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899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增加有限空间内空气湿度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能够增加一定空间内的空气湿度,面世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尤其在天气寒冷干燥的北方,加湿器几乎成了每个房间必备的生活电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湿器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加湿器不断涌现。 但是现在的加湿器大多不能调节出雾量,给使用造成不便。少数高档加湿器虽然能够调节出雾量,但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加湿器市场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因此要求生产厂商提供的加湿器,不但物美,而且还要价廉。因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如何生产出与好用但是价格便宜的加湿器,是很多加湿器厂家都在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雾量可调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加湿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湿器,包括底座、雾化器、水箱盖、过滤器和导雾器;所述水箱设置在底座上, 且水箱有出水口及自下而上贯通水箱的导雾通道;所述雾化器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水箱与底座之间;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水箱内,且过滤器下端与水箱盖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盖盖住所述出水口 ;所述导雾器与所述导雾通道连接,且导雾器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雾口,出雾口内设有出雾孔,至少一个所述出雾口的出雾孔处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雾孔的出雾孔开关,至少一个所述出雾口的出雾孔处未设置所述出雾孔开关。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雾口之间成角度B,所述角度B在 20度至180度之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B在30度至120度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雾器包括导雾器外壳和导雾管,所述导雾管设置在导雾器外壳中,且导雾管下部的入雾口与水箱上的所述导雾通道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雾器外壳包括导雾器前壳和导雾器后壳,所述导雾器前壳和导雾器后壳扣合形成导雾器外壳。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雾管包括导雾管前壳和导雾管后壳,所述导雾管前壳和导雾管后壳扣合形成导雾管。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用于回收导雾器内凝结水滴的回水结构; 所述导雾器包括导雾器外壳和导雾管,所述导雾管设置在导雾器外壳内,且导雾管下端的入雾口与水箱上的所述导雾通道连接;所述回水结构设置在水箱的顶面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水结构为回水槽;所述回水槽位于导雾通道外围,且回水槽底部通过所述导雾通道与底座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出雾口的导雾器,且至少一个出雾口的出雾孔处设置有出雾孔开关,另外至少有一个出雾口的出雾孔未设置出雾孔开关,必要时可以开启或者关闭至少一个出雾孔,从而可以方便的调整出雾量;而且该加湿器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实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加湿器的分解图;图3是图4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加湿器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加湿器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导雾器的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箱盖、水过滤器、水箱、导雾管及出雾孔开关装配在一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的加湿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水箱2、水箱盖31、过滤器3和导雾器4。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水箱2用于储水,其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水箱2具有出水口(出水口在图中未标记出)及自下而上贯通水箱2的导雾通道22。所述水箱盖31设在过滤器3下端。水箱盖31盖住的水箱2的出水口的同时,过滤器3也被安装至水箱2内。安装好过滤器3的水箱2被安装至底座1时,水箱盖31同时与底座1连接。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雾化器10,且雾化器10位于底座1与水箱2之间,其用于将经过滤器3过滤后从水箱盖31流出的水雾化。因此水箱2中的水经过过滤器3过滤后,从水箱盖31被引至雾化器10。雾化器10将水雾化后产生的雾气向上升腾,经过水箱2中的所述导雾通道22,进入所述导雾器4,最终通过出雾口 41的出雾孔410排出加湿
