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559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包括外壳、水箱和设置在水箱两个端侧的第一电磁加热单元和第二电磁加热单元;水箱包括箱壳和位于该箱壳两端的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该水箱的储水室内设有进水管、导流管和出水管,箱壳底部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通至导流管,箱壳底部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通至储水室,导流管在紧邻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换热孔,导流管通过换热孔与储水室相连通。本发明的水经过导流管流到水箱两端的电磁感应自热板表面,及时将两电磁感应自热板表面的热量吸收之后再返回水箱出水口。这样加热快捷、效率高、水箱内水温均匀。
【专利说明】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热水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速热式电磁感应热水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热水器一般都是采用电阻加热原理来将水加热的方式。一般采用的电热元件也称作电热管,电热管就是把电热丝(一般是钨丝之类的电热材料)用陶瓷之类的耐高温绝缘材料包裹,外面再用不锈钢管或者铝管铜管等金属管包裹,防止陶瓷爆裂,工作时将电热管置入水箱内,电热管直接对水箱内的水通过热传导加热。
[0003]如果采用小功率的电热管泡在大容积的水箱里面,直接用电热管产生的热量来加热水箱的水,这样的电热水器就叫储水式电热水器,这种电热水器目前属于电热水器领域的主流产品。因为人们认为可以先通电把大容积水箱里面的水加热到较高温度,再关闭电源,用水箱里面的热水混合自来水管的冷水到合适的水温来洗澡。这样比较安全。不会触电。它的缺点是要提前通电加热水箱里面的水,一般在冬季大的容量的水箱可能要加热半小时以上。另外人多的家庭有可能加热的水不够用,需要再加热再等待,或者人少的家庭一箱水可能又用不完,这样水箱里面的水会自己冷却,造成电能的浪费。
[0004]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将大功率的电热管泡在小容积的水箱里面的快热式(也称为即热式)电热水器,它可以一边通电加热,一边洗澡。不用等待,也不会浪费电能。因为水箱小,整个机子的体积小,外型美观,因此也在这个行业逐步发展。
[0005]无论是储水式电热水器还是快热式电热水器,它们都是将电热管直接浸泡在水中,由于水质的差异,长期使用后水中的碳酸钙会积聚在金属管的表面,形成结垢,这层水垢会阻止电热管里面的热量传导给水,电热管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出去,就会造成电热管爆裂,爆裂的电热管里面的带电的电热丝就会把电带在水里面,造成洗澡人触电。这样的事故经常发生。为了预防和补救以后可能出现的这些安全隐患,各个厂家的工程师不得不在现有加热方式上增加重重安全保护措施,以降低这些可能发生的隐患所带来的伤害几率。无论如何,这种依靠电热管自身的绝缘能力来防止洗澡人触电的电热水器只能是I类防触电保护类型的家用电器。即使后续增加各种保护措施,也只是事后补救措施,对使用者的保护存在局限性,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0006]另外,传统的电热水器一般是从水箱的一端插入电热管对水进行加热,导致水箱一端的水升温较快,而没有安装电热管的另一端的水升温较慢,因此水箱内部水温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好、加热更加迅速均匀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包括外壳、水箱和电磁加热单兀,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在该水箱的外表面包覆有隔热层;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水箱两个端侧的第一电磁加热单元和第二电磁加热单元,所述第一电磁加热单元和第二电磁加热单元分别将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密封;所述水箱包括箱壳和位于该箱壳两端的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该水箱的储水室内设有进水管、导流管和出水管,所述箱壳底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导流管,所述箱壳底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出水管连通至所述储水室,所述导流管在紧邻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换热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换热孔与所述储水室相连通。
[0009]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的热水器工作时,从水箱的进水管进入水箱内部的水不是像传统电热水器那样直接进入水箱中间,而是经过水箱内部的导流管流到水箱两端的电磁感应自热板表面,及时将两电磁感应自热板表面的热量吸收之后再返回水箱出水口。这样加热快捷、效率高、水箱内水温均匀。另外,本发明的热水器采用两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电磁加热单元,各自独立运行,电器寿命长,噪音小;电磁加热单元的电路部分与外界隔离封闭,安全防护等级提升到II类等级,无需依赖可靠的接地措施和防电墙被动补救措施来防止用户触电。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流管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的内表面,所述换热孔位于所述导流管的所述两个端部。