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402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属于一种含湿颗粒物干燥设备,壳体呈方形,当用于谷物干燥,是由布料段、若干个加热缓苏段、风干段、料封段、冷却段、排料段组成,当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或褐煤干燥,就不要加热缓苏段,特征在于:热风采用多股并联横流;采用薄料层、大迎风面、低风速进行烘干。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物料靠自重多层串联下移,无送料和翻料机构,布料均匀;料层薄,风阻小;夹带粉尘少;能耗低。用于稻谷干燥,用间壁加热,充分利用烟气的热能,可节能50%以上;使风干与缓苏分离,提升了产品品质。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干燥,充分利用了系统的低温余热,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用于褐煤干燥,扩大了入炉原料的粒径范围,可根据需要,实现浅度干燥和深度干燥(提质)。
【专利说明】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含湿颗粒物干燥设备,特别适用于谷物、污泥热水解产物和褐煤的干燥。
【背景技术】
[0002](一)谷物特别是稻谷是一种热敏性物质,在干燥过程中,为保证营养成分和口感,需要缓苏,因此,稻谷是颗粒物最难干燥的一种物料。缓苏指在谷物通过一个干燥过程以后停止通风干燥,保持温度不变,维持一定时间,使谷粒内部的水分向外扩散,降低内外的水分梯度的过程,以降低干燥过程中的内应力,减少爆腰率。为此,本实用新型首选谷物薄层风干作为重点,进行论述。
[000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稻米产量全球第一,小麦及玉米产量全球第二。谷物收获后,须经过干燥处理。
[0004]人工收获稻割倒后一般在田间晾晒一两天或数天,一方面有一定的后熟作用,更主要的是让谷物水分降低,脱粒后稻谷就可以短期保存而不变质,再将此谷物分批在小块晒场晾晒,达到长期保存水分(14.5%左右)。近年机械化收获的快速推进和跨区作业,导致了高效快速的机械化收获方式与原始的谷物干燥方式严重不适应,致使大批高水分的谷物无法及时晾晒(没有场地、下午或傍晚收获无法晾晒)、装在口袋里或堆积在一起,时间一长(数小时内)就开始发热,导致大米的口感、品质大幅下降,时间稍长,甚至霉变。
[0005]据国外经验,高水分的谷物收获后3小时内应进入机器干燥,24小时内将其水分降到安全储存标准,方可确保谷物生物活性与品质不受影响。
[0006]日晒干燥是我国几千年来采用的老方法。是利用太阳能的热量和自然风来干燥,人工晒谷耗费大量人力,人工成本高,稻谷质量无法掌控。遇到梅雨天就无法晒谷,我国粮食产区的收获期常常出现梅雨天气。收获的谷物含水率非常高,易霉变发芽。据估计我国农户收割后及储粮损失率在8%?10%,每年损失粮食超过150亿公斤,损失高达300-600亿元。所以,国内外都在大力发展干燥机械,以减少损失。
[0007]目前,我国机械烘干谷物仅占全国谷物总产量的I%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机械谷物烘干能达到总产量的95%左右,差距很大,市场需求旺盛,国家又出台了巨额的补贴政策,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
[0008]国外粮食干燥机械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40年代,到50-60年代基本实现了谷物干燥机械化,70年代谷物干燥实现自动化,80年代向高效、优质、节能、降低成本、电脑控制方
向发展。
