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98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特别涉及一种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背景技术
微波炉是人们常用的烹调用具,它采用磁控管产生微波,微波通过辐射管辐射入微波炉的烹调腔内,以此来加热烹调腔内的食物,由于微波炉的加热原理为采用微波穿透食物,使食物内部的分子剧烈运动,从而产生热量使食物从内到外逐步被加热,因此,微波炉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透彻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微波炉也有缺点,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微波泄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是从微波炉的透明玻璃观察窗口泄漏的微波更多,虽然,微波炉的透明玻璃观察窗口采用了屏蔽措施,在玻璃夹层中设置了金属网,金属网的网孔的大小经过精密计算,可以阻挡微波的穿透,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玻璃观察窗口处经常会溅上油污或者长期使用金属网发生变形,都会使金属网的网孔的大小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金属网对微波的阻挡,以致造成一定的微波泄漏。经常从观察窗口观察食物,不仅身体会受到辐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更大,由于眼睛对微波比较敏感,经常从观察窗口观察食物,有可能使人患上白内障等疾病。专利号为200810231466. 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辐射微波炉,其炉门上没有玻璃观察窗口,炉门和炉体均为金属屏蔽体,微波炉内的情形通过炉门内壁上摄像头摄录下来,然后通过信号线传送给炉门外壁上的显示器显示出来,为了防止摄像头及用于红外摄像的红外线发射管组发热,该无辐射微波炉的炉门内还设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出风口处安装有风机,风机可将外界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吸入散热通道中使摄像头及红外线发射管组降温,防止摄像头及红外线发射管组过热。该无辐射微波炉不仅有效防止了微波的泄露,而且可靠性强,但其还有不足之处由于其散热采用的是与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道,就不可避免地会将外界的油烟、灰尘及水蒸汽吸入散热通道中,长时间使用,油烟、灰尘及水蒸汽会堆积摄像头及红外线发射管组处,影响摄像头及红外线发射管组的正常工作。(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辐射能力强、可靠性好、维护方便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种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含有炉体和炉门,炉体和炉门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密闭的烹调腔,烹调腔用来放置需要加热的食物,烹调腔内壁安装有照明灯,炉体为金属屏蔽体,炉门也为金属屏蔽体,在炉体或炉门上开有与烹调腔连通的摄像孔,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安装有显示器,在炉体内壁或炉门内壁的摄像孔处安装有透明隔离玻璃,在炉体内或炉门内安装有摄像系统控制电路,摄像头和显示器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在炉体内或炉门内且位于摄像孔的后面设有与摄像孔连通的密闭的散热腔体,散热腔体内安装有风机。风机位于摄像头的后方,风机的正面朝向摄像头的后部,风机也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或者,风机位于摄像头的左方或右方或上方或下方,风机也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 在散热腔体内竖直安装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位于风机的四周,导流隔板与风机
和散热腔体的内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导流隔板为一个中间设有通孔的板,风机设置在通孔内。炉门四周与炉体之间通过一定个数相互匹配的凸凹结构连接,这样可防止微波从炉门和炉体之间的缝隙中泄露,透明隔离玻璃与摄像头之间还安装有防水防尘隔热镜片。摄像孔内还安装有由一定个数的红外线发射管组成的红外线发射管组,摄像头为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发射管组安装在摄像孔内的固定板上,摄像头嵌套在固定板的中部,红外线发射管组设置在摄像头的周围,固定板上还安装有光敏电阻;红外线发射管组和光敏电阻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或者,摄像头为含有红外线发射管组和光敏电阻的一体式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发射管组由一定个数的红外线发射管组成,红外线发射管组和光敏电阻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在摄像孔内,且位于摄像头的后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上设置有散热片,摄像头上安装有热敏电阻;半导体制冷器和热敏电阻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上安装有显示按键,炉门上设有开门检测开关;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显示器和风机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 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 R14与三极管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显示器和风机的正端连接,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按键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 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所述照明灯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41、三极管Q42、场效应管Q43,显示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 Q4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2 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4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43的漏极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按一下显示按键,可打开或关闭显示器。微波炉工作时,照明灯亮,摄像头摄制的食品图像为彩色图像,只有当照明灯烧坏且没有来及更换时,红外线摄像头摄制的食品图像为黑白图像。或者,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光线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线发射管组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显示器、红外线发射管组和风机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 显示器和风机的正端连接,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按键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 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 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 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所述照明灯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光线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敏电阻、555集成定时器ID3、继电器J21,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2I与阳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22与三极管T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1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继电器 J2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21的触点与红外线发射管组的正端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组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二组触点连接;所述摄像头为彩转黑感红外摄像机;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41、三极管Q42、场效应管Q43,显示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Q4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4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43的漏极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 或者,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 温度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光线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线发射管组连接,温度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器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显示器、风机、红外线发射管组、半导体制冷器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 其中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 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显示器和风机的正端连接,显示按键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 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所述照明灯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光线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敏电阻、555集成定时器ID3、继电器J21,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21与555集成定时器 ID3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22与三极管T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1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继电器J2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21的触点与红外线发射管组的正端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组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二组触点连接;温度检测控制模块含有热敏电阻、555集成定时器ID4、继电器J31,热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3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热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3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31 与555集成定时器ID4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4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32 与三极管T3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31的发射极、二极管D31的负极和继电器J3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31的触点与半导体制冷器的正端连接,半导体制冷器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三组触点连接;所述摄像头为彩转黑感红外摄像机。