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099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特别是针对一种具有主水箱与副水箱的加热装置,并涉及可同步加热所述副水箱与主水箱的电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热水器包括储热型热水器与即热型热水器,该储热型热水器主要 是先将水存入热水器的主水箱内部,并采用封存有钨丝的盘管式电热管进行加热;然而其缺点在于,主水箱的容量有限,且加热速度慢,因此难以连续供应热水给多人使用,同时需要持续供电以保持水温,故相当耗电且加温效率难以提升。而即热型热水器主要是装设于浴室内邻近热水的给水口处,其结构是将封存有钨丝的电热管装设于热水器的加热筒内,且加热筒仅略大于电热管,而使加热筒内壁与电热管外壁的间形成一供给水流通过的薄形空间,可利于缩减水加温达到所需温度的时间,而能够持续供应热水给多人使用;然而其缺点在于,薄形空间的容积有限,且加温路径短,故为使水加温达到所需的温度,必需降低水的流速,导致热水供应缓慢,且加温效率也难以再提升。此外,上述电热管对加热筒加热时,加热筒内的水受热后,其热能会传导至加热筒外部,经加热筒外部与冷空气接触而散热;也即,电热管发热时所消耗的能源并未完全被利用,而是成为废热逸散,在能源效率上并不环保。再者,针对前述传统电热管的配置方式,尤其是盘管式电热管浸泡在水中,长期使用后水垢会附着在电热管外表面,使电热管加热及导热效率变差,相对耗电量增加,不环保。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以其专门从事电热水器的多年产制经验,并汇集巧思,细心地反复地构思、试验后,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回收废热的加热装置,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传统电热水器的加温效率难以提升、热水供应缓慢、电热管发热所消耗的能源未完全被利用、以及浸泡在水中的电热管容易附着水垢而使加热及导热效率变差等问题,进而能够降低耗电量,并节约能源,且能够提升热水的供应量。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一主水箱,具有至少一导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入水口及一提供热水用的给水
n ;一副水箱,设于该主水箱一侧,具有一受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进水口及一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入水口相连通,而导引副水箱内的水进入主水箱 '及一电热板,设于所述主水箱与副水箱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副水箱的受热面与主水箱的导热面,该电热板一侧经由该导热面对该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经由该受热面传导至该副水箱,且所述主水箱、电热板与副水箱叠合成一体。利用上述结构,该副水箱的进水口可外接自来水等水源,而使自来水经由所述进水口、副水箱、排水口、入水口进入该主水箱;期间,自来水可先于副水箱内部接受电热板进行第一次加温,后于主水箱内部接受电热板进行第二次加温,并经由给水口排出外界供使用者取用。据此,该电热板未浸泡在水中,以避免因水垢附着而影响加热及导热效率的问题,且当电热板一侧产生的热能对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该电热板另一侧产生的热能可同步对副水箱内的水预热,致使电热板发热所消耗的能源被完全利用,进而能够在维持水流于正常流速的状况下,提升电热水器对水流的加温效率,并节约能源而符合环保要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一主水箱,双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导热面及一第二导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入水口及一提供热水用的给水口;—第一副水箱,设于该主水箱一侧,具有一第一受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进水口及一第一排水口;—第二副水箱,设于该主水箱另一侧,具有一第二受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第二进水口及一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与入水口相连通,而导引第一副水箱内的水经由第二副水箱进入主水箱;一第一电热板,设于所述主水箱与第一副水箱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第一副水箱的第一受热面与主水箱的第一导热面,该第一电热板一侧经由该第一导热面对该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经由该第一受热面传导至该第一副水箱;及一第二电热板,设于所述主水箱与第二副水箱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第二副水箱的第二受热面与主水箱的第二导热面,该第二电热板一侧经由该第二导热面对该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经由该第二受热面传导至该第二副水箱,且所述第一副水箱、第一电热板、主水箱、第二电热板与第二副水箱叠合成一体。利用所述结构,该第一副水箱的第一进水口可外接自来水等水源,而使自来水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副水箱、第一排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二副水箱、第二排水口、入水口进入该主水箱。期间,自来水可先于第一副水箱内部接受第一电热板进行第一次加温,接着于第二副水箱内部接受第二电热板进行第二次加温,后于主水箱内部接受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同时进行第三次加温,并经由给水口排出外界供使用者取用。据此,所述第一、第二电热板未浸泡在水中,以避免因水垢附着而影响加热及导热效率的问题,且当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一侧产生的热能对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另一侧产生的热能可同步对所述第一与第二副水箱内的水预热,致使第一、第二电热板发热所消耗的能源被完全利用,进而能够在维持水流于正常流速的状况下,提升电热水器对水流的加温效率,并节约能源而符合环保要求。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主水箱内部具有连通于所述入水口与给水口之间的往复曲绕式水道;如此,经由水道使水流迂回行进而均匀受热,并增加接触与吸收热能的时间。该主水箱内部具有复数平行间隔交错排列的导热板,而使水道形成于所述导热板之间;该导热板可采用高导热金属制成;或者,该导热板内可封存有超导体材料。该电热板可由微晶玻璃材料制成;或者,该电热板可由钢或铝材料制成;该电热板上并含有一往复曲绕式电热元件。该副水箱的容积小于该主水箱的容积,且副水箱内部具有连通于所述进水口与排水口的间的薄片型水道。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于电热板双侧分别叠置主、副水箱的设计,能避免因电热板浸泡在水中所产生影响加热及导热效率的问题,并能有效利用电热板产生的废热而节约能源,同时于有限空间内大幅增加水的加温路径及面积,因此能在不降低水流流速的前提下,提升水的加温效率,并达到节能的效果。然而,为能明确且充分揭露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优选的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后述。