[0009]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加大了对谷物烘干设备的投资力度,并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干燥设备和技术,我国的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机研究院以及黑龙江、辽宁的一些农机研究部门和大专院校研究出了许多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涉及谷物干燥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达450多项,但在结构、性能、能耗和造价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进。[0010]以热空气为介质的干燥机是主流干燥机,它是通过热空气把热量传给谷物,再由空气把谷物蒸发出来的水分带走。这种干燥机在国内外已普遍使用。按热空气和谷物流动方式分,有横流、逆流、顺流和混流式烘干机。
[0011]横流式烘干机是我国最早引进的机型,多为圆筒形筛孔或方塔形筛孔式结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缺点是:干燥均匀性差;单位热耗高;产品质量差;内外筛孔易堵塞,需经常清理。现已基本被淘汰。
[0012]顺流式烘干机,优点是:使用热风温度高,最高段温度可高达150-250°c;单位热耗低;三段顺流以上的烘干机一次降水幅度可达10-18%;生产效率高。缺点是:结构较复杂,成本略高;粮层厚度大,风阻大,风机价格高,功率大,运行费用高,干燥均匀性差。目前产量日见萎缩。
[0013]混流式烘干机又称是塔式干燥机,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谷物干燥设备。优点是:热风供给均匀;单位热耗低;粮层厚度小,风阻小,风机价格低,功率小,干燥均匀性好;烘干谷物的品种广,既能烘粮,又能烘种;便于清理,不易混种,可采用积木式结构,易于实现系列化。缺点是:结构稍复杂,成本略高。
[0014]公知的烘干机的热载体是热风,它是将燃料(煤、油、天然气或秸杆、稻壳)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将室温的冷空气加热而成。公知的间壁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和热管式。它们存在着端部温差大,效率低,阻力大,设备笨重的缺点,优选由 申请人:发明的螺旋板翅式换热器。
[0015]应因地制宜的选择燃料,因为燃料的选择,燃烧室和换热器的选型,热能的梯级利用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行成本有决定性的作用。
[0016]公知的烘干机和公开的烘干机专利存在以下共同缺点:
[0017]1.热空气是唯一热载体,又是干燥的去湿介质,使得:(I)传热和传质耦合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无法缓苏;(2)空气热焓小,要满足烘干过程的热负荷,就必需足够的风量,往往会与允许的干燥速度矛盾,会增加爆腰率;(3)现有的热风换热流程中,大于热空气热量的烟气热量未被利用;
[0018]2.粮层较厚,即使最薄的混流式烘干机还达250-300mm,风阻大,运行费用高;
[0019]3.烘干的均匀性差。
[0020]为克服现有谷物烘干机和公开的烘干机专利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措施是:
[0021]1.设置加热段,采用间壁式换热器,充分利用空气换热器外排烟气的热量加热谷物;
[0022]2.使加热与缓苏分离,在加热段下设置缓苏段;
[0023]3.在缓苏段下设置风干段,其中并排交叉设置多股并联排气角状盒和收气角状盒,使料层很薄。
[0024]( 二 )污泥热水解产物是一种非热敏性物质,其干燥工艺比谷物要简易。
[0025]由 申请人:发明的“一种污泥热水解-干化一体化的新工艺” ZL201210266371.5和“低干度、多次排、脱水法(L.M.D法)专用热水解反应釜”ZL201210266347.1的实施实践证明,含水为80%左右的湿污泥,经所述两项专利方法和设备处理后,热水解产物含水量降到40%以下,而且,只需经过低干度、一次排,就可得到外观呈颗粒状、含水为70%左右的热水解产物,破壁效果良好,内在水可完全转化成外在水,大大改善了热水解产物的风干脱水性倉泛。
[0026]然而,单纯依靠多次排脱水,存在以下瑕疵:低干度、多次排、脱水法(L.M.D法)是在高温位条件下运行的,需要高品位的能量;当热水解产物含水量降到60%以下,热水解反应釜的排料易出故障。特别是当采用由 申请人:发明的“固体含碳物干燥、炭化、活化一体化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10120120156.9后,系统富裕大量低于150°C以下的低温余热未能被利用。
