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

文档序号:4604955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物气候控制,属于采暖通风和建筑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地下车库内部空间的气候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地面停车位紧张,楼房下面建大型地下车库解决停车已非常普遍;另外,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地下人防工程,在和平时期这些地下人防工程多数也当成地下车库使用。在我国许多地区,已建成的地下车库高温季节存在通风差和严重潮湿的问题,夏季地下车库潮湿的主要原因,库内自然通风差、温度低,而地面以上气温高、空气含湿量大,当高温高湿的空气进入地下车库后,遇冷结露。现有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在地下车库内设机械通风或除湿机,此举消耗电能较高, 不符合节能的要求,且除湿效果也不理想;为了省电,多数地下车库的机械通风或除湿机很少开,不仅造成地下车库内的空气污染,且车库内地面结露非常严重,因地面湿滑造成车辆刹不住车和行人摔伤的事件屡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通过沿地下车库外墙设若干个下沉式通风采光井,加强车库内自然通风,将高温季节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转移到地下车库内,逐步提高车库内温度,车库正常运行后,高温季节具有通风除湿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沿地下车库外墙设若干个通风口和若干个下沉式通风采光井,在车库顶板上设若干个预留洞;
B、将高温季节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分别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本体内(外) 及周边的土壤中。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还包括在车库顶板预留洞处设若干个直通建(构)筑物顶端的竖向排气道;所述地下车库的地面上与通风采光井相对应处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伸向地下车库的集水井中;所述通风采光井下端通过一倾斜面与所述底板相接,通风采光井内壁贴有反光膜;所述通风口内侧上方安装有防火卷帘,防火卷帘下方地面处设有封闭凹槽,外侧下方地面上设人防地下车库平战转换时用于构件封堵的混凝土凹槽;所述排气道下部末端设防火阀。所述B2步骤中控制过程包括
B21、设定所述地下车库内、外环路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为摄氏32度; B22、所述车库内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所述车库外环路中散热降温;
B23、所述车库外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第二室外环路散热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一方面沿地下车库外墙的适当位置设若干个大型通风口和下沉式通风通风采光井,在一层楼板(或夹层楼板或车库顶板)上留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温季节为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通过冷却循环水管、分集水器及地暖管,将上述热量首先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通过地面直接向车库内散热,并将上述热量的多余部分转移储存到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紧贴外墙的回填土和车库基础底板本体及以下混凝土垫层中,通过加热车库本体后间接向车库内散热;经过直接和间接对车库不断加热,使地下车库内的温度略高或等于地面气温;采取上述两方面的措施,在风压和热压的共同作用下,不仅能实现高温季节地下车库的通风除湿,其他季节地下车库的无动力通风也基本可以实现。


图1通风采光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源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3为车库外环路管道穿防水套管示意图1中:100、通风采光井;101、井壁;102、倾斜面;103、反光膜;104、隔栅;105、- 2米处钢筋混凝土保护盖板;106、室外地平面;
300、地下车库;301地下车库外墙;302、地下车库顶板;303、通风口 ;304、卷帘轴; 305、防火卷帘;306、排水沟;307、地面;308、塔楼;309、构建封堵混凝土凹槽;310、防火卷帘封闭凹槽;311、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的地暖管;312、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的地暖管;313、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中地暖管;314、排气道;
图2中1、室内环路;2、制冷剂环路;3、室外环路;31、车库外环路;32、车库内环路; 33、其他方式环路;34、水平地埋管或垂直地埋管环路;4、板式换热器;5、蒸发器;6、节流机构;7、冷凝器;8、制冷压缩机;9、用户;10、循环水泵;V1-V16、阀门;T、温度传感器;Tl、温度测控点;
