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854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系统,该除湿系统对空气进行冷却而进行除湿,并向室内供给已除湿的空气。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向室内供给已除湿的空气的除湿系统已为人所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除湿系统。在该除湿系统中,在壳体内的空气通路内设置有冷却热交换器。冷却热交换器连接在水等载热体循环的循环回路中。在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泵和冷却部,该泵用来使载热体循环,该冷却部对循环的载热体进行冷却。在该除湿系统的运转中,使泵运转,来使水在循环回路内循环。该水在冷却部内被冷却后流经冷却热交换器内。还有,通过使风扇运转,来使空气在空气通路内流动。因此, 在冷却热交换器中,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被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其结果是,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空气由此被除湿。通过以上过程进行了冷却和除湿的空气供向室内。专利文献1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1127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在这种除湿系统中,必须将空气温度在冷却热交换器内降低到露点以下的温度,以对空气进行除湿。因此,在循环回路内,需要在冷却部内将载热体冷却到比较低的温度。其结果是,冷却部所需要的冷却能力比较大,节能性较低。这是一个问题。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性优良的除湿系统。-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除湿系统为对象,该除湿系统包括壳体51、载热体回路41 及冷却热交换器61,该壳体51形成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52,该载热体回路41具有对规定的载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部25,该载热体在该载热体回路41内循环,该冷却热交换器61连接在该载热体回路41中,设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2中,所述除湿系统利用流经该冷却热交换器61的载热体对空气进行冷却而进行除湿,向室内供给已除湿的空气。所述除湿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辅助热交换器62、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 64,该辅助热交换器62与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串联地连接在所述载热体回路41中,并且设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2中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下游一侧,该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连接在规定的载热体循环的循环回路60、130中,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2中所述冷却热交换器 61的上游一侧,该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与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串联地连接在所述循环回路60、130中,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2中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2的下游一侧;在所述载热体回路41中进行第一动作,该第一动作即已在所述冷却部2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依次流过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和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2再被送向冷却部25。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在壳体51内的空气通路52内,在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下游一侧设置有辅助热交换器62,在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上游一侧设置有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 在辅助热交换器62的下游一侧设置有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流经空气通路52的空气首先通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在此,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流动着在循环回路60、130内循环的载热体。因此,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空气和载热体进行热交换,空气被载热体冷却。相反,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载热体被空气加热。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被冷却的空气通过冷却热交换器61。在此,在第一动作中的载热体回路41内,已在冷却部2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依次流过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因此,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空气被温度较低的载热体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由此被除湿。相反,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载热体被空气加热。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冷却的空气通过辅助热交换器62。在此,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流动着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加热的载热体。因此,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空气被温度较高的载热体加热。该空气的相对湿度由此下降。相反,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 载热体被空气冷却。因此,被送向载热体回路41的冷却部25的载热体的温度较低,因而能够降低在冷却部25内冷却载热体所需要的冷却能力。已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在此,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流动着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被加热的载热体。因此,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空气被温度较高的载热体进一步加热。由此,该空气的相对湿度进一步下降。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加热部阳,该加热部阳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2中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下游一侧,对空气进行加热。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下游一侧设置有加热部55。因此,能够用加热部阳对已通过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空气进行加热。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已通过加热部55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在此,如上所述,因为空气在流入加热部55之前已在辅助热交换器62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被加热,所以能够降低用加热部55对空气进行加热所需要的加热能力。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热交换器 61具有流入部71a、流出部71b及中间流路部61c,该流入部71a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1a内,该流出部71b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 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1b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1c从该流入部71a和该流出部71b中的