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水管沿所述水箱的径向延伸,其下端与所述进水端连通,其上端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导流管沿所述水箱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进水管平行,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端连通,上端延伸至邻近所述箱壳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水管上端的管口与所述储水室相连通;所述导流管沿所述水箱的轴线方向延伸,其上具有可供所述出水管穿过的贯通套。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层为包覆所述水箱全部表面的聚氨酯发泡材料隔热层。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壳背部对应于每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的位置均设有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均由进风口和出风口组成,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冷热风隔板;所述电磁加热单元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冷风腔和热风腔,所述冷风腔通过所述下进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热风腔通过所述出风口与外界连通,同时所述冷风腔和热风腔还分别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内部相连通。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外端盖、线圈安装罩、进出风泡沫隔板、风扇隔板、内罩壳、电磁线圈、电路板、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内罩壳呈台阶状,所述外端盖和线圈安装罩分别位于所述内罩壳的轴向外侧和轴向内侧;所述风扇隔板固定于所述内罩壳的外端面,所述外端盖固定于所述风扇隔板,所述线圈安装罩的外端面固定于所述内罩壳的台阶面;在所述外端盖与所述风扇隔板之间形成端盖腔,所述风扇隔板与所述内罩壳之间形成控制腔,所述线圈安装罩与所述内罩壳之间形成线圈腔,其中所述电路板、散热器和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线圈腔内;所述风扇隔板的中心位置具有将所述端盖腔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台阶面上具有将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线圈腔相连通的连通口。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腔内还设有线圈封板,该线圈封板进一步将所述控制腔分隔成散热腔和电路腔,其中所述散热器和散热风扇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路腔内;所述散热腔与所述端盖腔及所述线圈腔相连通。[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出风泡沫隔板具有环状部分和沿轴向延伸的延长部分,所述延长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线槽;所述环状部分环绕所述内罩壳的散热腔,该环状部分的一个半圆呈齿轮状,其上形成有多条轴向延伸的进风槽,所述进风槽将所述端盖腔与所述冷风腔相连通;该环状部分的另一个半圆将所述端盖腔与所述热风腔隔离开。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线圈安装罩的圆周侧壁的一个半圆具有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将所述线圈腔与所述热风腔相连通;所述线圈安装罩的圆周侧壁的另一个半圆为封闭的,其将所述线圈腔与所述冷风腔隔离开。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热水器外壳内部的水箱与水箱两端侧的电磁加热单元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接触和电连接,真正实现了水电独立;本发明没有任何带电体插入水箱,而是依靠两组电磁加热单元分别产生电磁场,电磁场穿透电磁加热单元的绝缘外壳,两个电磁场分别作用于水箱两个端部内相应的电磁感应自热板,电磁感应自热板感应到电磁场后自己产生无数高速运动的涡流,涡流使电磁感应自热板自己发热来加热水箱里面流动的水,水箱内部的水吸收掉电磁感应自热板的热量而实现加热。
[0019]2.传统电热水器需要将电热管从水箱端面插入水箱内部,因此必须设计法兰加密封圈,用螺丝紧固,其耐压能力低,有漏水隐患;而本发明是采用从水箱外部间接加热的方式,无需设置法兰及密封圈,因此水箱的耐压能力可达到1.0MPa,远高于传统电热水器的水箱耐压能力。耐压能力是衡量电热水器一个很关键的安全指标,有些国家标准就要求达到
1.0MPa,否则不允许在这些国家生产或销售。
[0020]3.本发明通过设计独特的散热风道,使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相互隔离,让散热风扇可以通过曲折的进风通道吸进外界的冷风,以通过散热器冷却电磁加热单元的电路板,并且吹向电磁线圈使其降温,再将热风通过出风通道吹出热水器外部。独特的散热风道设计既达到了良好的通风效果,又不会把外界的水及其蒸汽带进来而影响电磁加热单元的工作性能和绝缘性能。
[0021]4.与传统的快热式电热水器相比,本发明的整体功率较小;与传统的储水式电热水器相比,本发明的水箱容积较小,既节能又快捷,同时也能保证水量充沛。
