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549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常压锅炉,特别是燃料能充分燃烧,热效率高、受热面积大、 节省燃料的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锅炉都是采用传统的燃烧方法,结构大多是有炉体,炉体内空间形成燃 烧室,燃烧室下有通风口、炉箅、炉灰室和炉门,与燃烧室相连接有排烟管;在炉体上端有 燃料入口,炉内燃烧室排布有水管,与水管相接有回水口和热水出口。使用时,通过燃料入 口将煤置入,煤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热量)对水管加热,水管中的热水从热水出口进入供热 系统,散热后经回水管的水返回到燃烧室加热,如些反复循环。但目前锅炉在应用中普遍存 在以下问题①燃烧不充分,排放烟尘大,由于出火口在上方,燃料在底部,产生的烟气到 上部燃烧不充分;②燃料将上燃烧层与可燃气体隔绝使可燃气白白流失掉,流失烟气中还含 有S02等有害成份而造成污染;③目前大型锅炉的末端排出口都连接净化装置,且造价昂贵, 增加了用户安装生产成本,其结果是只能减排,不能节能;④热量利用率低,使受热面积相 对较小,如若达到理想的供热效果,必需燃烧大量的燃煤,造成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缺陷,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热利用率高、 传热速度快、节能且无污染、可用煤炭、秸杆等燃料燃烧的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包括有炉体、燃烧
室[3]、控氧圈[ll]、进氧门[4]、出火口[13]、炉箅子[12]、挡火板[9]组成的控氧燃烧机构, 有主水套[7]、辅助水套[6]、带孔水套[14]组成的吸热循环机构,其特征是燃烧室[3]上部 设置的进氧孔[2]与帷盖[1]上沿孔相对应,燃烧室[3]下前方与出火口[13]对面处设有进氧门 [4],进氧门[4]处的炉箅子[12]下面设置调风板[5],在出火口[13]前方燃烧室的侧面是由主 水套[7]围成的热循环室,燃烧室[3]及出火口[13]与热循环室相通,燃烧室3与热循环室之 间设有可移动挡火板[9]。本实用新型所述吸热循环机构中的主水套围绕形成热循环室,热循环室两侧设有辅助水 套[6],辅助水套[6]与主水套[7]留有间隙且相互平行,与辅助水套相垂直设有带孔水套[14], 辅助水套[6]及带孔水套[14]与炉体上层主水套[7]连通,由空心炉条组成的炉箅子[12]与主 水套[7]连通,主水套[7]循环间隙的末端与烟囱[10]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节能减排。利用白热汽化燃烧原理,使燃料充分燃烧,燃烧率可达95%。可节能46 70%,大气排放烟尘比传统方法减少排放90%,达到直接减排,无需加装净化装置;
2、 持续燃烧,放热量大。此锅炉自始至终处于猛烈的燃烧状态,无论燃烧室内添加多厚 燃料都不影响正常燃烧;
3、 燃料利用广泛。本锅炉可用煤炭、秸杆、木材等一切固体可燃物进行燃烧,其效果不 变,可用于农村乡镇家庭、集团单位供暖、炊事、洗浴等使用;
4、 多向可控供氧。锅炉在燃烧时底部始终处于白热燃烧状态,使产生的可燃烟气能够在 多向供氧的条件下充分燃烧,白热燃烧层与可燃气始终密切接触,采用热循环吸热技术,热 效率可达87%左右,吸热效果显著,烟囱末端温度可控制在IO(TC以下。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B-B向剖视图。 图4是燃柴使用的控氧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案作详细描述。
如图l、图2所示炉体一侧为燃烧室3,另一侧为烟囱IO,燃烧室3上沿有若干个进 氧孔2,与外面的帷盖1上沿孔相对应,通过旋转帷盖1调节孔隙大小来控制进氧量,燃烧 室底部前方与出火口 13对面处设有进氧门4,打开进氧门可为燃烧室提供空气;燃烧室3下 部有炉箅子12,炉箅子12是由中空的炉条组成,空心炉条与主水套7相连通。在进氧门4 及炉箅子12下部设有控制炉箅子12底部供氧量的调风板5,调风板5可以前后拉动,调风板一侧面与其兼用的空间设有底部清灰室5a,在出火口 13前方燃烧室的侧面是由主水套7 围成的热循环室,燃烧室3及出火口 13与热循环室相通,燃烧室3与热循环室之间设置两块 可以向两边移动的挡火板9,挡火板9后上方为炉口8。
