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507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主要解决了现有基站空调机组耗能高,设备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该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包括放置于机房室内的微通道蒸发器(1),与微通道蒸发器(1)配合工作的第一风机(2),放置于机房室外且设置位置高于微通道蒸发器(1)的微通道冷凝器(3),以及与微通道冷凝器(3)配合工作的第二风机(16),微通道蒸发器(1)与微通道冷凝器(3)之间连接有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液管(4)和气管(5),液管(4)位于机房室外的部分呈螺旋盘管状,在液管(4)和气管(5)上均安装有截止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
【专利说明】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对通信基站的建设力度加大,基站空调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近年来,由于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移动、电信、联通等行业客户对基站的电耗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要求基站空调供应商提高基站空调能效比,并为之提供基站节能解决方案。
[0003]现有技术中,基站空调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结构复杂、故障率低、维修成本高,耗能高。而像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时候室外气温在18°C以下,而基站的一般设置温度为28°C,室内外的温差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环保的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包括放置于机房室内的微通道蒸发器,与微通道蒸发器配合工作的第一风机,放置于机房室外且设置位置高于微通道蒸发器的微通道冷凝器,以及与微通道冷凝器配合工作的第二风机,微通道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之间连接有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液管和气管,液管位于机房室外的部分呈螺旋盘管状,在液管和气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其中,微通道蒸发器和/或微通道冷凝器为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输入管,输出管,与输入管连接的第一汇聚管,与输出管连接的第二汇聚管,以及设置在第一汇聚管和第二汇聚管之间并与二者连通的换热扁管;在所述第一汇聚管内设有将其隔离为两部分的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二汇聚管内设有将其隔离为两部分的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的设置位置高于第二隔板,所述换热扁管包括五至八根位于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扁管,三至五根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二扁管,以及两根位于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三扁管,且第一扁管、第二扁管和第三扁管的管径依次增大。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监测机房室内外温差的温差仪。
[0008]为了提高换热介质的流通效率,所述换热扁管还包括倾斜设置且管径小于第一扁管的第四扁管,其上端与第一扁管的尾端连通,其下端与第三扁管的首端连通,且第四扁管呈弧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I)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成本低廉、实现方便。
[0011](2)本实用新型将微通道蒸发器和微通道冷凝器分置于室内与室外,同时,微通道蒸发器和微通道冷凝器的安装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利用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以及蒸发器与冷凝器的高度差来带动整个系统循环,达到高效制冷的目的。[0012](3)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耗能元器件只有风机,所以其EER非常高,且元器件较少,故障率低,安装维护方便,系统压力低,泄漏率低,采用自然冷源冷却高温氟利昂,节能环保。
[0013](4)本实用新型中微通道蒸发器和微通道冷凝器均采用微通道换热器,在此基础上,用于换热的执行兀件换热扁管由多根管道构成,其包括五至八根位于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扁管,三至五根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二扁管,以及两根位于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三扁管,且第一扁管、第二扁管和第三扁管的管径依次增大,通过上述设计,利用不同口径的扁管实现了快速换热,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0014](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其材质均为普通材质,价格低廉,具备非常高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为其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1-微通道蒸发器,2-第一风机,3-微通道冷凝器,4-液管,5-气管,6-输入管,7-输出管,8-第一汇聚管,9-第二汇聚管,1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第一扁管,13-第二扁管,14-第三扁管,15-第四扁管,16-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主要应用于基站的降温制冷作业,其设计原理在于利用室外温差及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高度差,在无动力驱动的前提下,使得整个系统自动完成工作循环,节能环保。
[0022]具体的说,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主要包括微通道蒸发器1、微通道冷凝器3以及第一风机2和第二风机16,微通道蒸发器和微通道蒸发器之间设有液管4和气管5。其中,微通道蒸发器设置在机房内,主要用于机房制冷;微通道冷凝器设置在机房外,主要用于利用室外冷空气对换热介质进行冷却后,再次将冷却的换热介质输入到微通道蒸发器。
