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112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二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内壁、水箱外壁以及位于水箱内壁和水箱外壁之间的储液腔。储液腔包围节能灶炉腔的四周,在节能灶炉腔内安装有燃烧器;在储液腔内部固定套设有一个循环筒,所述的循环筒与水箱内壁具有间隙。循环筒与水箱内壁之间的水可利用节能灶的余热快速加热,加热后经过热流循环处于储液腔的上部,而冷水处于储液腔的下部。水箱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储液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口设置在储液腔的上部,进水口设置在储液腔的下部,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龙头,可一边进水加热一边排出热水,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热水,便于烹饪,并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饭店厨房的商用节能灶,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饭店、餐馆中使用的炉灶,由于长时间使用,炒菜量大,需要使用大量的热水。通常在炉灶上设置有水箱,在烹饪的同时烧水以便使用,但对于饭店、餐馆的厨师来说,热水的需求量太大,现有技术中的炉灶水箱往往不能提供充足的热水以便于烹饪。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以解决商业炉灶不能为厨师提供充足热水以及现有水箱烧水时热能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内壁、水箱外壁以及位于水箱内壁和水箱外壁之间的储液腔。所述的储液腔包围节能灶炉腔的四周,所述的节能灶炉腔内安装有燃烧器;在储液腔内部固定套设有一个循环筒,所述的循环筒与水箱内壁具有间隙;所述的水箱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储液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循环筒与水箱内壁之间的水可被快速加热,加热后经过热流循环处于储液腔的上部,而冷水处于储液腔的下部。
[000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储液腔为筒形,节能灶炉腔位于简形的内部,在节能灶炉腔的底部设置有底板。
[0006]上述储液腔还可以是凹形,所述的节能灶炉腔位于水箱内壁的凹口内。
[0007]上述的进水管设置在储液腔的底部,出水管的内管口设置在储液腔的上部,外管口连接有缓存水箱,缓存水箱的上部开有出气孔。在缓存水箱上设置有出水龙头,出水龙头与缓存水箱的下部连接,并且优选设置在锅体上方。打开进水管上的进水阀门和出水龙头,即可放出被加热的上层热水,同时循环筒与水箱内壁之间的水不断被快速加热,冷水不断补充。
[0008]在上述节能灶炉腔上部设置有与锅体相配合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可以是与锅体配合的水箱外壁,也可以是设置在炉腔上部的炉圈。
[0009]上述支撑部与锅体密封配合,在燃烧器与水箱内壁之间安装有至少四块的多孔陶瓷板构成的陶瓷蓄热隔层;多孔陶瓷板的外端沿与水箱内壁相配合连接,多孔陶瓷板的内端沿与燃烧器外壁相配合连接,陶瓷蓄热隔层将节能灶炉腔分成位于上部的主炉腔和位于下部的副炉腔,在多孔陶瓷板上制有连通主炉腔和副炉腔的通孔;所述副炉腔制有与炉体外连通的排烟通道口燃气燃烧后,火焰加热锅体,多余的热流通过陶瓷蓄热隔层转化为热辐射能进一步利用,剩余的热流迸入副炉腔,被水箱完全吸收热量后从排烟通道排出。多孔陶瓷板是平面板,也可是具有一定弧度的凹面板。陶瓷蓄热隔层可以有一层至三层的多孔陶瓷板拼接组成,多孔陶瓷板可是扇环形,也可是长条形或其他形状。
[0010]上述储液腔的主体包围副炉腔的四周,循环筒与水箱内肆之间的问隙为I至3厘米,循环筒的上下端制有开口,所述问隙构成液体由下至上的循环通道。
