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349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属于回转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耐火砖和扬料砖,扬料内衬与回转窖内壁相吻合,该扬料内衬内部等间隔分布有8~16条扬料带,扬料带由扬料砖沿圆筒状扬料内衬轴向均匀排布而成;扬料砖内嵌于两耐火砖之间,扬料砖突出于耐火砖的长度为80~100mm;扬料砖的截面为梯形,扬料砖的梯形截面较长底边的长为250~260mm,该扬料砖的较长底边与回转窖内壁相贴合,扬料砖的梯形截面较短底边的长为195~205mm,扬料砖的梯形截面高为210~220mm。本实用新型使得铁氧体永磁料氧化时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扬料效果,氧化效果好,制备得到的铁氧体永磁料性能更优。
【专利说明】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
【背景技术】
[0002]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窖直径一般为2.2米,长26米,氧化温度1000°C,产量每小时2吨。回转窖内孔贴有耐火砖内衬,传统耐火砖内衬结构如图1所示,耐火砖I尺寸一致,砌砖后平整光滑。此种结构的耐火砖内衬,当物料进入后随窖筒转动向前滑移,料层不能高,速度不能快,否则,铁氧体永磁料易聚积,物料受热状况较差,受热不均匀,导致物料氧化程度差,达不到使用要求,且降低了回转窖的生产能力,同时增加了煤耗成本。产量低且与后道工序不配套。
[0003]针对上述问题,经检索,目前已有相关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3276458.8,申请日为2003年8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扬料内衬层的回转窑,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工业回转窑,包括窑筒体,在窑筒体内设有以砖砌成的内衬层;所述窑筒体的内壁与内衬层的外壁相吻合;在所述的内衬层还设有突出于砖扬起并传热给物料的若干扬料砖。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000046.4,申请日为2006年I月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铬渣解毒的装置;该申请案涉及一种用于铬渣解毒的装置,它包括圆筒状窑体,在窑体的外表面设有使之转动的齿轮和滚圈,在窑体内衬有耐火砖,其特征在于回转窑内衬的耐火砖表面上有扬料砖。上述两个申请案均对回转窖进行了一定改进,起到了一定的扬料效果,但鉴于铁氧体永磁料对氧化程度的高要求,仍需对铁氧体永磁料回转窖进行进一步改进,使得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具有更理想的扬料效果。

【发明内容】

[0004]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中耐火砖内衬平整光滑,铁氧体永磁料易聚积,物料受热状况较差,受热不均匀,导致物料氧化程度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铁氧体永磁料氧化时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扬料效果,氧化效果好,制备得到的铁氧体永磁料材料性能更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包括耐火砖和扬料砖,扬料内衬与回转窖内壁相吻合,所述的扬料内衬为圆筒状结构,该扬料内衬内部等间隔分布有8?16条扬料带,所述的扬料带由扬料砖沿圆筒状扬料内衬轴向均勻排布而成;所述的扬料砖内嵌于两耐火砖之间,耐火砖与扬料砖相贴合,扬料砖突出于所述耐火砖,该扬料砖突出于耐火砖的长度为8(Tl00_ ;所述扬料砖的截面为梯形,扬料砖的梯形截面中较长底边的长为25(T260mm,该扬料砖的较长底边与回转窖内壁相贴合,扬料砖的梯形截面中较短底边的长为195?205mm,扬料砖的梯形截面高为210?220臟。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每2条扬料带之间间隔I飞块耐火砖的距离。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扬料砖突出于耐火砖的长度为100mm。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扬料砖的梯形截面中较长底边的长为250mm,较短底边的长为195mm,高为210mm。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耐火砖为耐火粘土砖,所述的扬料砖为与耐火砖形状尺寸不同的耐火粘土砖。
[0013]3.有益效果
[0014]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其内部设置有8?16条扬料带,且扬料带之间间隔设置合适,铁氧体永磁料随回转窖转动被带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具有扬料功能,使得铁氧体永磁料氧化时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扬料效果,避免了铁氧体永磁料易聚积,物料受热状况较差,受热不均匀,导致物料氧化程度差的问题,提高了氧化程度,制备得到的铁氧体永磁料性能更优,每小时产量可达4吨以上,与后续工序配套;
[0016](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对扬料砖的结构进行了改进,避免了扬料过程中铁氧体永磁料聚积于扬料砖与耐火砖的拐角处,影响扬料效果,且造成铁氧体永磁料的浪费,同时避免了铁氧体永磁料聚积造成的回转窖难清理问题;
