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776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装置类,具体涉及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 热装置。
背景技术
蓄热电锅炉利用谷值电(即用电低谷时段)启动电锅炉加热,平段保温, 高峰不用电,因此它就大大地降低了运行费用,而且还对电网的供电起到了" 移峰填谷"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污染、锅炉效率低和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通常,用户在冬季供暖时,需要生活热水和采暖用水两种供应需求。采暖蓄 热系统一般由电锅炉、蓄热装置、换热装置及水泵组成,供热时,蓄热装置内
所蓄存的热量通过换热装置换出,供到末端用户系统;生活用水蓄热系统一般 由电锅炉,蓄热装置及水泵组成,供水时,水泵直接从蓄热装置内抽取热水供 应到用户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活热水及 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电锅炉、蓄热装置、换热系统 来同时提供生活热水与采暖用水,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来调节蓄热装置所储存热量的使用分配比例。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该装置包括生活热水系统 和采暖用水系统,所述的生活热水系统由生活热水管道、生活热水供水泵和用 户端组成,所述的采暖用水系统由采暖用水管道、供热循环泵和供热末端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活热水系统和采暧用水系统共用一套电锅炉蓄热换热装 置,所述的电锅炉蓄热换热装置包括电锅炉、蓄热槽和换热系统,其中电锅炉分别连接蓄热槽和换热系统,蓄热槽连接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由并联连接 的容积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其中生活热水系统与所述容积式换热器连 接,采暖用水系统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
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PLC,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PLC,所述PLC控制连接所 述蓄热装置中各结构组成部分。
所述容积式换热器一次侧和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分别连接有独立的调节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生活热水的热源与采暖用水的热源共用,减少了一套 系统的初投资,节省了供热系统及生活热水供水系统的运行费用,而且装置可 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自动调节蓄热装置所储存的热量的使用分配比例,以达 到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附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
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标号分别表示电锅炉l、水储热式蓄热槽2、极式换热器3、
容积式换热器4、蓄热循环泵5、供热循环泵6、冷水回水管7、冷水供水管8、 供热末端9、生活热水供水泵IO、生活热水用户端ll、生活热水回水管12、自 来水补水管13、生活热水供水管14、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5、流量传感 器Fil、流量传感器Fi2、流量传感器Fi3、温度传感器Thl、温度传感器Th2、 温度传感器Th3、温度传感器Th4、温度传感器Th5、温度传感器Th6、温度传 感器Th7、压力传感器Phl、压力传感器Ph2、阀门fl、调节阀门f2、调节阀 门f3、调节阀门f4、调节阀门f5、调节阀门f6。
本实施例中蓄热装置采用的是水储热式蓄热槽2,该装置的作用是将热水储 存起来供白天使用。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中提及的对于水储热式蓄热槽2的采用,也可以采用固体蓄热材料来提高储热压力传感器Phi的作用是监测水储热式蓄热槽2中液位的高度。
压力传感器Ph2的作用是监测一次侧水管压力的变化。 流量传感器Fil、 Fi2、 Fi3的作用是监测管路末端负荷的大小。 温度传感器Thl、 Th2、 Th3、 Th4、 Th5、 Th6、 Th7的作用是监测本实施例 中温度传感器对应的各个管道的水温。
PLC15是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其可接受压力传感器(Phl和Ph2)、流量 传感器(Fil、 Fi2和Fi3)、温度传感器(Thl、 Th2、 Th3、 Th4、 Th5、 Th6和 Th7)所监测的数据,并根据蓄热装置的各种运行状态来调节运行程序。以下是 PLC15的具体控制细节