[0022]5.传统电热水器由于要在水箱端面插入电热管加热元件,因此这个端面就无法覆盖隔热材料;而本发明采用整体发泡聚氨酯隔热材料封灌工艺技术,全方位覆盖水箱表面,达到I级能耗等级。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将水箱全部包裹住,一方面保温隔热,另一方面使水箱与电磁加热单元及其它电气部分彻底绝缘。
[0023]6.本发明健康环保,磁化活性水对人体产生理疗作用,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排放,不会造成煤气中毒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热水器的一种实施例的前侧立体图。
[0025]图2是图1所示热水器的后侧立体图。
[0026]图3是图1所示热水器的分解图。
[0027]图4是图1所示热水器的右视图。
[0028]图5是图4所示热水器的A-A剖视图。[0029]图6是图1所示热水器当中水箱的前侧立体图。
[0030]图7是图6所示水箱的后侧立体图。
[0031 ]图8是图6所示水箱的分解图。
[0032]图9是图6所示水箱的箱壳部分的立体图。
[0033]图10是图6所示水箱的左视图。
[0034]图11是图10所示水箱的B-B剖视图。
[0035]图12是图11的E处放大图。
[0036]图13是图1所示热水器当中的第一电磁加热单元的外侧立体图。
[0037]图14是图13所示第一电磁加热单元的内侧立体图。
[0038]图15是图13所示第一电磁加热单元的分解图。
[0039]图16是图13所示第一电磁加热单元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0040]图17是图13所示第一电磁加热单元的轴向视图。
[0041]图18是图17所示第一电磁加热单元的C-C剖视图。
[0042]图19是图1所示热水器的后视图。
[0043]图20是图19所示热水器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其中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在下文中描述。尽管本发明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不仅包括这些实施方式,而且还包括各种变形、改进。
[0045]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速热式热水器10,其包括外壳1、水箱2、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第二电磁加热单元4和控制单元5等,外壳I大致呈圆筒形,水箱2位于外壳I的内部,水箱2的外表面包覆有隔热层7,该隔热层7采用整体发泡聚氨酯隔热材料封灌工艺技术,全方位覆盖水箱2表面,达到I级能耗等级。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将水箱2全部包裹住,一方面保温隔热,另一方面使水箱2与电磁加热单元3、4及其它电气部分彻底绝缘。
[0046]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和第二电磁加热单元4分别设置在水箱2的两个端侧,同时也将外壳I的两个端部密封。控制单元5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前侧,控制单元5的正面具有控制面板51。外壳I的背部设置有挂架6,用于将热水器10安装固定在墙壁上。外壳I背部的中间部位设有电源盒9。另外,外壳I背部对应于两个电磁加热单元3、4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 101和第二通风口 102,每个通风口 101、102均由下半部的进风口和上半部的出风口组成。此外,外壳I的下方还设有带调节旋钮的混水阀8,该混水阀8上部的冷水管和热水管分别连接至水箱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下部的温水出口连接至花洒等。鉴于混水阀8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47]如图6至图12所示,水箱2整体大致为圆柱形结构,该水箱2包括箱壳21以及作为水箱2的两个端盖的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22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23。箱壳21的背部设置有多根安装柱211,可通过螺丝将水箱2连接固定至外壳I。箱壳21的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端24、出水端25和排污端26,其中待加热的冷水从进水端24进入水箱2,经过加热的热水从出水端25流出水箱2。此外,水箱2的内部还设有进水管27、导流管28和出水管29,其中,进水管27沿水箱2的径向延伸,其下端与进水端24连通,上端与导流管28连通;出水管29沿水箱2径向穿过导流管28延伸,并与进水管27平行,出水管29的下端与出水端25连通,上端延伸至邻近箱壳21顶部的位置,出水管29上端的管口与水箱2内部的储水室210相连通。导流管28沿水箱2的轴线方向延伸,该导流管28除了与进水管27连通夕卜,其两端可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22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23的内表面,同时导流管28的两个端部在紧邻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22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23内表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多个换热孔281,导流管28通过上述换热孔281与水箱2内部的储水室210相连通。导流管28上具有可供出水管29穿过的贯通套282,以便将导流管28和出水管29的水隔离开,同时还要避免发生热交换。这样,从进水管27流入水箱2内部的水不是像传统电热水器那样直接进入水箱2中间,而是经过水箱2内部的导流管28先流到水箱2两端的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22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23附近,导流管28内的水通过多个换热孔281流出导流管28时,将两块电磁感应自热板22、23表面的热量吸收并升温之后再进入水箱2内部的储水室210,这样加热快捷、效率高、水箱内水温均匀。