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I的主水箱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I的前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右侧视图;图7是图4的左侧视图;图8是图4的A-A断面图;图9是图4的B-B断面图;图10是图4的C-C断面图;图11是图2的电热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副水箱;10、20、50_水道;11_第一进水口 ;12_第一排水口 ;13_第一受热面;2_第二副水箱;21_第二进水口 ;22_第二排水口 ;23_第二受热面;3-第一电热板;31、41-电热元件;4_第二电热板;5_主水箱;51_入水口 ;52_给水口 ;53-第一导热面;54_第二导热面;55_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所示,揭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并配合图2至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包括一扁平式主水箱5、一薄片型第一副水箱I、一薄片型第二副水箱2、一薄片型第一电热板3及一薄片型第二电热板4 ;其中该主水箱5呈矩形,双侧分别形成一显露于下方的第一导热面53,以及一显露于上方的第二导热面54,且主水箱5双端分别设有一入水口 51及一提供热水用的给水口 52,该主水箱5内部并形成连通于所述入水口 51与给水口 52的间的往复曲绕式水道50(如图9所不),该水道50位于主水箱5的第一与第二导热面53、54之间。该第一副水箱I呈矩形,设于主水箱5 —侧的第一导热面53近缘,该第一副水箱I顶部形成有一显露于上方的第一受热面13,且双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进水口 11及一第一排水口 12,该第一副水箱I内部的容积小于主水箱5内部的容积,且第一副水箱I内部形成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水口 11与第一排水口 12的间的薄片型水道10(如图10所示),该水道10位于第一副水箱I的第一受热面13底部。该第二副水箱2呈矩形,设于主水箱5另一侧的第二导热面54近缘,该第二副水箱2底部形成有一显露于下方的第二受热面23,且双端分别设有一第二进水口 21及一第二排水口 22,该第二副水箱2内部的容积小于主水箱5内部的容积,且第二副水箱2内部形成有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口 21与第二排水口 22的间的薄片型水道20 (如图8所示),该水道20位于第二副水箱2的第二受热面23顶部。所述第一排水口 12与第二进水口 21之间经由一水管(未绘制)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排水口 22与入水口 51的间经由另一水管(未绘制)相连通,而能够导引第一副水箱I内的水经由第二副水箱2进入主水箱5。该第一电热板3呈矩形,设于所述主水箱5与第一副水箱I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第一副水箱I的第一受热面13与主水箱5的第一导热面53,而能够同步对所述第一副水箱I与主水箱5内的水加温。该第二电热板4呈矩形,设于所述主水箱5与第二副水箱2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第二副水箱2的第二受热面23与主水箱5的第二导热面54,而能够同步对所述第二副水箱2与主水箱5内的水加温,且所述第一副水箱I、第一电热板3、主水箱5、第二电热板4与第二副水箱2叠合成一体。藉由上述构造,该第一副水箱I的第一进水口 11可外接自来水等水源,而使自来水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口 11、第一副水箱I、第一排水口 12、第二进水口 21、第二副水箱2、第二排水口 22、入水口 51进入主水箱5。期间,该第一电热板3 —侧经由第一导热面53对主水箱5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可经由第一受热面13传导至第一副水箱I ;同时,该第二电热板4 一侧经由第二导热面54对主水箱5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也可经由第二受热面23传导至第二副水箱2。如此,自来水可先于第一副水箱I内部接受第一电热板3进行第一次加温,接着于第二副水箱2内部接受第二电热板4进行第二次加温,随后于主水箱5内部接受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同时进行第三次加温,并经由给水口 52排出外界供使用者取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及第二副水箱1、2的薄片型水道10、20能够增加水流的加温路径与受热面积,且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热板3、4能够经由所述第一与第二受热面13、23以整面方式直接对水道10、20加温,而提升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热板3、4的热能与水流的间的热交换效率。此外,该主水箱5的往复曲绕式水道50能使水流迂回行进而均匀受热,并增加接触与吸收热能的时间,且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热板3、4能够经由所述第一、第二导热面53、54 共同以整面方式直接对水道50加温,而提升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热板3、4的热能与水流的间的热交换效率。再者,所述第一、第二副水箱1、2、第一、第二电热板3、4与主水箱5相互叠合成一体,且所述第一、第二电热板3、4夹持于内部,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第一、第二电热板3、4的热能,并防止所述热能散发至外界而造成浪费,同时对主水箱5产生保温作用,而提升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热板3、4的热能与水流的间的热交换效率。据此,所述第一、第二电热板3、4未浸泡在水中,以避免因水垢附着而影响加热及导热效率的问题,且当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 一侧产生的热能对主水箱5内的水加温时,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另一侧产生的余热可同步对所述第一与第二副水箱1、2内的水预热,致使第一、第二电热板3、4发热所消耗的能源被完全利用,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传统电热水器的加温效率难以提升、热水供应缓慢、电热管发热所消耗的能源未完全被利用、以及浸泡在水中的电热管容易附着水垢而使加热及导热效率变差等的问题,进而能够在维持自来水于正常流速的状况下,提升电热水器对自来水的加温效率,以及热水的供应量,并节约能源而符合环保要求。