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039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属于多功能电暖炉炉身结构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功能电暖炉炉身大多为立方体结构,炉身周围的热量分布不均勻,而且立方体结构的棱边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炉身呈圆形,无棱角,使用时不容易碰伤,且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更均勻,散热效果好的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其是一种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以上的弧形网罩、三个以上的铝合金支柱、三组以上的发热体及三个以上的反射罩,所述弧开网罩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连接,所述反射罩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连接,所述发热体位于反射罩与弧形网罩之间。所述弧形网罩两侧设有折边,且整体呈圆弧型;在所述铝合金支柱上对称设有两个网罩安装槽,折边卡接在网罩安装槽中。在所述铝合金支柱上对称设有反射罩安装槽,所述反射罩的两侧设有连接边,连接边卡接在反射罩安装槽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其炉身呈圆形,无棱角,使用时不容易碰伤,且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更均勻,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生产时,安装及拆卸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多功能电暖炉上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弧网罩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支柱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多功能电暖炉上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好后所呈现的圆弧型结构。如图3至6所示,其是一种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本实用新型特点是包括三个以上的弧形网罩1、三个以上的铝合金支柱2、三组以上的发热体3及三个以上的反射罩4,所述弧开网罩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2连接,所述反射罩4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2连接,所述发热体3位于反射罩4与弧形网罩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弧形网罩1、四个铝合金支柱2、四组发热体3和四个反射罩4,它们组装后呈图1、2 所表现的圆弧形状;每组发热体3有三根发热管,反射罩4的断面呈“倒八字”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网罩1两侧设有折边11,且整体呈圆弧型;在所述铝合金支柱2上对称设有两个网罩安装槽21,折边11卡接在网罩安装槽21中,这种结构及形状的弧形网罩1与铝合金支柱2安装及拆卸非常方便。在所述铝合金支柱2上对称设有反射罩安装槽22,所述反射罩4的两侧设有连接边41,连接边41卡接在反射罩安装槽22中,这种结构及形状的反射罩4与铝合金支柱2安装及拆卸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以上的弧形网罩(1)、三个以上的铝合金支柱(2)、三组以上的发热体(3)及三个以上的反射罩(4),所述弧开网罩(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2)连接,所述反射罩(4)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2)连接,所述发热体(3)位于反射罩(4)与弧形网罩(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网罩(1) 两侧设有折边(11),且整体呈圆弧型;在所述铝合金支柱(2)上对称设有两个网罩安装槽 (21),折边(11)卡接在网罩安装槽(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铝合金支柱 (2)上对称设有反射罩安装槽(22),所述反射罩(4)的两侧设有连接边(41),连接边(41)卡接在反射罩安装槽(22)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暖炉用炉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以上的弧形网罩、三个以上的铝合金支柱、三组以上的发热体及三个以上的反射罩,所述弧开网罩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连接,所述反射罩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铝合金支柱连接,所述发热体位于反射罩与弧形网罩之间。优点为其炉身呈圆形,无棱角,使用时不容易碰伤,且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更均匀,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生产时,安装及拆卸方便。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2101313SQ20112016264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聂勇, 覃洋云, 陈炼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