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389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热水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出水管、进水管及水箱,压缩机、冷凝器及蒸发器相连通并形成一制冷循环回路系统,冷凝器还分别与出水管、水箱及进水管连通并形成一热水循环回路系统;热水机还包括一防冻结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防冻结换热器,该至少一个防冻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及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连通冷凝器与进水管两者,第二换热通道连通冷凝器与蒸发器两者。通过配置有至少一个防冻结换热器,若热水机的管路系统里面的水因气温过低出现凝固的情况,只要开启压缩机,借由压缩机压制的制冷剂在防冻结换热器与水进行换热,使水换热后得以提升温度,以避免因水凝固膨胀致管道损坏的情况。
【专利说明】热水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冬季环境温度低于0°C的情况下,热水机如果长时间不运行,则贮存在机管道中的水将会结冰,而管道会因水结冰膨胀招致其损坏。为防止管道中的水冻结,必须对管道采取防冻结措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为: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在管道上增加电加热器及排空管道内的水。其中,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的方式仅为延缓结冰时间,如果没有热源补充热量,时间长了之后,管道里的水还是会结冰;在管道上增加电加热器的方式,虽然可以有效防止结冰,但需要持续消耗电力,且电加热器存在老化和漏电的安全风险;排空管道内的水的方式,其需要增加专门的排空装置,不但增加热水机的整体结构的复杂化,而且排空的水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热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冻结构结构复杂、耗能严重、不能持久实施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水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出水管、进水管及水箱,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相连通并形成一制冷循环回路系统,所述冷凝器还分别与所述出水管、所述水箱及所述进水管连通,并且该冷凝器与所述出水管、所述水箱、所述进水管形成一热水循环回路系统,所述热水机还包括一防冻结系统,所述防冻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防冻结换热器,该至少一个防冻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及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进水管两者,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
[0006]具体地,所述防冻系统包括两个防冻结换热器,分别为第一防冻结换热器及第二防冻结换热器,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出水管两者,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进水管两者,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呈套接设置、并排设置、搭接设置或缠绕设置。
[0009]较佳地,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呈套接设置、并排设置、搭接设置或缠绕设置。
[0010]具体地,在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的管路上还设有节流元件。[0011]优选地,所述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0012]优选地,所述节流元件为毛细管;
[0013]优选地,所述节流元件为热力膨胀阀;
[0014]优选地,所述节流元件为节流阀芯。
[00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配置有至少一个防冻结换热器,若热水机的管路系统里面的水因气温过低出现凝固的情况,只要开启压缩机,借由压缩机压制的制冷剂在防冻结换热器与水进行换热,使水换热后得以提升温度,以避免因水凝固膨胀致管道损坏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水机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水机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水机第三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机100,包括压缩机10、冷凝器20、蒸发器30、出水管50、进水管60、水箱(图中未标示)及防冻结系统80,压缩机10、冷凝器20及蒸发器30相连通并形成一制冷循环回路系统70,具体为,压缩机10供制冷剂流出的出口连接于冷凝器20供制冷剂进入的入口,冷凝器20供制冷剂流出的出口连接于蒸发器30供制冷剂进入的入口,蒸发器30供制冷剂流出的出口连接于压缩机10供制冷剂回流进入的入口 ;冷凝器20还分别与出水管50、水箱及进水管60连通,并且该冷凝器20与出水管50、水箱、进水管60形成一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图中未标示);防冻结系统80包括至少一个防冻结换热器800,该至少一个防冻换热器800具有第一换热通道801及第二换热通道802,第一换热通道连通801冷凝器20与进水管60两者,第二换热通道802连通冷凝器20与蒸发器30两者。通过配置有至少一个防冻结换热器800,若热水机100的管路系统里面的水因气温过低出现凝固的情况,只要开启压缩机10,借由压缩机10压制的制冷剂在防冻结换热器800与水进行换热,使水换热后得以提升温度,以避免因水凝固膨胀致管道损坏的情况。
[0022]具体为,接通电源后,蒸发器30内部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经交换操作后,空气温度降低并由与蒸发器30连接的风机排出,而制冷剂吸热汽化并被送至压缩机10,压缩机10会将这种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将其送入冷凝器20,同时地,水也被送至冷凝器20,此刻,在冷凝器20里面的水与制冷剂会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水被加热并送去供用户使用,而制冷剂被冷却成液体,并且该液态制冷剂再次流入蒸发器30,如此反复循环工作,使水箱里的水温逐渐升高,最后达到适合人们洗浴的温度。若水因外部环境而逐渐降温并出现凝固或不流动的情况,可通过热水机的控制系统启动压缩机10,而压缩机10会将从蒸发器30送入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该气态的制冷剂会由控制系统送至防冻结换热器800,并且与在防冻结换热器800里面的水进行热交换,逐渐使到制冷循环回路系统70、热水循环回路系统的管路里面的水的温度升高,从而消除水因外界温度过低出现凝固结冰的问题,避免因水凝固膨胀致管道损坏的情况。
[0023]较佳地,防冻换热器800的第一换热通道801与第二换热通道802呈套接设置、并排设置、搭接设置或缠绕设置,以较好地保证处于第一换热通道801的水与处于第二换热通道80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24]具体地,在连通冷凝器20与蒸发器30的管路上还设有节流元件40,以使流向蒸发器30的制冷剂进一步节流降温,提高该制冷剂的过冷度,以保证该制冷剂的使用效率。优选地,该节流元件40为电子膨胀阀。其中,电子膨胀阀的作用为:根据温度、压力等信号,由电子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电动方式自动调节节流流速。而采用电子膨胀阀较好地使到准备回流至蒸发器30的制冷剂,经电子膨胀阀节流降温后,较佳地提高其循环使用率。