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上还安装有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还含有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51,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与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51的线圈连接,安装在炉体或炉门内的多媒体播放器的正端通过继电器J51的第一触点与显示器的正端连接, 多媒体播放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继电器J51的第二双掷触点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按一下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可切换显示炉内食品情形或多媒体播放器输出的节目,微波炉工作常态显示自动设置为食品图像显示状态。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41、三极管Q42、场效应管Q43,显示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Q4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4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43的漏极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51、三极管Q52、场效应管Q53,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Q5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3与三极管Q5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5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53的漏极与继电器J51的线圈连接;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和炉门均为金属屏蔽体,采用摄像头来拍摄烹调腔内的情况,采用液晶显示器将画面显示出来,这样不仅可防止微波泄漏,还可以观察被加热的食物。2.本实用新型的密闭的散热腔体内安装有风机,风机可将红外线发射管、摄像头发出的热量吹散到散热腔体壁上,使热量通过散热腔体壁发散到外界;由于风机在密闭的腔体内工作,这样可防止外界的灰尘、油烟以及水蒸汽堆积在红外线发射管和摄像头处,保证了红外线发射管、摄像头的可靠工作,即使长期使用,也不需对红外线发射管、摄像头进行清污,维护方便。3.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腔体内竖直安装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位于风机的四周,导流隔板有利于散热腔体内的空气快速流通,使散热更快。

图1为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的炉门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的炉门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的炉门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的炉门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为摄像头和红外线发射管组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的炉门面板结构示意图;[0033]图7为摄像系统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之一;图8为摄像系统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之二 ;图9为摄像系统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之三;图10为电源转换模块的原理图和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原理图部分一;图11为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原理图部分二 ;图12为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原理图部分三;图13为光线检测控制模块的原理图;图14为温度检测控制模块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7、图10、图11,图中,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含有炉体和炉门,炉体和炉门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密闭的烹调腔,烹调腔用来放置需要加热的食物, 烹调腔内壁安装有照明灯LD,炉体为金属屏蔽体,炉门也为金属屏蔽体,在炉门上开有与烹调腔连通的摄像孔沈,摄像孔沈内安装有摄像头3,在炉门外壁2安装有显示器7,在炉门内壁1的摄像孔沈处安装有透明隔离玻璃6,在炉门内安装有摄像系统控制电路,摄像头3 和显示器7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在炉门内且位于摄像孔3的后面设有与摄像孔沈连通的密闭的散热腔体40,散热腔体40内安装有风机12。风机12位于摄像头3的后方,风机12的正面朝向摄像头3的后部,风机12也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透明隔离玻璃6与摄像头3之间还安装有防水防尘隔热镜片5。在炉门外壁2上安装有显示按键SW1,炉门上设有开门检测开关KM ;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31、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31的输出端与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3、显示器7和风机12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Gl、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l 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 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Gl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Gl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Gl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 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 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3、显示器7和风机12 的正端连接,摄像头3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按键SWl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 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 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 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照明灯LD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KM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显示器7为液晶显示器;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含有三极管Q41、三极管Q42、场效应管Q43,显示按键SWl的一端与三极管Q4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43的栅极连接, 场效应管Q43的漏极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按一下显示按键SW1,可打开或关闭显示器 7。实施例二 参见图2、图5、图8、图10、图11、图13,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摄像孔26内还安装有由八个红外线发射管8组成的红外线发射管组25,摄像头3为彩转黑感红外摄像机;红外线发射管组25安装在摄像孔沈内的固定板4上,摄像头3嵌套在固定板4的中部,红外线发射管组25设置在摄像头3的周围,固定板4上还安装有光敏电阻RG ;红外线发射管组 25和光敏电阻RG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31、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 电源转换模块31的输出端与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光线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线发射管组25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3、显示器7、 红外线发射管组25和风机12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Gl、555集成定时器 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Gl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Gl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Gl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Tll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 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3、显示器7和风机12的正端连接,摄像头3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按键SWl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照明灯LD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KM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光线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敏电阻RG、555集成定时器ID3、继电器J21,光敏电阻RG和可变电阻RW2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敏电阻RG和可变电阻RW2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21与555集成定时器 ID3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22与三极管T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1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继电器J2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21的触点与红外线发射管组25的正端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组25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二组触点连接。