插入雌插座33的时候,控制对电 热丝22的通电,调节水W的温度。 34是被沉入水中的水温检测单元组件。这个水温检测单元组件34内装着由热敏 电阻组成的水温检测传感器。这个水温检测单元组件34的水温检测传感器和内装在控制 单元组件25上控制芯片通过线35而相互连接着。 当上述控制芯片被输入、从设定旋纽26来的设定信号及、水温检测传感器来的检 测信号时,该控制芯片把水温检测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同设定旋纽26所设的温度进行比 较,当所检测的温度未达到所设温度时,控制芯片就会驱动双向可控硅对电热丝22通电, 反之,当所检测的温度超过所设温度时,控制芯片就会驱动双向可控硅切断对电热丝22通 电。上述的双向可控硅、水温检测传感器、设定旋纽26、控制芯片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把水温 控制在所设温度范围内的控制部36。 40是靠帽14的支撑的有几个、在此是指2个检测电极。这里的检测电极40和被 内装在控制单元组件25内的调控部41,当插头24被插入插座33时,就会因上述线23、31 所剩余的2根芯线而被互相连接。而且,上述调控部41包含了上述的控制芯片,这样、控制 芯片、控制部36及调控部就共用了。 上述检测电极40有从帽14的另一侧突起的突起部40A,这个突起部40A配置在, 同外壳本体13平行方向延伸的同时,在外壳本体13半径方向外侧、形成与帽14的本体部 14A隔离的同时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这样的检测电极40的突出部40A位置在先端电热 丝22的螺旋部22A的根端。 上述调控部41上的控制芯片,不管是从哪一方的检测电极40输出的信号,传达水 中、被输入给残余另一方的检测电极40(在通电)的时候,检测电极40就可以判定在水中 是通常状态;另一方面,要是检测电极40里面至少1个露出到空气中,来自一方的检测电极 40的信号变得不能输入给他方的检测电极40、检测电极40间的通电被遮断的话,就可以判 定此时位置处于空气中、成为异常状态。 当像上述那样当调控部41判定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就会经双向可控硅来允许 给电热丝22通电,另一方面,当判定为异常状态时,就会经双向可控硅来切断给电热丝22 通电。再者,关于本发明,上述的检测电极设计为3个以上也是可行的。像这样,上述的调 控部41判定上述检测电极40之间的通电状态,总归当检测电极之间的通电被切断时,就切 断给电热丝的通电。另外,43、44是各自把电线23、水温检测单元组件34固定在水槽11的 内壁上的橡皮吸板。 46是设计用在帽14上的圆筒状护罩。这个护罩46和上述外壳本体13的轴线是 同轴的。而且,这个护罩46的一端、在被嵌合在凸缘部14B的外周的状态下、与帽14相连 接的同时,从该凸缘部14B向另一侧延伸,在另一端(先端)开口。而且,这个护罩46和检
5测电极40之间形成缝隙47。这样的话,护罩46环绕着检测电极40的突出部位40a的周围并同其之间形成缝隙47,在此指的是从半径外侧方向围绕。 上述的护罩46的另一端,位于上述检测电极40的突出部位40a的他端和电热丝22的螺旋部22a的一端之间。这样,两个检测电极40的突出部位40a就会全被护罩46包围。这样做的结果是,当因扫除等原因而误把通电中的恒温器12 (外壳本体13)放到空气中后,即使在那上面放置了湿毛巾等,因该湿毛巾与护罩46接触。检测电极40 (突出部40a)被隔离开,所以不会与检测电极40直接接触,就能防止检测电极40之间出现导通的情况。这样的结果是对电热丝22的通电被切断。因为这样的做法,能够防止水温控制装置空烧,有效的抑制发生火伤、火灾的。 像上述那样,当护罩46的另一端位于上述检测电极40的突出部位40a的他端和电热丝22的螺旋部22a的一端之间的时候,因护罩46没有环绕电热丝22的螺旋部22a,所以在平常控制水温时,护罩46不会对被电热丝22加热后的水w产生对流阻碍,能够协调地经由电热丝22进行加热水w。另外,关于本发明,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护罩与帽14形成为一体也是可行的。 48、49是设计在对着上述检测电极40的护罩46的表面、在此为护罩46的内周面,以及帽14的表面、在此为本体部14a的外表面,凸缘部14b另一端的两边的涂层。这个涂层48、49由、透过护罩46的紫外线、或者是含有紫外线的太阳光、照明灯、或者是电磁波等照射时,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的活性氧等的光催化剂构成。在此,像这样的涂层也可以设计在护罩的表面,或者是帽的表面(至少凸缘部14b另一端),根据需要也可以只设计在护罩或是帽的任意一方的表面。而且,上述的涂层范围设计的比本实施形态更大也是可行的。 再者,作为前述的光催化剂,可以用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络化物、以及产生光电子的部材。在这些光催化剂里面列举能用的东西譬如,作为金属氧化物的氧化钛、氧化锌等;作为金属硫化物的硫化镉等;作为金属络化物的卟啉、钌络化物等;作为产生光电子的部材,金属或非金属都可以的,会产生银离子的银、铯,铈,锌,钡,铷,钾,钠,锂,铅,镍,白金,硅碳化钙,硅酮等。 而且,像上述那样若是把涂层48、49设计在护罩46、巾胃14的表面,那么涂层48、49仅靠被紫外线等的照射,就会因氧化分解作用而防止护罩46、巾胃14的表面粘附藻类等东西。这样一来,就能够防止通过藻类表面的水分让检测电极导通,防止水温控制装置成为空烧状态。