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炉两用式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031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炉两用式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双炉两用式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锅炉均为单炉式,即采用炉膛较大的火炉,从而满足在使用火炉烧火做饭的同时提供采暖,然而由于夏天并无采暖需求,只需要能够供热能够做饭和提供过水热即可满足需求,而用此类锅炉则会导致供热过剩,浪费能源,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炉两用式锅炉,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无法满足夏冬季的不同需求,夏季使用浪费资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炉两用式锅炉,包括储水罐、小炉膛火炉和大炉膛火炉,储水罐包括外罐体、内罐体和封头,在外罐体内固定有内罐体,在外罐体的上端固定有封头,内罐体的上端位于封头上方并有出烟口,外罐体、内罐体和封头之间形成储水腔,外罐体上分布有与储水腔相通的热水出口和热水入口,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固定有与内罐体内腔相通的小炉进烟管和大炉进烟管,大炉膛火炉上固定有大炉出烟管,大炉出烟管与大炉进烟管相通,小炉膛火炉上固定有小炉出烟管,小炉出烟管和小炉进烟管相通。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封头下方的内罐体外侧可缠绕有过水热管,过水热管两端均穿过外罐体并伸出至外罐体的外侧,内罐体内侧固定有不少于一根的径向连接管,径向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水腔相通。上述内罐体内侧可固定有不少于两层的径向连接管,且相邻两层径向连接管相互垂直分布。上述大炉膛火炉可包括大炉台板、大炉炉箅、大炉外壁和大炉内壁,大炉外壁和大炉内壁之间形成大炉储水腔,大炉外壁的上方固定有大炉台板,大炉台板的中部有空腔且空腔与大炉内壁的内部相通,大炉内壁的下部内侧固定有大炉炉箅,大炉外壁的下部有位于大炉炉箅下方的与大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大炉出灰口,大炉外壁上有与大炉储水腔相通的大炉出水口,大炉出水口与热水入口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且储水腔和大炉储水腔相通,大炉外壁外侧固定有与大炉储水腔相通的大炉进水管,大炉外壁和大炉内壁之间固定有与大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大炉出烟管,大炉出烟管与大炉进烟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且两者相通。上述大炉内壁内侧可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与大炉储水腔相通的轴向连接管。上述连接装置可为缓冲储水箱,缓冲储水箱包括外层箱体、内层箱体和箱体连接管,外层箱体和内层箱体的左侧均固定在外罐体上,外层箱体和内层箱体的右侧均固定在大炉外壁上,外层箱体、内层箱体、外罐体和大炉外壁之间形成箱体储水腔,热水入口和大炉出水口均位于外层箱体和内层箱体之间并与箱体储水腔相通,大炉出烟管和大炉进烟管均位于内层箱体前后两侧之间并通过内层箱体内部相通,内层箱体内侧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箱体连接管且箱体连接管与箱体储水腔相通。上述径向连接管、轴向连接管和箱体连接管外侧可分别套装有不少于一个的刮灰装置,刮灰装置包括刮灰板、刮板拉杆和刮板把手,刮灰板上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通孔,径向连接管、轴向连接管和箱体连接管分别穿过对应的刮灰板上的通孔,刮板拉杆的一端与刮灰板中部连接在一起,刮板拉杆的另一端伸出对应的储水腔、大炉储水腔和箱体储水腔的外侧并与刮板把手连接在一起。上述小炉膛火炉可包括小炉台板、小炉炉箅、小炉内壁和小炉外壁,小炉外壁和小炉内壁之间形成小炉储水腔,小炉外壁的上方固定有小炉台板,小炉台板的中部有空腔且空腔与小炉内壁的内部相通,小炉内壁的内侧上部有台阶且由台阶分隔的小炉内壁内部上大下小,对应台阶处的小炉内壁内侧固定有小炉炉箅,小炉外壁的下部有位于小炉炉箅下方的与小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小炉出灰口,对应台阶上方的小炉内壁和小炉外壁之间固定有与小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小炉出烟管,小炉出烟管通过烟道与小炉进烟管相通,小炉外壁上固定有与小炉储水腔相通的小炉出水管和小炉进水管,外罐体上分布有与储水腔相通的小炉进水口和小炉出水口,小炉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与小炉进水口相通,小炉进水管通过连接管与小炉出水口相通。