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139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包括:炉体、换热器和烟桥,烟桥水平地设置在炉体和换热器的上方,炉体和换热器通过烟桥连通,换热器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热交换器管组、第二热交换器管组、第三热交换器管组和第四热交换器管组,第一热交换器管组底部与第二热交换器管组底部相通,第二热交换器管组顶部与第三热交换器管组顶部相通,第三热交换器管组底部与第四热交换器管组底部相通。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燃煤热风炉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烟气管道产生结露、冰堵的现象,具有结构筒单、工作可靠、烟气温度低、热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供热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各类粮食干燥机的需要,配以高效、减排、节能的热风炉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大型粮食干燥机的出现,提供了粮食安全储藏的保障。而传统的热风炉由于没有烟气的多次利用,造成排出的烟温过高,又没有有效的沉降措施所以不能很好地实现烟气与空气的热交换,故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不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风炉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包括:炉体、换热器和烟桥,烟桥水平地设置在炉体和换热器的上方,炉体和换热器通过烟桥连通,换热器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热交换器管组、第二热交换器管组、第三热交换器管组及第四热交换器管组,第一热交换器管组底部与第二热交换器管组底部相通,第二热交换器管组顶部与第三热交换器管组顶部相通,第三热交换器管组底部与第四热交换器管组底部相通。
[0006]优选的,第二热交换器管组与第三热交换器管组顶部设置有上烟箱,第一热交换器管组与第二热交换器管组底部及第三热交换器管组与第四热交换器管组底部均设有下烟箱和清灰门。
[0007]优选的,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或竖置列管换热器。
[0008]优选的,换热器为钢管换热器。
[0009]优选的,换热器的两侧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
[0010]本实用新型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把灰尘沉降后,再经烟桥进入换热器内,经四组换热区后,低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气出口被排入大气。冷空气经过热交换器管外部时,被管壁加热变成热空气,用此干净热空气形成的热风来烘干粮食或其它物料,既可实现热风的间接烘干,以避免对烘干物料造成污染。
[0011]换热器内设有四组热交换区,提高了使用寿命,可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热风炉的热效率,避免了烟气管道产生结露、冰堵现象。具有结构筒单、工作可靠、烟气温度低、热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炉体;2、烟桥;3、换热器;4、进风口 ;5、出风口 ;6、烟气入口 ;7、支柱;8、清灰门;9、下烟箱;10、热交换器;11、上烟箱;12、烟气出口 ;13、第一热交换器管组;14、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5、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6、第四热交换器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一3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包括炉体I和换热器3,炉体I采用钢板焊接制成,炉体I和换热器3的上方设置有烟桥2,炉体I和换热器3通过烟桥2连通,换热器3为四行程热交换器,换热器3的一端为进风口 4,换热器3的另一端为出风口 5,进风口 4通过风道与风机相连接,燃煤热风炉还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烟气出口与烟桥的烟气入口相连、烟桥上还设置有烟气出口,与换热器3上的烟气入口 6相连接,换热器3上还设置有上烟箱11、烟气出口 12、下烟箱9、清灰门8和出风口 5,还包括风箱、燃烧鼓风机、烟气引风机和热风送风机。换热器3包括多个支柱7和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竖直排布,热交换器10底部设有清灰门8,优选的,热交换器10为翅片管或竖置列管,热交换器10采用钢管焊接制成,换热器3内设有四组热交换区。
[0020]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3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热交换器管组13,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4和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第四热交换器管组16,第一热交换器管组13底部与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4底部相通,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4顶部与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顶部相通,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底部与第四热交换器管组16底部相通。主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换热器的进风口 4与换热器相连接。在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4与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顶部设置有上烟箱11,在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与第四热交换器管组16底部设有下烟箱9和清灰门8。
[0021]炉体I内,燃煤在炉膛内燃烧形成高热的烟气,烟气迅速的通过炉膛上部进入烟桥2,大粒的煤灰靠自重进行沉降,然后,烟气到达第一热交换器管组13内部,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以后,烟气由第一热交换器管组13底部到达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4底部进入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4内部,与冷空气再次进行热交换,热交换以后,烟气由第二热交换器管组14顶部到达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顶部进入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内部,与冷空气进行第三次热交换,热交换以后,烟气由第三热交换器管组15底部到达第四热交换器管组16底部进入第四热交换器管组16内部,与冷空气进行最后的热交换,烟气经过四行程换热后,通过烟气出口 12由引风机通过烟囱排放至大气中。
[0022]工作时,煤层随炉排不断向后移动,接受炉膛内的热辐射,依次完成预热、干燥、着火等阶段,直至燃尽,最后煤渣经除渣机排出炉外。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把灰尘沉降后,再经烟桥进入换热器3内,经四组换热区后,低温烟气由引风机通过烟气出口 12被排入大气,冷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0管外部时,被管壁加热变成热空气,用此干净热空气形成的热风来烘干粮食或其它物料,既可实现热风的间接烘干,以避免对烘干物料造成污染。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换热器和烟桥,所述烟桥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炉体和所述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炉体和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烟桥连通,所述换热器包括竖直排列的第一热交换器管组、第二热交换器管组、第三热交换器管组及第四热交换器管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管组底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管组底部相通,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管组顶部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管组顶部相通,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管组底部与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管组底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管组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管组顶部设置有上烟箱,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管组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管组底部及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管组与所述第四热交换器管组底部均设有下烟箱和清灰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或竖置列管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钢管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行程式燃煤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两侧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
【文档编号】F24H3/06GK203671903SQ201320705305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刘思强, 刘思彤 申请人:沈阳益多热风干燥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