图3中105、- 2米处钢筋混凝土保护盖板;306、排水沟;311、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的地暖管;312、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的地暖管;313、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中地暖管;315、预埋穿墙防水套管;316、末端集水器;317、末端分水器;318、预埋穿底板防水套管;319、循环水回水管;320、循环水供水管;321、连接墙外末端分水器的循环水供水管出口 ;322、连接墙外末端集水器的循环水回水管入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本发明沿车库周边设若干个大型通风口和下沉式通风采光井,无论地面上风向如何, 不同位置的通风口,都在不同的正压或负压区间,在正负压的共同作用下,地面上的空气进入车库内流动,在形成自然通风的同时,也缩小了库内空气与地面以上空气的温差,也可在一层楼板(或夹层楼板或车库顶板)上留洞,把车库地面以上建筑物中按常规设计的排气道延伸到地下车库内,或者根据需要新设计几个直通楼顶的竖向风道。另外,本发明充分利用高温季节为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通过冷却循环水管、分集水器及地暖管,将上述热量分别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和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大地中,使地下车库内的温度略高或等于地面气温。南方地区认为必要时,可在制冷设备间增设一组循环水旁路,在确保制冷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直接从冷凝器前端取热,使进入车库内环路的供水温度控制在摄氏37-45度之间,同时确保内环路回水温度(指进入冷凝器)的上限值不超过摄氏32度。这样,本发明通过地面直接向车库内散热,逐步提高车库内温度,当车库内的温度接近或高于地面温度, 结露就很难发生,加上自然通风的作用,地下车库通风除湿的问题就解决了。需要说明的是车库顶板留洞设竖向排气道,只能算作辅助手段,是为了实现并加强有组织热压通风而设,因为车库内的温度高于地面气温后,即使不设专门的竖向排气道, 热气流也会通过楼梯间、管道井等无组织地向高处流动。本发明将高温季节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分别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本体内(外)及周边的土壤中具体方法如下
Bi、在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中、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地暖管;其中,连接地下车库内地面下末端分集水器的竖向管道,在地面混凝土浇灌前应完成试压、固定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连接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回填土中末端分集水器的管道,伴随逐层回填土施工的间歇,及时穿过外墙预留防水套管进入车库内,并同时完成试压、固定、防水封堵等全部施工;连接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混凝土垫层中末端分集水器的管道,在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前已完成热熔连接和试压,穿过防水套管延伸至车库内的设计地面标高以上并可靠固定;本步骤还包括,完成各级管道、温度传感器、切换阀门、电气控制线路等与制冷剂环路的连接调试,而且上述所有技术手段均可以伴随必然要发生的建筑施工和暖通施工实施完成。B2、将地源热泵系统从室内用户环路采集的热,通过冷却循环水转移储存到上述地暖管中,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室内用户环路、制冷剂环路、第一室外环路和第二室外环路,所述第一室外环路又称特殊室外环路,其主要起直接散热和间接散热作用,第二室外环路又称普通的室外环路,其散热储热方式为常规;所述特殊的室外环路包括车库内环路和车库外环路,所述车库内环路包括设置在地下车库内地面下的地暖管、分集水器及与之匹配地面上的各级连接管道;所述车库外环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中地暖管、分集水器及与之匹配车库内的各级连接管道,另一部分是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的地暖管、分集水器及与之匹配车库内的各级连接管道;所述普通的室外环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标准的室外环路,即水平或垂直地埋管环路,另一部分是通过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的冷却塔或江河湖海等自然水源环路。本步骤中控制过程如下
B21、设定所述地下车库内、外环路回水温度(指进入冷凝器)的上限值均为摄氏32度; B22、所述车库内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所述车库外环路中散热降温;
B23、所述车库外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达到32度时,将循环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普通室外环路散热降温;
上述切换过程,根据提前设定的温度控制上限,同时打开待切入系统的供回水阀门,然后再缓慢关闭待切断系统的供回水阀门,以保持整个系统在切换过程中平稳运行。
下面对通风采光井、排气道结构、以及本发明中具有特殊室外环路的地源热泵系统予以详细介绍。(一)通风采光井的结构