一方形成到另一方。在第三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冷却热交换器61中,在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入部71a,在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出部71b,在流入部 71a与流出部71b之间设置有载热体所流经的中间流路部61c。由此,在第一动作中的冷却热交换器61中,能够使空气和载热体实质上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第一动作中的冷却热交换器61起到所谓的逆流式热交换器的作用。这么一来,已从冷却热交换器61中流出的空气的温度接近流经流入部71a的载热体的温度。因此,与例如所谓的顺流式相比能够提高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流经冷却热交换器61的流出部71b的载热体的温度接近已流入冷却热交换器61内的空气的温度,所以与例如顺流式相比能够提高从冷却热交换器61送向辅助热交换器62的载热体的温度。根据以上方式,在辅助热交换器62中,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冷却到较低温度的空气与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加热到较高温度的载热体进行热交换。因此,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载热体与空气的温度差进一步增大,因而空气对载热体进行冷却的效果(换言之,载热体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提高。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除湿能力提高。还有,因为能够进一步降低送向载热体回路41的冷却部25的载热体的温度,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在冷却部25内冷却载热体所需要的冷却能力。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2具有流入部72a、流出部72b及中间流路部62c,该流入部7 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2a内,该流出部72b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2b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2c从该流入部7 和该流出部 72b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在第四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辅助热交换器62中,在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入部72a,在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出部72b,在流入部 7 与流出部72b之间设置有载热体所流经的中间流路部62c。由此,在第一动作中的辅助热交换器62中,能够使空气和载热体实质上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这么一来,已从辅助热交换器62中流出的空气的温度接近流经流入部72a的载热体的温度。因此,与例如所谓的顺流式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还有, 因为流经辅助热交换器62的流出部72b的载热体的温度接近已流入辅助热交换器62内的空气的温度,所以与例如顺流式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送向载热体回路41的冷却部25的载热体的温度。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在冷却部25内冷却载热体所需要的冷却能力。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具有流入部73a、流出部7 及中间流路部63c,该流入部73a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3a内,该流出部7 位于所述空气通路 52的上游一侧,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 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3c从该流入部73a和该流出部73b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在第五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中,在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入部73a,在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出部73b,在流入部73a与流出部7 之间设置有载热体所流经的中间流路部63c、63c、…。由此,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中,能够使空气和载热体实质上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起到所谓的逆流式热交换器的作用。这么一来, 已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中流出的空气的温度接近流经流入部73a的载热体的温度。因此,与例如顺流式相比能够提高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流出部7 的载热体的温度接近已流入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的空气的温度,所以与例如顺流式相比能够提高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送向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载热体的温度。由此,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中, 空气与载热体的温度差增大,因而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能力得以提高。其结果是,能够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进一步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第六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具有流入部74a、流出部74b及中间流路部64c,该流入部7 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4a内,该流出部74b位于所述空气通路 52的上游一侧,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4b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 从该流入部7 和该流出部74b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在第六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中,在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入部74a,在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设置有载热体的流出部74b,在流入部7 与流出部74b之间设置有载热体所流经的中间流路部64c。由此,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中,能够使空气和载热体实质上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起到所谓的逆流式热交换器的作用。这么一来,已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中流出的空气的温度接近流经流入部7 的载热体的温度。因此,与例如顺流式相比能够提高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加热能力。其结果是,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 64中,能够进一步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另一方面,因为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流出部74b的载热体的温度接近已流入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的空气的温度,所以与例如顺流式相比能够提高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载热体进行冷却的效果。因此,能够使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送向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载热体的温度更低,能够进一步提高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的效果。第七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载热体回路41构成为切换进行所述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该第二动作即已在所述冷却部2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依次流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2和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再被送向冷却部 25。在第七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载热体回路41中,除进行所述第一动作以外,还进行第二动作。在第二动作中的载热体回路41中,已在冷却部2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依次流过辅助热交换器62和冷却热交换器61。也就是说,在空气通路52内,空气依次流过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而载热体的流动顺序与此相反。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二动作中, 与所述第一动作不同,已在冷却部2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先流过辅助热交换器62,因而空气被该载热体冷却。其结果是,在第二动作中,空气在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内都被冷却,因而空气的除湿性能得以提高。第八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分支流路66、辅助冷却部95及分流量调节机构97,该分支流路66使在所述循环回路60、130内循环的载热体分流,并使已分流出的载热体与循环回路60、130合流,该辅助冷却部95对流经所述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进行冷却,该分流量调节机构97对流经所述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通过用分流量调节机构97对流经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则能够改变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的能力的大小。具体而言,例如若用分流量调节机构97使流经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的流量增加,则在辅助冷却部9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量就会增加。其结果是,返回循环回路60、130的载热体的温度较低,因而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冷却能力增大。另一方面,例如若用分流量调节机构97使流经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流量减少,则在辅助冷却部9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量也就会减少。其结果是,返回循环回路60、130的载热体的温度较高,因而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冷却能力减小。