[0023]换热介质从微通道冷凝器流至微通道蒸发器是通过二者之间的高度差实现的,具体的说,微通道冷凝器的安装位置要高于微通道蒸发器,换热介质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液管内流动,而无需任何动力驱动;相应的,微通道蒸发器产生的热空气又可从气管流至微通道冷凝器。作为一种优选,液管位于机房室外的部分呈螺旋盘管状,其作用在于,延长换热介质在液管内的流通时间,以达到延长换热介质与外界热交换时间的目的。为了便于控制,在室内外温差不足以满足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能及时地将本实用新型与机房空调进行切换,本实施例在液管和气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
[0024]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与微通道蒸发器和微通道冷凝器配合使用,其作用在于提供循环风力,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0025]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本实施例中微通道蒸发器和/或微通道冷凝器选用微通道换热器,如图2所示,其具体结构如下:
[0026]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输入管6,输出管7,与输入管6连接的第一汇聚管8,与输出管7连接的第二汇聚管9,以及设置在第一汇聚管8和第二汇聚管9之间并与二者连通的换热扁管;进一步的,在第一汇聚管8内设有将其隔离为两部分的第一隔板10,在所述第二汇聚管9内设有将其隔离为两部分的第二隔板11,且第一隔板10的设置位置高于第二隔板11 ;汇聚管被隔板隔开的两部分互不连通。
[0027]换热扁管是主要的换热执行元件,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扁管由于所有管道的流通面积一定,因此,换热扁管的管径做的越大,换热介质的流通量越大,其换热效率越高,但是,由于单位时间内流通的换热介质较多,其与外界的热交换并不充分,导致换热效果欠佳;而为了保证换热效果,将换热扁管的管径做的越小,单位时间内换热介质的流通量较少,其与外界的热交换越充分,但是,其换热效率又降低。
[0028]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施例中换热扁管包括五至八根位于第一隔板10上方的第一扁管12,三至五根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二扁管13,以及两根位于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三扁管14,且第一扁管12、第二扁管13和第三扁管14的管径依次增大。该设计的原理在于:第一扁管的管径最小,其内换热介质与外界热交换最充分,为了确保其总的流通量,因此,增多了第一扁管的数量,换热介质首先进入第一扁管与外界换热,此为第一次热交换;由于,第一隔板将第一汇聚管分割为两部分,所以,经过第一次热交换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二汇聚管道的上部分(第二隔板以上部分),然后通过第二汇聚管道进入第二扁管,第二扁管的管径大于第一扁管,同等数量下,其流通量要大于第一扁管,因此,第二扁管的数量少于第一扁管,在此,换热介质进行第二次热交换;最后换热介质进入管径最大的第三扁管,进行第三次热交换后再从输出管输出。通过三次热交换,一方面,保证了最佳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递进式的流通方式,确保了换热介质的流通量,保证了换热效率。
[002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施例,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室内外温差进行监测,本实施例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监测机房室内外温差的温差仪。
[0030]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测试如下:
[0031]在北京某地区A基站中安装一台SDA41US基站空调,基站冷量全年由SDA41US提供;
[0032]在北京某地区B基站安装本实用新型和一台SDA41US基站空调,基站冷量由两台机组提供;
[0033]根据本实用新型和SDA41US在各个温度点的制冷量和EER可以计算出:A基站全年耗电量为:12372.1kW ;B基站全年耗电量为:7019.4 kW。实验结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B基站比单纯使用基站空调的A基站全年节能:(12372.1-7019.4) /12372.1=43.3%。
[0034]实施例2
[003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换热扁管还包括倾斜设置且管径小于第一扁管的第四扁管,其上端与第一扁管的尾端连通,其下端与第三扁管的首端连通,且第四扁管呈弧形。该设计的目的在于,将第四扁管作为辅助换热管道,若需要的换热介质流通量过大时,可通过第四扁管15从第一扁管直接流向第三扁管,缩短换热介质流动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0036]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于机房室内的微通道蒸发器(1),与微通道蒸发器(I)配合工作的第一风机(2),放置于机房室外且设置位置高于微通道蒸发器(I)的微通道冷凝器(3),以及与微通道冷凝器(3)配合工作的第二风机(16),微通道蒸发器(I)与微通道冷凝器(3 )之间连接有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液管(4)和气管(5 ),液管(4)位于机房室外的部分呈螺旋盘管状,在液管(4)和气管(5)上均安装有截止阀;其中,微通道蒸发器(I)和/或微通道冷凝器(3)为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输入管(6),输出管(7),与输入管(6)连接的第一汇聚管(8),与输出管(7)连接的第二汇聚管(9),以及设置在第一汇聚管(8)和第二汇聚管(9)之间并与二者连通的换热扁管;在所述第一汇聚管(8)内设有将其隔离为两部分的第一隔板(10),在所述第二汇聚管(9)内设有将其隔离为两部分的第二隔板(U),且第一隔板(10)的设置位置高于第二隔板(11),所述换热扁管包括五至八根位于第一隔板(10)上方的第一扁管(12),三至五根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第二扁管(13),以及两根位于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三扁管(14),且第一扁管(12)、第二扁管(13)和第三扁管(14)的管径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机房室内外温差的温差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通道热管节能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扁管还包括倾斜设置且管径小于第一扁管的第四扁管,其上端与第一扁管的尾端连通,其下端与第三扁管的首端连通,且第四扁管呈弧形。
【文档编号】F24F13/30GK203687265SQ20142006999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发明者】宋俊峰, 王倩, 王敏忠 申请人: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