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加热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349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加热排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加热排管,包括并联设置在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之间的多个散热器组件,多个散热器组件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和多根散热管,多根散热管均匀平行连通设置在第一分管与第二分管之间,第一主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口,第二主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口,多根散热管内底部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外圆周与散热管之间密封连接,导流板上加工有倾斜或螺旋设置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设置散热器组件的结构,适用于蒸汽热源的使用,而且在散热管底部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倾斜或螺旋的通孔,从而在使用导热油作为热源时,提高导热油的传导压力,而且可导引导热油以螺旋方式在散热管内流动,提高其散热性能,达到散热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通用加热排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罐,尤其与干燥罐上的加热排管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变压法真空干燥设备和气相干燥设备的方形真空干燥罐体积庞大,通常为80?400m3,要使干燥罐内的温度均匀上升,必须在干燥罐内侧或干燥罐外侧安装密集的加热排管。由于干燥罐内为真空环境,因此对干燥罐内的工件主要以辐射传热形式进行加热。
[0003]加热排管的热源根据用户方的条件,可以采用蒸汽、导热油等。采用不同热源的加热排管的进、出口方位以及盘管结构都是不同的。采用蒸汽加热时散热结构I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主管11、出气主管12和散热器组件13。进气主管11位于上部,其上部连通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蒸汽进口 15,蒸汽进口 15的多少根据散热器组件13的多少确定。出气主管12位于下部,其下部连通设置有一个冷凝水出口 16。散热器组件13并联设置在进气主管11和出气主管12之间,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一个管路连通进气主管11和出气主管12。散热器组件13包括上部分管131、下部分管132和多根散热管133,上部分管131和下部分管132的管径小于进气主管11和出气主管12。每组散热器组件13 —般包括3-10根散热管133,散热管133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地并联连通上部分管131和下部分管132。而在采用导热油加热时,由于该种并联设置的结构很难让油液有效均匀地散热,因此上述结构仅能够用于蒸汽加热的方式。而每个使用单位所采用的热源并不相同,而且每个使用单位在每个时期使用的热源也会发生变化,在使用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变化改变热源时,目前只能是整体更换,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也给使用单位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该施工过程由于大拆大换时间也较长,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
[0004]如何提高散热排管的互换性,节约资源和提高使用灵活性,这已经成为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配合不同热源使用、从而方便用户根据需要变更热源的通用加热排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通用加热排管,用于干燥罐,包括并联设置在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之间的多个散热器组件,所述多个散热器组件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和多根散热管,所述多根散热管均匀平行连通设置在第一分管与第二分管之间,第一主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口,第二主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口,所述多根散热管内底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外圆周与所述散热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导流板上加工有倾斜或螺旋设置的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通孔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45度。
[0009]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2个,中心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所述两通孔平行设置。[0011]进一步,所述两通孔呈弧形设置,且两通孔的弧形中心线在同一圆环面上。
[0012]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为6-10毫米。
[0013]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3个以上。
[0014]进一步,所述导流板厚度为5-8毫米。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设置散热器组件的结构,适用于蒸汽热源的使用,而且在散热管底部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倾斜或螺旋的通孔,从而在使用导热油作为热源时,提高导热油的传导压力,而且可导引导热油以螺旋方式在散热管内流动,提高其散热性能,达到散热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在蒸汽作为热源时使用,而且可以在导热油作为热源时使用,因此具有通用性,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热源,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设置导流板即可实现上述功能,简单方便,成本低廉,非常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现有的散热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现有的散热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加热排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加热排管中导流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加热排管中导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沿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加热排管中导流板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4]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5]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加热排管3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通用加热排管3用于干燥罐,包括第一主管31、第二主管32和散热器组件33。