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6827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轮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手机锂电池中,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非常关键,做出品质优良的锂电池需要对车间环境的空气湿度控制非常严格。比如,汽车或手机所采用的锂电池电芯,需要在常温25°C左右,露点小于_40°C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封装生产,为此,这些场合需要除湿机组。常规转轮除湿机组需要与表冷器的冷却除湿相配合才能达到很低的湿度,同时除湿转轮在除湿过程中依靠再生加热才能发挥除湿性能。吸附式的除湿转轮为转轮除湿机的核心部件,以高强度绝热材料为基材,加工成蜂巢状管道结构。复合吸附剂均匀生成在基体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吸附表面。密封装置将进入转轮的气流通道分为270°扇形的除湿区和90°扇形的再生区。转轮端部周边采用正压气流及硅氟弹性材料平面密封,除湿区与再生区之间为弹性密封。需处理的潮湿空气由处理风机送入除湿区,空气的水份被吸附剂吸附,得到相对湿度极低的干燥气流,以达到除湿的目的;同时再生空气经加热后(110 160°C)逆向通过转轮再生区,将吸附剂内的水份解吸出来并带走,恢复吸附剂的吸湿能力。转轮以18转/小时的转速缓慢旋转,整个过程为一反复除湿与再生的周期性过程,确保了连续的除湿效果,得到状态稳定的干燥气流但是现有转轮除湿机的再生区的加热温度往往高达140-160°C,而且为了达到再生效果,气流风量较大,除湿转轮经过再生区后温度较高,需要耗费较大的能量,影响除湿区的除湿效果,出风露点不能达到足够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转轮除湿机能耗大,除湿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设置在气流通道中的圆柱状的除湿转轮,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除湿转轮的周向分隔为彼此独立的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还设有冷却区,且所述除湿区、冷却区和再生区且沿所述除湿转轮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在上述转轮除湿机中,所述除湿区、冷却区和再生区的横截面为扇形。在上述转轮除湿机中,所述除湿区、冷却区和再生区的横截面的面积比为2: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轮除湿机在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设有冷却区,减少了再生风量和加热功率,能够极大的降低出风露点,经过除湿区后的干空气的显热温升也大幅降低。

图1为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转轮除湿机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轮除湿机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轮除湿机包括设置在气流通道中的圆柱状的除湿转轮1,气流通道沿除湿转轮I的周向分隔为彼此独立的除湿区2和再生区3,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还设有冷却区4,且除湿区2、冷却区4和再生区3沿除湿转轮I的转动方向(图2中的箭头方向)依次布置。这样,除湿转轮I经过再生区3后产生高温的部分,首先进入冷却区4被室外新风和房间内部分回风冷却,然后再进入除湿区2,从而降低了除湿转轮I的温度,提高了除湿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湿区2、冷却区4和再生区3的横截面为扇形,而且除湿区2、冷却区4和再生区3的面积比为2:1:1。在具体设计中,将与除湿转轮I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对应的气流通道采用不锈钢板隔开,进而分隔出除湿区2(例如除湿转轮I的下半部分对应除湿区2),冷却区4和再生区3在靠近送风的一侧是相通的,而在另一侧用不锈钢板再将冷却区4和再生区3分隔开。除湿机其他部分 的设计,如进风、除湿、再生、排风等均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冷却区4,较常规转轮除湿机的机组具备了以下优点:1、转轮除湿机的再生风量大大下降,以本实施方式为例,再生风量为900立方米/小时,如没有冷却区4,再生风量是1300立方米/小时,少了 30%的再生风量,相应的加热功率也节省了 30%,整机装机功率比常规机组少30%。2、冷却区4是将室外新风和房间内部分回风对经过再生后的高热吸湿除湿转轮I冷却,通过对刚刚再生且带有大量蓄热的转轮高温区域冷却,以便通过除湿区2的风通过冷却后的区域能充分发挥除湿的效果,能够极大的降低机组的出风露点,使出风露点更低。3、通过冷却区出来的风温一般可达到70°C以上,作为再生加热用可节省50%的再生加热能耗。4、经过除湿区后的干空气显热温升也大幅降低,一般温度为25_30°C,优化了整个机组工艺流程,降低了后表冷的冷负荷。如没有设计冷却区4,经过除湿区2后的干空气温度达35-40°C,极大增加了后表冷的制冷量,降低设备效率。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转轮除湿机,包括设置在气流通道中的圆柱状的除湿转轮,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除湿转轮的周向分隔为彼此独立的除湿区和再生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还设有冷却区,且所述除湿区、冷却区和再生区且沿所述除湿转轮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区、冷却区和再生区的横截面为扇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区、冷却区和再生区的面积比为2:1: 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轮除湿机,包括设置在气流通道中的圆柱状的除湿转轮,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除湿转轮的周向分隔为彼此独立的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还设有冷却区,且所述除湿区、冷却区和再生区且沿所述除湿转轮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轮除湿机在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设有冷却区,减少了再生风量和加热功率,能够极大的降低出风露点,经过除湿区后的干空气的显热温升也大幅降低。
文档编号F24F3/147GK203100018SQ20122071529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川鄂 申请人:深圳市优利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