[0027]为克服上述瑕疵和充分利用低于150°C以下的低温余热,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措施是:
[0028]1.设置间壁式加热段,利用闪蒸罐和凝水的热量预热污泥热水解产物;
[0029]2.利用烟气作为热源来烘干物料;
[0030]3.在风干段中,并排交叉设置多股并联排气角状盒和收气角状盒,使料层很薄。(三)褐煤也是一种非热敏性物质,其干燥工艺也比谷物要简易。
[0031]世界的褐煤地质储量约为4万亿T,占全球煤炭地质储量的40%弱。据20世纪末的统计,我国已有探明褐煤保有储量1300亿T,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3%左右。储量巨大。且埋藏深度浅,可采煤层厚,大多适宜露天开采,生产安全,开采成本低。
[0032]但是其热值低(一般在2700_3600Kcal/kg之间),水分高(全水分在20-50%之间)、热稳定性差、易自燃等不足,使得其经济销售半径短(< 500Km)。高水分褐煤直接入炉燃烧,不仅严重影响锅炉出力,而且由于烟气的露点高,加重排烟系统的腐蚀。通过干燥降低水分,提高热能密度,降低运费,对扩大褐煤的使用范围,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意义重大。
[0033]目前在内蒙已投运和备案的褐煤干燥(提质)项目多达9项,工艺有:振动盘式干燥、滚筒干燥、SJ-低温干馏炉、美国LFC干燥提质炉、北京柯林斯达改性炉、鲁奇炉和国能富通提质炉。
[0034]公知的上述褐煤干燥(提质)方法,在结构、性能、能耗和造价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对易热崩和小颗粒褐煤处理上,还缺乏产量大,阻力低,能有效防止“灰堵”,热效率高,故障率低的工业装置。

【发明内容】

[0035]针对谷物、污泥热水解产物和褐煤烘干上述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壳体(2)呈方形,由多段组合而成,物料靠自重由上而下移动,当用于谷物干燥,风干机是由布料段、若干个加热缓苏段、风干段、料封段、冷却段、排料段组成,当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或褐煤干燥,风干机是由布料段、风干段、料封段、加热炭化段、冷却段、排料段组成,所述加热缓苏段内均布板片式换热元件(3),所述板片式换热元件(3)为封闭的角盒,顶部呈角状,内设翅片(24),热烟气从烟气进口(4),烟气进口布气室(5),并联的板片式换热元件(3),将板片式换热元件(3)间的稻谷层(23)加热,经烟气出口布气室(7),烟气出口 (6)外排,所述风干段,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所述收气角盒(12)的两侧面优选为百叶窗(22),顶部呈角状,底部是敞开的,所述排气角盒(13)的两侧面优选为筛孔板(21),顶部也呈角状,底部是封闭的,收气角盒(12)的高度大于排气角盒(13)的高度,热空气由热空气进口(8),热空气进口布气室(9)分别进入到多个排气角盒(13)中,排气角盒(13)的右端是开口的,并与排气角盒孔板(19)相联接,排气角盒(13)的左端是封闭的,热空气穿过筛孔板(21),物料层(23),百叶窗(22)进入到收气角盒(12)中,收气角盒(12)的左端是开口的,并与收气角盒孔板(20)相联接,收气角盒
(12)的右端是封闭的,于是收气角盒(12)中的热空气经收气角盒孔板(20),热空气出口布气室(11),热空气出口(10)外排,所述冷却段,同样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冷空气从冷空气进口(14),冷空气进口布气室(15),排气角盒(13),穿过料层后经收气角盒(12),冷空气出口布气室(17),冷空气出口(16)外排,冷却后的稻谷由排料口
(18)外排,所述加热炭化段内置板片式换热元件(3),温度约600-650°C高温烟气由高温烟气进口(25),高温烟气进口布气室(26),并联进入到换热元件(3)中,将热量通过间壁传给褐煤,换热后,横流经高温烟气出口布气室(28),高温烟气出口(27)外排,所述褐煤冷却段内置板片式换热元件(3),优选冷却循环水为冷媒,冷却循环水经冷却循环水进口(29),冷却循环水进口配流室(30)多股并联进入到多个板片式换热元件(3)横流,由冷却循环水出口配流室(32),冷却循环水出口(31)夕卜排。