第一主管31位于上部,其上部连通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口 35,第一通口 35的多少根据散热器组件33的多少确定。该第一通口 35可以作为蒸汽热源时的蒸汽入口,也可以作为导热油热源时导热油的回油口,该第一通口 35作为蒸汽入口时同时使用多个通口,作为导热油回油口时仅使用其中一个,其余通口封堵。第二主管32位于下部,其下部连通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口 36。该第二通口 36仅为一个,可以作为蒸汽热源时的冷凝水出口,也可以作为导热油热源时导热油进油口。散热器组件33并联设置在第一主管31和第二主管32之间,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一个管路连通第一主管31和第二主管32。散热器组件33包括第一分管331、第二分管332和多根散热管333,第一分管331和第二分管332的管径小于第一主管31和第二主管32。每组散热器组件33 —般包括3-10根散热管333,散热管333之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地并联连通第一分管331和第二分管332。
[0026]在每一根散热管333内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导流板38,该导流板38的结构如图4-图6所示,导流板38外圆周与散热管333之间密封连接,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其封闭性检查,可在焊接完毕后,试压IMPa压缩空气,肥皂水检查焊缝气密性。导流板38上加工有倾斜或螺旋设置的通孔381、382,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加工采用的是倾斜设置的通孔381、382,且倾斜角度为45度,当然其倾斜角度并不限于45度,在30-60度之间根据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中,通孔381、382的数量为2个,且2个通孔381、382相对导流板38的中心对称设置,孔间距L为20毫米,以在使用导热油作为热源时形成双头螺旋形的油路。也可如图7所示,两通孔381、382呈弧形设置,且两通孔381、382的弧形中心线在同一圆环面上。本实施例中,两通孔381、382的直径为6-10毫米,最佳为8毫米,导流板34厚度为5_8毫米,最佳为6毫米。上述通孔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3个或更多,以更好地满足散热需求。
[002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蒸汽热源时,导流板38可降低蒸汽的流动速度,以提高散热性能,而且并不妨碍冷凝水的形成和流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导热油热源时,导流板38上的通孔381、382可导引导热油形成双头螺旋运动,这样导热油与散热管333内壁接处面增加,所以更能增加热交换量。
[0028]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真空干燥罐,真空干燥罐内的工作温度115?135°C,是从常温状态下加热到这个温度范围,在这期间要使真空干燥罐内的温度均匀上升,在加热过程中散热管333内部一直有高压高温的导热油在流动(使用导热油作为热源,油压在0.3MPa以上),精心设计的导流板38会让导热油在散热管333里螺旋式运动,这样能让导热油更充分的将热量传给散热管333,再辐射到干燥罐内部。这种独特的改造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既可以直接制作形成,也可以通过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完成,适应面广,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对现有的蒸汽热源的排管进行改造时,仅需切开散热管333底部,将导流板38焊入其中,再将散热管333焊好即可。
[002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设置散热器组件33的结构,适用于蒸汽热源的使用,而且在散热管333底部设置导流板38,导流板38上设置倾斜或螺旋的通孔381、382,从而在使用导热油作为热源时,提高导热油的传导压力,而且可导引导热油以螺旋方式在散热管333内流动,提高其散热性能,达到散热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在蒸汽作为热源时使用,而且可以在导热油作为热源时使用,因此具有通用性,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热源,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设置导流板38即可实现上述功能,简单方便,成本低廉,非常实用。
[003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已由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通用加热排管,用于干燥罐,包括并联设置在第一主管与第二主管之间的多个散热器组件,所述多个散热器组件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和多根散热管,所述多根散热管均匀平行连通设置在第一分管与第二分管之间,第一主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口,第二主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散热管内底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外圆周与所述散热管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导流板上加工有倾斜或螺旋设置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加热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4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加热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2个,中心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加热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通孔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加热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通孔呈弧形设置,且两通孔的弧形中心线在同一圆环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加热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6-10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加热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3个以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通用加热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厚度为5-8毫米。
【文档编号】F26B23/10GK203629258SQ201320804576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井峰, 赵继荣, 李长安 申请人: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