第九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机构35 37、65,该流量调节机构35 37、65用来分别对流经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载热体的流量和流经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能够用流量调节机构35 37、65分别对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载热体的流量和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由此,通过改变例如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载热体流量,则能够改变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能力的大小。还有,通过改变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载热体流量, 则能够改变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能力的大小。第十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排气流路59以及显热热交换器68,该排气流路59用来将所述室内的空气排向室外,该显热热交换器68使流经所述循环回路60、130的载热体与流经排气流路59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根据第十方面的发明,室内的空气经排气流路59排向室外。此时,在设置于排气流路59内的显热热交换器68内,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利用于对空气进行冷却的载热体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例如在流经排气流路59的室内空气的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室内空气对载热体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提高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的效果。还有,例如在流经排气流路59的室内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能够将室内空气的热传递给载热体。由此,能够提高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能力。第十一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到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旁路流路140以及旁路量调节机构141,该旁路流路140使所述空气通路52 内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上游一侧的空气旁路到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下游一侧, 该旁路量调节机构141对流经所述旁路流路140的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发明,在空气通路52内设置有旁路流路140,能够用旁路量调节机构141对流经该旁路流路140的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例如若让流经旁路流路140的空气的流量增多,则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和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冷却/除湿的空气的流量就会减少。因此,在除湿系统内所处理的潜热量减少。另一方面,例如若让流经旁路流路140的空气的流量减少,则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和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冷却/除湿的空气的流量就会增多。如上所述,在本方面的发明中,通过改变流经旁路流路140的空气的流量,则能够进行与潜热负荷相应的运转。-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事先利用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载热体对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对该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由此,能够减小冷却热交换器61所需要的冷却能力,进而能够减小载热体回路41的冷却部25所需要的冷却能力。还有,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利用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从空气回收的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提高除湿能力,并能够降低送向冷却部25的载热体的温度。因此,能够减小冷却部25所需要的冷却能力和载热体回路41内的载热体循环量。加上,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利用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从空气回收的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能力,并且能够利用向该空气放热后的温度较低的载热体重新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谋求提高除湿系统的节能性,并能够提高除湿能力。还有,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因为能够在辅助热交换器62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 内对空气进行加热,所以能够减小用加热部55对空气进行加热所需要的加热能力。由此, 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系统的节能性。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使空气和载热体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由此,在第一动作中的冷却热交换器61内,能够将空气冷却到更低的温度,并且能够将载热体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因此,能够减小冷却部25的冷却能力和加热部55等的加热能力,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系统的节能性。而且,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一动作中的辅助热交换器62内也使载热体和空气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因此,从辅助热交换器62中流出的载热体的温度更低,并且已通过辅助热交换器62的空气的温度更高。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减小冷却部25的冷却能力和加热部55等的加热能力。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使空气和载热体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将空气冷却到更低的温度,并且能够将载热体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冷却热交换器61所需要的冷却能力和加热部阳所需要的加热能力,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系统的节能性。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使空气和载热体相向地流动,使两者进行热交换。因此,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能力进一步得以提高,并且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载热体被空气吸走的热量也更多。因此,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的效果也进一步提高。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能够进行第二动作,在该第二动作中,使空气依次流过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同时使载热体依次流过辅助热交换器62和冷却热交换器 61。由此,与第一动作不同,在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内都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因此,在该第二动作中,与第一动作相比能够提高对空气进行除湿的能力。因此,即使是在待处理的空气是高温/高湿的空气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第二动作来对该空气可靠地进行除湿。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通过对送向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则能够适当地调节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冷却能力。因此,能够进行与待处理的空气的湿度或温度相应的运转。还有,通过用辅助冷却部95使载热体的温度成为低温,则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也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因为能够分别对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载热体流量和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载热体流量进行调节,所以能够分别改变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的能力和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能力。因此,能够进行与运转条件相应的最适当的运转。
根据第十方面的发明,用显热热交换器68使从室内排出的空气与流经载热体回路41的载热体进行热交换。因此,在室内空气已被制冷时,通过利用空气对流经载热体回路41的载热体进行冷却,则能够提高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冷却能力。还有,例如在室内空气已被制热时,通过将空气的热传递给流经载热体回路41的载热体,则能够提高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加热能力。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发明,通过对流经旁路流路140的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则能够对通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空气流量和通过冷却热交换器61的空气流量进行调节。 因此,能够分别调节利用除湿系统对空气进行除湿的能力和进行冷却的能力,因而能够进行与运转条件或运转需求相应的最适当的冷却/除湿运转。