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8、图10、图11、图13,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二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在散热腔体40内竖直安装有多块导流隔板41,导流隔板41位于风机12的四周,导流隔板41与风机12和散热腔体 40的内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炉门四周与炉体43之间通过一个相互匹配的凸凹结构42连接,这样可防止微波从炉门和炉体43之间的缝隙中泄露。摄像头3为含有红外线发射管组25和光敏电阻RG的一体式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发射管组25由8个红外线发射管组成,红外线发射管组25和光敏电阻RG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实施例四参见图4、图6、图9 图14,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三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其工作过程也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是导流隔板41为一个中间设有通孔的板,风机12设置在通孔内。在摄像孔沈内,且位于摄像头3的后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19,半导体制冷器19上设置有散热片20,摄像头3上安装有热敏电阻RW ;半导体制冷器19和热敏电阻RW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31、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 温度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31的输出端与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 温度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光线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线发射管组25连接,温度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器19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3、显示器7、风机12、红外线发射管组25、半导体制冷器19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Gl、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Gl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Gl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Gl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3、显示器7和风机12的正端连接,显示按键 Sffl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2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照明灯LD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KM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光线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敏电阻RG、555集成定时器ID3、继电器J21,光敏电阻RG和可变电阻RW2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敏电阻RG和可变电阻RW2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21与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22与三极管T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1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继电器J2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21的触点与红外线发射管组35的正端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组25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二组触点连接;温度检测控制模块含有热敏电阻RW、555集成定时器ID4、继电器J31,热敏电阻RW和可变电阻RW3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热敏电阻RW和可变电阻RW3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31与555集成定时器ID4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4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32与三极管T3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31的发射极、二极管D31的负极和继电器J3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31 的触点与半导体制冷器19的正端连接,半导体制冷器19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三组触点连接。在炉门外壁上还安装有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SW2 ;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还含有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4和继电器J51,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SW2与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4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4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51的线圈连接, 安装在炉门内的多媒体播放器的正端通过继电器J51的第一触点与显示器7的正端连接, 多媒体播放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摄像头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继电器J51的第二双掷触点与显示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按一下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SW2,可切换显示炉内情形或多媒体播放器输出的节目。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34含有三极管Q51、三极管Q52、场效应管Q53,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SW2的一端与三极管Q5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3与三极管Q5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5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53的漏极与继电器J51的线圈连接。 以上四个实施例均说明的是摄像头和显示器安装在炉门上时各功能部分的连接情况,摄像头和显示器也可安装在炉体的顶部或侧面,具体连接情况与安装在炉门上时相同,在这里不一一叙述。
权利要求1.一种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含有炉体和炉门,炉体和炉门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密闭的烹调腔,烹调腔用来放置需要加热的食物,烹调腔内壁安装有照明灯,炉体为金属屏蔽体,炉门也为金属屏蔽体,在炉体或炉门上开有与烹调腔连通的摄像孔,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安装有显示器,在炉体内壁或炉门内壁的摄像孔处安装有透明隔离玻璃,在炉体内或炉门内安装有摄像系统控制电路,摄像头和显示器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是在炉体内或炉门内且位于摄像孔的后面设有与摄像孔连通的密闭的散热腔体,散热腔体内安装有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所述风机位于摄像头的后方,风机的正面朝向摄像头的后部,风机也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所述风机位于摄像头的左方或右方或上方或下方,风机也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在所述散热腔体内竖直安装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位于风机的四周,导流隔板与风机和散热腔体的内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所述导流隔板为一个中间设有通孔的板,风机设置在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所述炉门四周与炉体之间通过一定个数相互匹配的凸凹结构连接,所述透明隔离玻璃与摄像头之间还安装有防水防尘隔热镜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所述摄像孔内还安装有由一定个数的红外线发射管组成的红外线发射管组,所述摄像头为红外线摄像头; 红外线发射管组安装在摄像孔内的固定板上,摄像头嵌套在固定板的中部,红外线发射管组设置在摄像头的周围,固定板上还安装有光敏电阻;红外线发射管组和光敏电阻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所述摄像头为含有红外线发射管组和光敏电阻的一体式红外线摄像头,红外线发射管组由一定个数的红外线发射管组成,红外线发射管组和光敏电阻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在摄像孔内,且位于摄像头的后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上设置有散热片,摄像头上安装有热敏电阻;半导体制冷器和热敏电阻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上安装有显示按键,炉门上设有开门检测开关;所述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显示器和风机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 