PLC15通过温度传感器Thl监测板式换热器3 二次侧出口的水温,并根据所 监测的采暖用水系统运行状态来调节一次侧进水口的调节阀门fl的开度;通过 温度传感器Th2监测容积式换热器4 二次侧的出口水温,并根据所监测的生活 热水系统运行状态来调节一次侧进水口的调节阀门f2的开度。
PLC15通过压力传感器Phl监测水储热式蓄热槽2的液位高度,通过压力传 感器Ph2监测实施例一次侧水管压力变化,通过流量传感器Fi3监测实施例一 次侧水管的负荷,并通过三者的状态来变频控制蓄热循环泵5的运行。
PLC15通过流量传感器Fil监测板式换热器3 二次侧入口管道的水流量,并 根据冷水回水管7的负荷来调节供热循环泵6的运行;通过流量传感器Fi2监 测容积式换热器4 二次侧的入口管道的水流量,并根据生活热水回水管12和自 来水补水管13的负荷来调节生活热水供水泵10的运行。
本实施例有两种状态储热工况和供热工况,分别工作在用电低谷时段和 用电高峰时段。PLC15可通过设定运行时间并控制调节阀门fl、 f2、 f3、 f4、 f5、 f6来进行储热工况和供热工况之间的切换。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
夜间谷电时,系统运行在蓄热模式。PLC15关闭调节阀门fl、调节阀门f2、 调节阀门f5,开启调节阀门f3、调节阀门f4、调节阀门f6。冷水从蓄热槽2出发,由电锅炉l加热后,热水经蓄热循环泵5输—送至蓄热槽2内储存,进入 下一蓄热循环。
白天峰电时,系统运行在供热模式。
蓄热回路中,PLC15关闭调节阀门f3、调节阀门f6,开启调节阀门fl、调 节阀门f2、调节阀门f4、调节阀门f5。热水从蓄热槽2出来后,由蓄热循环 泵5输送至经电锅炉1,当热水温度降低时电锅炉1启动对热水进行加热。热 水通过调节阀门fl和调节阀门f2被分配至板式换热器换热3和容积式换热器 4中换热,之后流回蓄热槽2内,进入下一供热循环。
生活热水回路中,生活热水用户端11中的冷水通过生活热水回水管12和 自来水补水管13到达容积式换热器4换热,之后经生活热水供水泵10通过生 活热水供水管14输送到生活热水用户端11,部分生活热水在用户端11未被使 用,则通过生活热水回水管12返回容积式换热器4,进入下一循环。
采暖热水回路中,采暖用水从板式换热器3出来后,在供热循环泵6的驱 动下通过冷水供水管8向供热末端9输送热量,之后通过冷水回水管7回到板 式换热器3换热,进入下一循环。
本实施例利用国家电价政策"峰谷电价",将白天建筑所需要的采暖用热 量及生活热水用热量在夜间低谷电时段,用蓄热系统一起制出,并储存在蓄热 装置中。其优点如下
1. 利用清洁能源,运行无污染、无废气、无废液、无废渣、无噪声,符合 环保政策。
2. 无明火,消防要求低。
3. 运行操作全自动,无需专人值守。
4. 设备放置灵活,减少有效占地。
5. 合理分配用电负荷,提高变配电设备利用率,提高电网的负荷率。
6. 安全保护装置齐全,运行可靠。
7. 利用谷电蓄热,减少运行费用。
8. 热效率高(约>99%)。
权利要求1.一种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该装置包括生活热水系统和采暖用水系统,所述的生活热水系统由生活热水管道、生活热水供水泵和用户端组成,所述的采暖用水系统由采暖用水管道、供热循环泵和供热末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活热水系统和采暖用水系统共用一套电锅炉蓄热换热装置,所述的电锅炉蓄热换热装置包括电锅炉、蓄热槽和换热系统,其中电锅炉分别连接蓄热槽和换热系统,蓄热槽连接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由并联连接的容积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其中生活热水系统与所述容积式换热器连接,采暖用水系统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PLC,所述PLC控制连接所述蓄热装置中各 结构组成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容积式换热器一次侧和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分别连接有独立 的调节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装置类,具体涉及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电锅炉、蓄热装置、换热系统来同时提供生活热水与采暖用水,减少了一套系统的初投资,节省了供热系统及生活热水供水系统的运行费用,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调节蓄热装置所储存热量的使用分配比例,以达到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文档编号F24D19/10GK201368525SQ20092006773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吕佳佳, 奚玉娟, 张力峰, 翔 石, 韩云海 申请人:上海华电源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