图1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2是空调机组内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空调机组内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图,示意地示出热回收运转时的载热体流动情况。图4是空调机组内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图,示意地示出除湿优先运转时的载热体流动情况。图5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6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机组内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图,示意地示出三通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的载热体流动情况。图7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机组内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图,示意地示出三通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的载热体流动情况。图8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9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10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11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12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13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整体。图14是概略结构图,示出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的其它空调机组例的整体。-符号说明-10-空调系统(除湿系统);25-蒸发器(冷却部);35-第一水槽(流量调节机构);36-第二水槽(流量调节机构);37-辅助泵(流量调节机构);41-载热体回路;51-壳体;52-空气通路;55-电加热器(加热部);59-排气流路(排气导管);61-冷却热交换器; 61c-路径组(中间流路部);62-辅助热交换器;62c-路径组(中间流路部);63-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c-路径组(中间流路部);64-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c-路径组(中间流路部);65-循环泵(流量调节机构);66-分支流路;68-导管侧热交换器(显热热交换器); 71a-流入部;71b-流出部;72a-流入部;72b_流出部;73a_流入部;73b_流出部;74a_流入部;74b-流出部;95-蒸发器(辅助冷却部);97-三通阀(分流量调节机构);130-循环回路(制冷剂回路);140-分支导管(旁路管);141-空气流量调节阀(旁路量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湿系统用来对室内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该除湿系统构成用于例如半导体制造工厂等的空调系统10。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构成为吸入室外空气0A,作为供给空气SA向室内供给已调节湿度或温度的空气。 空调系统10具有冷却机组20和空调机组50。还有,空调系统10具有制冷剂回路21、放热回路31及载热体回路41。<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制冷剂回路21包含在冷却机组20内。制冷剂回路21构成填充有制冷剂的闭路。 在制冷剂回路21中连接有压缩机22、放热器23、膨胀阀M及蒸发器25。在制冷剂回路21 中,通过使制冷剂循环来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放热器23具有第一传热管23a和第二传热管23b,该第一传热管23a与制冷剂回路21相连接,该第二传热管23b与放热回路31相连接。也就是说,制冷剂回路21经放热器23与放热回路31相连接。在放热器23内,流经第一传热管23a的制冷剂与流经第二传热管23b的载热体进行热交换。蒸发器25具有第一传热管2 和第二传热管25b,该第一传热管25a与制冷剂回路21相连接,该第二传热管2 与载热体回路41相连接。也就是说,制冷剂回路21经蒸发器25与载热体回路41相连接。在蒸发器25内,流经第一传热管 25a的制冷剂与流经第二传热管25b的载热体进行热交换。〈放热回路的结构〉放热回路31构成填充有作为载热体的水的闭路。在放热回路31中,连接有所述放热器23、水泵32及冷却塔33。水泵32运送放热回路31内的水,使该水循环。冷却塔33 构成用来对在放热回路31内循环的水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应予说明,在附图中加在水泵 32上的箭头表示在放热回路31内流动的水的循环方向。〈循环回路的结构〉载热体回路41构成填充有作为载热体的水的闭路。在载热体回路41中,连接有所述蒸发器25、冷却侧泵42及冷却热交换器61。蒸发器25构成对在载热体回路41内循环的载热体进行冷却的载热体冷却部。冷却侧泵42构成运送载热体回路41内的水而使该水循环的载热体运送机构。冷却热交换器61的详情后述。应予说明,在附图中加在冷却侧泵42上的箭头表示在载热体回路41内流动的水的循环方向。还有,在载热体回路41中连接有水旁路管43。水旁路管43的一端连接在冷却侧泵42与冷却热交换器61之间。水旁路管43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热交换器61与蒸发器25 之间。在水旁路管43中设置有旁路电动阀44。旁路电动阀44构成能够对水旁路管43的开度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应予说明,在图1(图5以及图8 图14也与此相同)中省略一部分管道的图示,以便示意地示出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的第一动作中的管道导通状态。<空调机组的结构>空调机组50具有呈上下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51。在壳体51的内部形成有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52。在空气通路52的流入端连接有吸气导管53的一端。吸气导管53 的另一端面向室外。在空气通路52的流出端连接有供气导管M的一端。供气导管讨的另一端面向室内空间5。在空气通路52内,从上游一侧向下游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辅助热交换器62、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电加热器55、雾状喷水器56及送风机57。电加热器55设置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下游一侧,构成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部。雾状喷水器56构成从喷嘴向空气中喷洒槽(省略图示)内的水的加湿部。送风机57构成运送空气通路52内的空气的空气运送机构。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构成用来将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温度的空气冷却部。如图2 图4所示,冷却热交换器61具有多个翅片(fin) 61a和贯通多个翅片61a的传热管61b,构成所谓的管片型热交换器。在冷却热交换器61中,沿空气流动方向配置有五列翅片组。冷却热交换器61具有位于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的流入部71a和位于空气通路 52的上游一侧的流出部71b,水流入该流入部71a内,从该流出部71b流出。在冷却热交换器61上,流入部71a与第一流入管71相连接,流出部71b与第一流出管72相连接。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流入部71a和流出部71b分别由分流器分支成多个分支部。流入部71a的各个分支部与冷却热交换器61内的多条路径组61c、61c、…的流入一侧相连接,流出部71b的各个分支部与冷却热交换器61内的多条路径组61c、61c、…的流出一侧相连接。所述路径组61c、61c、…配置为沿上下方向彼此并联地排列,从流入部71a 和流出部71b中的一方延伸到另一方。所述路径组61c、61c、…构成从流入部71a和流出部71b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的中间流路部。辅助热交换器62设置在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下游一侧。辅助热交换器62具有多个翅片6 和贯通多个翅片6 的传热管62b,构成所谓的管片型热交换器。在辅助热交换器62中,沿空气流动方向配置有三列翅片组。也就是说,辅助热交换器62的翅片组的列数比冷却热交换器61的翅片组的列数少。辅助热交换器62具有位于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的流入部7 和位于空气通路 52的上游一侧的流出部72b,水流入该流入部72a内,从该流出部72b流出。在辅助热交换器62上,流入部72a与第二流入管73相连接,流出部72b与第二流出管74相连接。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与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 —样,流入部7 和流出部72b分别分支成多个分支部,在流入部7 与流出部72b之间形成有作为中间流路部的多个路径组 62c、62c、…。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由第一中继管75及第二中继管76联结在一起。第一中继管75使冷却热交换器61的流入部71a与辅助热交换器62的流出部72b相连通。第二中继管76使冷却热交换器61的流出部71b与辅助热交换器62的流入部7 相连通。在第一流入管71中设置有第一开关阀81 ;在第一流出管72中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82 ;在第二流入管73中设置有第三开关阀83 ;在第二流出管74中设置有第四开关阀84 ; 在第一中继管75中设置有第五开关阀85 ;在第二中继管76中设置有第六开关阀86。这些开关阀81 86构成为能够自由地打开、关闭相应流路。还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关阀81 86构成能够对相应流路的开度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空调系统10具有作为载热体的水在其中循环的循环回路60。在该循环回路60 中,串联地连接有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和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在空气通路52内设置于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上游一侧。