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 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显示器和风机的正端连接,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按键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 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所述照明灯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41、三极管Q42、场效应管Q43,显示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Q4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4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43的漏极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上安装有显示按键,炉门上设有开门检测开关;所述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光线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线发射管组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显示器、红外线发射管组和风机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 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 R14与三极管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显示器和风机的正端连接,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按键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 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所述照明灯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光线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敏电阻、555 集成定时器ID3、继电器J21,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21与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22与三极管T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1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继电器J2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21的触点与红外线发射管组的正端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组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二组触点连接;所述摄像头为彩转黑感红外摄像机;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41、 三极管Q42、场效应管Q43,显示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Q4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43的栅极连接, 场效应管Q43的漏极与继电器J41的线圈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其特征是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上安装有显示按键,炉门上设有开门检测开关;所述摄像系统控制电路含有电源转换模块、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控制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线检测控制模块、运行检测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控制模块连接,光线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线发射管组连接,温度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器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显示器、风机、红外线发射管组、半导体制冷器连接;运行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电耦合器、555集成定时器ID2、继电器J11、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41,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与微波炉运行控制电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可变电阻RWll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ll与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2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Tl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ll的发射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继电器Jll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ll的第一组触点与摄像头、显示器和风机的正端连接,显示按键与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 J4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与电阻R13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555集成定时器 ID2的第三脚之间,电容C12和电阻R12串联后并接在继电器J41的常闭触点两端,继电器 Jll的第四组触点串接在所述照明灯的供电回落中,开门检测开关并接在继电器Jll的第四组触点的两端;光线检测控制模块含有光敏电阻、555集成定时器ID3、继电器J21,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光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2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21与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3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22与三极管T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1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继电器J2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21的触点与红外线发射管组的正端连接,红外线发射管组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二组触点连接;温度检测控制模块含有热敏电阻、555集成定时器ID4、 继电器J31,热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31串联后并接在电源和地之间,其中热敏电阻和可变电阻RW31的连接点通过电阻R31与555集成定时器ID4的第二脚和第六脚连接,555集成定时器ID4的第三脚通过电阻R32与三极管T3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31的发射极、二极管D31的负极和继电器J31的线圈连接,继电器J31的触点与半导体制冷器的正端连接,半导体制冷器的负端与继电器Jll的第三组触点连接;所述摄像头为彩转黑感红外摄像机; 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上还安装有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运行检测控制模块还含有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和继电器J51,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与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J51的线圈连接,安装在炉体或炉门内的多媒体播放器的正端通过继电器J51的第一触点与显示器的正端连接,多媒体播放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继电器J51的第二双掷触点与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41、三极管Q42、场效应管Q43,显示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Q4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与三极管Q4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4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43的漏极与继电器 J41的线圈连接;所述第二双稳态单键触发电路含有三极管Q51、三极管Q52、场效应管Q53, 食品/多媒体切换按键的一端与三极管Q5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3 与三极管Q5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2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5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53 的漏极与继电器J51的线圈连接;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含有炉体和炉门,炉体和炉门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密闭的烹调腔,炉体和炉门均为金属屏蔽体,在炉体或炉门上开有与烹调腔连通的摄像孔,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在炉体外壁或炉门外壁安装有显示器,在炉体内或炉门内安装有摄像系统控制电路,摄像头和显示器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在炉体内或炉门内且位于摄像孔的后面设有与摄像孔连通的密闭的散热腔体,散热腔体内安装有风机,风机位于摄像头的后方,风机的正面朝向摄像头的后部,风机也与摄像系统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辐射能力强、可靠性好、维护方便的内循环散热式无辐射微波炉。
文档编号F24C7/08GK201983308SQ2011201177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
发明者申家群 申请人:申家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