上述小炉外壁和小炉内壁之间可固定有与小炉内壁内部相通的鼓风机吹气管,对应鼓风机吹气管下方的小炉内壁内部固定有挡风装置,挡风装置包括挡风板、挡板连接杆和挡板把手,在对应挡板连接杆两端位置的小炉内壁和小炉外壁之间均固定有套筒,挡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对应的套筒内,挡风板固定在小炉内壁内部的挡板连接杆上,挡板连接杆的一端与挡板把手固定在一起且挡板把手能和挡板连接杆一起转动。上述外层箱体的下部可有与内层箱体内部相通的箱体出灰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采用双炉结构避免了因夏天无采暖需求,而导致供热过剩,浪费能源,无法适用的现象,具有满足多种需求,可灵活选择使用方式,节约资源,同时完成供暖供热的特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罐体,2为内罐体,3为封头,4为过水热管,5为径向连接管,6为储水腔,7为出烟口,8为小炉进水口,9为小炉出水口,10为热水出口,11为热水入口,12为小炉进烟管,13为大炉进烟管,14为大炉台板,15为大炉炉箅,16为大炉外壁,17为大炉内壁,18为大炉储水腔,19为大炉出灰口,20为大炉出水口,21为大炉进水管,22为大炉出烟管,23为轴向连接管,24为外层箱体,25为内层箱体,26为箱体连接管,27为箱体储水腔,28为刮灰板,29为刮板拉杆,30为刮板把手,31为箱体出灰口,32为小炉台板,33为小炉炉箅,34为小炉内壁,35为小炉外壁,36为小炉储水腔,37为台阶,38为小炉出灰口,39为小炉出烟管,40为烟道,41为小炉出水管,42为小炉进水管,43为鼓风机吹气管,44为套筒,45为便携式挡灰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3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3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所示,该双炉两用式锅炉包括储水罐、小炉膛火炉和大炉膛火炉,储水罐包括外罐体1、内罐体2和封头3,在外罐体I内固定有内罐体2,在外罐体I的上端固定有封头3,内罐体2的上端位于封头3上方并有出烟口 7,外罐体1、内罐体2和封头3之间形成储水腔6,外罐体I上分布有与储水腔6相通的热水出口 10和热水入口 11,外罐体I和内罐体2之间固定有与内罐体2内腔相通的小炉进烟管12和大炉进烟管13,大炉膛火炉上固定有大炉出烟管22,大炉出烟管22与大炉进烟管13相通,小炉膛火炉上固定有小炉出烟管39,小炉出烟管39和小炉进烟管12相通。热水出口 10和热水入口 11可分别连接散热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从而用水热完成供暖过程,大炉膛火炉的炉膛内腔比小炉膛火炉的炉膛内腔大,这样可以在冬季使用大炉膛火炉,由于其炉膛的内腔大,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在供暖的同时兼供热做饭,而当天气暖和不需供暖时,则可使用小炉膛火炉,这样可以供热做饭,而其散发出的热量也将被储水罐内的水吸收,从而使得房间内温度不会骤然上升,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两炉或其中一个。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炉两用式锅炉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3所示,封头3下方的内罐体2外侧缠绕有过水热管4,过水热管4两端均穿过外罐体I并伸出至外罐体I的外侧,内罐体2内侧固定有不少于一根的径向连接管5,径向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与储水腔6相通。在小炉膛火炉或大炉膛火炉的烟排出时,径向连接管5可以增大与其的接触面积,使储水罐内的水取得好的受热效果。如附图1、2、3所示,内罐体2内侧固定有不少于两层的径向连接管5,且相邻两层径向连接管5相互垂直分布。这样可以延缓烟的排出速度,使径向连接管5与烟的接触更加充分,增强储水罐内水的加热效果。如附图1、2、3所示,大炉膛火炉包括大炉台板14、大炉炉箅15、大炉外壁16和大炉内壁17,大炉外壁16和大炉内壁17之间形成大炉储水腔18,大炉外壁16的上方固定有大炉台板14,大炉台板14的中部有空腔且空腔与大炉内壁17的内部相通,大炉内壁17的下部内侧固定有大炉炉箅15,大炉外壁16的下部有位于大炉炉箅15下方的与大炉内壁17内部相通的大炉出灰口 19,大炉外壁16上有与大炉储水腔18相通的大炉出水口 20,大炉出水口 20与热水入口 11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且储水腔6和大炉储水腔18相通,大炉外壁16外侧固定有与大炉储水腔18相通的大炉进水管21,大炉外壁16和大炉内壁17之间固定有与大炉内壁17内部相通的大炉出烟管22,大炉出烟管22与大炉进烟管13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且两者相通。如附图1、2、3所示,大炉内壁17内侧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与大炉储水腔18相通的轴向连接管23。