[0036]热风是横向贯穿垂直下降的物料层(23),当用于谷物、污泥热水解产物烘干时,物料层(23)厚度优选小于50_,当用于褐煤烘干时,物料层(23)厚度优选小于150_。
[0037]当用于谷物干燥,用于商品粮时热空气温度应低于50°C,用于种子时热空气温度应低于40°C。
[0038]当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干燥,当系统有余热凝水时,优选板片式换热器加热污泥热水解产物。
[0039]当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干燥,风干的介质为烟气,入炉烟气的温度小于150°C。
[0040]当用于褐煤干燥,当进行浅度干燥时,入炉烟气的温度小于150°C,当进行深度干燥,入炉烟气的温度可提高到550°C以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为图2的M-M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干燥介质为热空气),图5是图10和图11的B-B剖视图(干燥介质为热烟气),图6是图2的E向视图,图7是图2的N-N剖视图,图8是相邻的排气角盒和收气角盒相互关系的放大图,图9是板片式换热元件的放大图,图10是当系统有余热热水时,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等非热敏性物质的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剖视图,图11是用于褐煤的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剖视图,图12是用于褐煤深度干燥(提质)的正面剖视图,图13是用于褐煤深度干燥(提质)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布料器
2.壳体,3.板片式换热元件,4.热烟气进口,5.热烟气进口布气室,6.热烟气出口,7.热烟气出口布气室,8.热空气进口,9.热空气进口布气室,10.热空气出口,11.热空气出口布气室,12.收气角盒,13.排气角盒,14.冷空气进口,15.冷空气进口布气室,16.冷空气收气角盒,17.冷空气出口布气室,18.排料口,19.排气角盒孔板,20收气角盒孔板,21.筛孔板,22.百叶窗,23.物料层,24.翅片,25.高温烟气进口,26.高温烟气进口布气室,27.高温烟气出口,28.高温烟气出口布气室,29.冷却循环水进口,30.冷却循环水进口配流室,31.冷却循环水出口,32.冷却循环水出口配流室,33.集气角盒,34.自产燃气布气室,35.自产燃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43]应说明,所述附图和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本实用新型后,如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都属于等价的改动或修改,同样包括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内。
[0044]实施例一:稻谷风干(参见图1,2,3,4,6,7)
[0045]从炉顶加入的稻谷经布料器(I)均布于由壳体(2)构成的风干机内,靠自重由上而下,经布料段、多层加热缓苏段、风干段,冷却段最后由卸粮机从排料口(18)外排。加热段内均布板片式换热元件(3),所述板片式换热元件(3)为封闭的角盒,顶部呈角状,内设翅片(24)(参见图9),热烟气从烟气进口(4),烟气进口布气室(5),并联的板片式换热元件
(3),将板片式换热元件(3)间的稻谷层(23)加热(参见图9),经烟气出口布气室(7),烟气出口(6)外排,由于稻谷是经过间壁与烟气换热,故不会被污染,加热后的稻谷经缓苏,以降低稻谷中的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降低爆腰率。
[0046]在风干段中,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所述收气角盒(12)的两侧面优选为百叶窗(22),顶部呈角状,底部是敞开的,所述排气角盒(13)的两侧面优选为筛孔板(21),顶部也呈角状,底部是封闭的。收气角盒(12)的高度大于排气角盒(13)的高度(参见图8)。