[0048]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和第二电磁加热单元4具有相同的结构,现以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3至图18所示,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包括外端盖31、线圈安装罩32、进出风泡沫隔板33、风扇隔板34、内罩壳35、电磁线圈36、电路板37、线圈封板38、散热器39和散热风扇40。参见图18,内罩壳35可视为第一电磁加热单兀3的支撑骨架,外端盖31和线圈安装罩32分别位于内罩壳35的轴向外侧和轴向内侧,这里所提到的“内”和“外”是根据其相对于水箱2的远近来定义的,内罩壳35的靠近水箱2 —侧为轴向内侧,远离水箱2—侧为轴向外侧。风扇隔板34固定于内罩壳35的外端面,外端盖31固定于风扇隔板34,线圈安装罩32的外端面固定于台阶状的内罩壳35的台阶面351,这里所提到的“内”和“外”,是根据其相对于外端盖31的远近来定义的,在轴向上靠近外端盖31的端面为外端面,远离外端盖31的端面为内端面。台阶面351上具有连通口 352,从而,在外端盖31与风扇隔板34之间形成了端盖腔41,风扇隔板34与内罩壳35之间形成了控制腔42,线圈安装罩32与内罩壳35之间形成了线圈腔43。由电路板37、线圈封板38、散热器39和散热风扇40组成的控制单元设置在控制腔42内,而线圈封板38进一步将控制腔42分隔成散热腔421和电路腔422,其中散热器39和散热风扇40位于散热腔421内,电路板37位于电路腔422内。风扇隔板34的中心位置具有通风孔341,将端盖腔41与散热腔421相连通。内罩壳35的台阶面351上的连通口 352将散热腔421与线圈腔43相连通。电磁线圈36位于线圈腔43内,并且固定在线圈安装罩32的端壁321的内表面上,线圈安装罩32的圆周侧壁322的上半圆具有通风格栅323,下半圆则是封闭的。进出风泡沫隔板33具有环状部分331和沿轴向延伸的延长部分332,延长部分332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线槽333,用于将电源线及信号线引入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内部的电路板37 ;环状部分331环绕内罩壳35的散热腔421,环状部分331的下半圆呈齿轮状,其上形成有多条轴向延伸的进风槽334,进风槽334与外端盖31内的端盖腔41连通。
[0049]如图19和图20所示,外壳I背部的第一通风口 101由第一下进风口 1011和第一上出风口 1012组成,第一下进风口 1011与第一上出风口 1012之间设置有冷热风隔板1013 ;第二通风口 102由第二下进风口 1021和第二上出风口 1022组成,第二下进风口1021与第二上出风口 1022之间同样设置有冷热风隔板。用于电磁加热单元散热的冷风从第一下进风口 1011和第二下进风口 1021进入外壳I的内部,散热后的热风从第一上出风口 1012和第二上出风口 1022流出外壳I。从图5、图18和图20可以看到,通过设置进出风泡沫隔板33的环状部分331、延长部分332、冷热风隔板1013以及水箱2外表面的隔热层7,在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与外壳I之间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冷风腔11和热风腔12,冷风腔11位于下半部分并通过第一下进风口 1011与外界连通,热风腔12位于上半部分并通过第一上出风口 1012与外界连通。进风槽334将端盖腔41与冷风腔11相连通,通风格栅323将线圈腔43与热风腔12相连通。环状部分331的上半圆没有上述进风槽334,其将端盖腔41与热风腔12隔离开;而线圈安装罩32的圆周侧壁322的下半圆也没有通风格栅323,其将线圈腔43与冷风腔11隔离开。
[0050]第一电磁加热单元3工作时,散热风扇40转动并从第一下进风口 1011吸入外界冷空气,外界的冷空气从第一下进风口 1011吸入后,首先进入冷风腔11,再由进风槽334进入端盖腔41,由散热风扇40经过通风孔341吸入散热器39所在的散热腔421,以冷却电路板37 ;经过热交换的风继续由内罩壳35上的连通口 352吹向电磁线圈36所在的线圈腔43,以冷却电磁线圈36。经过热交换后的冷风变成了热风,并由线圈安装罩32上半圆周的的通风格栅323吹出到热风腔12,最后通过第一上出风口 1012吹出到热水器的外部。
[0051]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彻底抛弃了直接将电热元件泡在水里用电阻发热传导的原理思路,发明了另外一种应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实现间接加热的电热水器。它的原理是采用电磁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将50/60HZ的交流电由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再通过变频电路转变为20-25KHZ的高频电压加载至线圈上而产生高频率的交变磁场。这个交变磁场作用于水箱容器的电磁感应自热板即产生无数高速运动的涡流,涡流使电磁感应自热板自己发热来加热水箱容器里面流动的水,涡流本身是没有电压的,就不需要依赖可靠接地保护和防电墙等安全补救措施,达到II类防护等级,所以这是一种安全、节能、环保的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
