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平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31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平面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外壳的电磁平面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的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气烹饪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电磁炉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底中产生交变的电流(锅流),锅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达到加热和烹饪食物的目的。由于电磁炉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 因此安全、卫生、加热迅速、操作简便、适应性广。一般的电磁炉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本体上的外壳,该本体一般包括炉盘、加热件、 控制电路板及散热装置,炉盘设于外壳上,加热件、控制电路板及散热装置置于外壳内部, 由于电磁炉在工作过程中,外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等电子元件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在外壳的侧部设置通风结构以配合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如图4所示,现有电磁炉通风结构一般呈垂直栅栏状,其主要是在其外壳1侧面冲孔,所冲得的数个通风孔10形成通风结构, 通过通风孔10进行通风散热等。然而,由于通风孔10孔径设置较大且通风孔之间的外壁呈垂直状,工作时,溢出来的水容易顺着通孔之间的外壁向下流动,并通过通孔流入外壳内部,从而导致漏电短路,另外通风孔较大也容易使虫子进入而损坏本体内部的电路结构,且该数个通风孔还暴露了本体内部的电路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平面炉,具有防水防潮等功能,外形小巧, 美观大方,且携带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平面炉,其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外壳,该外壳包括上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及设于上下端面之间并依次连接的数个侧面,一侧面上设有与上端面连接的上支撑面及与下端面连接的下支撑面,下支撑面远离下端面的端部向外壳内弯折并延伸而形成导引面,并使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形成开口,该导引面相对于下支撑面向上倾斜设置,且该导引面上设有第一通风孔,其与外壳内部及开口相通。所述导引面自由端与上支撑面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通风孔,其与外壳内部、第一通风孔及开口相通。所述外壳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外壳内部相通的数个第三通风孔,其与第一通风孔及第二通风孔形成一通风系统。所述外壳下端面上还设有数个支撑件。所述本体包括一炉盘,其设于外壳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壳上与设有导引面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0011]所述上端面与下端面平行,该上支撑面与上端面垂直,该下支撑面与下端面垂直。所述导引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135°。所述导引面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外壳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平面炉,采用向内弯折形成的向上倾斜的导引面,并分别通过导引面上的第一通风孔及导引面与上支撑面之间形成的第二通风孔进行通风,在通风的同时还可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且该电磁平面炉外形小巧,美观大方,携带方便。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平面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电磁平面炉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的电磁平面炉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电磁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如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平面炉,其包括本体2、及设于本体2上的外壳4,该外壳4包括上端面(未图示)、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42、及设于上下端面之间并依次连接的数个侧面44,一侧面44上设有与上端面连接的上支撑面442及与下端面42连接的下支撑面444,下支撑面444远离下端面42的端部向外壳4内弯折并延伸而形成导引面446,并使上支撑面442与下支撑面444之间形成开口 46,该导引面446相对于下支撑面 444向上倾斜设置,且该导引面446上设有第一通风孔48,其与外壳4内部及开口 46相通。 该本体2可采用现有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446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外壳 4侧面44连接,该导引面446的相对两侧可焊接于对应的侧面上,所述导引面446与下支撑面444之间的夹角为135° ;所述上端面与下端面42平行,该下端面42还可平行于水平面,该上支撑面442与上端面垂直,该下支撑面444与下端面42垂直。所述导引面446自由端与上支撑面442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通风孔50,其与外壳 4内部、第一通风孔48及开口 46相通;该外壳4的下端面42上设有与外壳4内部相通的数个第三通风孔422,其与第一通风孔48及第二通风孔50形成一通风系统。通过本体2内设置的散热装置例如风机等,使冷却的风沿着第三通风孔422与第二通风孔50及第一通风孔48形成的通风系统流动,带走电磁平面炉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达到冷却的目的,外壳4下端面42上还设有数个支撑件424以支撑该电磁平面炉,且利于第三通风孔422的通风。所述本体2包括一炉盘22,其设于外壳4的上端面上;所述外壳4上与设有导引面446的侧面44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M。工作时,将锅具或其它烹饪工具放置于炉盘22上,通过操作控制面板M使本体2工作,加热锅具内的液体煮沸溢出时,由于导引面446为向上倾斜设置,且第一通风孔48设置于导引面上,第二通风孔50设于导引面446 自由端与上支撑面442自由端,因此液体无法进行外壳2内,从而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平面炉,采用向内弯折形成的向上倾斜的导引面,并分别通过导引面上的第一通风孔及导引面与上支撑面之间形成的第二通风孔进行通风,在通风的同时还可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且该电磁平面炉外形小巧,美观大方,携带方便。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外壳,该外壳包括上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及设于上下端面之间并依次连接的数个侧面,一侧面上设有与上端面连接的上支撑面及与下端面连接的下支撑面,下支撑面远离下端面的端部向外壳内弯折并延伸而形成导引面,并使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形成开口,该导引面相对于下支撑面向上倾斜设置,且该导引面上设有第一通风孔,其与外壳内部及开口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自由端与上支撑面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通风孔,其与外壳内部、第一通风孔及开口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外壳内部相通的数个第三通风孔,其与第一通风孔及第二通风孔形成一通风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下端面上还设有数个支撑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炉盘,其设于外壳的上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与设有导引面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与下端面平行,该上支撑面与上端面垂直,该下支撑面与下端面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平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外壳侧面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平面炉,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上的外壳,该外壳包括上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下端面、及设于上下端面之间并依次连接的数个侧面,一侧面上设有与上端面连接的上支撑面及与下端面连接的下支撑面,下支撑面远离下端面的端部向外壳内弯折并延伸而形成导引面,并使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形成开口,该导引面相对于下支撑面向上倾斜设置,且该导引面上设有第一通风孔,其与外壳内部及开口相通。本实用新型在通风的同时还可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且该电磁平面炉外形小巧,美观大方,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F24C7/00GK202002165SQ2011200967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符建敏 申请人:东莞市科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