[0047]热空气由热空气进口(8),热空气进口布气室(9)分别进入到多个排气角盒(13)中,排气角盒(13)的右端(参见图4)是开口的,并与排气角盒孔板(19)相联接,排气角盒
(13)的左端(参见图4)是封闭的,热空气穿过筛孔板(21),物料层(23),百叶窗(22)进入到收气角盒(12)中(参见图8),收气角盒(12)的左端(参见图4)是开口的,并与收气角盒孔板(20)相联接,收气角盒(12)的右端(参见图4)是封闭的。于是收气角盒(12)中的热空气经收气角盒孔板(20),热空气出口布气室(11),热空气出口(10)外排。热空气将物料层中水分风干。本实施例共有三层加热缓苏-风干段,最后稻谷进到底部的冷却段,冷空气从冷空气进口(14),冷空气进口布气室(15),排气角盒(13),穿过料层后经收气角盒
(12),冷空气出口布气室(17),冷空气出口 (16)外排,冷却后的稻谷由排料口 (18)外排。
[0048]板片式换热元件与收气角盒和排气角盒交替呈90°布置,由于在它们下端要形成的自然堆角,因此实现了多层翻料,使布料均匀。
[0049]稻谷是对干燥工艺要求最严的一种谷物,其初始含水率、临界含水率、干燥温度、干燥速度、缓苏时间、料层厚度和要求的最终含水率对干燥工艺、设备的生产率、干燥产品的爆腰率、品质和成本都有影响。实际上,初始含水率和临界含水率是不可调的,而干燥温度、干燥迎面风速(表征干燥速度)、缓苏时间和要求的最终含水率则是可调的。热风温度很重要,用作商品粮时谷物温度应低于50°C,用作种子时谷物温度应低于40°C。
[0050]实施例二:污泥热水解产物风干(参见图10和图5)
[0051]从炉顶加入的污泥热水解产物经布料器(I)均布于由壳体(2)构成的风干机内,靠自重由上而下,经布料段、加热段、多层风干段、冷却段、料封段、排料段从排料口(18)外排。加热段内均布板片式换热元件(3),所述板片式换热元件(3)为封闭的角盒,顶部呈角状,内部通“一种污泥热水解-干化一体化的新工艺”和“低干度、多次排、脱水法(L.M.D法)专用热水解反应釜”闪蒸罐温度为150°C左右的凝水作为热源。在风干段中,和实施例一相同,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无需赘述。
[0052]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这里的风干段的热源不是热空气,而是利用热烟气,烟气中氧含量应< 10%。温度为150°c左右的热烟气从热烟气进口(4),热烟气进口布气室(5),分别进入到多个排气角盒(13)中,排气角盒(13)的右端(参见图5)是开口的,并与排气角盒孔板(19)相联接,排气角盒(13)的左端(参见图5)是封闭的,热烟气穿过筛孔板(21),物料层(23),百叶窗(22)进入到收气角盒(12)中(参见图8),收气角盒(12)的左端(参见图5)是开口的,并与收气角盒孔板(20)相联接,收气角盒(12)的右端(参见图5)是封闭的。于是收气角盒(12)中的热烟气经收气角盒孔板(20),热烟气出口布气室(7),烟气气出口(6)外排。热烟气将物料层中水分风干。风干段各层间的收气角盒和排气角盒交替呈90°布置,由于在它们下端要形成的自然堆角,因此实现了多层翻料,使布料均匀。
[0053]当干燥的物料温度较高,需冷却后才能外排时,排料前需设冷却段,冷却介质优选冷空气,为防窜气,在风干段后设置料封段。
[0054]当污泥热水解产物的含水率较高,出现污泥热水解产物在炉内不能自由下降(即出现架桥现象)时,应采用返混,将干的污泥热水解产物与原料返混后入炉。实施例三:褐煤风干(参见图11)
[0055]褐煤的干燥有两种目的,一种是炉前干燥,干燥好的褐煤随即入炉燃烧,一种外运干燥。前者只需脱除外在水,为浅度干燥,物料温度不高于120°C,这时煤的结构基本无变化,仍有回潮吸湿性,不宜外运。
[0056]从炉顶加入的褐煤经布料器⑴均布于由壳体⑵构成的风干机内,靠自重由上而下,经布料段、多层风干段、料封段、冷却段、排料段从排料口(18)外排。在风干段中,和实施例一相同,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无需赘述。
[0057]温度为150°C左右的热烟气从热烟气进口(4),热烟气进口布气室(5),分别进入到多个排气角盒(13)中,排气角盒(13)的右端(参见图5)是开口的,并与排气角盒孔板
(19)相联接,排气角盒(13)的左端(参见图5)是封闭的,热烟气穿过筛孔板(21),物料层
(23),百叶窗(22)进入到收气角盒(12)中(参见图8),收气角盒(12)的左端(参见图5)是开口的,并与收气角盒孔板(20)相联接,收气角盒(12)的右端(参见图5)是封闭的。于是收气角盒(12)中的热烟气经收气角盒孔板(20),热烟气出口布气室(7),烟气气出口