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具有多个翅片63a和贯通多个翅片63a的传热管63b,构成所谓的管片型热交换器。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中,沿空气流动方向配置有两列翅片组。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具有位于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的流入部73a和位于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的流出部73b,水流入该流入部73a内,从该流出部7 流出。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上,流出部7 与第三中继管77的一端相连接,流入部73a与第四中继管 78的一端相连接。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与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 —样,流入部73a和流出部 7 分别分支成多个分支部,在流入部73a与流出部7 之间形成有作为中间流路部的多个路径组63c、63c、…。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在空气通路52内设置于辅助热交换器62的下游一侧。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具有多个翅片6 和贯通多个翅片64a的传热管64b,构成所谓的管片型热交换器。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中,沿空气流动方向配置有三列翅片组。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具有位于空气通路52的下游一侧的流入部7 和位于空气通路52的上游一侧的流出部74b,水流入该流入部74a内,从该流出部74b流出。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上,流入部7 与第三中继管77的另一端相连接,流出部74b与第四中继管 78的另一端相连接。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与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 —样,流入部7 和流出部 74b分别分支成多个分支部,在流入部7 与流出部74b之间形成有作为中间流路部的多个路径组64c、64c、…。如上所述,依次连接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第三中继管77、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 及第四中继管78,由此构成有为闭路的所述循环回路60。还有,在第三中继管77中设置有用来运送循环回路60内的水的循环泵65。<控制器的结构>空调系统10包括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100。向控制器100输入与空调系统10的运转情况有关的信号。控制器100构成为根据这种输入信号对冷却机组20的冷却能力, 水泵32、冷却侧泵42及循环泵65的水循环量,电加热器55的加热能力,雾状喷水器56的洒水量以及旁路电动阀44的开度等进行控制。还有,控制器100构成为伴随着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的“热回收运转”与“除湿优先运转”之间的切换,对第一到第六开关阀81 86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运转动作-(热回收运转)热回收运转是比除湿能力还重视节能性的除湿运转。热回收运转是例如在室内空气易于成为较低的温度/湿度的冬天等进行的。应予说明,也可以是这样的,即检测室内的除湿负荷(例如目标湿度与现在的室内湿度之差),在该除湿负荷较小时自动进行热回收运转。
在热回收运转中,驱动冷却机组20的压缩机22、水泵32、冷却侧泵42及送风机 57。还有,在热回收运转中,基本上是电加热器55处于通电状态,雾状喷水器56处于停止洒水状态。而且,控制器100使第一开关阀81、第四开关阀84及第六开关阀86开放,并使第二开关阀82、第三开关阀83及第五开关阀85关闭(参照图3)。在热回收运转中的制冷剂回路21中进行制冷循环。具体而言,已在压缩机22内被压缩的制冷剂流过放热器23。在放热器23内,流经第一传热管23a的制冷剂向流经第二传热管2 的水放热而冷凝。已在放热器23的第二传热管23b内被加热的水在冷却塔33 内向室外空气放热。已在放热器23内冷凝的制冷剂在作为减压机构的膨胀阀M内减压, 然后流过蒸发器25。在蒸发器25内,流经第一传热管25a的制冷剂从流经第二传热管2 的水吸热而蒸发。已在蒸发器25内蒸发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2中,再被压缩。已在蒸发器25的第二传热管2 内被冷却的水通过冷却侧泵42,被送向空调机组 50的壳体51内。在热回收运转中,位于载热体回路41的流入一侧的水流过第一流入管71 而流入冷却热交换器61内。该水分流到路径组61c、61c、…的多条路径中,在路径组61c、 61c、…的各条路径中向空气流的上游一侧流动。已通过冷却热交换器61的路径组61c、 61c、…的各条路径的水经第二中继管76流入辅助热交换器62内。该水分流到路径组62c、 62c、…的多条路径中,在路径组62c、62c、…的各条路径中向空气流的上游一侧流动。已通过辅助热交换器62的路径组62c、62c、…的各条路径的水经第二流出管74被送回载热体回路41的蒸发器25,再在蒸发器25内被冷却。如上所述,在热回收运转中进行第一动作,该第一动作即已在载热体回路41的蒸发器25内被冷却的水依次流过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再被送向蒸发器25。另一方面,在循环回路60中,已由循环泵65送出的水流过第三中继管77而流入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该水分流到路径组64c、64c、…的多条路径中,在路径组64c、 64c、…的各条路径中向空气流的上游一侧流动。已通过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路径组 64c,64c,…的各条路径的水被送向第四中继管78,再流入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该水分流到路径组63c、63c、…的多条路径中,在路径组63c、63c、…的各条路径中向空气流的上游一侧流动。已通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路径组63c、63c、…的各条路径的水被送向第三中继管77。在空调机组50内,从室外吸入吸气导管53内的室外空气OA流过壳体51内的空气通路52。该空气首先通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水和空气实质上相向地流动,彼此进行热交换。具体而言,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例如大约30°C 的空气与大约17°C的水进行热交换,30°C的空气被冷却到大约25°C。还有,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流出的水例如被加热到大约20°C。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被冷却的空气通过冷却热交换器61。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水和空气实质上相向地流动,彼此进行热交换。其结果是,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的温度(例如大约10°C )而被除湿。还有,从冷却热交换器61内流出的水例如被加热到大约15°C。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冷却/除湿的空气通过辅助热交换器62。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例如大约10°C的空气与大约15°C的水进行热交换,大约10°C的空气被加热到大约 12°C。
已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被加热的空气流过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例如大约12°C的空气与大约20°C的水进行热交换,空气被加热到大约15°C, 水被冷却到大约17°C。已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被加热的空气由电加热器55进一步加热。应予说明,当空气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被加热后温度已超过室内目标温度时,也可以进行停止电加热器55的通电的控制。如上所述被除湿后的空气作为供给空气SA经供气导管M供向室内空间5。(除湿优先运转)除湿优先运转是比节能性还重视除湿能力的除湿运转。除湿优先运转是例如在室内空气易于成为较高的温度/湿度的夏天等进行的。应予说明,也可以是这样的,即检测室内的除湿负荷,在该除湿负荷较大时自动进行除湿优先运转。在除湿优先运转中,驱动冷却机组20的压缩机22、水泵32、冷却侧泵42及送风机 57。还有,在除湿优先运转中,基本上是电加热器55处于通电状态,雾状喷水器56处于停止洒水状态。而且,控制器100使第二开关阀82、第三开关阀83及第五开关阀85开放,并使第一开关阀81、第四开关阀84及第六开关阀86关闭(参照图4)。在除湿优先运转中的制冷剂回路21内,与上述热回收运转一样地进行制冷循环。 还有,已在蒸发器25的第二传热管25b内被冷却的水通过冷却侧泵42,被送向空调机组50 的壳体51内。在除湿优先运转中,载热体回路41的流入一侧的水流过第二流入管73而流入辅助热交换器62内。该水分流到路径组62c、62c、…的多条路径中,在路径组62c、62c、… 的各条路径中向空气流的上游一侧流动。已通过辅助热交换器62的路径组62c、62c、…的各条路径的水经第一中继管75流入冷却热交换器61内。该水分流到路径组61c、61c、… 的多条路径中,在路径组61 c、61 c、…的各条路径中向空气流的上游一侧流动。已通过冷却热交换器61的路径组61c、61c、…的各条路径的水经第一流出管72被送回载热体回路41 的蒸发器25,再在蒸发器25内被冷却。如上所述,在除湿优先运转中进行第二动作,该第二动作即已在载热体回路41的蒸发器25内被冷却的水依次流过辅助热交换器62和冷却热交换器61再被送向蒸发器25。在空调机组50内,从室外吸入吸气导管53内的室外空气OA流过壳体51内的空气通路52。该空气先通过冷却热交换器61,然后通过辅助热交换器62。与此相对,载热体回路41的水如上所述流过辅助热交换器62的路径组62c、62c、…,然后流过冷却热交换器61的路径组61c、61c、…。由此,在空气通路52内,空气和载热体(水)在两个空气热交换器61、62内一贯进行实质上相向的流动,彼此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在除湿优先运转中,两个空气热交换器61、62实质上起到一个逆流式热交换器的作用。因此,当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被冷却的空气通过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时,该空气在该两个热交换器61、62内被冷却。其结果是,在除湿优先运转中, 已通过辅助热交换器62的空气的温度低于所述热回收运转时的温度,除湿性能得以提高。已在两个热交换器61、62内被冷却/除湿的空气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被加热,还由电加热器阳加热。