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493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包括敞口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的上部相对两侧分别设有V型口,所述V型口处设有锁紧螺栓;所述方形箱体底部开设的圆孔与圆形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管的下部插入软连接筒的上部,软连接筒下部与吸料管上部相连接;所述软连接筒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喉箍。该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利用多功能天车的吸料功能进行疏通,在低温预加热阶段和其它不同的低温区,可以有效解决破损火道墙漏料堵塞故障,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对焙烧炉火道墙的墙体破坏大幅减小,减少了火道堵塞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在预加热区间直接维修疏通火道,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等特点,有效延长了焙烧炉火道墙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铝用炭素阳极生产过程中,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由于产能大,自控程度高,受到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的欢迎。随着焙烧炉使用时间的延长,火道墙破损是不可避免的。敞开式环式焙烧炉“W”型井式火道的疏通,一直是焙烧炉维修面临的难题,尤其在预加热阶段由于火道墙破损漏料,造成火道堵塞,无法对火道进行疏通,直接影响焙烧火道温度,使连续几个焙烧周期内,相邻火道料箱的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直接影响焙烧制品的质量。
[0003]日常维修、维护工作大部分发生在低温空炉室料箱,使用耐高温高铝质纤维堵塞的方法进行。装完待焙烧制品的炉室,由于高铝质耐火纤维的脱落,不可避免的造成火道墙漏料,日积月累,使火道墙底部的火焰流通区域受阻。通常采用在料箱底部打开火道墙砖,进行人工掏料。但对于已进入生产区域的火道墙,由于料箱装满制品,无法打开底部墙砖,对火道堵塞束手无策,只能局部填充高铝质耐火纤维,防止更多的料漏入火道墙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修方便,可以有效提高维修效率,延长焙烧炉火道墙使用寿命的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包括敞口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的上部相对两侧分别设有V型口,所述V型口处设有锁紧螺栓;所述方形箱体底部开设的圆孔与圆形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管的下部插入软连接筒的上部,所述软连接筒的下部与吸料管的上部相连接;所述软连接筒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喉箍。
[0007]所述锁紧螺栓为一组或二组蝶形螺帽、螺栓结构,材质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选择。
[0008]所述喉箍为自锁结构,材质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选择。
[0009]所述吸料管的长度根据现场使用情况确定,材质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选择。
[0010]所述软连接筒的材质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来选择。
[001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对焙烧炉堵塞的火道可以利用多功能天车的吸料功能进行疏通,在低温预加热阶段,能有效解决破损火道墙漏料堵塞故障,在其它不同的低温区,也可以解决火道墙堵塞故障,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对焙烧炉火道墙的墙体破坏大幅减小,减少了火道堵塞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在预加热区间直接维修疏通火道,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等特点,有效延长了焙烧炉火道墙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0014]图中:1-方形箱体,2-锁紧螺栓,3- V型口,4-圆形管,5-软连接筒,6-喉箍,7-吸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用维修装置,包括顶部敞开的方形箱体1,方形箱体I的上部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V型口 3,V型口 3处设有锁紧螺栓2 ?’方形箱体I底部开设的圆孔与圆形管4的上部焊接在一起,圆形管4的下部插入软连接筒5的上部,软连接筒5的下部与吸料管7的上部相连接;软连接筒4的上下部分别通过喉箍6扎紧定位。
[0017]锁紧螺栓2可以是一组或二组蝶形螺帽配螺栓组成,其形状不限,材质可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来选择。软连接筒5可以摆动,材质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来选择,如耐高温橡胶等材料。喉箍6,可以是多种自锁的结构,形状不限,其材质可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来选择多种。吸料管7的上部嵌入软连接筒5的下端,在软连接筒5的外部通过喉箍6扎紧,也可以用筒状定位嵌套来固定。吸料管7的材质可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来选择,如铝合金管等,其长度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来确定。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用维修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0019]1.将多功能天车的方形吸料管插入方形箱体I内,使天车吸料管口接触到箱体底部,通过拧紧锁紧螺栓2使方形箱体I的内壁与多功能天车的吸料管相紧密接触,使方形箱体I紧密夹住天车吸料管,与多功能天车的吸料管密封连接;
[0020]2.圆形管4的上部与方形箱体I底部开设的圆孔焊接在一起,圆形管4的下部嵌入软连接筒5的上部,外部用喉箍6扎紧;
`[0021]3.选择被料堵塞的焙烧炉火道,根据堵塞料的深度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料管7 ;
[0022]4.吸料管7的上部嵌入软连接筒5的下部,外部用喉箍6扎紧,吸料管7的下部通过焙烧炉的观察孔插入到焙烧炉火道内;
[0023]5.多功能天车吸料管开始工作,使焙烧炉维修装置内出现抽吸力,人工摆动软连接筒5,使吸料管7的下部靠近不同位置的焙烧炉火道内的堵塞料;
[0024]6.多功能天车吸料管可以上下移动,带动方形箱体I上下移动,吸料管7下部将焙烧炉火道内的堵塞料吸入天车粉料收集仓,达到疏通火道,维修火道墙的目的。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的方形箱体(1),所述方形箱体(O的上部相对两侧分别设有V型口(3),所述V型口(3)处设有锁紧螺栓(2);所述方形箱体(I)底部开设的圆孔与圆形管(4)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管(4)的下部插入软连接筒(5)的上部,所述软连接筒(5)的下部与吸料管(7)的上部相连接;所述软连接筒(5)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喉箍(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栓(2)为一组或二组蝶形螺帽、螺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火道墙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箍(6)为自锁结构。
【文档编号】F27D1/16GK203518601SQ20132042189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魏剑峰, 孙传杰, 王理, 张得教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