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917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声波加湿器包括机座和水箱组件,水箱组件连接在机座的上方,所述机 座上安装有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具有换能器。当水箱组件中加入足够的水后,水从水箱组件 内流入机座内,并覆盖换能器,换能器将机座中的水进行高频振荡使其雾化。此时,水雾在 机座上安装的鼓风机吹来的风的推动下,从出雾口排出,进入空气中,以达到增加室内空气 湿度之目的。 也就是说,现有的超声波加湿器中,其换能器进行高频振荡而产生的水雾借助鼓 风机直接从出雾口排出,如此,雾化量较小,进而使得室内空气湿度增加得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装置,其能提高雾化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其包括上述能提高雾化量的雾化 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换能器和能提高雾 化量的聚能罩,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 —种超声波加湿器,其包括机座和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连接在机座的上方,所 述机座的顶部具有水槽,其中,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换能器 和能提高雾化量的聚能罩,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所述换能器设置于所 述机座上,并位于水槽中,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机座或水箱组件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能罩的下端贴合地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较 佳地,所述聚能罩的上端贴合地设置于所述出雾通道的底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能罩的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孔,所述聚能罩的下部 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贯通孔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能罩呈锥形,所述贯通孔为锥孔,所述贯通孔的下端 直径大于其上端直径;所述聚能罩的中心线与所述换能器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贯通孔的下 端直径与所述换能器的直径相对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机芯散热片,所述机芯散热片连接在 所述机座上,所述机芯散热片上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换能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芯散热片上在所述安装孔的下部设有凸台,所述凸 台的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孔口 ,所述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换能器设 置在所述凸台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能罩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位于安装孔的上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能罩的外部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沿轴向设置的凸 棱;所述聚能罩的下部具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中心线与所述贯通 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能罩的外侧的中部设有支撑件,所述聚能罩通过所 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通透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座上凹设有用来容置所述聚能罩的容置空间,所述 容置空间位于所述水槽的下方,所述容置空间的内部周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 撑圈,所述支撑圈通过多个支撑杆连接于所述聚能罩的外侧中部,,所述支撑圈连接在所述 支撑台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所述通透口 。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组件上设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对应所述换 能器,所述聚能罩连接于所述出雾通道的底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能罩的外侧设有结合件,所述结合件的上端连接于 所述出雾通道的底部,下端通过结合杆连接于所述聚能罩的外侧中部。 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雾化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由于在换能器正上方具有 聚能罩,聚能罩可将换能器产生的水雾进行聚集,使更多的水雾通过出雾通道,即聚能罩具 有提高雾化量的作用,使得室内空气湿度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2A是沿着图2的C-C线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雾化装置的分离状态的立体 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聚能罩的主视示意图;
图5A是沿着图5的B-B线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聚能罩的俯视示意图;
图6A是沿着图6的A-A线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8A是沿着图8的F-F线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聚能罩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聚能罩的侧视示意图;
图10A是沿着图10的D-D线剖面示意 图11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聚能罩的仰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聚能罩的俯视示意图;
图12A是沿着图12的E-E线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聚能罩的俯视示意图;
图13A是沿着图13的K-K线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水箱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水箱组件的右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水箱组件的左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水箱组件与机座分离状态的 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超声波加湿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水箱组件与机座结合状态的 俯视示意图; 图18A是沿着图18的G-G线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1 参见图1至图6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超声波加湿器,其包括机座1和水箱 组件,水箱组件连接在机座的上方,机座1的顶部具有水槽11。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包括雾化 装置2,雾化装置2包括换能器21 (亦称振荡器)和能提高雾化量的聚能罩22,聚能罩22 设置于换能器21的正上方,换能器21设置于机座1上,并位于水槽11中;所述聚能罩22 设置于机座1或水箱组件上,本实施方式的聚能罩22设置于机座1上。
