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

文档序号:460181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属于冶金炉外精炼耐材砌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炼钢生产中,RH (真空脱气)用真空槽使用耐火材料为镁铬质耐火材料,由于铬矿较为稀有,所以镁铬质耐火材料价格昂贵。在真空槽底部有一对浸渍管,分别为上升管和下降管,其寿命约70炉左右,因而需要频繁更换。而浸渍管和槽底连接要求精度很高,钢体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内部砖与砖之间缝隙小于0. 5mm,在每次浸渍管下线修补时需要把下线浸渍管切割下来,并且将最上层两环环流管砖拆下;由于这两环环流管砖是槽底的工作衬砖,在东西两侧有下部槽壁的工作衬砖压在环流管砖上方,所以要想更换环流管砖,就必须把环流管正上方的所有工作层镁铬砖全部换掉(如图1所示)。所以这就造成本来不该换掉的工作层镁铬砖提前下线,下部槽工作衬砖正常寿命是浸渍管的广3倍,造成了额外的损耗,而且造成修补砌筑的时间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减少镁铬砖的非正常下线数量,降低了砌筑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快速修补更换浸渍管,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真空槽在砌筑过程中,耐火砖采用错缝方式砌筑;更换浸渍管时,不需要将环流管砖正上方的所有工作层镁铬砖全部拆除,仅将环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的工作层镁铬砖挖去一部分,挖去部分的大小以能够将浸渍管取出即可;更换浸渍管后,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挖去的工作层镁铬砖进行修砌复原。所说的将环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的工作层镁铬砖挖去一部分,挖去一部分的形状为类似三角形,环流管砖为类似三角形的底边。更换浸渍管时,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的工作层镁铬砖采用金字塔型挖修的方式, 使上层工作层挖修的砖数逐渐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镁铬砖的非正常下线数量,不仅降低了砌筑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达到了快速修补更换浸渍管的目的。由于真空槽在砌筑过程中,耐火砖采用错缝方式砌筑,使得挖去一部分耐火砖得以实现。为防止在挖修过程中耐火砖出现坍塌,利用支撑胎具进行支撑。采用本发明,应该合理控制真空槽使用过程中钢渣的喷溅,优化真空槽下线前槽壁和槽底冷钢去除工艺;在真空槽正常使用期间通过调节真空度等手段防止钢渣飞溅至槽壁,此外需要真空槽下线前合理的顶枪枪位及吹氧量,确保槽壁和槽底冷钢清理干净,避免局部挖修时因槽内钢渣或者冷钢连带拆掉非计划挖修的槽砖。
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三角区挖修方法,即利用上下层砖采用错缝砌筑的方式,采取类似金字塔型的挖修方式,使上层工作层挖修的砖数逐渐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镁铬砖的非正常下线数量,节约了镁铬砖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砌筑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达到了快速修补更换浸渍管的目的。


图1是真空槽下部槽浸渍管耐材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需要挖掉耐火砖示意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挖掉耐火砖示意图中工作层1、环流管砖2、浸渍管3、需要挖掉的耐火砖4、类似三角形区域5。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实施例中,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①错缝式砌筑在真空槽砌筑过程中,耐火砖采用错缝砌筑方式,不仅可以增加真空槽工作层耐火材料的牢固性和抗侵蚀能力,而且可以为更换浸渍管时采用挖修的方式节约耐火材料奠定结构基础;
②金字塔式挖修待浸渍管达到使用寿命后,将真空槽下线更换浸渍管;若不采用金字塔式挖修,则需要将自槽底与浸渍管相切和相关部分的槽砖至下部槽顶端的槽砖均拆掉,更换成新的槽砖(如图3所示),可见不仅浪费大量未达寿命的槽砖,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延长了耐材维修周期;本实施例采用金字塔式挖修,即利用上下层砖采用错缝砌筑的方式,采取类似金字塔型的挖修方式(如图3所示),利用支撑胎支撑,使上层工作层挖修的砖数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镁铬砖的非正常下线数量,降低了砌筑成本,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到了快速修补更换浸渍管的目的。实施例经济效益 (一)耐材成本降低 镁铬砖价格7350元/吨。改进前挖修(上升管或下降管一侧)需要换掉下部槽工作衬耐火砖数量14 块X 20层=280块,两侧挖修需要挖修280X2侧=560块。单块砖重8.:3kg。改进后挖修需要换掉下部槽工作衬耐火砖数量约60块X2侧=120块。RH按每月350炉计算,每套浸渍管寿命70炉计算,每月下线浸渍管=350/70=5套。全年可节约成本(560块/套一 120块/套)X8. 3kg/块X7. 35元/KgX5套/ 月X12月/年=161万元/年。(二)工时费用降低
采用金字塔式挖修,可以节约人工成本5人·天/套,工时费用为100元/人·天八全年可节约工时费用5人·天/套XlOO元/人·天/X5套/月X 12月/年=3 万元/年。(三)合计效益161万元/年+3万元/年=164万元/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其特征是真空槽在砌筑过程中,耐火砖采用错缝方式砌筑;更换浸渍管时,不需要将环流管砖正上方的所有工作层镁铬砖全部拆除,仅将环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的工作层镁铬砖挖去一部分,挖去部分的大小以能够将浸渍管取出即可;更换浸渍管后,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挖去的工作层镁铬砖进行修砌复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所说的将环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的工作层镁铬砖挖去一部分,挖去一部分的形状为类似三角形,环流管砖为类似三角形的底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换浸渍管时,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的工作层镁铬砖采用金字塔型挖修的方式,使上层工作层挖修的砖数逐渐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镁铬砖的非正常下线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防止在挖修过程中耐火砖出现坍塌,利用支撑胎具进行支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降低耐材消耗的RH精炼炉砌筑方法,属于冶金炉外精炼耐材砌筑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真空槽在砌筑过程中,耐火砖采用错缝方式砌筑;更换浸渍管时,不需要将环流管砖正上方的所有工作层镁铬砖全部拆除,仅将环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的工作层镁铬砖挖去一部分,挖去部分的大小以能够将浸渍管取出即可;更换浸渍管后,将环流管砖以及正上方挖去的工作层镁铬砖进行修砌复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三角区挖修方法,即利用上下层砖采用错缝砌筑的方式,采取类似金字塔型的挖修方式,使上层工作层挖修的砖数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镁铬砖的非正常下线数量,节约了镁铬砖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砌筑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达到了快速修补更换浸渍管的目的。
文档编号F27D1/00GK102297594SQ20111020218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么洪勇, 刘少芹, 刘广涛, 刘曙光, 卢彬, 周晓红, 崔宝民, 席晓利, 张大勇, 张彩东, 李军明, 杨晓江, 王峰, 王广忠, 耿立唐, 苗保利, 韩志彦, 马慧竹 申请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