(6)外排。热烟气将物料层中水分风干。风干段各层间的收气角盒和排气角盒交替呈90°布置,由于在它们下端要形成的自然堆角,因此实现了多层翻料,使布料均匀。
[0058]风干段的热源烟气优选电厂的余热废气,亦可用褐煤或其它燃料燃烧而得。烟气中氧含量应< 10%。
[0059]当干燥的物料温度较高,需冷却后才能外排时,排料前需设冷却段,冷却介质优选冷空气,为防窜气,在风干段后设置料封段。
[0060]实施例四:褐煤深度干燥(提质)(参见图12,图13)
[0061]外运褐煤需进行深度干燥,在更高的干燥温度下,由于大量的羟基官能团分解,导致褐煤内部的毛细孔倒坍和产生交联。毛细孔倒坍可以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而交联反应则能够对毛细孔进行密封,阻止倒坍的毛细孔在吸收水分时再膨胀。另外,当褐煤温度被加热到200°C以上时,其表面积会大大减少。表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高温干燥条件下引起褐煤内部的焦油的强烈迁移,即焦油由毛细孔内部向毛细孔外部迁移。迁移到毛细孔外部的焦油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焦油冷凝,从而对毛细孔进行密封,并使褐煤的表面积减少。
[0062]由于上述过程,即毛细孔倒塌,交联和焦油迁移对毛细孔形成密封,结果褐煤变得越来越疏水,同时也能够观察到褐煤的硬化,这也导致褐煤的刚性结构的形成。其结果就是褐煤能够从软煤转换为硬煤,由亲水性转换为疏水性,从而可以实现褐煤的长途运输。
[0063]当褐煤温度被加热到200°C以上时,在脱水的同时,引发了结构的改变,这一深度干燥通常又称为“提质”。褐煤的提质温度是褐煤的一种特质,有的褐煤可能是250°C,而有的褐煤可能要高达550°C以上,即达到低温干馏所需的温度,这应由实验确定。
[0064]从炉顶加入的褐煤经布料器(I)均布于由壳体(2)构成的风干机内,靠自重由上而下,经布料段、多层风干段、料封段、加热炭化(提质)段、料封段、冷却段、料封段、排料段从排料口(18)外排。在风干段中,和实施例一相同,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无需赘述。
[0065]为进行深度干燥,在风干段下设置了料封段和加热炭化(提质)段,使风干的褐煤进一步升温,在脱除内在水和结晶水的同时,煤质也发生深刻变化,挥发份分解为自产燃气和焦油,经集气角盒(33),自产燃气布气室(34),由自产燃气出口(35)送往冷却回收系统。
[0066]为减少冷却回收系统的气体量,提高自产燃气的发热量,在加热炭化(提质)段采用板片式换热元件(3)对褐煤进行间壁式加热,热源优选自产燃气,当然亦可采用外供燃料或提质褐煤。由上述燃料在燃烧室(图中未示)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约600-650°C )由高温烟气进口(25),高温烟气进口布气室(26),并联进入到换热元件(3)中,将热量通过间壁传给褐煤,换热后,横流经高温烟气出口布气室(28),高温烟气出口(27)外排。由于此处的高温烟气温度还较高(约550-600°C ),不能直接送往风干段,需混入冷空气降温到150°C左右(即热烟气),再送往风干段(图中未示)。经加热炭化(提质)段加工的提质褐煤的温度通常高于燃点,必需冷却到燃点以下才能外排,冷却循环水和冷自产燃气均可作为冷媒,但优选冷却循环水为冷媒。冷却循环水经冷却循环水进口(29),冷却循环水进口配流室(30)多股并联进入到多个板片式换热元件(3)横流,由冷却循环水出口配流室(32),冷却循环水出口(31)外排。
[0067]为防止窜气,在风干段、加热炭化(提质)段、冷却段、排料段之间设置料封段。
[0068]冷却到燃点以下的成品最后从排料口(18)外排。
[0069]有益放果
[0070]本实用新型用于谷物、污泥热水解产物和褐煤的干燥时的共同有益效果是:热载体采用多股并联横流流动,迎风面大、风速低,夹带粉尘少;物料靠自重多层串联,由上而下移动,无机械送料和翻料机构,布料均匀;料层薄,风阻小;能耗低。
[0071]用于稻谷干燥,设置了间壁加热,充分利用烟气的热能,可节能50%以上;使风干与缓苏分离,提升了产品品质;烘干谷物的品种广,既能烘粮,又能烘种;便于清理,不易混种,可采用积木式结构,易于实现系列化。
