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排热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072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中排热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集中排热新风系统,包括一个智能控制器和设于基站墙上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所述的排风装置通过一个热量集中装置与室内散热设备相通,且在基站内和基站外均安装有与智能控制器相连的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机房建筑的简单改造,以智能控制器控制集中排热的开合,充分利用机房内部、外部环境温差,实现机房内外部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将热量带出而自然降温;并通过联动,控制机房空调的运行状态减少机房空调的运行时间,提高排热降温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机房空调电能消耗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集中排热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排热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基站设备降温绝大多数采用空调系统弥漫推送冷气的方式,普通的基站面积大约15-25m2,基站内有大量散热设备,为了满足室内环境温度要求(长年保持在18°C ^28°C之内),整个空调系统温度往往需要调得很低。基站内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主要为通信设备及蓄电池,为实现环境要求,空调将被迫长时工作,造成能耗居高不下,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基站作为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部设备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必须全部经由空调才能拍出室外,而无法利用外部低温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使电费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降低能耗的集中排热新风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集中排热新风系统,包括一个智能控制器和设于基站墙上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所述的排风装置通过一个热量收集装置与室内散热设备相通,且在基站内和基站外均安装有与智能控制器相连的传感器。
[0006]所述的进风装置,包括一个箱体I,从箱体I内侧到外侧的垂直方向上依次并排设有百叶窗、进风风阀、进风电机、空气过滤器和防雨罩。
[0007]所述的进风电机包括四台送风量相同的直流轴流风机,它们对称的设于一个固定在箱体内的固定板。在所述的防雨罩的外侧还设有防盗网、防尘网和防虫网。
[0008]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一个箱体II,从箱体II内侧到外侧依次设有排风风机和排风风阀。
[0009]所述的排风风机包括两个,且均设于一个固定在箱体II内的固定板上。
[0010]所述的百叶窗为垂降式百叶窗或电动百叶窗。
[0011 ] 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内部有智能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控制进风电机、进风风阀、排风电机和排风风阀。
[001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
[0013]所述的传感器,其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温湿度传感器,且各个传感器均经由信号线与智能控制器连接。
[0014]所述新风系统,运行均由智能电路控制,实现无人值守。
[0015]所述的四台轴流风机的送风量均为1000m-- / h,功率均为55w。
[0016]所述的热量收集装置,其将基站内设备通过散热装置散发出来的热量收集起来,通过圆形风道送到排风装置处,然后以排风风机为动力,将热量直接排至室外,不让设备散发出来的热量向室内扩散。[0017]该系统是利用热平衡的原理,通过智能控制器,将采集到的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湿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判断是否启动风机来引进室外冷空气,排出室内热空气,降低机房内的温度。通过大量减少空调使用时间达到节约电能消耗目的。同时增加了热量排出的效率。通过智能控制器,随时调整进风量,保持与基站设备的散热量同步,使进出风量、设备散热量,热交换率三者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将基站室内温度控制在18°C?28°C之内。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机房建筑的简单改造,以智能控制器控制集中排热的开合,充分利用机房内部、外部环境温差,实现机房内外部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将热量带出而自然降温;并通过联动,控制机房空调的运行状态减少机房空调的运行时间,提高排热降温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机房空调电能消耗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框图。