[0011]上述的排烟通道为节能灶炉腔底部的圆孔,燃烧器通过圆孔安装在节能灶炉腔内。
[0012]上述的排烟通道位于副炉腔的一侧,穿过储液腔与炉体外连通。
[0013]上述的燃烧器包括位于上端的炉头和连接炉头的混合燃气管,炉头上部设置带有多个燃气孔的炉盘,在混合燃气管中安装有长明火燃气管,长明火燃气管设置在炉盘中间的燃气孔内,可提供长明火。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水箱结构新颖,通过循环简使储液腔中热流循环,将冷热流分层,并将出水口设置在储液腔的上部,进水口设置在储液腔的下部,采用一边进水加热一边排出热水的形式,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热水,便于烹饪;
2、循环筒与水箱内壁之间的水可被快速加热,通过热流循环后就可排出使用,不需要将整个水箱的水都加热后才能使用,大大提高了热水的提供效率,节约了能源:
3、节能灶通过陶瓷蓄热隔层将炉腔分为主炉腔和副炉腔,主炉腔用于加热锅体,副炉腔用于加热水箱,炉腔上部与锅体密封配合,热气在炉腔内停留时间延长,并可转换为热辐射能被锅体吸收,加热水箱时不影响主炉腔温度,而是利用副炉腔内的余温给水箱加热,大大提闻热能利用效率;
4、在出水管的外管口连接有缓存水箱,水箱内的水受热膨胀后,通过出水管暂存在缓存水箱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图1至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水箱内壁1、水箱外壁2、储液腔3、间隙3a、节能灶炉腔4、主炉腔4a、副炉腔4b、燃烧器5、炉头5a、混合燃气管5b、炉盘5c、燃气孔5d、长明火燃气管5e、循环筒6、进水管7、出水管8、内管口 8a、外管口 8b、底板9、缓存水箱10、出气孔1a、出水龙头11、锅体12、支撑部13、陶瓷蓄热隔层14、外端沿14a、内端沿14b、通孔14c、排烟通道15。
[0020]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内壁1、水箱外壁2以及位于水箱内壁I和水箱外壁2之间的储液腔3。
[0021]由水箱内壁I和水箱外壁2构成的储液腔3包围节能灶炉腔4的四周。在储液腔3内部固定套设有一个竖直的循环筒6。循环筒6与水箱内壁I留有间隙3a。循环筒6与水箱内壁I之间的问隙3a为I至3厘米,循环筒6上下两端开口,间隙3a构成液体由下至上的循环通道。
[0022]在加热时,水箱吸收节能灶炉腔4的热量,将循环筒6与水箱内壁I之间的水先加热,间隙3a中的水可快速沸腾,在储液腔3内形成热循环,使间隙3a内的热水上升跑出间隙3a,冷水不断补充进间隙3a内。若没有循环筒6,靠近水箱内壁I的水被加热后,不能将热量及时传递其他部分,由于水箱容量大,开始加热时往往是局部沸腾,但整体温度很低,因此使用时排出水的温度不高。在储液腔3内设置循环筒6后,间隙3a内的水可快速加热,并通过热流循环,处于储液腔3的上层,而间隙3a内不断有冷水补充,温度较低的水处于储液腔3的下层。
[0023]在水箱外壁2上设置有连通储液腔3的进水管7和出水管8。本实施例中,进水管7设置在储液腔3的底部,在进水管7上设置有进水阀门,打开进阀门,便可向储液腔3内充入冷水。出水管8的内管口 8a设置在储液腔3的上部,外管口 8b连接有缓存水箱10,在缓存水箱10上设置有出水龙头I 1,出水龙头11优选位于锅体12上方,可直接向锅内加入热水。在缓存水箱10的上部开有出气孔1a,需要使用热水时,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龙头11,进水阀门向储液腔3内充入冷水,充入的冷水位于储液腔3的底部。储液腔3上部的热水通过出水管8的内管口 8a排入缓存水箱10内,打开出水龙头11就可直接使用。本发明的水箱在使用时,只要局部的水被加热,就可将这部分热水排出使用,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将整个水箱都加热才能使用,因此排出热水的效率大大提高。
[0024]本实施例中储液腔3为筒形,节能灶炉腔4位于筒形的内部,在炉腔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9。在节能灶炉腔4内安装有燃烧器5,在燃烧器5与水箱内壁I之间安装有陶瓷蓄热隔层14。