如上所述被除湿后的空气作为供给空气SA经供气导管M供向室内空间5。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_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之前,事先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该空气进行冷却。由此,能够减小冷却热交换器61所需要的冷却能力,因而例如能够使流经载热体回路41的水循环量减少,也能够降低蒸发器25的冷却能力(即,压缩机的动力)。其结果是,能够谋求提高空调系统10的节能性。还有,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利用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从空气回收的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能力,并能够利用已被该空气冷却的载热体再次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加上,能够减小电加热器55的输入功率。而且,在热回收运转中的辅助热交换器62内,利用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从空气回收的热对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能力,并能够降低送向载热体回路41 的蒸发器25 —侧的水的温度。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蒸发器25的冷却能力,能够谋求提高节能性。加上,能够减小电加热器55的输入功率。在热回收运转中的冷却热交换器61内,空气和水相向地流动,彼此进行热交换。 因此,能够将流出的空气冷却到与流入的水差不多的温度,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性能得以提高。相反,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能够将流出的水加热到与流入的空气差不多的温度。因此,在辅助热交换器62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能力得以提高,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小电加热器阳所需要的加热能力。还有,在热回收运转中的辅助热交换器62内,空气和水也相向地流动,彼此进行热交换,因而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量增加,并且对水进行冷却的冷却量也增加。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蒸发器25所需要的冷却能力,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小电加热器55所需要的加热能力。还有,因为作为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采用的是所谓的逆流式热交换器,所以能够提高对空气进行冷却的效果。还有,因为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流出的水的温度也比较高,所以还能够提高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而且,因为作为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采用的也是逆流式热交换器,所以能够提高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效果。还有,因为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流出的水的温度比较低,所以还能够提高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的效果。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除湿优先运转中,使空气依次流过冷却热交换器61 和辅助热交换器62,并且与此同时地使水依次流过辅助热交换器62和冷却热交换器61。由此,在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内都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因而能够进行优先确保空气除湿能力的运转。因此,即使是在外部空气的湿度或温度极高的条件下,也能够可靠地处理空气的潜热,并向室内供给该空气。还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除湿优先运转时改变载热体回路41的水流路, 以保证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在除湿优先运转中也都起到所谓的逆流式热交换器的作用。因此,在除湿优先运转中,因为两个热交换器61、62实质上起到一个逆流式空气热交换器的作用,所以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以下各个变形例的结构。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之处的说明。
〈第一变形例〉在图5 图7所示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中设置有分支流路66和辅助冷却机组90。在循环回路60内循环的水分流,该水的一部分流入该分支流路66内。该辅助冷却机组90用来对流经分支流路66的水进行冷却。辅助冷却机组90具有填充有制冷剂且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91。在辅助冷却机组90的制冷剂回路91中,依次连接有压缩机92、放热器93、膨胀阀94 及蒸发器95。制冷剂回路91经蒸发器95与分支流路66相连接。蒸发器95构成利用制冷剂对流经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进行冷却的辅助冷却部。分支流路66具有位于蒸发器95的流入一侧的第一分支管66a和位于蒸发器95 的流出一侧的第二分支管66b。第一分支管66a的流入端与第三中继管77的上游一侧相连接。还有,在第一分支管66a与第三中继管77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三通阀97。三通阀 97构成为能够对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流出部7 送向第三中继管77及第一分支管 66a的载热体的分配量进行调节。具体而言,三通阀97在下列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即将已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流出部73b中流出的载热体全都送向第三中继管77的状态(图 6所示的状态)、以及使已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流出部73b中流出的载热体向第三中继管77及第一分支管66a分流的状态(图7所示的状态)。应予说明,三通阀97也能够切换成将已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流出部73b中流出的载热体全都送向第一分支管66a 的状态。如上所述,三通阀97构成对流经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的分流量调节机构。在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的除湿运转中,根据待处理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室内的设定温度(目标温度)以及室内的设定湿度(目标湿度)由控制器100控制三通阀97的开度。具体而言,例如在进行通常的除湿运转时,控制器100使三通阀97成为图6所示的状态。由此,已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流出部73b中流出的载热体不会被送向分支流路66,而是全都流过第三中继管77。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除湿运转。另一方面,例如当在待处理的空气的湿度或温度极端地高的情况、或者室内空气的设定温度或设定湿度极端地低的条件下进行除湿运转时,控制器100使三通阀97成为图 7所示的状态。这么一来,已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流出部73b中流出的载热体之一部分被送向分支流路66。流经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在辅助冷却机组90的蒸发器95内被冷却,然后被送向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其结果是,在该运转的中,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也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因此,即使是在所谓的潜热负荷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所希望的除湿性能。〈第二变形例〉在图8所示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中,使用作为循环回路的制冷剂回路130,来代替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循环回路60。制冷剂回路130构成为作为载热体的制冷剂进行循环,由此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制冷剂回路130中,依次连接有压缩机131、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膨胀阀132 及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在第二变形例中,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起到放热器(冷凝器)的作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起到蒸发器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流经空气通路52的空气通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时,制冷剂从空气吸热而蒸发,由此对空气进行预冷却。还有,当已在冷却热交换器61内被冷却/除湿的空气通过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时,制冷剂向空气放热而对空气进行加热。在第二变形例中, 也利用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从空气回收到制冷剂中的热,对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 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够谋求提高空调系统10的节能性。〈第三变形例〉在图9所示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循环回路41中,设置有第一水槽35、第二水槽 36及辅助泵37。第一水槽35和第二水槽36构成用来暂时贮存作为载热体的水的载热体贮存部。 第一水槽35设置在第三中继管77中循环泵65的吸入一侧。辅助泵37设置在第四中继管 78中。第二水槽36设置在第四中继管78中辅助泵37的吸入一侧。