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116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因燃气热水器使用时,通风不畅导致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或因燃气泄漏而中毒,以至发生死亡。现有的燃气热水器报警系统,功能单一,通常只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而不能自动切断进气并强力排除毒气;导致声光报警时人已中毒,无法自救,声光报警信号又很难使室外或远处的亲友知道而不能及时施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在有毒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进行声光报警并自动切断燃气阀门,开启风扇强力排气,使有毒气体浓度迅速降低,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可短信通知室外救援人员及时赶来施救,进一步降低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包括燃气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相连的进气管及进气管上的阀门, 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进气管上的阀门的阀杆与电机的轴相连,电机的电源线与报警控制单元的电机输出线相连,所述的报警控制单元的组成为可燃气体检测器输出的气体浓度信号送单片机,单片机输出的电机控制信号送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启动,单片机输出的声光报警信号送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单片机输出的风扇控制信号送继电器控制风扇的运转,单片机输出的短信报警信号送短信发送器进行短信报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可燃气体检测器检测出室内的一氧化碳或燃气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浓度送单片机,当其检测值达到设定值时,单片机即发出电机控制信号,通过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立即按预定的时间和角度运转,关闭进气阀门;同时单片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室内人员进行远离毒气、开窗等自救动作;单片机还发出风扇开启信号通过继电器启动风扇运转,将室内毒气强力排除,迅速降低室内毒气浓度;在进行以上自动操作的同时,单片机还发出短信报警信号控制短信发送器向亲友、110、120报警,使中毒的人能及时获得外部救治,进一步减轻室内人员受到的伤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室内毒气达到设定浓度时,本实用新型自动进行声光报警,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并启动风扇强力排气,迅速降低室内毒气浓度,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可短信通知室外救援人员及时赶来施救,进一步降低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包括燃气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相连的进气管及进气管上的阀门。进气管上的阀门的阀杆与电机1的轴相连,电机的电源线与报警控制单元的电机输出线相连,所述的报警控制单元的组成为可燃气体检测器2输出的气体浓度信号送单片机3,单片机3输出的电机控制信号送电机控制器4控制电机1的启动,单片机3输出的声光报警信号送声光报警器5进行报警,单片机3输出的风扇控制信号送继电器6控制风扇7的运转,单片机3 输出的短信报警信号送短信发送器8进行短信报警。
权利要求1.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包括燃气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相连的进气管及进气管上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上的阀门的阀杆与电机(1) 的轴相连,电机的电源线与报警控制单元的电机输出线相连,所述的报警控制单元的组成为可燃气体检测器( 输出的气体浓度信号送单片机(3),单片机C3)输出的电机控制信号送电机控制器(4)控制电机(1)的启动,单片机C3)输出的声光报警信号送声光报警器 (5)进行报警,单片机(3)输出的风扇控制信号送继电器(6)控制风扇(7)的运转,单片机 (3)输出的短信报警信号送短信发送器(8)进行短信报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及控制系统,其进气阀门的阀杆与电机的轴相连,电机的电源线与报警控制单元的电机输出线相连;报警控制单元的组成为可燃气体检测器气体浓度信号送单片机,单片机输出电机控制信号送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单片机输出声光报警信号送声光报警器报警,单片机输出风扇控制信号经继电器控制风扇运转,单片机输出的短信报警信号送短信发送器进行短信报警。该系统能在有毒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进行声光报警并自动切断燃气阀门,开启风扇强力排气,使有毒气体浓度迅速降低,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可短信通知室外救援人员及时施救,进一步降低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文档编号F24H9/20GK202119121SQ2011201850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刘丹, 孙小飞, 崔晓璐, 聂思聪, 陈晨, 高宏力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