ο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加湿器,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水箱2上方还设置有所述导雾器4,且所述导雾器4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出雾口 41。每个出雾口 41中具有出雾孔410,且至少一个出雾孔410处具有出雾孔开关411,还有至少一个出雾孔410处不具有出雾孔开关411。所述出雾孔开关411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雾孔410,以便对加湿器整体的出雾量进行调节。由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加湿器设置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雾口 41,因此一个出雾孔410处设置有出雾孔开关411,另一个出雾孔410处则未设置出雾孔开关411。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来开启或者关闭其中一个出雾孔410,以调整出雾量;该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实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5所示,各出雾口 41的出雾方向(一般也是出雾口轴线的方向)之间成一角度B,且角度B —般应在20度至180度之间,否则各出雾口 41喷出的雾可能互相作用而凝结成水滴,使得加湿效果变差;而且水滴落在桌面或者地板上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角度B —般优选30度至120度之间。如图6所示,导雾器4具体包括导雾器外壳和位于所述导雾器外壳中的导雾管46。 所述导雾器外壳包括导雾器前壳42和导雾器后壳43,两者扣合形成整体的导雾器外壳。而导雾管46也包括导雾管前壳44和导雾管后壳45,两者扣合形成整体的导雾管46。所述水箱2的导雾通道22与导雾器4中的导雾管46连接,水箱2中的水经过滤器3过滤后经水箱盖31进入雾化器10,经雾化器10雾化后产生的雾气,再经过水箱2中的所述导雾通道 22流入导雾管46,最终从所述出雾口 41的出雾孔410流出加湿器。过滤器3、水箱盖31、水箱2、导雾管46及出雾孔开关411装配在一起后如图7所示,所述过滤器3 (过滤器3在图7中未示出)设置在水箱2内。装配时,水箱盖31和水过滤器3从水箱2下部插入水箱2内,并且水箱盖31将水箱2下部的出水口封闭。而所述导雾管46下方的入雾口 461则与所述水箱2的导雾通道22连接,将雾化器10雾化出来的雾从所述出雾孔410导出。实践中发现导雾器4内经常会有水滴凝结,尤其是在雾化量大的时候。为此,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加湿器还设置有回水结构,用于回收导雾器4内凝结的水滴,所述回水结构设置在水箱2的顶面上。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具体而言如图8和图3所示,在水箱2上方的导雾通道22上端开口处周围开设有回水槽21。装配后所述回水槽21位于导雾管46下端的入雾口 461的外围,且回水槽21的底部与水箱2的导雾通道22连通。如此,导雾管46 外以及导雾器外壳的内壁上凝结的水滴会分别沿着导雾管46的内壁往下流动而汇集至所述回水槽21内,最后经所述导雾通道22回流至底座1后再利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加湿器,包括底座、雾化器、水箱盖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导雾器;所述水箱设置在底座上,且水箱有出水口及自下而上贯通水箱的导雾通道;所述雾化器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水箱与底座之间;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水箱内,且过滤器下端与水箱盖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盖盖住所述出水口 ;所述导雾器与所述导雾通道连接,且导雾器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雾口,出雾口内设有出雾孔,至少一个所述出雾口的出雾孔处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封闭所述出雾孔的出雾孔开关,至少一个所述出雾口的出雾孔处未设置所述出雾孔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雾口之间成角度B,所述角度B在20度至180度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B在30度至120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雾器包括导雾器外壳和导雾管,所述导雾管设置在导雾器外壳中,且导雾管下部的入雾口与水箱上的所述导雾通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雾器外壳包括导雾器前壳和导雾器后壳,所述导雾器前壳和导雾器后壳扣合形成导雾器外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雾管包括导雾管前壳和导雾管后壳,所述导雾管前壳和导雾管后壳扣合形成导雾管。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用于回收导雾器内凝结水滴的回水结构;所述导雾器包括导雾器外壳和导雾管,所述导雾管设置在导雾器外壳内,且导雾管下端的入雾口与水箱上的所述导雾通道连接;所述回水结构设置在水箱的顶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结构为回水槽;所述回水槽位于导雾通道外围,且回水槽底部通过所述导雾通道与底座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告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雾化器、水箱盖、过滤器和导雾器;水箱设置在底座上,且水箱有出水口及导雾通道;雾化器设置在底座上;过滤器设置在水箱内,且下端与水箱盖固定连接;水箱盖盖住出水口;导雾器与导雾通道连接,且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出雾口,出雾口内设有出雾孔,至少一个出雾孔有出雾孔开关,至少一个出雾孔处未设置出雾孔开关。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加湿器,由于设置了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出雾口的导雾器,且至少一个出雾口的出雾孔有出雾孔开关,另外至少一个出雾口的出雾孔未设置出雾孔开关,必要时可以开启或者关闭出雾孔开关,从而可以方便的调整出雾量;而且该加湿器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F24F6/12GK202328602SQ20112044390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欧日益, 阳华荣 申请人:欧日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