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往水箱组件中加入足够的水,将水箱组件连接在机 座l上后,水会从水箱组件中流入机座l的水槽ll内,并覆盖换能器21,换能器21将水槽 11中的水进行高频振荡使其雾化,水雾先通过位于换能器21正上方的聚能罩22,再从水箱 组件的出雾通道排入空气中,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其中,由于在换能器21正上方具 有聚能罩22,聚能罩22可将换能器产生的水雾进行聚集,使更多的水雾通过出雾通道,即 聚能罩22具有提高雾化量的作用,使得室内空气湿度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聚能罩22设置于换能器21的正上方,如果聚能罩22 的下端尽可能地贴合于换能器21,那么聚能罩22聚集水雾的效果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此 外,如果聚能罩22的上端再尽可能地贴合于出雾通道,聚能罩22聚集水雾的效果将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聚能罩22的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孔221,所述 聚能罩22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 222,进水口 222与贯通孔221连通;在使用时,水槽 11中的水可通过进水口 222流入聚能罩22内,并覆盖换能器21,换能器21产生的水雾通 过贯通孔221进入水箱组件的出雾通道,并最终进入室内空气中;在此处,聚能罩22的下 部具有两个进水口 222,两个进水口 222均匀分布,且进水口 222的中心线与贯通孔221的
6中心线相互垂直。较佳地,所述聚能罩22可呈锥形,所述贯通孔221可为锥孔,贯通孔221 的下端直径大于其上端直径;所述聚能罩22的中心线与换能器21的中心线可重合,贯通孔 221的下端直径与换能器21的直径相对应,从而可使聚能罩22起到更好的聚集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配合图3和图4所示,雾化装置2还包括机芯散热片 23,机芯散热片23连接在机座1上,机芯散热片23上具有贯通的安装孔231,换能器21连 接在安装孔231内。具体是,所述机芯散热片23上在安装孔231的下部设有凸台232,所述 凸台232的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孔口 ,所述孔口的直径小于安装孔231的直径;所述换能 器21设置在凸台232上,所述聚能罩22螺纹连接在安装孔231内,并位于安装孔231的上 部。更进一步而言,在换能器21与凸台232之间还可设置密封圈24,以避免水槽11中的水 从安装孔231处泄漏。 此外,所述聚能罩22的外部可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沿轴向设置的凸棱223,以便 于旋转聚能罩22,使其方便地螺纹连接在安装孔231内。进一步,聚能罩22的下部具有两 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口 222,即两个进水口 222相互对应,将棍子之类的工具插入两个进水口 222中,可通过旋转棍子,来使聚能罩22进一步旋紧在安装孔231内,并顶抵在换能器21上 方。 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装置2在安装时,先将密封圈24、换能器21依次放入机芯散 热片23的安装孔231内的凸台232上,接着将聚能罩22旋入安装孔231内,并顶抵于换能 器21的上方。当需要更换密封圈24或换能器21时,只要将聚能罩22旋松取下即可,使用 方便,即,此处的聚能罩22为可拆卸设置。
实施方式2 参见图7至图1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超声波加湿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 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聚能罩22'不是安装在 机芯散热片上,而是安装在机座1上。 具体是,聚能罩22'的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孔221',所述聚能罩22'的下部设有 至少一个进水口 222',进水口 222'与贯通孔221'连通。较佳地,聚能罩22'呈锥形,贯通 孔221'为锥孔,贯通孔221'的下端直径大于其上端直径,贯通孔221'的下端直径与换能 器21'的直径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参见图8A所示,机座1上嵌设有上述机芯散热片23, 机芯散热片23上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换能器21连接在安装孔内。具体是,所述机芯散热片 23上在安装孔的下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孔口,所述孔口的直径 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换能器21设置在凸台上。此外,换能器21与凸台之间还可设置密 封圈2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聚能罩22'的外侧的中部设有支撑件,聚能罩 22'通过支撑件连接在机座1上,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通透口 224'。具体是,所述机 座1上凹设有用来容置聚能罩22'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水槽11的下方,容置空 间的内部周侧设有支撑台12';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圈225',支撑圈225'通过多个支撑杆 226'连接于聚能罩22'的外侧中部,支撑圈225'连接(例如搭接)在支撑台12'上,从而 使聚能罩22'置入容置空间内;相邻两个支撑杆226'之间形成通透口 224',在此处设有四 个支撑杆226',形成四个通透口 224'。其中,聚能罩22'的容置空间位于水槽11的下方,即支撑圈225'位于水槽11的下方,因此,水槽11中的水具有向下的压力,使聚能罩22'能 很稳定地搭接在支撑台12'上,而不需要进一步的固定措施。当然,支撑片225'也可以高 于水槽底面,此时支撑台也高于水槽底面,而聚能罩22'的下部仍旧位于容置空间内,因此, 聚能罩22'仍旧能稳定地搭接在支撑台上。 此处,所述支撑台12'的下部连接着机芯散热片23,如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聚能 罩22'仍旧位于换能器21的正上方,只是聚能罩22'与换能器21并没有直接接触,而是间 隔有间隙,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聚能罩22'具有聚集水雾,使更多的水雾通过出雾通道,以 提高雾化量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水槽11中的水可流入聚能罩22'的容置空间,并经由通透口 224'向下流入机芯散热片23上,接着再通过进水口 222'进入聚能罩22'内,并覆盖换能器 21 ;换能器21产生的水雾通过贯通孔221'进入水箱组件的出雾通道。
实施方式3 参见图13和图13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超声波加湿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2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聚能罩22'的支撑件