[0072]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干燥,充分利用了系统的低温余热,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0073]用于褐煤干燥,扩大了入炉原料的粒径范围,可根据需要,实现浅度干燥和深度干燥(提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壳体(2)呈方形,由多段组合而成,物料靠自重由上而下移动,其特征在于:当用于谷物干燥,风干机是由布料段、若干个加热缓苏段、风干段、料封段、冷却段、排料段组成,当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或褐煤干燥,风干机是由布料段、风干段、料封段、加热炭化段、冷却段、排料段组成, 所述加热缓苏段内均布板片式换热元件(3),所述板片式换热元件(3)为封闭的角盒,顶部呈角状,内设翅片(24),热烟气从烟气进口(4),烟气进口布气室(5),并联的板片式换热元件(3),将板片式换热元件(3)间的稻谷层(23)加热,经烟气出口布气室(7),烟气出口⑶外排, 所述风干段,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所述收气角盒(12)的两侧面优选为百叶窗(22),顶部呈角状,底部是敞开的,所述排气角盒(13)的两侧面优选为筛孔板(21),顶部也呈角状,底部是封闭的,收气角盒(12)的高度大于排气角盒(13)的高度, 热空气由热空气进口(8),热空气进口布气室(9)分别进入到多个排气角盒(13)中,排气角盒(13)的右端是开口的,并与排气角盒孔板(19)相联接,排气角盒(13)的左端是封闭的,热空气穿过筛孔板(21),物料层(23),百叶窗(22)进入到收气角盒(12)中,收气角盒(12)的左端是开口的,并与收气角盒孔板(20)相联接,收气角盒(12)的右端是封闭的,于是收气角盒(12)中的热空气经收气角盒孔板(20),热空气出口布气室(11),热空气出口(10)外排, 所述冷却段,同样交叉、并列多个收气角盒(12)和排气角盒(13),冷空气从冷空气进口(14),冷空气进口布气室(15),排气角盒(13),穿过料层后经收气角盒(12),冷空气出口布气室(17),冷空气出口(16)外排,冷却后的稻谷由排料口(18)外排, 所述加热炭化段内置板片式换热元件(3),温度约600-650°C高温烟气由高温烟气进口(25),高温烟气进口布气室(26),并联进入到换热元件(3)中,将热量通过间壁传给褐煤,换热后,横流经高温烟气出口布气室(28),高温烟气出口(27)外排, 所述褐煤冷却段内置板片式换热元件(3),优选冷却循环水为冷媒,冷却循环水经冷却循环水进口(29),冷却循环水进口配流室(30)多股并联进入到多个板片式换热元件(3)横流,由冷却循环水出口配流室(32),冷却循环水出口(31)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其特征在于:热风是横向贯穿垂直下降的物料层(23),当用于谷物、污泥热水解产物烘干时,物料层(23)厚度优选小于50mm,当用于褐煤烘干时,物料层(23)厚度优选小于150_。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其特征在于:当用于谷物干燥,用于商品粮时热空气温度应低于50°C,用于种子时热空气温度应低于40°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其特征在于:当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干燥,当系统有余热凝水时,优选板片式换热器加热污泥热水解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其特征在于:当用于污泥热水解产物干燥,风干的介质为烟气,入炉烟气的温度小于15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并联横流式风干机,其特征在于:当用于褐煤干燥,当进行浅度干燥时,入炉烟气的温度小于150°C,当进行深度干燥,入炉烟气的温度可提高到550°C以上。
【文档编号】F26B17/12GK203629247SQ20132036798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5日
【发明者】吴植仁, 周群龙 申请人:宁波互联聚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