[0025]陶瓷蓄热隔层14的外端沿14a与水箱内壁I相配合连接,陶瓷蓄热隔层14的内端沿14b与燃烧器5外壁相配合连接口陶瓷蓄热隔层14将炉腔4分成位于上部的主炉腔4a和位于下部的副炉腔4b,在陶瓷蓄热隔层14上制有连通主炉腔4a和副炉腔4b的通孔14c。
[0026]本实施例中陶瓷蓄热隔层14由至少四块的多孔陶瓷板拼接组成,多孔陶瓷板具有一定的弧面,构成的陶瓷蓄热隔层14呈一定的凹面。陶瓷蓄热隔层14采用热辐射陶瓷材料,可吸收节能灶炉腔4内的余热,转换为红外热辐射能,加热锅体12,提高锅体12的热量吸收效率。主炉腔4a主要用于加热锅体12,燃烧器5在主炉腔4a内燃烧产生火焰加热锅体12和陶瓷蓄热隔层14,多余的热流经通孔14c进入副炉腔4b时,可进一步加热陶瓷蓄热隔层14,陶瓷蓄热隔层14将吸收的热量转换为热辐射能传递给锅体12。
[0027]剩余的热流进入副炉腔4b后,由于储液腔3包围节能灶炉腔4的四周,热量可充分传递给水箱内壁1,以加热间隙3a中的水。
[0028]在炉腔4上部设置有与锅体12相配合的支撑部13,支撑部13与锅体12密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是设置在上端沿口的炉圈,通过炉圈与锅体12密封配合,防止热流从锅体12和支撑部13之间的缝隙跑出。储液腔3的主体包围所述副炉腔4b的四周,利用副炉腔4b内的余热加热储液腔3。
[0029]在副炉腔4b制有与炉体外连通的排烟通道15。本实施例中排烟通道15为节能灶炉腔4底部的圆孔,燃烧器5通过圆孔安装在节能灶炉腔4内,圆孔与燃烧器5的混合燃气管5b之间留有用于排烟气的环形通道。
[0030]燃烧器5包括位于上端的炉头5a和连接炉头旬的混合燃气管5b,炉头5a上部设置带有多个燃气孔5d的炉盘5c,在混合燃气管5b中可设置长明火燃气管5e,长明火燃气管如的上端设置在炉盘5c中间的燃气孔5d内,可提供长明火。
[0031]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内壁1、水箱外壁2以及位于水箱内壁I和水箱外壁2之问的储液腔3。
[0032]本实施例中储液腔3为凹形,节能灶炉腔4位于水箱内壁I的凹口内。储液腔3包围节能灶炉腔4的四周。在储液腔3内部固定套设有一个竖直的循环简6。循环简6与水箱内壁I留有间隙3a。在加热时,水箱吸收节能灶炉腔4的热量,将循环筒6与水箱内壁I之间的水先加热,间隙3a中的水快速沸腾,在储液腔3内形成热循环,加快水的沸腾。
[0033]本实施例中,进水管7设置在储液腔3的底部,在进水管7上设置有进水阀门,打开进阀门,便可向储液腔3内充入冷水。出水管8的内管口 8a设置在储液腔3的上部,外管门8b连接有缓存水箱10,在缓存水箱10上设置有出水龙头11,出水龙头11优选位于锅体12上方,可直接向锅内加入热水。在缓存水箱10的上部开有出气孔1a,需要使用热水时,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龙头I 1,进水阀门向储液腔3内充入冷水,充入的冷水位于储液腔3的底部。储液腔3上部的热水通过出水管8的内管口 8a排入缓存水箱10内,打开出水龙头11就可直接使用。
[0034]本实施例中储液腔3为凹形。节能灶炉腔4位于水箱内壁I的凹口内,在节能灶炉腔4底部,制有贯通炉体内外的圆孔,燃烧器5通过圆孔安装在节能灶炉腔4内。在燃烧器5与水箱内肆I之间安装有陶瓷蓄热隔层14。
[0035]陶瓷蓄热隔层14的外端沿14a与水箱内壁I相配合连接,陶瓷蓄热隔层14的内端沿14b与燃烧器5外壁相配合连接。陶瓷蓄热隔层14将炉腔4分成位于上部的主炉腔4a和位于下部的副炉腔4b,在陶瓷蓄热隔层14上制有连通主炉腔4a和副炉腔4b的通孔14c。
[0036]本实施例中陶瓷蓄热隔层14由至少四块的多孔陶瓷板拼接组成。陶瓷蓄热隔层14采用热辐射陶瓷材料,可吸收节能灶炉腔4内的余热,转换为红外热辐射能,加热锅体12,提高锅体12的热量吸收效率。主炉腔4a主要用于加热锅体12,燃烧器5在主炉腔4a产生燃烧火焰加热锅体12和陶瓷蓄热阳层14,多余的热流经通孔14c进入副炉腔4b时,可进一步加热陶瓷蓄热隔层14,陶瓷蓄热隔层14将吸收的热量转换为热辐射能传递给锅体12。
[0037]多余的热流进入副炉腔4b后,由于储液腔3包围节能灶炉腔4的四周,热量可充分传递给水箱内壁1,以加热间隙3a中的水。