这样能够使大炉膛火炉内的燃料燃烧时所发生的热量直接作用在轴向连接管23上,从而增强储水罐内水的加热效果。如附图1、2、3所示,连接装置为缓冲储水箱,缓冲储水箱包括外层箱体24、内层箱体25和箱体连接管26,外层箱体24和内层箱体25的左侧均固定在外罐体I上,外层箱体24和内层箱体25的右侧均固定在大炉外壁16上,外层箱体24、内层箱体25、外罐体I和大炉外壁16之间形成箱体储水腔27,热水入口 11和大炉出水口 20均位于外层箱体24和内层箱体25之间并与箱体储水腔27相通,大炉出烟管22和大炉进烟管13均位于内层箱体25前后两侧之间并通过内层箱体25内部相通,内层箱体25内侧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箱体连接管26且箱体连接管26与箱体储水腔27相通。这样可以延长烟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时间,从而延长储水罐内水的受热时间。如附图1、2、3所示,径向连接管5、轴向连接管23和箱体连接管26外侧分别套装有不少于一个的刮灰装置,刮灰装置包括刮灰板28、刮板拉杆29和刮板把手30,刮灰板28上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通孔,径向连接管5、轴向连接管23和箱体连接管26分别穿过对应的刮灰板28上的通孔,刮板拉杆29的一端与刮灰板28中部连接在一起,刮板拉杆29的另一端伸出对应的储水腔6、大炉储水腔18和箱体储水腔27的外侧并与刮板把手30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刮板把手30能够将其连接的刮灰板28对应的连接管外侧的灰尘刮下来,从而避免因连接管外侧落有灰尘而导热效果不佳的现象,延长本实用新型的清理周期,减少其清理次数。如附图1、2、3所示,小炉膛火炉包括小炉台板32、小炉炉箅33、小炉内壁34和小炉外壁35,小炉外壁35和小炉内壁34之间形成小炉储水腔36,小炉外壁35的上方固定有小炉台板32,小炉台板32的中部有空腔且空腔与小炉内壁34的内部相通,小炉内壁34的内侧上部有台阶37且由台阶37分隔的小炉内壁34内部上大下小,对应台阶37处的小炉内壁34内侧固定有小炉炉箅33,小炉外壁35的下部有位于小炉炉箅33下方的与小炉内壁34内部相通的小炉出灰口 38,对应台阶37上方的小炉内壁34和小炉外壁35之间固定有与小炉内壁34内部相通的小炉出烟管39,小炉出烟管39通过烟道40与小炉进烟管12相通,小炉外壁35上固定有与小炉储水腔36相通的小炉出水管41和小炉进水管42,外罐体I上分布有与储水腔6相通的小炉进水口 8和小炉出水口 9,小炉出水管41通过连接管与小炉进水口 8相通,小炉进水管42通过连接管与小炉出水口 9相通。根据需求,小炉出水管41可位于台阶37上方,且小炉出水管可从烟道40穿出。这样可以使其外观简洁同时节约空间,使用更方便。如附图1、2、3所示,小炉外壁35和小炉内壁34之间固定有与小炉内壁34内部相通的鼓风机吹气管43,对应鼓风机吹气管43下方的小炉内壁34内部固定有挡风装置,挡风装置包括挡风板44、挡板连接杆42和挡板把手43,在对应挡板连接杆42两端位置的小炉内壁34和小炉外壁35之间均固定有套筒44,挡板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对应的套筒44内,挡风板44固定在小炉内壁34内部的挡板连接杆42上,挡板连接杆42的一端与挡板把手43固定在一起且挡板把手43能和挡板连接杆42 —起转动。由于小炉膛火炉的炉膛内腔小,为便于其内的燃料充分燃烧,可通过鼓风机吹气管43连接鼓风机,从而增加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含量,增加挡风装置能够使鼓风机的吹气效果更好,通过旋转把手从而带动挡风板44旋转,可根据需求将其转至合适的角度。[0033]如附图1、2、3所示,外层箱体24的下部有与内层箱体25内部相通的箱体出灰口31。这样可在不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清理缓冲箱内的灰尘。根据需求,大炉出灰口 19、箱体出灰口 31和小炉出灰口 38外侧分别安装有便携式挡灰门45。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小炉膛火炉和大炉膛火炉,储水罐包括外罐体、内罐体和封头,在外罐体内固定有内罐体,在外罐体的上端固定有封头,内罐体的上端位于封头上方并有出烟口,外罐体、内罐体和封头之间形成储水腔,外罐体上分布有与储水腔相通的热水出口和热水入口,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固定有与内罐体内腔相通的小炉进烟管和大炉进烟管,大炉膛火炉上固定有大炉出烟管,大炉出烟管与大炉进烟管相通,小炉膛火炉上固定有小炉出烟管,小炉出烟管和小炉进烟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封头下方的内罐体外侧缠绕有过水热管,过水热管两端均穿过外罐体并伸出至外罐体的外侧,内罐体内侧固定有不少于一根的径向连接管,径向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水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内罐体内侧固定有不少于两层的径向连接管,且相邻两层径向连接管相互垂直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大炉