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087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四通阀、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风机及分离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由铜管连结四通阀,并将铜管延伸连接至热交换器,再利用第一三通接头将铜管分别连接至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连接至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再连接至第一膨胀阀,经由第一三通接头连接至风机,风机再连接回四通阀,第一电磁阀连接至第二过滤器并结合第二膨胀阀,再将铜管延伸至第二热交换器,然后连接至第二三通接头,再与分离器连接,最后再连接至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不仅热交换速度快且安全可靠,尤其用电量省,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装置,具体地说明涉及到一种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传统的家用热水器一般为瓦斯热水器及电热水器,利用瓦斯将冷水加热至40-50度,须耗费较长时间,所以容易造成热水流出前的冷水耗费,浪费水资源。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四通阀、热交换器、电磁阀、过滤器、膨胀阀、风机及分离器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借由两个热交换器,配合膨胀阀及风机的设计,可以同时制冷、热水或单独制冷、热水,冷热双用不浪费任何资源,把空气中的热量、冷源完全发挥,既环保又节能,不仅热交换速度快且安全可靠,尤其用电量省,使用寿命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四通阀、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风机及分离器组成,其中压缩机由铜管连结四通阀,并将铜管延伸连接至热交换器,再利用第一三通接头将铜管分别连接至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连接至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再连接至第一膨胀阀,经由第一三通接头连接至风机,风机再连接回四通阀,第一电磁阀连接至第二过滤器并结合第二膨胀阀,再将铜管延伸至第二热交换器,然后连接至第二三通接头,再与分离器连接,最后再连接至压缩机,借由压缩机内的冷媒采集自然空气中的热能并通过热交换器使冷水升温,本实用新型借由两个热交换器,配合膨胀阀及风机的设计,可以同时制冷、热水或单独制冷、热水,冷热双用不浪费任何资源,把空气中的热量、冷源完全发挥,既环保又节能,不仅热交换速度快且安全可靠,尤其用电量省,使用寿命长。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四通阀、热交换器、电磁阀、过滤器、膨胀阀、风机及分离器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借由两个热交换器,配合膨胀阀及风机的设计,可以同时制冷、热水或单独制冷、热水,冷热双用不浪费任何资源,把空气中的热量、冷源完全发挥,既环保又节能,不仅热交换速度快且安全可靠,尤其用电量省,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08]在图中,一种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热交换器3,第二热交换器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第一过滤器7、第二过滤器8、第一膨胀阀
9、第二膨胀阀10,风机11及分离器12组成,其中压缩机I由铜管连结四通阀2,并将铜管延伸连接至热交换器3,再利用第一三通接头13将铜管分别连接至第一电磁阀5及第二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6连接至第一过滤器7,第一过滤器7再连接至第一膨胀阀9,经由第一三通接头13连接至风机11,风机11再连接回四通阀2,第一电磁阀5连接至第二过滤器8并结合第二膨胀阀10,再将铜管延伸至第二热交换器4,然后连接至第二三通接头14,再与分离器12连接,最后再连接至压缩机I。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四通阀、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风机及分离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由铜管连结四通阀,并将铜管延伸连接至热交换器,再利用第一三通接头将铜管分别连接至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连接至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再连接至第一膨胀阀,经由第一三通接头连接至风机,风机再连接回四通阀,第一电磁阀连接至第二过滤器并结合第二膨胀阀,再将铜管延伸至第二热交换器,然后连接至第二三通接头,再与分离器连接,最后再连接至压缩机。
【文档编号】F24H4/02GK203518233SQ20132067754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马新伟 申请人:马新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