如图1,参考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沿地下车库外墙成对留设能形成空气对流的通风口 303和通风采光井100,除此之外,在地下车库车行主通道两端分别延伸至车库外墙的部位、在正对汽车出入地下车库上下层斜坡道对应的外墙面、在不影响地面交通塔楼下方的适当位置、在有利于地下车库对流通风且不影响地面交通的其它位置,都可以设置通风口 303和通风采光井100 ;总之,要把地下车库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无论地面风向如何,迎风面为正压,背风面为负压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正负压的作用下,会使地面上的气流在地下车库的空间内流动起来,使地面的空气与地下车库内的空气产生最大限度的交流。如图1 所示,本实施例在每座塔楼朝车库外的一侧设若干对(具体可根据车库的面积和形状来定) 直通地下车库底板的下沉式通风采光井100,通风采光井100的位置应避开塔楼308室外单元入口,通风采光井100出地面部分全开敞,设不锈钢隔栅104防人员坠落。通风口 303开在与下沉通风采光井100对应位置地下车库的侧壁上,约有15-20平方米,下沉通风采光井内井壁101的内壁表面全部采用凹凸不平的反光材料,本实施例贴反光膜103,这样,通风采光井在解决通风的同时,白天也起到采光的作用。通风口 303的上方设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防火卷帘305,卷帘轴304固定在车库外墙内壁上,与防火卷帘305垂直地面处设一封闭凹槽310,当火灾发生时,防火卷帘与消防集中控制中心实现联动,防火卷帘迅速落下以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为保证车库内的通风效果,通常情况下防火卷帘宜四季敞开,考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温度差别大,有冰冻地区,在冰冻季节则根据保温要求,采取防火卷帘305全关或只关闭到某一程度。人防地下车库通风口 303外侧车库地面307上,设构建封堵混凝土凹槽309,其槽深和槽宽要略大于封堵构件的插入部分,槽的总长可大于洞口总长10-20公分,地面混凝土施工时完成,封堵用预制构件按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必须要满足通风采光井用砂土回填的受力要求,且应在工程竣工前预制完成,以满足平战转换期间的迅速封堵。通风采光井100应与车库本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下部与车库基础底板斜交,即通风采光井下端通过一倾斜面102与地下车库底板相接,不仅省料且方便外防水施工,结构施工完成后,井内垂壁及斜壁的表面均粘贴反光膜103,斜壁部分可进一步处理成微半圆状,反光折射角度大且均勻,白天能代替地下车库一定范围内的照明。为了防止雨水从通风采光井流入地下车库在地面上形成积水,本发明在地下车库地面307上与通风采光井相对应处设有环形排水沟306,所述排水沟306伸向地下车库300的集水井中。(二)排气道结构
为增强热压通风的效果,本发明在车库顶板上留设直通建(构)筑物顶端的竖向排气道。排气道314的位置选择,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原有的排气道延伸至地下车库内,必要时也可以根据通风除湿的要求新设直通楼顶的排气道,排气道的下方设摄氏280度可自动关闭的防火阀,是为了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顶板留洞应在结构施工时预留,排气道则可以在其它场地分段预制,现场组合安装完成。(三)具有特殊室外环路的地源热泵系统
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室内环路1,制冷剂环路2,室外环路3,所述室内环路1连制冷剂环路2,所述制冷剂环路2连室外环路3,室外环路3包括特殊室外环路及普通室外环路,所述特殊室外环路包括车库内环路32、车库外环路31,所述普通的室外环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标准的室外环路,即水平或垂直地埋管环路34,另一部分是通过板式换热器4相连接的冷却塔或江河湖海等自然水源环路33。其中,车库内环路32包括设置在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地暖管311,车库外环路31包括设置在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回填土中的地暖管313以及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的地暖管312。传统的地源热泵系统通过中间传热介质在标准的室外环路34中储热或取热,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热交换;本发明地源热泵系统主要以建筑物(地下车库)为研究对象, 通过地源热泵系统主要实现系统与地下车库本体的传热与散热,其次也可以兼顾系统与车库本体和地库周围土壤中的储热或取热。高温季节水源热泵设备运行期间,在满足冷凝热向车库内环路32转移储存的之前或之后,应根据所设定进入冷凝器7冷却循环水的温度上限,通过与温度传感器T联动的电磁阀或电动阀,将循环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自动切换到通向车库外环路31的循环水管道中;当大量摄氏37度的冷却循环水转移储存于车库外环路31,除了能间接使地下车库外墙和基础底板升温外,还为冬季供暖储存了较为可观的热能。车库外环路31中的循环水的出水温度大于所设定进入冷凝器7冷却循环水的温度上限时,通过与温度传感器T联动的电磁阀或电动阀,将循环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迅速切换到普通的室外环路散热降温。南方地区,冷负荷大,热负荷小,在满足车库内、外环路散热储热而多余的热,适合切换至冷却塔或江河湖海散热降温;北方地区,热负荷大,冷负荷小,冷却循环水中多余的热切换到水平或垂直地暖管散热降温较为适宜;因为本方法的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解决高温季节地下车库的通风除湿,如采用地埋管储存散热降温造价高,北方地区在保证高温季节地下车库通风除湿的前提条件下,车库外环路31多余的热也可以采用切换至冷却塔或江河湖海散热降温;冬季供暖则以城市集中提供的热源为主,通过地源热泵机组从车库外环路31 回收一部分热,作为冬季供暖的热源补充。