循环泵65和辅助泵 37为例如离心泵,构成为能够通过改变马达转速来改变载热体的运送流量。第一水槽35、第二水槽36、辅助泵37及循环泵65构成用来分别对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水流量和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水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机构。在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的控制器100中设置有泵控制部。泵控制部构成为分别对循环泵65和辅助泵37的马达转速(即,载热体的运送流量)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泵控制部根据昼夜的不同对循环泵65和辅助泵37的各运送流量进行调节。在白天,进行辅助泵37的水运送流量比循环泵65的水运送流量多的动作(第一泵控制动作)。也就是说,在第一泵控制动作中,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水流量比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水流量多。在此,在白天,虽然室外空气OA的温度比夜间高,但是因为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水流量比较多,所以能够充分地对室外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还有,若让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水流量如上所述少于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水流量,则在第一水槽35内,已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被加热的水的贮存量逐渐增加。在夜间,进行循环泵65的水运送流量比辅助泵37的水运送流量多的动作(第二泵控制动作)。也就是说,在第二泵控制动作中,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水流量比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水流量多。在此,在夜间,虽然室外空气OA的温度比白天低,但是因为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4的水流量比较少,所以能够回避过剩地冷却室外空气。还有, 在夜间,已在白天贮存于第一水槽35内的温度较高的水大量流过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因此,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得以促进,对空气的加热和对水的冷却得以促进。还有,若让流经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水流量如上所述少于流经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水流量,则在第二水槽36内,已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被冷却的水的贮存量逐渐增加。之后,在白天再次进行第一泵控制动作时,辅助泵37的水运送流量如上所述比循环泵65的水运送流量多。其结果是,已在夜间贮存于第二水槽36内的温度较低的水大量流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因此,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得以促进,对空气的冷却和对水的加热得以促进。如上所述,在第三变形例中,根据昼夜的不同改变循环泵65和辅助泵37的水运送流量,使水贮存在各个水槽35、36内,由此能够当白天对空气进行冷却时利用已在夜间放热的温度较低的载热体,并能够当夜间对空气进行加热时利用已在白天回收热的温度较高的载热体。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改善空调系统10在热回收运转时的节能性。应予说明,在第三变形例中,作为所述在昼夜两种动作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能够举出的例如有利用计时器等的方法、根据室外温度切换动作的方法(例如,在用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外温度高于规定值时进行第一泵控制动作,并在用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外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进行第二泵控制动作的方法)等等。〈第四变形例〉在图10所示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中设置有内部热交换器观,该内部热交换器观使放热回路31内的水与循环回路60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具体而言,在放热回路31中连接有用来使放热回路31内的水的一部分分支出的分流管26。在分流管沈中设置有能够调节开度的流量调节阀27。内部热交换器观构成为使在循环回路60内循环的水与已分流而流入分流管沈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由此利用循环回路60内的水对分流管 26内的水进行冷却。具体而言,在所述除湿运转中,流量调节阀27使分流管沈开成规定开度,放热回路31内的水就分流而流入分流管沈内。该水在内部热交换器观内与在循环回路60内流动的温度较低的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如上所述,在该第四变形例中,能够在例如室外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利用循环回路60的温度较低的水对放热回路31的水进行冷却。〈第五变形例〉在图11所示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中,设置有排气导管59和导管侧热交换器68。排气导管59的一端与室内空间5相连接,另一端面向外部。也就是说,排气导管59形成将成为空调系统10空调对象的室内空间5的空气作为排出空气EA排向室外的排气流路。导管侧热交换器68配置为横跨排气导管59的内部。还有,导管侧热交换器 68连接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与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之间的管道(第三中继管77)中。 也就是说,导管侧热交换器68构成使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送向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水与从室内空间送向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显热热交换器。由此,在第五变形例中,能够在例如夏天利用温度较低的室内空气对循环回路60 内的水进行冷却。因此,在空调机组50中,能够利用循环回路60内的如上所述冷却后的水在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内对空气进行冷却。还有,能够在例如冬天向循环回路60内的水放出室内空气的热。因此,在空调机组50中,能够利用如上所述已回收到循环回路60—侧的热在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内对空气进行加热。〈第六变形例〉图12所示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的空调机组50构成为向三个室内空间(第一室内空间5a、第二室内空间恥及第三室内空间5c)运送供给空气SA。也就是说,空调机组50的供气导管M的流出一侧分支成三个供气部(第一供气部Ma、第二供气部54b及第三供气部Mc)。第一供气部Ma的流出端面向第一室内空间fe ;第二供气部 54b的流出端面向第二室内空间恥;第三供气部5 的流出端面向第三室内空间5c。还有,第一室内空间fe与排气导管59a相连接。还有,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具有第一辅助空调机组120和第二辅助空调机组130。第一辅助空调机组120以第二室内空间恥为空调的对象;第二辅助空调机组 130以第三室内空间5c为空调的对象。各个辅助空调机组120、130分别具有壳体121、131,吸气导管123、133及供气导管 124、134,该壳体121、131形成空气通路122、132,该吸气导管123、133使空气通路122、132 的流入一侧与室内空间相连接,该供气导管124、134使空气通路122、132的流出一侧与室内空间5b、5c相连接。还有,在各个辅助空调机组120、130的空气通路122、132内,分别从上游一侧向下游一侧依次配置有空气热交换器125、135,电加热器126、136,雾状喷水器127、137及送风机128、138。水等载热体分别供向各个空气热交换器125、135的传热管。在空调系统10中,空调机组50与各个辅助空调机组120、130联动地运转。已在空调机组50内被冷却/除湿的空气从供气导管M分配到三个供气部Ma、Mb、Mc中,供向各个室内空间5ajb、5c。在各个辅助空调机组120、130内,各个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RA经吸气导管 123、133被吸入空气通路122、132内。该空气由在空气热交换器125、135内流动的载热体冷却/除湿,然后由电加热器1沈、136加热。如上所述被除湿后的空气作为供给空气SA供向各个室内空间Sk5C。〈第七变形例〉在图13所示的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中,设置有分支导管140和空气流量调节阀141。分支导管140的流入端与吸气导管53相连接。分支导管140的流出端面向空气通路52中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与电加热器55之间。也就是说,分支导管140构成旁路流路,使空气通路52内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的上游一侧的空气旁路到该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下游一侧。空气流量调节阀141构成旁路量调节机构,对流经分支导管140的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应予说明,也可以采用风阀等其它机构作为该旁路量调节机构。在第七变形例中,控制器100根据运转条件对空气流量调节阀141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进行与待处理的潜热负荷或显热负荷相应的运转。具体而言,例如在待处理的潜热负荷较高时,使空气流量调节阀141的开度较小, 来使流经分支导管140的空气流量较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或冷却热交换器61的空气流量比较多,因而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来充分地处理潜热负荷。还有,例如在待处理的潜热负荷不太高,但应该处理的显热负荷比较高时,使空气流量调节阀141的开度较大,来使流经分支导管140的空气流量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或冷却热交换器61的空气流量比较少。因此,载热体回路41的蒸发器25的冷却负荷减小,因而能够降低蒸发器25的冷却能力。如上所述,在第七变形例中,因为能够进行与潜热负荷或显热负荷相应的运转,所以能够确保节能性,并且可靠地处理潜热负荷或显热负荷。