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398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热电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矿热炉水冷保护套存在大量的焊缝,过多的焊缝增加了内部焊接的残余应力会使得水冷保护套外形发生变化,从而在电极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与矮烟罩上的密封装置相互摩擦而损坏,由于焊缝位置较多,存在漏点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过多的焊缝也大大增加了水冷保护套的制造成本。此外,隔水板焊接结构在隔水板端头区域造成循环冷却水流通不是很好,容易形成死区,使死区局部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气体,局部产生较高内压,这种高内压不仅对水冷保护套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这些气体在逸出过程中形成“汽阻”进而形成“汽锤”,导致胶皮水管脱落,被迫停炉处理,影响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循环冷却水在保护套内的阻损,减少了因焊接内应力过大产生的水冷保护套变形的矿热炉水冷保护套。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矿热水冷保护套,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弧形内板、弧形外板,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通过若干个均勻设置的铆钉连接,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的左右两侧以及顶部分别设置有隔水板,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的底部设置有钢管,构成箱体;所述的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底部设置的钢管连通,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口与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的内腔连通,钢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水孔。上述的钢管上设置的若干个水孔按照从左到右直径依次由小到大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不仅减少了循环冷却水在保护套箱体内的阻损,而且大大减少了焊缝长度,于此同时也减少了因焊接内应力过大产生的水冷保护套变形。2、底部厚壁钢管内侧分布的不同直径的小孔使冷却水在水冷保护套内的流动更加合理。3、采用厚壁钢管代替传统的单层钢板封堵箱体底部内外板,由于水冷保护套底部处于高温区,通水冷却的厚壁钢管在机械性能以及抗热应力破坏方面均有更好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0014]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内板4、弧形外板2,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通过若干个均勻设置的铆钉连接,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的左右两侧以及顶部分别设置有隔水板,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的底部设置有钢管1,构成箱体5 ;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 2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底部设置的钢管1连通,钢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口与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的内腔连通,钢管1上设置有若干个水孔。上述的钢管1上设置的若干个水孔按照从左到右直径依次由小到大设置,使水合理地充满整个水套腔体。通过隔水板将循环冷却水首先传输到底部厚壁钢管1,冷却水通过底部厚壁钢管 1,由下至上充满水冷保护套箱体内后从出水管口排出,其细部结构如图2,水冷保护套外板 2与内板4之间通过铆钉3进行加固,铆钉3与内外板之间采用焊接连结形式,采用该方案不仅减少了循环冷却水在保护套箱体内的阻损,而且大大减少了焊缝长度,于此同时也减少了因焊接内应力过大产生的水冷保护套变形。水冷保护套的底部是采用厚壁钢管1作为焊接封头,水冷保护套底部厚壁钢管上设有A、B两个水口,冷却水通过进水管直接通到水套底部厚壁钢管的A 口,流经厚壁钢管后从B 口排出,A 口与B 口之间内侧分布直经由小到大的小水孔,使水合理地充满整个腔体,由于水冷保护套底部处于高温区,与传统的单层底板相比,采用通水冷却的厚壁钢管在机械性能以及抗热应力破坏方面均有更好的效果。首先循环冷却水直接导入保护套底部,促进对高温区的水冷壁厚;其次减少大电流磁场对保护套底部造成的磁损,大大延长保护套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内板(4)、弧形外板(2),弧形内板 (4)和弧形外板(2)通过若干个均勻设置的铆钉连接,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的左右两侧以及顶部分别设置有隔水板,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的底部设置有钢管(1),构成箱体(5);所述的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底部设置的钢管(1)连通,钢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口与弧形内板(4)和弧形外板(2 )的内腔连通,钢管(1)上设置有若干个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1)上设置的若干个水孔按照从左到右直径依次由小到大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热炉水冷保护套。矿热炉水冷保护套存在大量的焊缝,由于焊缝位置较多,存在漏点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过多的焊缝也大大增加了水冷保护套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内板、弧形外板,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通过若干个均匀设置的铆钉连接,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的左右两侧以及顶部分别设置有隔水板,弧形内板和弧形外板的底部设置有钢管,构成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底部设置的钢管连通,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口与内腔连通,钢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水孔。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少了循环冷却水在保护套箱体内的阻损,而且大大减少了焊缝长度,同时也减少了因焊接内应力过大产生的水冷保护套变形。
文档编号F27D9/00GK202216553SQ20112027315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李峰, 杨树明, 王静 申请人: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