[0052]当然,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实际应用时,本发明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而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电磁加热单元的冷风腔和热风腔的位置可以互换,即进风口和冷风腔位于电磁加热单元的上半部,出风口和热风腔位于电磁加热单元的下半部,此时只要将电磁加热单元旋转180度进行安装即可;这样的改变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也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包括外壳、水箱和电磁加热单元,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在该水箱的外表面包覆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水箱两个端侧的第一电磁加热单元和第二电磁加热单元,所述第一电磁加热单元和第二电磁加热单元分别将所述外壳的两个端部密封;所述水箱包括箱壳和位于该箱壳两端的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该水箱的储水室内设有进水管、导流管和出水管,所述箱壳底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导流管,所述箱壳底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出水管连通至所述储水室,所述导流管在紧邻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换热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换热孔与所述储水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自热板和第二电磁感应自热板的内表面,所述换热孔位于所述导流管的所述两个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沿所述水箱的径向延伸,其下端与所述进水端连通,其上端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导流管沿所述水箱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进水管平行,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端连通,上端延伸至邻近所述箱壳顶部的位置,所述出水管上端的管口与所述储水室相连通;所述导流管沿所述水箱的轴线方向延伸,其上具有可供所述出水管穿过的贯通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包覆所述水箱全部表面的聚氨酯发泡材料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背部对应于每个所述电磁加热单元的位置均设有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均由进风口和出风口组成,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冷热风隔板;所述电磁加热单元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冷风腔和热风腔,所述冷风腔通过所述下进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热风腔通过所述出风口与外界连通,同时所述冷风腔和热风腔还分别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内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外端盖、线圈安装罩、进出风泡沫隔板、风扇隔板、内罩壳、电磁线圈、电路板、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内罩壳呈台阶状,所述外端盖和线圈安装罩分别位于所述内罩壳的轴向外侧和轴向内侧;所述风扇隔板固定于所述内罩壳的外端面,所述外端盖固定于所述风扇隔板,所述线圈安装罩的外端面固定于所述内罩壳的台阶面;在所述外端盖与所述风扇隔板之间形成端盖腔,所述风扇隔板与所述内罩壳之间形成控制腔,所述线圈安装罩与所述内罩壳之间形成线圈腔,其中所述电路板、散热器和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线圈腔内;所述风扇隔板的中心位置具有将所述端盖腔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台阶面上具有将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线圈腔相连通的连通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内还设有线圈封板,该线圈封板进一步将所述控制腔分隔成散热腔和电路腔,其中所述散热器和散热风扇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路腔内;所述散热腔与所述端盖腔及所述线圈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泡沫隔板具有环状部分和沿轴向延伸的延长部分,所述延长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线槽;所述环状部分环绕所述内罩壳的散热腔,该环状部分的一个半圆呈齿轮状,其上形成有多条轴向延伸的进风槽,所述进风槽将所述端盖腔与所述冷风腔相连通;该环状部分的另一个半圆将所述端盖腔与所述热风腔隔离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水电独立的双核电磁感应速热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安装罩的圆周侧壁的一个半圆具有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将所述线圈腔与所述热风腔相连通;所述线圈 安装罩的圆周侧壁的另一个半圆为封闭的,其将所述线圈腔与所述冷风腔隔离开。
【文档编号】F24H9/00GK103712332SQ20141000603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康雪涛 申请人:珠海市传奇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