[0017](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改进合理,原理简单,推广应用价值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传统耐火砖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0020]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1]1、耐火砖;2、扬料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主要用于克服传统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如图1所示)中耐火砖内衬平整光滑,铁氧体永磁料易聚积,物料受热状况较差,受热不均匀,导致物料氧化程度差的问题。所述的扬料内衬(如图2所示)包括耐火砖I和扬料砖2,扬料内衬与回转窖内壁相吻合,所述的扬料内衬为圆筒状结构。鉴于铁氧体永磁料对氧化程度的高要求,经生产实践证明,扬料内衬内部等间隔分布8?16条扬料带时,回转窖对铁氧体永磁料的扬料效果最为理想,本实施例设置8条扬料带,适用于小型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所述的扬料带由扬料砖2沿圆筒状扬料内衬轴向均匀排布而成;所述的扬料砖2内嵌于两耐火砖I之间,耐火砖I与扬料砖2相贴合,本实施例设置每2条扬料带之间间隔I块耐火砖I的距离,对于小型回转窖而言,此设计能够将铁氧体永磁料更加分散开,使物料受热更均匀。扬料砖2突出于所述耐火砖1,该扬料砖2突出于耐火砖I的长度为80_ ;所述扬料砖2的截面为梯形,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中较长底边的长为250mm,该扬料砖2的较长底边与回转窖内壁相贴合,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较短底边的长为195mm,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高为210_。本实施例对扬料砖2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不仅将扬料砖2的形状改进为梯形,对扬料砖2尺寸也进行了优化,使得本实施例的扬料砖2将铁氧体永磁料扬起的同时,铁氧体永磁料被带到一定高度后还能有效落下,避免了扬料过程中铁氧体永磁料聚积于扬料砖2与耐火砖I的拐角处,影响扬料效果,且造成铁氧体永磁料的浪费,同时避免了铁氧体永磁料聚积造成的回转窖难清理问题。所述的耐火砖I为耐火粘土砖,所述的扬料砖2为与耐火砖I形状尺寸不同的耐火粘土砖。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扬料内衬内部等间隔设置有12条扬料带,每2条扬料带之间间隔3块耐火砖I的距离,所述扬料砖2突出于耐火砖I的长度为90mm ;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较长底边的长为255mm,较短底边长的为200mm,高为215mm。本实施例的扬料内衬适用于中型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
[0027]实施例3
[0028]本实施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扬料内衬内部等间隔设置有16条扬料带,每2条扬料带之间间隔5块耐火砖I的距离,所述扬料砖2突出于耐火砖I的长度为IOOmm ;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较长底边的长为260mm,较短底边的长为205mm,高为220_。本实施例的扬料内衬适用于大型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此外,本实施例的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沿扬料内衬轴向均匀设置有10处检测位点,该检测位点位于扬料砖2与耐火砖I的连接缝隙处,所述的缝隙处开设有孔,所述的孔内部设置有温度感测探头和压力感测探头,该温度感测探头和压力感测探头与外部控制装置相连,温度感测探头和压力感测探头用于检测扬料内衬内部温度和压力情况,并将检测信号输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扬料内衬内部温度以及回转窖转速。本实施例的温度感测探头和压力感测探头的设置,使得回转窖氧化铁氧体永磁料的过程更科学,更精确,物料受热更均匀。
[0029]上述实施例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铁氧体永磁料随回转窖转动被带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具有扬料功能,使得铁氧体永磁料氧化时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扬料效果,避免了铁氧体永磁料易聚积,物料受热状况较差,受热不均匀,导致物料氧化程度差的问题,提高了氧化程度,制备得到的铁氧体永磁料性能更优,每小时产量可达4吨以上,与后续工序配套。
[0030]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包括耐火砖(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扬料砖(2),扬料内衬与回转窖内壁相吻合,所述的扬料内衬为圆筒状结构,该扬料内衬内部等间隔分布有8?16条扬料带,所述的扬料带由扬料砖(2)沿圆筒状扬料内衬轴向均勻排布而成;所述的扬料砖(2 )内嵌于两耐火砖(I)之间,耐火砖(I)与扬料砖(2 )相贴合,扬料砖(2)突出于所述耐火砖(1),该扬料砖(2)突出于耐火砖(I)的长度为8(Tl00mm ;所述扬料砖(2 )的截面为梯形,扬料砖(2 )的梯形截面中较长底边的长为25(T260mm,该扬料砖(2 )的较长底边与回转窖内壁相贴合,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中较短底边的长为195?205mm,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高为21(T2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其特征在于:每2条扬料带之间间隔I飞块耐火砖(I)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扬料砖(2)突出于耐火砖(I)的长度为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扬料砖(2)的梯形截面中较长底边的长为250mm,较短底边的长为195mm,高为210mmo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氧体永磁料氧化用回转窖扬料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火砖(I)为耐火粘土砖,所述的扬料砖(2)为与耐火砖(I)形状尺寸不同的耐火粘土砖。
【文档编号】F27B7/28GK203586766SQ20132080471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杨连宏 申请人:马鞍山市鑫洋永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