[0025]另外,可选择地,节流元件40为毛细管、热力膨胀阀或节流阀芯。其中,热力膨胀阀由感应机构、执行机构、调整机构和阀体组成,是通过感受蒸发器30出口气态制冷剂的过热度来控制进入蒸发器30的制冷剂流量。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阅图2所示,实施例二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作详述,可参考实施例一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防冻系统80包括两个防冻结换热器,分别为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及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一换热通道811连通冷凝器20与出水管50两者,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连通冷凝器20与蒸发器30两者,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一换热通道821连通冷凝器20与进水管60两者,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连通冷凝器20与蒸发器30两者;其中,由于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一换热通道811连通冷凝器20与出水管50两者,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一换热通道821连通冷凝器20与进水管60两者,合理优化地保证了制冷循环回路系统70、热水循环回路系统的管路避免出现冻结的情况。
[0028]另外,第一防冻换热器81的第一换热通道811与第一防冻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呈套接设置、并排设置、搭接设置或缠绕设置,第二防冻换热器82的第一换热通道821与第二防冻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呈套接设置、并排设置、搭接设置或缠绕设置,以较好地保证处于第一防冻换热器81的第一换热通道811的水与处于第一防冻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及第二防冻换热器82的第一换热通道821的水与处于第二防冻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29]实施例三:
[0030]请参阅图3所示,实施例三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二的实施方式大同小异,在此不作详述,可参考实施例二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连通冷凝器20与蒸发器30两者,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连通冷凝器20与蒸发器30两者,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的实施与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的实施是相互独立,两者相当于呈并联设置,而在在实施例三中,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与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连通,具体为,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的一端连接冷凝器20,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而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的一端连接于蒸发器30,另一端与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对接,两者相当于呈串联设置。两者的实施各有优劣,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与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呈并联设置,两者互不干涉,较好地保证与出水管50 —端连接的管路及与进水管60 —端连接的管路避免出现冻结情况;而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的第二换热通道812与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第二换热通道822呈串联设置,经第一防冻结换热器81换热后的制冷剂,可以继续应用在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加强第二防冻结换热器82的换热功能。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水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出水管、进水管及水箱,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及所述蒸发器相连通并形成一制冷循环回路系统,所述冷凝器还分别与所述出水管、所述水箱及所述进水管连通,并且该冷凝器与所述出水管、所述水箱、所述进水管形成一热水循环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机还包括一防冻结系统,所述防冻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防冻结换热器,该至少一个防冻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及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进水管两者,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系统包括两个防冻结换热器,分别为第一防冻结换热器及第二防冻结换热器,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出水管两者,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进水管两者,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一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呈套接设置、并排设置、搭接设置或缠绕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防冻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呈套接设置、并排设置、搭接设置或缠绕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在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两者的管路上还设有节流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元件为毛细管。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元件为热力膨胀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元件为节流阀芯。
【文档编号】F24H4/02GK203375695SQ201320357399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0日
【发明者】陈文强 申请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