应予说明,应该利用空调系统10 处理的潜热负荷是能够根据例如在控制器100中设定好的室内目标湿度与用传感器等检测出的室外空气湿度之差求出的。还有,应该利用空调系统10处理的显热负荷是能够根据例如在控制器100中设定好的室内目标温度与用传感器等检测出的室外空气温度之差求出的。还有,在第七变形例中,当在冬天等用电加热器55对室外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运转时、或者用电加热器阳对室外空气进行加热并且还用雾状喷水器56进行加湿的制热加湿运转时,空气流量调节阀141成为全开放状态。也就是说,在进行制热运转或制热加湿运转时,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冷却热交换器61、辅助热交换器62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成为体眠状态,此时流经分支导管140的空气流量达到最大量。因此,能够将流经各个热交换器61 64的空气的流量抑制到最小限度,能够将各个热交换器61 64内的压力损失抑制到最小限度。其结果是,在进行制热运转或制热加湿运转时,能够减小送风机57的动力。应予说明,第七变形例中的分支导管140的流出端也可以配置为面向其它部位。 具体而言,例如分支导管140的流出端也可以配置为面向电加热器55的下游一侧,如图14 所示。〈其它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包括所述各个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10中,向空气通路52 内吸入室外空气0A,并对该空气进行冷却/除湿,但也可以是吸入室内空气RA,并对该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空调系统。还有,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用电加热器55作设置在空气通路52内并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但也可以采用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冷凝器或其它方式的加热部。应予说明,也可以组合上述第一到第七变形例中任意两个以上的例子构成空调系统10。还有,以上实施方式是本质上较佳之例,没有意图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产业实用性-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一种除湿系统很有用,该除湿系统对空气进行冷却而进行除湿,并向室内供给已除湿的空气。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系统,包括壳体(51)、载热体回路及冷却热交换器(61),该壳体(51) 形成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52),该载热体回路具有对规定的载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部(25),该载热体在该载热体回路内循环,该冷却热交换器(61)连接在该载热体回路Gl)中,设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2)中,所述除湿系统利用流经该冷却热交换器(61)的载热体对空气进行冷却而进行除湿,向室内供给已除湿的空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辅助热交换器(62),与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串联地连接在所述载热体回路Gl)中, 并且设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 中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下游一侧,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连接在规定的载热体循环的循环回路(60、130)中,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 中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上游一侧,以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与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 串联地连接在所述循环回路 (60,130)中,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 中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 的下游一侧;在所述载热体回路Gl)中进行第一动作,该第一动作即已在所述冷却部0 内被冷却的载热体依次流过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和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 再被送向冷却部 (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加热部(55),该加热部(5 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5 中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的下游一侧,对空气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具有流入部(71a)、流出部(71b)及中间流路部(61c),该流入部(71a)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1a)内,该流出部(71b)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上游一侧,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1b)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1c)从该流入部(71a)和该流出部(71b)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 具有流入部(7 )、流出部(72b)及中间流路部(62c),该流入部(72a)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 )内,该流出部(72b)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上游一侧,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2b)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2c)从该流入部(72a)和该流出部(72b)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 具有流入部(73a)、流出部(73b)及中间流路部(63c),该流入部(73a)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3a)内,该流出部(73b)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上游一侧,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3b)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3c)从该流入部(73a)和该流出部(7 )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具有流入部(7 )、流出部(74b)及中间流路部(6 ),该流入部(74a)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下游一侧,所述载热体流入该流入部(7 )内,该流出部(74b)位于所述空气通路(5 的上游一侧,所述载热体从该流出部(74b)流出,该中间流路部(64c)从该流入部(74a)和该流出部(74b)中的一方形成到另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热体回路Gl)构成为切换进行所述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该第二动作即已在所述冷却部0 内被冷却的载热体依次流过所述辅助热交换器(6 和所述冷却热交换器 (61)再被送向冷却部(25) 0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分支流路(66),使在所述循环回路(60、130)内循环的载热体分流,并使已分流出的载热体与循环回路(60、130)合流,辅助冷却部(95),对流经所述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进行冷却,以及分流量调节机构(97),对流经所述分支流路(66)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机构(35 37、65),该流量调节机构(35 37、65)用来分别对流经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 的载热体的流量和流经所述第二空气热交换器 (64)的载热体的流量进行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排气流路(59),用来将所述室内的空气排向室外,以及显热热交换器(68),使流经所述循环回路(60、130)的载热体与流经排气流路(59)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旁路流路(140),使所述空气通路(5 内所述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 的上游一侧的空气旁路到所述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下游一侧,以及旁路量调节机构(141),对流经所述旁路流路(140)的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系统。该除湿系统包括辅助热交换器(62)、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及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该辅助热交换器(62)与冷却热交换器(61)串联地连接在载热体回路(41)中,并且设置在空气通路(52)中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下游一侧,该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连接在循环回路(60、130)中,配置在空气通路(52)中冷却热交换器(61)的上游一侧,该第二空气热交换器(64)与第一空气热交换器(63)串联地连接在所述循环回路(60、130)中,配置在空气通路(52)中辅助热交换器(62)的下游一侧。在载热体回路(41)中进行第一动作,该第一动作即已在冷却部(25)内被冷却的载热体依次流过冷却热交换器(61)和辅助热交换器(62)再被送向冷却部(25)。
文档编号F24F3/14GK102362125SQ20108001405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日
发明者内田秀树, 冈本康令, 石田耕一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