[0038]在炉腔4上部设置有与锅体12相配合的支撑部13,支撑部13与锅体12密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由水箱的上端沿口构成,水箱的上端沿口与锅体12相密封配合。本发明的支撑部13也可以是设置在上端沿口的炉圈,通过炉圈与锅体12密封配八口 ο
[0039]在副炉腔4b制有与炉体外连通的排烟通道15。本实施例中排烟通道15为节能灶炉腔4底部的圆孔,圆孔与燃烧器5的混合燃气管5b之间留有用于排烟气的环形通道。
[0040]燃烧器5包括位于上端的炉头5a和连接炉头5a的混合燃气管5b,炉头5a上部设置带有多个燃气孔5d的炉盘5c,在混合燃气管5b中设置有长明火燃气管5e,长明火燃气管5e的上端设置在炉盘5c中间的燃气孔5d内,可提供长明火。
[0041 ]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内壁(I)、水箱外壁(2)以及位于水箱内壁(I)和水箱外壁(2)之间的储液腔(3),其特征是:所述的储液腔(3)包围节能灶炉腔(4)的四周,所述的节能灶炉腔(4)内安装有燃烧器(5);在储液腔(3)内部固定套设有一个循环筒(6),所述的循环筒(6)与水箱内壁(I)具有间隙(3a);所述的水箱外壁(2)上设置有连通储液腔(3)的进水管(7)和出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液腔(3)为筒形,节能灶炉腔(4)位于筒形的内部,在节能灶炉腔(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液腔(3)为凹形,所述的节能灶炉腔(4)位于水箱内壁(I)的凹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7)设置在储液腔(3)的底部:所述出水管(8)的内管口(8a)设置在储液腔(3)的上部,外管口(8b)连接有缓存水箱(10),所述缓存水箱(I O)的上部开有出气孔(1a),并在缓存水箱(10)上设置有出水龙头(1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节能灶炉腔(4)上部设置有与锅体(12)相配合的支撑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13)与销体(12)密封配合;在燃烧器(5)与水箱内壁(I)之间安装有至少四块的多孔陶瓷板构成的陶瓷蓄热隔层(14);多孔陶瓷板的外端沿(14a)与水箱内壁(I)相配合连接,多孔陶瓷板的内端沿(14b)与燃烧器(5)外壁相配合连接,陶瓷蓄热隔层(14)将节能灶炉腔(4)分成位于上部的主炉腔(4a)和位于下部的副炉腔(4b),在多孔陶瓷板上制有连通主炉腔(4a)和副炉腔(4b)的通孔(14c);所述副炉腔(4b)制有与炉体外连通的排烟通道(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液腔(3)的主体包围所述副炉腔(4b)的四周,循环简(6)与水箱内壁(I)之间的间隙(3a)为I至3厘米,循环筒¢)上下两端开口,间隙(3a)构成液体由下至上的循环通道。
8.根能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烟通道(15)为节能灶炉腔(4)底部的圆孔,燃烧器(5)通过圆孔安装在节能灶炉腔(4)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烟通道(15)位于副炉腔(4b)的一侧,穿过储液腔(3)与炉体外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灶的水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器(5)包括位于上端的炉头(5a)和连接炉头(5a)的混合燃气管(5b),炉头(5a)上部设置带有多个燃气孔(5d)的炉盘(5c),在混合燃气管(5b)中设置有长明火燃气管(5e),长明火燃气管(5e)的上端穿出炉盘(5c)。
【文档编号】F24C15/00GK104296194SQ20141051974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熊开富 申请人: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