膛火炉包括大炉台板、大炉炉箅、大炉外壁和大炉内壁,大炉外壁和大炉内壁之间形成大炉储水腔,大炉外壁的上方固定有大炉台板,大炉台板的中部有空腔且空腔与大炉内壁的内部相通,大炉内壁的下部内侧固定有大炉炉箅,大炉外壁的下部有位于大炉炉箅下方的与大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大炉出灰口,大炉外壁上有与大炉储水腔相通的大炉出水口,大炉出水口与热水入口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且储水腔和大炉储水腔相通,大炉外壁外侧固定有与大炉储水腔相通的大炉进水管,大炉外壁和大炉内壁之间固定有与大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大炉出烟管,大炉出烟管与大炉进烟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且两者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大炉内壁内侧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与大炉储水腔相通的轴向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为缓冲储水箱,缓冲储水箱包括外层箱体、内层箱体和箱体连接管,外层箱体和内层箱体的左侧均固定在外罐体上,外层箱体和 内层箱体的右侧均固定在大炉外壁上,外层箱体、内层箱体、外罐体和大炉外壁之间形成箱体储水腔,热水入口和大炉出水口均位于外层箱体和内层箱体之间并与箱体储水腔相通,大炉出烟管和大炉进烟管均位于内层箱体前后两侧之间并通过内层箱体内部相通,内层箱体内侧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箱体连接管且箱体连接管与箱体储水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径向连接管、轴向连接管和箱体连接管外侧分别套装有不少于一个的刮灰装置,刮灰装置包括刮灰板、刮板拉杆和刮板把手,刮灰板上分布有不少于一个的通孔,径向连接管、轴向连接管和箱体连接管分别穿过对应的刮灰板上的通孔,刮板拉杆的一端与刮灰板中部连接在一起,刮板拉杆的另一端伸出对应的储水腔、大炉储水腔和箱体储水腔的外侧并与刮板把手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小炉膛火炉包括小炉台板、小炉炉箅、小炉内壁和小炉外壁,小炉外壁和小炉内壁之间形成小炉储水腔,小炉外壁的上方固定有小炉台板,小炉台板的中部有空腔且空腔与小炉内壁的内部相通,小炉内壁的内侧上部有台阶且由台阶分隔的小炉内壁内部上大下小,对应台阶处的小炉内壁内侧固定有小炉炉箅,小炉外壁的下部有位于小炉炉箅下方的与小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小炉出灰口,对应台阶上方的小炉内壁和小炉外壁之间固定有与小炉内壁内部相通的小炉出烟管,小炉出烟管通过烟道与小炉进烟管相通,小炉外壁上固定有与小炉储水腔相通的小炉出水管和小炉进水管,外罐体上分布有与储水腔相通的小炉进水口和小炉出水口,小炉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与小炉进水口相通,小炉进水管通过连接管与小炉出水口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小炉外壁和小炉内壁之间固定有与小炉内壁内部相通的鼓风机吹气管,对应鼓风机吹气管下方的小炉内壁内部固定有挡风装置,挡风装置包括挡风板、挡板连接杆和挡板把手,在对应挡板连接杆两端位置的小炉内壁和小炉外壁之间均固定有套筒,挡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对应的套筒内,挡风板固定在小炉内壁内部的挡板连接杆上,挡板连接杆的一端与挡板把手固定在一起且挡板把手能和挡板连接杆一起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炉两用式锅炉,其特征在于外层箱体的下部有与内层箱体内部相通的箱体出灰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双炉两用式锅炉,包括储水罐、小炉膛火炉和大炉膛火炉,储水罐包括外罐体、内罐体和封头,在外罐体内固定有内罐体,在外罐体的上端固定有封头,内罐体的上端位于封头上方并有出烟口,外罐体、内罐体和封头之间形成储水腔,外罐体上分布有与储水腔相通的热水出口和热水入口,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固定有与内罐体内腔相通的小炉进烟管和大炉进烟管,大炉膛火炉上固定有大炉出烟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采用双炉结构避免了因夏天无采暖需求,而导致供热过剩,浪费能源,无法适用的现象,具有满足多种需求,可灵活选择使用方式,节约资源,同时完成供暖供热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B1/183GK203052730SQ2013200367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马保山 申请人:马保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