再者,关于上述的实施形态是、用一个圆筒状的护罩46沿着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同时围绕着复数个的检测电极40,但是本发明可以设计与检测电极同等数量的护罩,让护罩环绕在检测电极也是可行的。 另外,关于本发明像上述的涂层也可用镀银来构成。若是涂层为镀银的话,那么因杀菌作用,就能防止藻类等粘附在护罩、帽表面这一情况发生。而且,关于本发明,根据需要,涂层设计在帽本体部的另一端面、护罩的另一端面也是可以的。另外,当上述涂层是由导电材料构成时,为了不因涂层而让检测电极之间导通,那么就在涂层与检测电极之间设置一个缝隙,也就是说涂层需要在中途断开。 而且,关于上述实施形态,护罩46断面是呈圆筒状的,可是对于本发明,护罩的断面形状是不限的,譬如、断面呈四方筒状也是可行的。再者,关于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可控硅、设置旋钮外,水温传感器、控制芯片等电子部品收纳在隔板和帽之间的本体外壳内也是 可以的,这样做的话,水槽内部看起来会很齐整,而且、配线也变得容易。另外关于本发明, 把控制芯片等的控制部材、可控硅分别设计在控制部、调整部位也是可行的。
接下来对上述实施形态1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外壳本体13被沉入到水槽11的水W中时,因从一方的检测电极40输出的信号, 传达水中、被输入给残余另一方的检测电极40(在通电中),这时,控制部41就会判定检测 电极40的位置处于水中,而允许导通对电热丝22的通电。 接下来,当因扫除等而把通电中外壳本体13从水槽内取出时,检测电极40就会露 出在空中,从一方的检测电极40来的信号变得不能输入给另一方的检测电极40,这样、检 测电极40之间的通电就会被切断。这时,控制部41就会判定检测电极40的位置处于空中, 呈异常状态,进而切断对电热丝22的通电。在此状态时、即使无意识的把濡湿的毛巾放在 外壳本体上,因上述的检测电极40的突出部40a整个被护罩46围着,所以护罩46就会把 该毛巾与检测电极40隔开,就不会与检测电极40直接接触。 这样,就能防止检测电极40之间导通,有效的抑制发生火伤、火灾等。而且,因护 罩46另一端的位置处于上述检测电极40的突出部40a与电热丝22的螺旋部a之间,所以 在平常控制水温时,护罩46不会对被电热丝22加热后的水w产生对流阻碍,能够协调地经 由电热丝22进行加热水w。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水温控制装置,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的圆筒状外壳本体,收纳在外壳本体内的弯曲成螺旋状、通电时发热的发热体,封闭外壳本体开口端的帽,以水槽的水温为基准来控制发热体通电的控制部、靠帽的支撑沿着外壳本体的半径方向向外侧延伸、同时从帽突出部向外突出的复数的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检测电极间的通电被切断时就会切断发热体通电的控制部被设置在上述的帽上,围绕着上述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周围在留有一定缝隙的同时形成一端有开口的护罩,除了上述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一端使之位于自发热体的螺旋部的一端的同时,上述护罩的另一端让其置于上述检测电极的另外一端和发热体螺旋部的一端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的表面和帽的表 面,至少任意一方面设置了由光催化处理而成的表面涂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的表面和帽的表 面,至少任意一方面设置了经镀银处理而成的表面涂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水温控制装置,尤其是使用于水槽内的水温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有底的圆筒状外壳本体,收纳在外壳本体内的弯曲成螺旋状、通电时发热的发热体,封闭外壳本体开口端的帽,以水槽的水温为基准来控制发热体通电的控制部、靠帽的支撑沿着外壳本体的半径方向向外侧延伸、同时从帽突出部向外突出的复数的检测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检测电极间的通电被切断时就会切断发热体通电的控制部被设置在上述的帽上,围绕着上述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周围在留有一定缝隙的同时形成一端有开口的护罩,除了上述检测电极突出部位的一端使之位于自发热体的螺旋部的一端的同时,上述护罩的另一端让其置于上述检测电极的另外一端和发热体螺旋部的一端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水温控制装置能够防止水温控制装置的空烧、能有效的抑制火伤,火灾等情况。
文档编号F24H1/20GK101713586SQ2009100010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日
发明者系岛广继 申请人:共荣水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