夏季制冷具体运行流程地源热泵机组中阀门V5、阀门V6、阀门V7、阀门V8、阀门 V9、阀门VlO开启,阀门VI、阀门V2、阀门V3、阀门V4关闭;蒸发器5出来的冷冻水直接送入用户9给地面上建筑物降温,而循环水在冷凝器7中吸取冷凝热,被加热的循环水首先流入车库内环路32降温,当车库内环路32的温度传感器超过摄氏32度上限时,阀门Vll和阀门V12开启,阀门V9和阀门VlO关闭,循环水注入车库外环路31降温,车库外环路31运行期间,如车库内环路32中的温控点Tl达到设定的温度下限,则通过传感器重新开启阀门 V9和阀门V10,关闭阀门Vll和V12 ;同理,车库外环路31和车库内环路32在达到温度饱和前可反复切换,真正饱和后再开启阀门V13和阀门V14或阀门V15和阀门V16,关闭阀门 Vll和阀门V12,切换步骤与逻辑关系与前面叙述相同。冬天制热具体运行流程地源热泵机组中阀门VI、阀门V2、阀门V3、阀门V4、阀门 Vl 1、阀门V12开启、阀门V5、阀门V6、阀门V7、阀门V8关闭,车库外环路31中的循环水携带低品位的热进入蒸发器5中,通过热泵系统中的冷凝器将提取的热量送入用户9,给地面上建筑物供热,同时平衡车库外环路31中夏季制冷时储存的热;从车库外环路31中提取的热不宜多于储存的热,车库内环路32中夏季储存的热则尽量不要回收,热负荷不足部分,有垂直地埋管的可开启阀门V13和阀门V14,关闭阀门Vll和阀门V12 ;有自然水源的可开启阀门V15和阀门V16,通过板式换热器也能为地源热泵提供一定的热量,切换步骤与逻辑关系与前面叙述相同,一般情况下,北方地区热负荷的缺口,通过市政集中供热解决的较为普遍。本发明利用高温季节制冷设备按常规运行产生的冷凝热,通过冷却循环水的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各级分集水器、末端的分集水器和地埋散热管,首先转移储存到车库内环路 32,车库内环路32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一般情况下在接受制冷设备排出大量摄氏 37度的冷却循环水后,会使车库地面和车库内的温度逐渐提高到与地面气温相同或略高于地面气温。只要制冷设备正常运行,车库内环路32就是稳定的散热器,只要车库内排气道的进口温度高于楼顶的出口温度,在温差和高差的双重作用下,排气道的烟囱效应将逐步显现,具有良好的热压通风效果。车库内环路32的末端分集水器宜设在地面以下,连接分集水器出地面的立管,应布置在不影响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且便于施工操作处,车库内回填土完成后,一般要在夯填土上设6公分厚混凝土垫层,地埋分集水器与地埋散热管均采用同材质可热熔连接的化学管材,散热管敷设前,散热管与分集水器的热熔连接已完成并试压合格,混凝土强度达 30%就可以在垫层上放线布散热管并固定,地暖散热管的管径和铺设间距应根据计算确定, 浇灌地面混凝土前散热管和末端分集水器的试压、保压以及施工期间对管道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可严格按照普通地暖管施工的要求操作。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回填土中的地暖管敷设,在开挖完成面底部回填10公分厚的过筛砂土,并平整夯实;根据地下车库的大小和实际需要,地暖管的布置方式可采用串联、并联或整体并联加局部串联,平行铺设的散热管每间隔两米宜采用木板条和线绳绑扎固定,砂土回填前应再次进行压力试验并且把分集水管临时固定到回填标高以上,并在回填标高接近外墙预留穿墙钢套管的标高时,及时将分集水管穿进地下车库内,同时做好防水套管与化学管材之间的防水封堵;地面标高负两米以下,宜全部采用中粗砂回填, 25公分为一层,每层回填完边浇水边用平板振动器水平拖行,在水花四溅中即可达到振捣密实的质量要求;如负两米以下到开挖完成面的高度超过90公分,水平地暖管就可以分层设,原则上层与层之间的中心距,不宜小于80公分;所有管道施工完成后,再按规范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在负2米处加盖4-6公分厚的钢筋混凝土盖板,以确保地埋管不损坏。基础底板下混凝土垫层内的地暖管敷设,与车库内地面下的地暖管做法基本相同,因多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0公分,末端分集水器与地暖散热管若发生交叉,分集水器的局部可能会低于垫层底标高,具体施工时要尽量减少对原状土的扰动范围;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下混凝土垫层内地暖管的总面积与车库内地面下布设的地暖管面积基本相等、形状相似,末端分水器317、集水器316及散热管的平面位置可与车库内地面下布设的对应, 高出车库地面的分集水管及配套的防水套管注意避开墙、柱、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并且与车库内地面下分集水器的出地面立管留出必要的安装距离;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必须按照相应规范对与地埋分集水器热熔为一体的所有出地面的管道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后采取可靠措施固定预埋穿底板防水套管318,确保所有化学管材节点不损坏。连接混凝土垫层中末端分集水器的循环水回水管319、循环水供水管320,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已穿过防水套管316接入车库内的设计地面标高以上,同时穿过的还包括温度测控点Tl的连接线、排气管等;车库外回填土中连接末端分集水器的循环水供水管、回水管、温度测控点Tl的连接线、排气管等,则采取地下车库外墙预埋穿墙防水套管 315,在回填土施工期间,将供回水管道及其它管、线等分别通过连接墙外末端分水器的循环水供水管出口 321、连接墙外末端集水器的循环水回水管入口 322穿入地下车库内。