如图3、图4所示由主水套7在炉体内围成热循环室,热循环室两侧设有辅助水套6, 为使火焰能在主辅水套之间正常通行,两侧辅助水套6与主水套之间留有间隙,并且相互平 行;与辅助水套相垂直设有带孔水套14,其孔道连通热循环室,带孔水套14位于排废气口 15前方与出火口 13相对,辅助水套6及带孔水套14与炉体上层主水套7连通,主水套循环 间隙的末端连接烟囱1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首先打开炉帷盖1和调风板5,用易燃的燃料装入燃烧室点燃, 点燃后立刻关闭调风板,使氧气从炉口进入,如果只燃秸杆、树枝、木材等生物质燃料,就 把帷盖l摘下,在燃烧室顶部帷盖l部位放置变径控氧圈11,控氧圈ll扣在燃烧室炉口上, 将柴秸放在控氧圈里,使空气只从供氧圈11的上部进入燃烧室3,因控氧圈ll的内圈口径 较小,可使进氧速度加快,防止火焰向上燃烧或蔓延到外面。如果使用煤炭,要打开底部调 风板5,同时可旋动帷盖1打开进氧孔2,使氧气向出火口13集中,迅速形成白热燃烧层, 白热燃烧层形成后燃烧率接近100%,烟尘排放接近于零。
在正常燃烧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都集中在出火口附近,使燃烧室出现一个缺氧死角。 如果需要加大火力,可打开进氧门4,使氧气直接进入白热燃烧层,加大可燃烟气的产生量, 此时如果出现烟囱有烟即是氧气不足,可适当关闭调风板5,也可打开炉盖,满足出火口 13 的氧气供应,如果需要热量较小,可关闭进氧门,向里推调风板,加大炉子上部供氧。
燃烧火焰从出火口 13出去后有两种走向, 一种是把挡火板9拉到中间,火焰就会从两侧 辅助水套6与主水套7中间通过,之后从带孔水套14的孔道中及带孔水套与整体水套的空隙 中通过,使热量充分吸收,如果需要烧水或做饭让火焰从炉口 8通过,就需要把挡火板9推 向两边,把两火道堵住,火焰从中间通过向水壶或炊具燃烧,余火直接从带孔水套14的孔中 通过进入排废气口 15。
权利要求1、一种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包括有炉体、燃烧室[3]、控氧圈[11]、进氧门[4]、出火口[13]、炉箅子[12]、挡火板[9]组成的控氧燃烧机构,有主水套[7]、辅助水套[6]、带孔水套[14]组成的吸热循环机构,其特征是燃烧室[3]上部设置的进氧孔[2]与帷盖[1]上沿孔相对应,燃烧室[3]下前方与出火口[13]对面处设有进氧门[4],进氧门[4]处的炉箅子[12]下面设置调风板[5],在出火口[13]前方燃烧室的侧面是由主水套[7]围成的热循环室,燃烧室[3]及出火口[13]与热循环室相通,燃烧室[3]与热循环室之间设有可移动挡火板[9]。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循环室两侧 设有辅助水套[6],辅助水套[6]与主水套[7]留有间隙且相互平行,与辅助水套相垂直设有带 孔水套[14],辅助水套[6]及带孔水套[14]与炉体上层主水套[7]连通,由空心炉条组成的炉 箅子[12]与主水套[7]连通,主水套[7]循环间隙的末端与烟囱[10]连通。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其特征是在燃烧室顶部帷盖[ll 部位放置变径控氧圈[ll]。
专利摘要一种白热汽化控氧燃烧热循环锅炉,包括有炉体、燃烧室、进氧门、出火口、炉箅子、挡火板组成的控氧燃烧机构,有主水套7辅助水套6带孔水套14组成的吸热循环机构。燃烧室3上部设置的进氧孔2与帷盖1上沿孔相对应,燃烧室下前方与出火口13对面处设有进氧门4,进氧门处的炉箅子12下面设置调风板5,在出火口前方燃烧室的侧面是由主水套7围成的热循环室,燃烧室3及出火口13与热循环室相通,燃烧室与热循环室之间设有可移动挡火板9。燃烧充分,本实用新型燃烧率可达95%,节能46~70%,比传统方法减排90%,达到直接减排,无需加装净化装置;多向可控供氧,采用热循环吸热技术,热效率可达87%。
文档编号F24H9/18GK201417008SQ20092001339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日
发明者张际新, 邴志林 申请人:张际新;邴志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