以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时,前述主水箱5内部具有多个平行间隔交错排列的导热板55,而使水道50形成于所述导热板55之间;该导热板55可采用高导热金属制成;或者,该导热板55内也可封存有超导体材料,而提升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热板3、4的热能与水流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实施时,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可由微晶玻璃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也可由钢或铝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内并含有一往复曲绕式电热元件31、41 (如图十一所示),该电热元件31、41实质上可为钨丝或封存有钨丝的电热管,而提升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热板3、4的热能与水流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也能够采用单一电热板及单一副水箱,举如仅实施所述所述第一副水箱I、第一电热板3与主水箱5 ;或者,仅实施所述第二副水箱2、第二电热板4与主水箱5,其构件组成及实施方式等同于上述实施例。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于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双侧分别叠置所述第一、第二副水箱1、2与主水箱5的设计,能避免因第一、第二电热板3、4浸泡在水中所产生影响加热及导热效率的问题,并能有效利用所述第一与第二电热板3、4产生的废热而节约能源,同时于有限空间内大幅增加水的加温路径及面积,因此能在不降低水流流速的前提下,提升加温水的效率。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但凡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饰或置换,均应包含于本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水箱,具有至少一导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入水口及一提供热水用的给水口 ;一副水箱,设于该主水箱一侧,具有一受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进水口及一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入水口相连通,从而导引该副水箱内的水进入该主水箱;及 一电热板,设于所述主水箱与副水箱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副水箱的受热面与主水箱的导热面,该电热板一侧经由该导热面对该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经由该受热面传导至该副水箱,且所述主水箱、电热板与副水箱叠合成一体。
2.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水箱,双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导热面及一第二导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入水口及一提供热水用的给水口; 一第一副水箱,设于该主水箱一侧,具有一第一受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进水口及一第一排水口; 一第二副水箱,设于该主水箱另一侧,具有一第二受热面,且双端分别具有一第二进水口及一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与入水口相连通,而导引该第一副水箱内的水经由该第二副水箱进入该主水箱; 一第一电热板,设于所述主水箱与第一副水箱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第一副水箱的第一受热面与主水箱的第一导热面,该第一电热板一侧经由该第一导热面对该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经由该第一受热面传导至该第一副水箱;及 一第二电热板,设于所述主水箱与第二副水箱之间,双侧分别贴合所述第二副水箱的第二受热面与主水箱的第二导热面,该第二电热板一侧经由该第二导热面对该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经由该第二受热面传导至该第二副水箱,且所述第一副水箱、第一电热板、主水箱、第二电热板与第二副水箱叠合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水箱内部具有连通于所述入水口与给水口之间的往复曲绕式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水箱内部具有多块平行间隔交错排列的导热板,而使该水道形成于所述导热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板采用高导热金属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板内封存有超导体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热板由微晶玻璃材料制成,且内含有一电热兀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热板由钢或铝材料制成,且内含有一电热兀件。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中任一项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热板内含有一往复曲绕式电热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电热水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副水箱的容积小于该主水箱的容积,该副水箱内部具有连通于所述进水口与排水口之间的薄片型水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回收废热的加热装置,该装置于一扁平式主水箱侧边叠置一副水箱,且副水箱与主水箱相连通,以导引副水箱内的水进入主水箱;所述主、副水箱之间设置有一薄片型电热板,该电热板两侧分别贴合所述副水箱与主水箱,当电热板其中一侧对主水箱内的水加温时,其另一侧产生的余热由副水箱吸收,据以对副水箱产生预热的功效,从而能有效利用废热而节约能源,并提升水的加温效率。
文档编号F24H9/18GK202361641SQ201120517109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卢虹翰 申请人:安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曜鸿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