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3850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循环系统和多个用户系统,所述主循环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板、主控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上端连接出水主管,太阳能集热板的下端连接膨胀罐,膨胀罐连接集热循环泵的一端,集热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压力变送器的一端,压力变送器的另一端连接回水主管;所述用户系统包括换热水箱和分户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使得各用户使用同一个大型太阳能集热板进行加热,热量采集更多,使得热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通过统一的控制系统进行管理监控,管理更加科学,也更便于故障检测,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都为单体式,分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和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也就是说一户一台控制器和一个太阳能太阳能集热板,一套单独的水循环系统,单独水箱分布在房顶,热水直接在房顶水箱加热完成后进入用户使用。单体式存在以下不足:
[0003]1、太阳能集热管面积偏小,阳光不充足时,采集的热量不够,导致热水达不到一定的温度。
[0004]2、热水在房顶加热,进入用户后部分热量损耗。
[0005]3、价格昂贵。
[0006]4、连续阴天或下雨天时,无法提供生活热水。
[0007]中国专利CN202470463U公开了一种远程监控太阳能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组、膨胀水箱、循环泵,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组通过循环泵连接一组以上的集热主循环管和集热回水循环管,每组集热主循环管和集热回水循环管之间并联连接若干个分户换热水箱,集热主循环管和集热回水循环管连通每户换热水箱内部换热盘管,膨胀水箱设在集热主循环管或集热回水循环管上,所述分户换热水箱上设有冷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 ;所述的集热主循环管与分户换热水箱相连的分管路上设有电磁阀,集热主循环管上设置分户温度传感器Tl,分户换热水箱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T3,下部设有温度传感器T2,电磁阀、温度传感器T3及温度传感器T2分别连接至分户控制器。该系统存在的缺陷在于:1、循环泵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耗能大;2、即便当水箱温度高于主循环回路温度时,换热水箱仍然与主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造成了热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其包括主循环系统和多个用户系统,所述主循环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板、主控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上端连接出水主管,太阳能集热板的下端连接膨胀罐,膨胀罐连接集热循环泵的一端,集热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压力变送器的一端,压力变送器的另一端连接回水主管;所述用户系统包括换热水箱和分户控制器,所述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连接出水主管,换热水箱的盘管出水口连接回水主管,换热水箱上部设有热水出水口连接燃气炉的一端,燃气炉的另一端连接热水出水管,换热水箱下部设有冷水进水口连接冷水管;所述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与出水主管之间设有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还选择地连通回水主管;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中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出水主管或回水主管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换热水箱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至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还连接主循环系统的集热循环泵和压力变送器,主控系统连接至远程监控系统,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电动三通阀连接至分户控制器。
[0010]优选地,所述的远程监控系统还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监控中心。
[0011 ]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上端设有排气阀。
[0012]优选地,所述换热水箱热水出水口与燃气炉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恒温阀,该恒温阀还连接至冷水管。
[0013]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单户电热水器进行整合,使得各用户使用同一个大型太阳能集热板进行加热,热量采集更多,使得热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通过统一的控制系统进行管理监控,管理更加科学,也更便于故障检测,同时可以降低成本。辅助加热采用恒温阀与燃气炉结合的方式工作,既确保用户最大限度节省能源,同时能获得稳定的热水供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其包括主循环系统I和多个用户系统2,所述主循环系统I包括太阳能集热板11、主控系统3和远程监控系统4,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1的上端连接出水主管12,太阳能集热板11的下端连接膨胀罐13,膨胀罐13连接集热循环泵14的一端,集热循环泵14的另一端连接压力变送器15的一端,压力变送器15的另一端连接回水主管16。
[0017]所述用户系统包括换热水箱21和分户控制器5,所述换热水箱21的盘管进水口连接出水主管12,换热水箱21的盘管出水口连接回水主管16,换热水箱21上部设有热水出水口连接燃气炉22的一端,燃气炉的另一端连接热水出水管23,换热水箱下部设有冷水进水口连接冷水管24 ;所述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与出水主管之间设有电动三通阀7,所述电动三通阀7还选择地连通回水主管16 ;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中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出水主管或回水主管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换热水箱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至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还连接主循环系统的集热循环泵14和压力变送器15,主控系统3连接至远程监控系统4,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电动三通阀7分别连接至分户控制器5。
[0018]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1的上端设有排气阀6,所述换热水箱21热水出水口与燃气炉2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恒温阀8,该恒温阀还连接至冷水管24。
[0019]图1仅示出了左、右两套用户系统2,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按照本说明书描述及图1结构基础上添加新的用户系统。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21]1、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某一数值(比如4度,可按实际情况调节)时,开启集热循环泵14,出水主管12与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导通,热水通过出水主管12到达换热水箱21,与换热水箱21热交换,逐步提升换热水箱21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某一数值(比如4度,可按实际情况调节)时,关闭集热循环泵,节省电能。
[0022]2、当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低于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某一数值(比如I度,可按实际情况调节)时,调节电动三通阀7使得出水主管12与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关闭、而出水主管12通过电动三通阀7与回水主管16导通,水箱热量不会流失到主循环回路中。当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高于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某一数值(比如I度,可按实际情况调节)时,调节电动三通阀7使得出水主管12与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导通、而出水主管12与回水主管16之间关闭,主循环回路与换热水箱进行热交换,使得水箱温度逐步升高。
[0023]3、辅助加热采用恒温阀与燃气炉结合的方式工作,当太阳能充足,水箱水温较高时(比如高于燃气炉设定温度3度),燃气炉22不启动燃烧功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太阳能,有效利用能源。当水箱水温低于燃气炉设定温度时(比如低于燃气炉设定温度3度),燃气炉22自动启动燃烧。该系统确保用户最大限度节省能源,同时能获得稳定的热水供应。
[0024]4、为避免热水出水管处温度不均,可以开启恒温阀8,将部分冷水与热水实时混合,从而得到较为恒定温度的热水。
[00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循环系统和多个用户系统,所述主循环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板、主控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上端连接出水主管,太阳能集热板的下端连接膨胀罐,膨胀罐连接集热循环泵的一端,集热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压力变送器的一端,压力变送器的另一端连接回水主管;所述用户系统包括换热水箱和分户控制器,所述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连接出水主管,换热水箱的盘管出水口连接回水主管,换热水箱上部设有热水出水口连接燃气炉的一端,燃气炉的另一端连接热水出水管,换热水箱下部设有冷水进水口连接冷水管;所述换热水箱的盘管进水口与出水主管之间设有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还选择地连通回水主管;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中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出水主管或回水主管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换热水箱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至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还连接主循环系统的集热循环泵和压力变送器,主控系统连接至远程监控系统,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电动三通阀连接至分户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程监控系统还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监控中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上端设有排气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集热分户水箱太阳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热水出水口与燃气炉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恒温阀,该恒温阀还连接至冷水管。
【文档编号】F24J2/30GK203687392SQ20142001846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3日
【发明者】于勤勇 申请人:于勤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