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锅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778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锅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厨房烹饪用具,特指ー种组合锅圈。
背景技术
锅圈,一般用干支撑烹饪用的各种用具,比如锅,锅圈的大小决定了烹饪用具的大小。现有的锅圈一般都是单独使用,无法调节其本身的大小,在使用时有一定的不便之处。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ー步研究,研发出ー种组合锅圈,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组合锅圈,可以配合使用两种不同规格的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组合锅圈,包括上锅圈和下锅圈,所述的上锅圈和下锅圈都是一体成型环状封闭结构,且上锅圈和下锅圈之间是无缝堆叠的,其中上锅圈的顶部圈边直径小于下锅圈的顶部圈边直径。作为优选,上锅圈的顶部圈边是垂直设置的,下锅圈的顶部圈边是水平设置的。作为优选,上锅圈的顶部圈边和下锅圈的顶部圈边都各自开有两道凹槽。作为优选,所述的两道凹槽左右对应且都位于各自锅圈的同一个半圆周上。作为优选,凹槽的槽边均是由外向内从高到低倾斜的。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组合锅锅圈对于空间较小,不能设置多个炉灶的厨房来说,通过简单的拆卸就能配合两种规格不同的锅来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下锅圈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锅圈的俯视图;图3是图I和图2组合后的正视图。标号说明上锅圈I(上锅圈的)凹槽11(上锅圈的)顶部圈边12下锅圈2(下锅圈的)凹槽21(下锅圈的)顶部圈边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掲示的ー种组合锅圈,包括上锅圈I和下锅圈2,所述的上锅圈I和下锅圈2都是一体成型环状封闭结构,且上锅圈I和下锅圈2是无缝堆叠的,上锅圈I的底部圈边直径等于下锅圈2的顶部圈边22直径,而上锅圈I的顶部圈边直径12小于下锅圈2的顶部圈边直径22。两个锅圈都可以单独使用,但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通过取舍上锅圈I来实现配合两种不同规格的锅使用。作为优选,上锅圈I的顶部圈边12是垂直设置的,下锅圈2的顶部圈边22是水平设置的,进ー步,上锅圈I的顶部圈边12开有凹槽11,下锅圈2的顶部圈边22开有凹槽21,用于让空气进入锅底參与燃烧,且由于下锅圈2的顶部圈边22是水平设置的,所以在组合使用吋,当上锅圈I堆叠到下锅圈2上后,火焰不会从下锅圈2的凹槽21中喷出。作为优选,所述的两道凹槽左右对应且都位于锅圈的同一个半圆周上,没有开有凹槽的锅圈靠近外围的使用者,在打开燃气的一瞬间,火焰被锅圈挡住,不会波及使用者。作为优选,上锅圈I和下锅圈2的凹槽的槽边均是由外向内从高到低倾斜的,既可以使空气可以充分进入,又使得火焰通过凹槽向外扩散时,也是贴着锅底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ー种组合锅圈,包括上锅圈和下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锅圈和下锅圈都是ー体成型环状封闭结构,且上锅圈和下锅圈之间是无缝堆叠的,其中上锅圈的顶部圈边直径小于下锅圈的顶部圈边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组合锅圈,其特征在于上锅圈的顶部圈边是垂直设置的,下锅圈的顶部圈边是水平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组合锅圈,其特征在于上锅圈的顶部圈边和下锅圈的顶部圈边都各自开有两道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组合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道凹槽左右对应且都位于各自锅圈的同一个半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组合锅圈,其特征在于凹槽的槽边均是由外向内从高到低倾斜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锅圈,包括上锅圈和下锅圈,所述的上锅圈和下锅圈都是一体成型环状封闭结构,且上锅圈和下锅圈之间是无缝堆叠的,其中上锅圈的顶部圈边直径小于下锅圈的顶部圈边直径。组合锅锅圈对于空间较小,不能设置多个炉灶的厨房来说,通过简单的拆卸就能配合两种规格不同的锅来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F24C15/10GK202630166SQ20122025864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张东久 申请人:绍兴天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