[0021]图中,1.室外温度传感器I,2.室内温度传感器I,3.室内温湿度传感器II,4.室外温湿度传感器II,5.智能控制器,6.箱体Ι,7.箱体ΙΙ,8热量收集装置,9.防雨罩I,
10.排热链接装置,11排风风机固定板,12.排风风阀,13.进风风阀,14.固定板,15.中效空气过滤器,16.初效空气过滤器,17.防雨罩II,18.进风风机I,19.进风风机II,20.进风风机III,21.进风风机IV,22.排风风机I,23.排风风机II,24.室内散热设备I,25.室内散热设备ΙΙ,26.室内散热设备ΙΙΙ,27空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3]如图1、图2所示,集中排热新风系统,包括一个智能控制器5和设于基站墙上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所述的排风装置通过一个热量收集装置8和排热链接装置10与室内散热设备124,室内散热设备1125,室内散热设备ΙΙΙ26相通,且在基站内和基站外均安装有与智能控制器相连的室外温度传感器I1、室内温度传感器112、室内温湿度传感器113、室外温湿度传感器114。热量收集装置,其将基站内设备通过散热装置散发出来的热量收集起来,通过圆形风道送到排风装置处,然后以排风风机为动力,将热量直接排至室外,不让设备散发出来的热量向室内扩散。
[0024]进风装置,包括一个箱体16,从箱体16内侧到外侧的垂直方向上依次并排设有百叶窗、进风风阀13、进风电机、空气过滤器、防雨罩1117。
[0025]进风电机包括进风风机118、进风风机1119,进风风机11120,进风风机IV21,它们对称的设于一个固定在箱体内的固定板14。在所述的防雨罩II17的外侧还设有防盗网、防尘网、防虫网。
[0026]排风装置包括一个箱体117,从箱体117内侧到外侧依次设有排风风机122和排风风机123、排风风阀12和防雨罩19。排风风机包括两个,且均设于一个固定在箱体II内的排风风机固定板11上。空气过滤器包括中效空气过滤器15和初效空气过滤器16。百叶窗为垂降式百叶窗或电动百叶窗。[0027]智能控制器,其内部有智能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控制进风电机、进风风阀、排风电机和排风风阀。
[0028]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智能控制器控制基站内部温湿度过程如下;
[0029]1、判断室外的湿度和粉尘浓度是否符合为风机开启的先决条件;
[0030]2、检测室内外的温度情况是否存在温差(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当基站内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值时则开启设备,开始排热;
[0031]3、根据是室内外温度情况,及时开启进风装置,平衡室内压力,使室内保持正压;
[0032]4、当室内温度不满足设备运行条件时或室内过低时,则关闭设备以节省能源。
[0033]由于基站内设备要求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8°C?28°C,所以集中排热新风系统必须实施监控室内的温度,随时调整风机及空调27的工作状态。
[0034]该系统根据热交换的原理,集中排热新风系统通过对机房建筑的简单改造,以智能控制器控制设备的开合,充分利用机房内部、外部环境温差,实现机房内热空气的直接排出将热量带出而自然降温,并且通过进风系统平衡室内压力且带来室外自然冷源;并通过联动,控制机房空调的运行状态减少机房空调的运行时间,提高排热降温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机房空调电能消耗的目的,其节能效率可达到50%-90%。经过调研和实际应用测试,兆宇集中排热新风系统具有经济、实用、稳定、高效和安全的特点,并在系统结构、运行效率、施工安装、防盗、防尘、防雨和防虫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权利要求】
1.一种集中排热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智能控制器和设于基站墙上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所述的排风装置通过一个热量集中装置与室内散热设备相通,且在基站内和基站外均安装有与智能控制器相连的传感器;所述的进风装置,包括一个箱体I,从箱体I内侧到外侧的垂直方向上依次并排设有百叶窗、进风风阀、进风电机、空气过滤器和防雨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电机包括四台送风量相同的直流轴流风机,它们对称的设于一个固定在箱体I内的固定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防雨罩的外侧还设有防盗网、防尘网和防虫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一个箱体II,从箱体II内侧到外侧依次设有排风风机和排风风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风机包括两个,且均设于一个固定在箱体II内的固定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叶窗为垂降式百叶窗或电动百叶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内部设有智能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控制进风电机、进风风阀、排风电机和排风风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其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温湿度传感器,且各个传感器均经由信号线与智能控制器连接。
【文档编号】F24F13/28GK203642410SQ201320674933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宋帅宇 申请人:山东兆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