经过上述施工过程,车库内、外环路的分集水化学管道已全部进入地下车库内的空间里,并完成了车库内与金属管道接头连接件的安装,后续的施工活动可完全按照常规操作,不再赘言。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沿地下车库外墙设若干个通风口和若干个下沉式通风采光井,在车库顶板上设若干个预留洞;B、将高温季节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分别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本体内(外) 及周边的土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A步骤中还包括在车库顶板预留洞处设若干个直通建(构)筑物顶端的竖向排气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车库的地面上与通风采光井相对应处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伸向地下车库的集水井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采光井下端通过一倾斜面与所述底板相接,通风采光井内壁贴有反光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内侧上方安装有防火卷帘,防火卷帘下方地面处设有封闭凹槽,外侧下方地面上设人防地下车库平战转换时用于构件封堵的混凝土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下部末端设防火阀。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所述B步骤中包括Bi、在地下车库内的地面下、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中、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地暖管;B2、通过地源热泵系统的冷却循环水将热转移储存到上述地暖管中,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室外环路及第二室外环路,所述第一室外环路包括车库内环路和车库外环路, 所述车库内环路包括设置在地下车库内地面下的地暖管、分集水器及与之匹配的各级连接管道,所述车库外环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的回填土中地暖管、分集水器及与之匹配车库内的各级连接管道,另一部分是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垫层中布设的地暖管、分集水器及与之匹配车库内的各级连接管道;所述第二室外环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标准的室外环路,即水平或垂直地埋管环路,另一部分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制冷剂环路相连接的冷却塔或江河湖海等自然水源环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所述Bl步骤中连接地下车库外周边-2米以下回填土中末端分集水器的管道,伴随逐层回填土施工的间歇,及时穿过外墙预留防水套管进入车库内,并同时完成试压、固定、防水封堵等全部施工;连接地下车库基础底板以下混凝土垫层中末端分集水器的管道,在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前已完成热熔连接和试压,穿过防水套管延伸至车库内的设计地面标高以上并完成临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所述B2步骤中控制过程包括B21、设定所述地下车库内、外环路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为摄氏32度;B22、所述车库内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所述车库外环路中散热降温;B23、所述车库外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第二室外环路散热降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所述B2步骤中控制过程包括B21、设定所述地下车库内、外环路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为摄氏32度; B22、所述车库内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所述车库外环路中散热降温;B23、所述车库外环路的回水末端温度传感器的上限值达到32度时,将循环供、回水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切换到第二室外环路散热降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地下车库通风除湿方法,一方面在地下车库外墙和车库顶板的适当位置分设若干个下沉式采光通风口和竖向排气道,另一方面利用高温季节建筑物集中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通过冷却循环系统将上述热量分别转移储存到地下车库本体内、外及周边的土壤中,使地下车库本体和地下车库内的温度升高;在风压和热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地下车库的通风除湿。
文档编号F24F12/00GK102494383SQ20111042964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一新 申请人: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