固定连接在机座1上,与机座1形成整体结构,无法拆卸。 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实施方式2的相同之处不再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4 参见图15至图18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超声波加湿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聚能罩22"不是安装 在机芯散热片上,而是安装在水箱组件3上。 具体是,所述水箱组件3上设有出雾通道31,所述出雾通道31对应所述换能器 21,所述聚能罩22"连接于所述出雾通道31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聚能罩22"的外侧设有结合件227",所述结合 件227"的上端连接于出雾通道31的底部,下端通过结合杆228"连接于聚能罩22"的外侧 中部。具体是,所述结合件227"呈圆桶形,结合件227"的上端可与出雾通道31固定连接, 形成一个整体;也可螺纹连接或卡设于出雾通道31,即形成可拆卸的结构。也就是说,所述 聚能罩22"借助于结合件227"和结合杆228"而位于换能器21的正上方,使得聚能罩22" 尽可能地靠近换能器21 , 二者之间的间隙不会太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聚能罩22"的贯通孔221"和进水口 222"的描述可以参 见实施方式l,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机芯散热片23以及其内的换能器21、密封圈24的描述可以参 见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水箱组件3中的水流入机座1中的水槽11后,再往下流入机芯 散热片23,并通过进水口 222"覆盖换能器21 ;换能器21振荡产生的水雾通过贯通孔221" 进入出雾通道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可以 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换能器和能提高雾化量的聚能罩,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的 下端贴合地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的 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孔,所述聚能罩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贯通孑L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呈 锥形,所述贯通孔为锥孔,所述贯通孔的下端直径大于其上端直径;所述聚能罩的中心线与 所述换能器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贯通孔的下端直径与所述换能器的直径相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 还包括机芯散热片,所述机芯散热片上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换能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 内。
6. —种超声波加湿器,其包括机座和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连接在机座的上方,所述 机座的顶部具有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换 能器和能提高雾化量的聚能罩,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所述换能器设置 于所述机座上,并位于水槽中,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机座或水箱组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的下端贴合地设置 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较佳地,所述聚能罩的上端贴合地设置于所述出雾通道的底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的轴向上设有一个 贯通孔,所述聚能罩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贯通孔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呈锥形,所述贯通孔 为锥孔,所述贯通孔的下端直径大于其上端直径;所述聚能罩的中心线与所述换能器的中 心线重合,所述贯通孔的下端直径与所述换能器的直径相对应。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机芯散热 片,所述机芯散热片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机芯散热片上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换能器 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散热片上在所述安 装孔的下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轴向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孔口,所述孔口的直径小于所述 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6-11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螺纹 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位于安装孔的上部。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的外部设有多道 均匀分布的沿轴向设置的凸棱;所述聚能罩的下部具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所述进水口,所述 进水口的中心线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14. 根据权利要求6-11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的外 侧的中部设有支撑件,所述聚能罩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支撑件上设有 至少一个通透口。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凹设有用来容置所述聚能罩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水槽的下方,所述容置空间的内部周侧设 有支撑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圈,所述支撑圈通过多个支撑杆连接于所述聚能罩的外侧 中部,所述支撑圈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所述通透口 。
16. 根据权利要求6-11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上 设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对应所述换能器,所述聚能罩连接于所述出雾通道的底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超声波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的外侧设有结合 件,所述结合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出雾通道的底部,下端通过结合杆连接于所述聚能罩的 外侧中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雾化装置,超声波加湿器包括机座和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连接在机座的上方,所述机座的顶部具有水槽,其中,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换能器和能提高雾化量的聚能罩,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换能器的正上方,所述换能器设置于所述机座上,并位于水槽中,所述聚能罩设置于所述机座或水箱组件上。本发明由于在换能器正上方具有聚能罩,聚能罩可将换能器产生的水雾进行聚集,使更多的水雾通过出雾通道,即聚能罩具有提高雾化量的作用,使得室内空气湿度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档编号F24F13/32GK101791603SQ20101012471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何鲁敏 申请人: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